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Word 文档 (2).doc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Word 文档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Word 文档 (2).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上生物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上星期七年级级生物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次试卷共分二个大题,满分一百分。一、试卷总体分析本次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型、难易程度偏难。绝大部分知识在课堂上都强调过训练过。但学生大部分不能把大部分分数拿下,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的能力,内容相对比较丰富,学生完成情况不好。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20题 60分) 。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学生获得的最高分是51分最低分是18分。七年级
2、的学生大部分还不能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大体问题如下:1、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虽然牢固,学生对较活题的应变能力相对不好,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2.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平时训练的各种方法来解一些不确定的题目,如排除法等。失分率较高的题目:8.14.15.第二大题:非选择题。(40分) 本题考察的是基础知识,内容丰富,难易适中。重在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我们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整体不会很难,在课堂上该强调的都有强调。个别同学不去消化,导致不能灵活运用。失分率较高的题目:21(2)22.实验探究本题考查的实验动手能力,重点考
3、察了如何设计探究实验及探究实验的步骤,学生总体做的较好,由于本校条件较差,不能做本实验,导致本题失分较高,特别是底5问。三成绩分析七(1)班及格率48%,七(2)班及格率27%优分率8%四、采取措施从学生试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 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喜欢的课。3.尽可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教具和一些挂图,能够很好的挖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培养思维能力。
4、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设计人:吴敏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难点和重点 重点: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难点:形成保护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鱼儿离不开水,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若让他们对调,结果会怎样?(从而引出“环境”的概念。)学生列举常见生物生活的环境。指出
5、这些环境是由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决定的。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 自学教材14页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2、 阅读教材,小组探讨对照实验的概念。3、 探究实验设计。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各组讨论并制定探究方案,注意方案中实验变量的探制。4、 分组进行探究,注意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实验结论的总结。5、 问题探讨:怎样确定试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光”引起的? 只用一只鼠妇行吗?为什么?6、试验拓展: 探究湿度对鼠妇的影响。7、除光外还有哪些环境因素,学生举例并谈及认识。学习任务二: 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形象说明了生
6、物之间的什么关系呢?2.学生阅读教材总结生物之间的三种常见关系-捕食、合作、竞争。三、系统总结:引领学生明确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四、尝试应用1、让学生分析A与B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能对这句诗做出科学的解释吗?五、诊断评价1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海洋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A温度 B阳光 C盐分 D气体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关系。 A合作 B竞争 c寄生 D捕食3在探究“鼠妇的生活是否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实验
7、中,实验变量是 A光照 B土壤湿度 C壤温度 D土壤中的无机盐4、荔枝不能在北方种植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温度较低 .北方降雨量少.北方光照不足 .北方土壤贫瘠5、在稻田中,影响其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 杂草 水分 土壤 田鼠 空气 蝗虫 蚜虫. . . .6、天空中,越是高处,鸟的种类和数量越少。决定此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水分 .空气 .温度第二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学目标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
8、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投影仪;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课前每班培训两名“小先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教学设计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走进新单元 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
9、体情况确定导入的策略和方法 讲授新课 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 回答是光学显微镜。 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兴奋,跃跃欲试。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Word 文档 2 年级 生物 期中考试 试卷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