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doc
《2006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6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泾中学 张治军笔者通过对2006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有以下三点认识。一、试卷的基本情况试卷难度统计: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约72%约23%约5%试卷中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考查统计:单位:分试 卷 总 分 (100)物 质 (10)运 动 和 相 互 作 用 (50)能 量 (40)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质尺度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6222114132742322二 、试卷呈现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卷面试题约有72%的是
2、通过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例如:23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砖,画出这束光经过玻璃砖两个侧面折射的光路24.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O”内选填“灯泡”和”电流表”的符号,使两灯组成并联电路其中23题是物理课本(八年级上册)第95页上的一个实验。其实许多我们看似“新颖”的题目都源于课本。这道题得分不容易,作完图后空气中的两条光线应“平行”。如果学生平时不做实验或做实验不认真、仔细,作出的图很难出现这种现象。而且凭借初中的物理知识进行理论推理也得不到准确的结果。因此,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
3、基本现象和基本实验操作,要严格、规范、细致、透彻解决,这是中考成功的第一步。2、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物理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影响。试题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景,试卷取材广泛,处处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试卷中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试题就有28个,约占到总题量的78%。所选素材近到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现象,远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这些都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使他们学有
4、所用、学以致用。3、注重实验并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2006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中涉及实验的题目有:10、11、12、23、24、25、26、27、28、31、33、34占卷面总分的43%。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体现在:32题要求学生对比分析两幅图画,归纳出两波形的共同点;33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器材,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34题第2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中叙述的某种合金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如果在较低温度时将它弯曲成某一形状,然后加热到较高温度时再弯曲成另一形状;耶么当降到原来较低温度时,它会自行恢复到低温时的形状的特点,发挥想象,提出一个巧妙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设想。4、注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6 苏州市 中考 物理 试卷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