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安徽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0安徽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安徽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暨2011年中考科学备考研讨会1 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试题本身分析和有关阅卷数据分析)。2 如何进行2011年中考科学备考(复习计划和复习策略等)。3 如何进行新课结束前的“复习过渡”。4 名校经验介绍。版块一.2010年中考试题分析一.试卷整体分析 2010年中考已经尘埃落定,2011年的中考又将拉开帷幕。为了迎接2011年的中考,我们在分析2010年中考试卷的基础上,总结2010年中考试题的特点,以及学生在答题中的反映的问题,从而总结经验教训,为2011年备战中考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试卷的总体结构和难度趋于稳定:2010年安徽中考物理试题共包括四大项23小题,具体
2、的分值分布如下: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与推导题试题个数分值试题个数分值试题个数分值试题个数分值2008年10267213203232009年10267213203232010年1026721320323由上表我们不难看出,近三年来的中考试题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说试卷的结构已经趋于稳定。不过有消息传出,2011年中考有可能由各个市区自主命题,这就要求我们来借鉴一下我们省比较早的自主命题的芜湖市的试卷结构: 填空题选择题作图与识图计算与简答探究与实验综合题试题个数分值试题个数分值试题个数分值试题个数分值试题个数分值试题个数分值2008620721452214132102009924721
3、2132184142010927721214318210从芜湖市的自主命题试题来看,芜湖市的试卷结构也趋于稳定,芜湖市的物理试题的总分值为90分,试卷分五大项或六大项(2008年为6大项,2009年和2010年均为5大项,其中2009年和2010年将作图题融入了填空题的行列,这一点和安徽中考一致)。但无论是安徽省统一命题的试卷还是芜湖市自主命题的试卷,试卷的结构基本趋于稳定,试卷的整体难度也基本趋于稳定。不同主题在试题中所占的比例:主题题号分值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73二.物质的属性12、18369三.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143四.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五.机械运动和力4、8、11、16、21(
4、1)、2224332721六.声12七.光10、19268八.机械能5、21(2、3)、1326311九.内能22十.能量、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十一.电和磁3、6、7、9、15、20、23442236829十二.能量守恒从上表可以看出,电和磁(主要包括电路、欧姆定律、电功和电能及电磁联系)部分29分,几乎占中考的总分值的三分之一;其次是机械运动和力(包括力、力与运动的关系、简单机械、压强)部分21分,这两部分总和为50分;再次是机械能(包括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和机械能)、光、物质的属性(包括简单电现象、简单磁现象和密度)三部分平分秋色,分别占11分、8分、9分,共28分,然后热学部分(包括分子动理论
5、、物态变化和热量内能)占5分;其他占7分。由此可见,在我们复习过程中,电学和机械运动与力部分永远是第一梯队,机械能、光和物质的属性是第二梯队,再次是热学和声学部分。不过,在2010年的中考中热学部分只考了一个物态变化和一个比热容应用知识,至于内能部分和热量的计算没有考查,而本部分内容在考试纲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复习时应引起足够重视!虽然基础知识的考查仍然是中考的主旋律,但A类考点B类考法现象比较明显:2010年的学业考试纲要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的反映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即可作为初中学生的毕业成绩,同时
6、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这段内容说明,毕业学业考试的双重功能,正因为毕业学业考试的双重功能,决定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仍然是考试的主旋律。在2010年安徽中考中,A类考点占38分,B类考点占52分,其中在填空题中B类考点的比例要远大于A类考点的比例,而选择题中A类考点的比例又远大于B类考点的比例。需要说明的是,A类考点和B类考点的区分并不是很严格,例如在我们的考试纲要中把涉及计算的内容均列为B类考点,我想编者的想法是计算题需要全面的分析、思考、计算,所以有一定的难度,但我认为,在计算类的问题当中,由部分计算题属于直接带公式计算的类型,不应归纳为B类考点,而应归纳为A类考点的范
7、畴,如果是这种要求的话,填空题中A类考点的比例就要大于B类考点的比例。例如:1(2010安徽)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的振动而产生的。空气柱【A】2(2010安徽)大到核电站、火力发电厂,小到小汽车,都是使用水作为散热的物质。用物理知识来说明:这是因为水的_比其它液体物质大得多的缘故。比热容【A】(考试纲要中为B类)3(2010安徽)用两节串接后的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电压是3V,小灯泡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0.3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W,
8、工作0.5min消耗的电功为_J。10 27 【A】(考试纲要中为B类)4(2010安徽)啄木鸟有“森林医生”的美誉,这是因为它有坚而硬的喙(hui)。我们有时就能看到它用喙将树木啄破,吃掉害虫的情景。粗略估计啄树木时施加力的大小约为0.5N,喙与树木的接触面积约为10-6m2,则喙啄树木时产生的 压强约为_Pa。5105【A】(考试纲要中为B类)5现在地震时有发生,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加固维修房屋,常常可以看到图示的场景。假如该工人通过滑轮把50的水泥缓缓提升4m 到房顶,所用拉力约300N。该机械的效率约为_。83.3 %【B】 6(2010安徽)如图是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
9、使滑片P向左不断移动,则电流表的示数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增大 增大【B】7(2010安徽)如图所示,把漆包线密绕在一圆柱形纸筒上,就成为一个螺线管。把线两端的漆刮掉,通过滑动变阻器与电源相连。闭合开关,就有电流通过密绕的线圈,请在图上标出此时螺线管的N、S极。左端S 极、右端N 极【A】8(2010安徽)如图所示,AOB为一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2OB。固定O点,使OB 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 端挂一重为40N 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 端施加F=_N 的力,
10、在图上画出此时力F的方向。20N 力F 的方向如图【B】 9(2010安徽)图为我们实验室所用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当接入电路,有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带动指针偏转。该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是_。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或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B】(考试纲要中位A类)10(2010安徽)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 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 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B】(考试纲要中位A类)答案: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填空题中A类考点占12分,
11、B类考点占14分,几乎是平分秋色。而第9题和第10题明显是A类考点B类考的典型代表。11(2010安徽)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A】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12(2010安徽)下面各组材料,均为导体的是【 】【A】A塑料和铁 B盐水和铜 C铝和煤油 D空气和石墨13(2010安徽)图中的四幅图片是生活和生产中的场景,对其能量变化的描述中,错误
12、的是【 】【A】A甲图中,货物被举高后内能增加了 B乙图中,列车速度增大后动能增加了C丙图中,握力计发生形变后弹性势能增加了 D丁图中,飞机升空后重力势能增加了14(2010安徽)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 】【A】A风的形成 B 烟从烟囱中冒出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D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15(2010安徽)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但过了一段时间,小灯泡发生断路,这时【 】 【B】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
13、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16(2010安徽)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17(2010安徽)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A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B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升华要吸热C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D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选择题共7个题目,其中有6题就是考查A类考点,分值为18分,只有一
14、个B类考点。此外,从选择题中可以看出,选择题部分的每个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单一,没有充分发挥选择题的特长。所以选择题的得分率相对偏高。其实,我们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知识虽然不在一个知识块内,但前后可以互相联系,这类问题往往以方法的考查居多,而且这类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我认为,这是2010年中考题的一个欠缺!18(2010安徽)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l)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所测金属块的质量是_g。(2)把金属块放人装有60cm3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cm3。该金属块的密度是_kg/m3。
15、( 1 ) 54.4(2)20 2.7210319(2010安徽)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入射角i1020304050607080折射角g6.713.319.625.230.735.138.640.6(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_。(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1 )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
16、增大(2分);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2)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i 与折射角g 近似成正比关系;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答出成正比即得1分)20(2010安徽)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R0阻值已知。(1)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a对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b闭合开关,_。c断开开关,整理器材。(2)用测量所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符号表示出待测电阻RX_。(3)写出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_。(3分)(l)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U1、U2(3分)(2 ) Rc= U2R0 /U1 (2分)(3)保护电路;可以进行多次测
17、量(答“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电路两端的电压”可适当给分)在实验题中,第18题虽是B类考点,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天平、量筒的读数、密度的计算是常规考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而第19题虽说是A级的要求,但绝对是B级的考法,两个结论的填写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点;第20题可以说是一个常规题,除了考查学生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的叙述外,还包含了公式的推导,难度较大,学生的失分率较高。在计算与推导题中,第22题的内容在考试纲要中是以“A”级要求的,但是在考试过程中的难度也可以以B级考点看待。所以,2010年的中考试题在考查了双基的基础上,根据考纲,对考查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使考查的深度有了适当的
18、拓展,A类考点B类考法是2010中考试题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点在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我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试题的考查更加趋于理性,但很少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所以在“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方面是一个欠缺:我们物理学科的特点是“与生活联系密切”,所以,许多的物理试题都披上了“生活、社会热点”这个华丽的外包装,当我们揭开这个华丽的外包装,其实质仍然是物理的核心。而2010年的物理试题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返璞归真!由刚才的分析大家不难看出,10年的中考试题很少涉及生活或社会热点的内容,而返还了物理的本质!在众多的试题中,只有第1题和第11题简单涉及了生活知识,其他都是以“物理”的本来面
19、目呈现的,这给学生的解题降低了难度!同时,第十题(作光路图)把多年来一直回避的作图法确定凸透镜成像性质再一次勇敢的推到了物理教学的前言,这是体现物理本质的一个亮点,因为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直是教学的难点,而掌握多种方法学习和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而凸透镜的光路图一直是我们教学中回避的地方,而本题通过示例的方法教会学生作图,进而更深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个大手笔!第十九题(光的折射规律),通过对实验测量数据的分析得出定性和定量结论,也是我们物理的一大特色,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同时也是一大难点!但本题的区分度不高!第20题一改以往的实验探究“伏安法测电阻”或“伏安法测功率”这一传统
20、考题,改用用两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电阻测未知电阻,对学生理解实验、设计实验的能力是一个挑战!但是,在2010考试纲要中有这样一段内容:“试题力求灵活开放,有助于学生拓宽思维空间,便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练习,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而2010年的安徽中考在这方面明显是一个弱点!试题的计算量明显减弱,但对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却明显提高三年中考题
21、中涉及计算题统计对比分析表:年份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计算与推导题试题个数分值试题个数分值试题个数分值试题个数分值2008年2009年512122172010年4100012216从近三年来的试题分析可以看出,09年和10年的中考试题中计算的比例有所减小,但是在以前的物理计算中,主要是以用物理公式计算为主,而在10年的中考的压轴题中,要求学生利用列方程组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对学生的要求比以前的中考试题对计算的要求来说有所提升,所以在我们的平常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学生计算推理能力的培养。试题综合了08和09年试题的优势,在08和09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部分习题稍显保守。打开10年的中考试题,我们可以
22、明显感觉到一种创新的气息迎面扑来,例如填空题的第9题,虽然考查的是电流表,但把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结合起来考查,着眼点非常的巧妙;再如填空题的第10题,将凸透镜成像规律和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巧妙结合;实验题的第19题和20题,都从物理实质的角度考查,可谓是匠心独具!另外,计算题的第23题实在08年的第22题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改遍,要求学生用列方程组的方法解题,可以说是一道成功的创新题!23(2010安徽)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 和电阻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安徽 年中 物理 试卷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