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梨果产业价值链分析.pdf
《中国梨果产业价值链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梨果产业价值链分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08.7-63-中国梨果产业价值链分析*黄祖辉1 张 静1 陈志钢2 内容提要:本文以传统水果梨为例、以代表性案例为据,以对小农户的影响为视角,分析河北省和浙江省的梨果产业价值链。本文从两省梨果产业价值链核心成员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入手,重点说明每一条价值链的增值比例、成本构成和利润分配。研究结果显示:处于梨果产业价值链源头的小农户从增值中获益不多,中间环节经营者占有增值的大部分;农民合作社在帮助小农户获得增值收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部分小农户处于生产成本较高、收益较低的尴尬境地。关键词:价值链 增值 农户 梨 一、前言(一)背景 梨是中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传统水果之一,也是种植区域
2、最为广阔的水果。中国梨果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06 年达 1260 万吨。中国梨果出口量也在迅速增长,位居世界第二,直追阿根廷世界第一的位置。尽管近年来梨果产量和出口量都在激增,但出口量仅为总产量的 3%。在中国,梨果生产仍然以典型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为主,大型的规模种植较为罕见。因此,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中洞悉市场变革给小农户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十分必要。本文试图聚焦于梨果这一特定的产品,应用价值链分析工具,详细分析其价值链构成,并阐释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连接机制和出路。就有关梨果的研究而言,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技术领域,除意大利学者Sergio et al.(2005)就新疆库尔勒香梨的生产成本进
3、行过研究外,有关梨果市场领域的研究鲜有耳闻,对梨果产业进行系统的价值链分析更是前所未有。当然,就有关农产品市场的研究而言,为数不少的研究关注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连接机制问题,其中,对现代零售业态和农民组织的关注最为集中。对现代零售业态特别是现代超市专注的学者从各个转型经济的经验中得出结论:现代超市一方面改变了生产模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农户的收入(Hu,2004)。然而,也有经验证据对此持反对意见(例如董晓霞等,2006;黄季焜等,2007)。对农民组织的研究也是百花齐放、众说纷纭,似乎很难从中判断小农户究竟是否从市场结构的变革中获益了。那么,能否从“解剖麻雀式”的案例分析中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呢
4、?(二)目标与方法 本文试图通过对比河北省和浙江省梨果价值链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描述各种类型的梨果价值链,捕捉每条价值链上的增值活动和成本收益情况,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本研究选择河北省和浙江省的两个县(市)为样本点。*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农业和食品供应链的发展及其政策选择”(项目编号:05JJD810003)资助,在此深表感谢。中国梨果产业价值链分析 -64-河北省是中国最大的梨果生产省份,2006 年梨果产量占全国梨果总产量的27.8%,也是最大的梨果出口省份。辛集市是河北省最大梨果生产地区石家庄地区的一个县级市,其种植梨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
5、年以前。辛集市梨果种植面积达16000 公顷,主栽品种为“黄冠”和“鸭梨”。辛集市有8 家规模不等的出口企业,每年向韩国、日本、东南亚国家及欧美国家出口亚洲梨共计2 万吨左右。与河北省不同,浙江省种植的梨果以早熟品种“翠冠”为主。浙江省进入本研究的视野不仅在于浙江省是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是重要的梨果消费大省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浙江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程度走在全国前列。样本点桐庐县是浙江省杭州市所辖的一个县,2006 年,该县梨果产量为13544 吨,居浙江省县级梨果产量的第三位,桐庐县钟山乡是著名的蜜梨生产基地。价值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对于价值链上的每一个参与者来讲,价值是其最为关注的东西
6、。价值链分析作为一种工具,是分析产业纵向结构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河北省辛集市“鸭梨”销售和浙江省桐庐县“翠冠”梨销售情况为例,分析每一条价值链的参与主体、价值流向、增值活动、成本收益等情况。本文中的“增值比例”指该产品从某一环节销售到下一环节的售价与购买价格(对农户而言为生产成本)的差额(即该环节的增值)占价值链各环节增值总和的比例。除了统计数据来自相关年鉴资料以外,本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课题组2007 年在样本点的多次实地调研。样本特征如表1 所示。表1 样本特征 价值链环节 河北省浙江省价值链环节 河北省 浙江省生产者 30 30 外地批发商(本县(市)以外)2 2 中介组织 7 1 出口商
7、3 0 果品站 3 0 加工商 2 0 专业经纪人 4 0 零售商 4 6 合作社 0 1 小型水果店 3 3 批发商 4 4 专业水果超市 0 2 本地批发商(本县(市)以内)2 2 大型综合超市 1 1 二、梨果产业价值链初览 为了对梨果产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文的分析从梨果价值链的构成入手。在本文中,样本县(市)以内的批发商定义为本地批发商,样本县(市)以外的批发商定义为外地批发商。如表2 所示,河北省大多数梨果是通过“农户果品站外地批发商外地零售市场”这一渠道销往全国各地的,其销售量占辛集市两个样本村梨果销售量的70%以上。果品站是河北省梨果价值链中一个异常活跃的角色,超过九成的梨果通
8、过果品站流向下一个环节。梨果汁加工企业和梨浓缩汁加工企业消化的梨果所占比例较小。表2 河北省梨果价值链类型及销售量比例 单位:%价值链编号 价值链类型 销量比例 1 农户果品站外地批发商外地零售市场 70.22 2 农户果品站本地批发商小型水果店(出口商、超市)20.75 3 农户本地批发商加工商 9.03 浙江省的梨果价值链与河北省截然不同。由表3 可见,在河北省梨果价值链中起关键作用的果中国梨果产业价值链分析 -65-品站在浙江省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农民合作社。随着农民合作社逐步发展壮大,“农户农民合作社批发商(集团购买者、水果超市)”这一渠道成为桐庐县最重要的梨果销售
9、渠道。但是,到目前为止,该县梨果的销售半径仍然较短,以在杭州及周边地区销售为主;小部分梨果由桐庐县以外的批发商销售到温州等地;极小部分梨果销往了上海、福建、广东等邻近省份。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集团购买者是农民合作社及个体农户的重要客源。表3 浙江省梨果价值链类型及销售量比例 单位:%价值链编号 价值链类型 销量比例价值链编号价值链类型 销量比例1 农户农民合作社下游客户 38.25 3 农户集团购买者 18.74 2 农户外地批发商传统零售商 32.45 4 农户小贩 10.56 总体上,由于技术和制度的双重差异,浙江省梨果价值链的长度要短于河北省。浙江省梨果主栽品种为早熟砂梨“翠冠”,“翠冠”
10、梨的特点为上市时间早但不耐储运。由于产量远远少于河北省,浙江省的梨果以供应本省为主,梨果的销售半径较短。三、组织结构、制度安排与增值分析(一)河北省梨果价值链:一个以小型经纪人为主导的市场 1.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如表 2 所示,果品站是连接小农户与批发商的重要中介。所谓的“果品站”是由乡村里的能人开办,按成交量收取中介费用,为本地及外地批发商收购梨果提供场所、信息,并帮助其组织货源和从事简易包装的小型梨果集散地。在被调查的两个村,果品站的数量达55 家,超过九成的梨果经由果品站流向本省及外省市场。河北省是传统的梨果种植地区,产区农户栽种的梨树大多是在分产到户时从集体果园分得的。分地时过度强调
11、公平,优等劣等梨园兼顾,因而农户的梨园大多没有集中连片,而是分散成多个面积极小的地块。单家独户有限的梨果生产能力无法吸引批发商,果品站便应运而生,并多年持续地发挥着将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的梨果集中起来再销售的基本功能。果品站的经营者或是小型冷库的经营者,或是从事过水果贩运的小商贩,或是乡村干部。数目众多的果品站之间竞争激烈,果品站经营者以改善服务态度、在梨果集中收购季节为客商提供食宿等手段维持与客商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手续费按交易量收取,与梨果品种及收购价格无关,在所调查的村按每公斤6 分钱收取,与5 年前相比有所下降。农户在选择果品站时最主要考虑的是收购价格,以果品站公告栏上公布的价格和果品站通
12、过村委会广播站播报的价格为参考依据。由于果品站数量众多,加之来自销售地的市场信息能够通过电话方式迅速反馈到产地市场,梨果收购价格在一天之中变化非常频繁,农户选择果品站并不固定,而是依据出售梨果前了解多家果品站的收购价格而定。2.鲜销梨果价值链。河北省的鲜销梨果有两种销售途径:一是“农户果品站外地批发商外地零售市场”,二是“农户果品站本地批发商小型零售商(出口商或大型综合超市)”。表4和表5 分别表示了上述两条价值链上各主体的成本收益与增值比例情况。由表4 可见:(1)就增值比例而言,零售环节加价最多,批发环节次之,生产环节最少。从梨果生产环节到批发环节的加价仅占价值链总增值的20%,从批发环节
13、到零售环节的相应比例约为25%,从零售环节到最终消费者的相应比例超过50%。(2)就成本构成而言,单位重量梨果的流通成本高于生产成本。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的成本高中国梨果产业价值链分析 -66-达每公斤 1.16 元1.23 元,农户每公斤梨果的生产成本为 0.97 元。绝大部分梨果仍然途经传统的小型水果店到达消费者,小型水果店遍布社区,为消费者购买水果提供便利,其梨果价格也能与大型超市相抗衡,甚至略低于大型综合超市,因此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由于大部分大型综合超市从批发市场采购梨果,采购成本难以控制,加之超市高昂的运营成本,大型综合超市在“鸭梨”等大宗水果经营方面并不具备竞争优势。(3)就利润分配
14、而言,单位重量梨果利润最大的是零售环节,批发环节次之。大型综合超市从单位重量梨果中的盈利程度不及小型水果店,只能以量取胜。表面看来,农户似乎也“获益良多”,然而,每公斤 0.4 元的“利润”并未扣除农户自有劳动投入的成本,也没有分摊梨园初期投资。如果考虑到农户付出的大量自有劳动,大部分农户将亏损。农户的成本收益将在后续的部分讨论。表4 “农户果品站外地批发商外地零售市场”增值结构 单位:元/公斤 外地零售市场 编号 增值结构 农户 果品站 外地批发商 小型水果店 超市 a 购买价格(生产成本)0.97 0 1.37 1.8 2.0 b 平均售价 1.37 0.06 1.8(2.0)2.85 3
15、.2 c 增值 0.4 0.06 0.43(0.63)1.05 1.2 d 新增成本 0 0.01 0.37 0.78 0.85 e 利润 0.4 0.05 0.11 0.47 0.35 20.62 3.09 22.17 54.12 f 增值比例(%)17.47 2.62 27.51 52.4 注:表中数量关系为:c=b-a,e=c-d,f=c/c。、外地批发商卖给小型水果店的平均售价和卖给超市的平均售价不同。为了与所给出的计算公式吻合,分别列出了2 个数字,而非总的平均值。利润为销售给两个下游客户利润的加权平均数。表5 “农户果品站本地批发商小型水果店(出口商、超市)”增值结构 单位:元/公
16、斤 零售或出口环节 编号 增值结构 农户 果品站本地批发商 小型水果店(60%)超市(20%)出口商(20%)a 购买价格 0.79 0 1.35 1.85 1.8 2.5 b 平均售价 1.35 0.06 1.85(1.8、2.5)2.75 3.0 6.0 c 增值 0.56 0.06 0.5(0.45、1.15)0.9 1.2 3.5 d 新增成本 0 0.01 0.2 0.62 1.03 2.04 e 利润 0.56 0.05 0.24 0.28 0.17 1.46 27.72 2.97 24.75 44.56 24.67 2.64 19.83 52.86 f 增值比例(%)10.63
17、1.14 21.82 66.41 注:表中数量关系为:c=b-a,e=c-d,f=c/c。、本地批发商卖给小型水果店的平均售价与卖给超市、出口商的平均售价不同。为了与所给出的计算公式吻合,分别列出了3 个数字,而非总的平均值。利润为销售给三个下游客户利润的加权平均数。数字在表4 的“新增成本”中,其中,1.16 元0.01 元+0.37 元+0.78 元,1.23 元0.01 元+0.37 元+0.85 元。中国梨果产业价值链分析 -67-由表5 可见:(1)就增值比例而言,在国内市场上仍然是零售环节加价最多,批发环节增值比例低于生产环节增值比例,可能的原因在于产地批发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本地批
18、发商不得不压缩利润空间薄利多销。出口是增值最多的环节,其增值比例是生产环节的6 倍,是批发环节的3 倍。(2)就成本构成而言,新增成本最多的环节是出口环节,因为梨果出口需要支付较高的包装费用、冷藏费用、运输费用、人工费用以及海关税费。与外地批发商采购梨果后以鲜销为主、依靠长途贩运获取地区差价不同,本地批发商通过对梨果进行再次分等定级将优质的梨果销售给诸如出口商等较为高端的市场,或者利用本地较为成熟的配套设施将梨果冷藏以获取时间差价。(3)就利润分配而言,出口商获取的单位重量梨果利润远远高于其它销售方式,但出口市场风险较大且出口量相对较小。被调查的一家出口企业,2006 年的出口净利润为700
19、万元,2007 年的亏损额却高达800 万元。国际市场梨果价格和需求量的波动会迅速传递到产地收购市场,收购价格的降低会直接影响到生产者的收益。由于与出口企业直接联系的基地农户数量极其有限,出口的梨果大多经由本地批发商销售到出口企业,因此,绝大多数小农户难以从出口的增值中获益。3.加工梨果价值链。加工企业所消化的梨果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但由于加工企业所加工的是等外梨,加工企业的出现对于农户收入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5 年以前,农户没有途径出售等外梨,大量不符合鲜销要求的梨果只能腐烂在梨园。尽管等外梨的收购价格不高,每公斤 0.2 元的收购价格低于梨果的平均生产成本,但对年收入不高的梨果种植户
20、来讲出售等外梨也是一笔可观的净收入。加工企业也因生产梨汁、梨浓缩汁等高附加值产品而获利。然而,加工企业所能消化的梨果毕竟有限,单靠加工企业的发展并不能提高梨果种植户的收入。从长远来看,改良技术、提高优质果比例才是提高梨果种植户收入的主要途径(见表6)。表6 “农户本地批发商加工企业”增值结构 单位:元/公斤 编号 增值结构 农户 本地批发商 加工 企业 编号 增值结构 农户本地批 发商 加工 企业 a 购买价格 0 0.2 0.5 d 新增成本 0 0.2 2.5 b 平均售价 0.2 0.5 4 e 利润 0.2 0.1 1.0 c 增值 0.2 0.3 3.5 f 增值比例(%)5 7.5
21、 87.5 注:表中数量关系为:c=b-a,e=c-d,f=c/c。(二)浙江省梨果价值链:多元化市场 1.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与河北省以小型经纪人和批发商为主导的市场结构不同,浙江省梨果价值链上的市场主体更为多元化。除传统的批发商外,合作社、集团购买者、专业水果超市在浙江省梨果价值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浙江省桐庐县钟山蜜梨合作社成立于2002 年,注册资本39 万元,现有社员104 人,社员均需持股,股金最低限额为1 万元。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387 万元,建成有完善的办公区域、交易市场、冷藏仓库、自动分级设备等。该合作社经营的主要梨果品种包括“翠冠”梨、“清香”梨、“新世纪”梨和“黄花”梨,
22、不同上市时间和储藏性能的品种相结合延长了合作社向市场供应水果的时间,从而获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合作社社员生产的梨果均获得了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部分梨果获得了A 级绿色食品认证。2006 年,该合作社梨果销售量为 5160 吨,占全县梨果总销售量的 39%,合作社产值达 1400 万元,实现利润 200 万元。为控制梨果质量,该合作社以低于市场平均价 10%的价格向社员提供农药、肥料、纸袋等生产资料,并在相应的季节对农户进行生产技术培训。合作社成中国梨果产业价值链分析 -68-员享有优先销售梨果给合作社的权利,相同等级的梨果每公斤销售价格比非社员高出 0.1 元,并享有二次分红的权利。200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梨果 产业 价值链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