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大学生的认大学生的认大学生的认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知方式与心理健康知方式与心理健康知方式与心理健康生活就象一面镜子,生活就象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卡耐基卡耐基埃利斯的观念测验埃利斯的观念测验埃利斯的观念测验埃利斯的观念测验有道理有道理说不清说不清无道理无道理1.人应该得到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许人应该得到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许10-12.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10-13.对于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与制
2、裁对于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与制裁10-1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将是可怕的如果事情非己所愿,将是可怕的10-15.不愉快的事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自己不能控制与支配不愉快的事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自己不能控制与支配10-16.面对困难与责任很不容易,倒不如逃避更好面对困难与责任很不容易,倒不如逃避更好10-17.对危险与可怕的事要随时警惕,经常提防发生的可能性对危险与可怕的事要随时警惕,经常提防发生的可能性10-18.人要活得好一点,就必须依赖比自己强的人人要活得好一点,就必须依赖比自己强的人10-19.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对现在具有决定性的难以改变的影响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对现在具有决定性的难以改
3、变的影响10-110.对于他人的问题应当非常关切对于他人的问题应当非常关切10-111.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10-1 通俗地说,这些都叫“认知过程”。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n n 什么是认知?n n 认知过程包括那些?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一、认知及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一、认知及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二、不合理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二、不合理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三、认知失调与归因不当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三、认知失调与归因不当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第一节第一节 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一、认知及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一、认知及健康认知模
4、式的特征n n 什么是“认知”:人的认识过程;人们对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并构成想法和观念的过程。n n 认知是刺激和反应的中介 刺激-认知-反应n n认知风格,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态度和方式(一)认知和认知相关概念(一)认知和认知相关概念(一)认知和认知相关概念(一)认知和认知相关概念积极、不消极:积极、不消极:客观,不自欺:客观,不自欺:独立,不依赖:独立,不依赖:正面的评价自己和他人;正面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现实感强,能正确把握现状、判断现实现实感强,能正确把握现状、判断现实自我判断和决断能力,场独立、场依存型自我判断和决断能力,场独立、场依存型(二)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二
5、)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二)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二)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灵活,不僵化:灵活,不僵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迁移成熟,不幼稚:成熟,不幼稚:运用可靠的方法进行反思,理性决策运用可靠的方法进行反思,理性决策二、不可理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二、不可理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影响n n是人们的认识能力局限性的表现n n具有无意识性的自动性n n有不安全感的人易产生不合理认知n n对感情关系密切的人易产生不合理认知(一)不合理认知的特征(一)不合理认知的特征(一)不合理认知的特征(一)不合理认知的特征(二)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模型(二)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模型(二)贝
6、克的情绪障碍认知模型(二)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模型n n浅层的负性自动想法 人们从童年开始就通过生活经验建立一种认知的结构或图式,这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形成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假设,并用于对信息的过滤、区分、评估和编码。n n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 图式形成后相当稳固,通常我们仪式不到,但是我们都能够根据图式指引新信息的加工,预测事件的发展,给客观现实赋予某种意义。(三)埃利斯的(三)埃利斯的(三)埃利斯的(三)埃利斯的ABCABCABCABC理论理论理论理论n n1.事件或情境本身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心理问题;n n2.非理性的信念、评论、解释才是心理问题的根源;n n3.面对同一件事情(A)不同的
7、(B)可以影响人们对该时间的情绪和行为反映;n n 4.通过改变认知,可以改变消极的情绪ABC诱发性事件诱发性事件信念信念行为后果行为后果你这个人真好呀!他欣赏我,真好!他欣赏我,真好!他是在安慰我吧!他是在安慰我吧!这人为什么要夸我?这人为什么要夸我?哼,讨好我,想利哼,讨好我,想利用我!用我!高兴高兴伤心伤心厌烦厌烦疑惑疑惑认知(B)情绪(C)事件(A)埃利斯的观念测验埃利斯的观念测验埃利斯的观念测验埃利斯的观念测验有道理有道理说不清说不清无道理无道理1.人应该得到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许人应该得到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许10-12.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
8、比别人强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10-13.对于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与制裁对于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与制裁10-1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将是可怕的如果事情非己所愿,将是可怕的10-15.不愉快的事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自己不能控制与支配不愉快的事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自己不能控制与支配10-16.面对困难与责任很不容易,倒不如逃避更好面对困难与责任很不容易,倒不如逃避更好10-17.对危险与可怕的事要随时警惕,经常提防发生的可能性对危险与可怕的事要随时警惕,经常提防发生的可能性10-18.人要活得好一点,就必须依赖比自己强的人人要活得好一点,就必须依赖比自己强的人10-1
9、9.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对现在具有决定性的难以改变的影响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对现在具有决定性的难以改变的影响10-110.对于他人的问题应当非常关切对于他人的问题应当非常关切10-111.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10-1n n你的总分是多少?n n以上是埃利斯列觉的11类不合理观念,得分越低越好(四)大学生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四)大学生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四)大学生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四)大学生常见的非理性信念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把一次挫折的发生想象得非常可把一次挫折的发生想象得非常可怕,怕,糟糕糟糕透顶。放大的挫折感透顶。放大的挫折感表现为对他人、对于群体的不合理评价。如表
10、现为对他人、对于群体的不合理评价。如别人犯了一点错,就认为这个人哪里都不好别人犯了一点错,就认为这个人哪里都不好把生活中的各种把生活中的各种不顺利、不愉快、不顺利、不愉快、各种挫折、失败各种挫折、失败看做看做不该不该发生发生不应发生不应发生(绝对化)(绝对化)以偏概全以偏概全夸大后果夸大后果三、认知失调与归因不当三、认知失调与归因不当(一)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一)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一)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一)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v认知失调指:如果由一个认知可以推出另一个认知失调指:如果由一个认知可以推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则这两个认知就是不协调的。对立的认知,则这两个认知
11、就是不协调的。例:当你在一次考试中只考了例:当你在一次考试中只考了6060分时,你可能认为自己一点也没有用,分时,你可能认为自己一点也没有用,一次考试都没法通过;但其实你能够考上大学,能够交朋友,这些一次考试都没法通过;但其实你能够考上大学,能够交朋友,这些事实都能证明你是有用的;当你对自己的能力出现两个相反的认知事实都能证明你是有用的;当你对自己的能力出现两个相反的认知时,这就出现了认知失调。时,这就出现了认知失调。v认知失调会引起个体心理上不愉快和不舒服的认知失调会引起个体心理上不愉快和不舒服的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有些人甚至会出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有些人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调
12、。现严重的心理失调。(二)大学生常见的认知失调(二)大学生常见的认知失调(二)大学生常见的认知失调(二)大学生常见的认知失调3 3、不合理的自我认识和内心不合理、不合理的自我认识和内心不合理观念的重复唤起观念的重复唤起2 2、在情感上的认知失调、在情感上的认知失调1 1、在学习上的认知失调、在学习上的认知失调n n刘某,男,某重点大学大二学生,性格内向,腼腆害羞,不喜欢主动说话。在刚上大学的时候,他喜欢上了班上一个女孩子,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告诉她,每天都是默默的关注她。最近在宿舍同学的鼓励下,终于鼓起勇气向她提出约会的请求,但是被那个姑娘婉言谢绝了。于是他心情沮丧,情绪低落。并且觉得“没有人会喜
13、欢我,我以后再也不和女生约会了”。于是成天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对未来的道路很迷茫。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5 5、对个人角色变化的认知失调、对个人角色变化的认知失调4 4、对环境变化的认知失调、对环境变化的认知失调(三)归因偏差(三)归因偏差(三)归因偏差(三)归因偏差n n归因: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n n不同的归因将引起不同的期望和情绪,并具有不同的动机作用。赛格利曼的悲观归因模式赛格利曼的悲观归因模式赛格利曼的悲观归因模式赛格利曼的悲观归因模式n n具有悲观归因模式的人,通常对不利事件做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归因n n对有利事件进行
14、外部的、不稳定的和特殊的归因n n悲观归因模式的人,在挫折的应激下常表现为激动、挫折、抑郁,甚至生病n n1.中性事件:出现基本归因偏向 行动者观察者归因偏向n n2.成功或失败的事件:对他人的成功,常归于外因,对自己的成功,常归于内因;对他人的失败,倾向于归为内因,而对自己的失败,倾向于归为外因。n n3.在归因中,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服务偏向和防卫性归因,其目的在于维护自尊,减少不利事件对自己的威胁。(四)常见的归因偏差的类型(四)常见的归因偏差的类型(四)常见的归因偏差的类型(四)常见的归因偏差的类型对自己的成功,常归于内因;对自己的成功,常归于内因;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服务偏向表现出明显的自我
15、服务偏向;对自己的失败,倾向对自己的失败,倾向于归为外因于归为外因;属于防卫属于防卫性归因,其目的在于性归因,其目的在于维护自尊,减少不利维护自尊,减少不利事件对自己的威胁。事件对自己的威胁。一、理性情绪疗法一、理性情绪疗法二、贝克认知转变法二、贝克认知转变法三、正确归因和积极比较三、正确归因和积极比较第二节第二节 非理性认知方式的调整非理性认知方式的调整一、理性一、理性情绪疗法情绪疗法(一)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一)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A诱发性事件;诱发性事件;B 信念;信念;C 情绪与行为的结果;情绪与行为的结果;D 辩论;辩论;E 有效的理性信念:有效的理性信念:以合宜的思考,代替不和
16、宜的思考以合宜的思考,代替不和宜的思考F 新的感受;新的感受;不再感到有严重的焦虑和消沉,再感到沮丧和不再感到有严重的焦虑和消沉,再感到沮丧和自我责备,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适当的感受。自我责备,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适当的感受。(二)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二)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二)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二)与不合理信念辩论n n最难的是与自己辩论,即反驳n n 4种方法:证据:这种想法的依据在哪里?证据:这种想法的依据在哪里?证据:这种想法的依据在哪里?证据:这种想法的依据在哪里?其他可能性:会出现其他情况吗?其他可能性:会出现其他情况吗?其他可能性:会出现其他情况吗?其他可能性:会出现其他情况吗?潜在的含
17、义:即使我想得对,意味着什么?潜在的含义:即使我想得对,意味着什么?潜在的含义:即使我想得对,意味着什么?潜在的含义:即使我想得对,意味着什么?用处:现在这么想,对我有利吗?!用处:现在这么想,对我有利吗?!用处:现在这么想,对我有利吗?!用处:现在这么想,对我有利吗?!(三)合理的自我分析;(练习(三)合理的自我分析;(练习(三)合理的自我分析;(练习(三)合理的自我分析;(练习P158P158P158P158)n n不愉快事件:n n念头:n n后果:n n辩论:n n效果:二、贝克的认知转变法二、贝克的认知转变法(一)识别认知性错误(一)识别认知性错误(二)识别自动性思想(二)识别自动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认知 方式 心理健康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