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人教新版.doc
《2019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人教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人教新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92019 学年高一语文学年高一语文 5 5 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
2、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
3、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 ,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教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佛教文化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根本追求,也为其今天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儒道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
4、值追求。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2(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规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B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玄学,而玄学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传入。 C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D儒、道、佛三家有一部分思想是相通的,这就为它们之间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2下
5、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第一自然段运用设问的手法提出论点,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B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主要指出儒、道两家思想的来源与他们之间的不同点。 C第三自然段通过论述中华文化对佛教思想的融合,明确了中华文化的作用和价值。 D文章逐层论证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并指出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如果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就可能避免文化传承中的形式化倾向。 B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C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圆融和谐的包容精
6、神,佛教将难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D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当前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契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宛大妈宛大妈是公园凉亭戏迷聚唱的核心人物。她曾唱一段贵妃醉酒的四平调,众人听完不禁面面相觑:怎么跟梅兰芳的唱法大相径庭?她告诉大家,那是荀慧生还用白牡丹作艺名时候的唱法,后来这出戏被公认为梅老板的代表作,荀老板就没再演过这一出了。于是有人问她:“您是北京京剧团的吧?”她说:“我曾是北京市京剧团的龙套,角儿唱杨贵妃,我是八宫女之一。 ”完了又解释一句,听起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大家糊涂:这什么意思啊?她笑着细掰:“四五十年前,
7、北京有两个市一级的京剧团,一个叫北京京剧团,后来成为排演沙家浜 、 杜鹃山的样板团 ;另一个,叫北京市京剧团,那政治地位、福利待遇,跟样板团可就差老鼻子啦。我呢,是在带市字的那个团,所3以,当时北京戏剧界就流行这么一句话,叫作“多一市不如少一市 ” 。当然啦,改革开放以后,又合并在一起,叫北京京剧院了。 ”那以后,有的人背地里就用“多一事”称呼她。社区居委会有一些人,觉得她这个老太婆脾气有些古怪。那年两位居委会女士抱着捐款箱,按响她那单元的门铃,说是知道社区里有些老人腿脚不便,想给灾区捐钱,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上门来满足其心愿。宛大妈听了却摇头说:“我不做隔山打牛的善事。我行善,要面对面,知
8、道我捐的究竟落在了谁头上。 ”两位女士已经收到若干捐款,而且许诺将在社区公告栏公布捐款明细表,并会全部转交有关机构。宛大妈的表现,令她们气闷。有一次宛大妈去医院看病,候诊的时候,见旁边一个外地汉子,给一把旧椅子装上轱辘,推他媳妇来看病。问起来,得知他媳妇是生了骨瘤,动过手术,今天复查。给媳妇治这个病,汉子快到倾家荡产的地步。他哥哥也在北京打工,母亲轮流在他们两家住,这个月又轮到住他家所谓家,就是在几里外,每月四百元租的原来工厂的排房,小小一间,放高低铺,剩余空间也就放套煤气灶架和一张用来吃饭和让孩子做功课的桌子。不过有彩电,屋顶上有“锅” ,能看电视。他哥哥的意思,是弟媳妇得了这病,母亲就别挪
9、弟弟那儿了。嫂子却不干,认为该轮还要轮。他妈跟那嫂子一向不睦,倒很愿意多在他那儿住。他那媳妇衰弱得说话也缺气,一旁管自摇头。他苦笑,闭嘴前忍不住来一句:“明天赶紧去工地叫工头再支点,要不买米的钱也没了。 ”宛大妈看完病领完药,在医院外面又遇见他们,就过去跟那汉子说:“让你媳妇等在超市门口,你跟我进去,我帮你把该买的买了。 ”见那汉子犹豫,就说, “我是真心要帮。你接受了是给我快乐。 ”汉子就把媳妇坐的轮椅安置在妥善位置,跟宛大妈进了超市。两人各推一辆购物车,宛大妈往汉子的车里装了一袋米、一袋面、一桶玉米油、一大盒鸡蛋、一桶酱油、一桶醋、一包紫菜、一袋虾皮汉子直说:“谢谢,够了够了。 ”她最后还
10、往里添了两罐辣酱。出了超市,她跟汉子说:“我每月五号上午十点必来这家超市。你以后有困难可以按时候到这儿找我。我不会给你钱,不会给你买别的,就是给你买这些最必需的日常用品。 ”汉子和他媳妇连声道谢,问她:“大妈贵姓?”她笑:“莫问我的名和姓,就记住仨字儿吧:多一事。 ”“多一事”的趣事很多。那天她去公园,推了个自备的帆布小购物车,里头是两提卫生纸。她先没去凉亭唱戏,先推车到公厕外的松树下守着,不一会儿,一位大嫂出来了,她迎上去问:“又把厕纸整卷儿全搂走啦?”那大嫂就知道被盯上了,脸上有些搁不住,嘴里硬撑着:“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不对?”又有一位胖老头从里头出来,他跟那位4妇女一样,也是几乎每天
11、都要来这公厕收集厕纸的。管理人员刚续上,他们就很快整卷搂走,其他游客往往无纸可用,意见很大。宛大妈见两位占便宜的全在眼前,就说:“道理你们也懂,不说了。今天我带了一提十卷的名牌厕纸来,赠你们每人一提。只希望你们从此以后能保障其他游客的权益。 ”那大嫂不知所措,那胖老头却理直气壮:“你多什么事!我们这算什么问题?你有能耐逮那些贪官去!”宛大妈说:“大贪要反,小贪也要戒。端正社会风气,大事小事全要做。当年我演不了贵妃,就演好那宫女。如今我还是唱不了主角,干不成大事,可是我还能做点小的好事。我真是想送你们厕纸,好让你们生出点儿悔意,赶明儿别再这么贪小啦!”那大嫂和那胖老头灰溜溜地绕开她走了。后来管理
12、员说,白搂厕纸的现象少多了。凉亭里又响起宛大妈的唱腔,这回唱的是穆桂英挂帅:“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小说采用“串珠式”结构,每个故事都保持相对的完整性;同时,又都突出了宛大妈“多一事”的特点,构思巧妙,独具匠心。B “多一事”是人们称呼宛大妈的,除了剧团名称的由来外,和她“多管闲事”有关。而文中的这“多事”既有褒又有贬。C开头结尾都写到宛大妈的唱腔,开头写她的唱腔与梅兰芳的不同,体现她个性独特的一面,结尾的描写则体现她的精神风貌。D.小说主要记叙了三件小事,通过语言、动作等
13、描写,写出了宛大妈的做人原则,刻画她的性格、展现她的品行。5、结合全文,分析宛大妈的性格特点。 (5 分)6、小说以宛大妈唱穆桂英挂帅结尾,有什么作用?(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材料一材料一: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 5(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材料二:当然,课外不读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
14、他们是想读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此次调查中得到验证。由 81.4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主要是因为功课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读书。也因此有 54.640/的学生认为即便要读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结果的。但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从中看到了问题。他担心长此下去这部分学生会患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浮躁之心。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追捧。杨教授所称的那些蕴含深刻思想的读本,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什么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这是当代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 (摘编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月月 考试题 答案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