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术语解析(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经济金融术语解析(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金融术语解析(二).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金融理论术语解析(二)一、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一)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指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率(注:银监会口径的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而财政部口径的贷款损失准备只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可用公式表示为: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100。拨备提取必须有前瞻性和逆周期性。当前银行大量投放中长期贷款,潜藏风险可能若干年后才在资产质量上反映出来,因此,刘明康主席在2009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提出,商业银行必须在年内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50%以上(2009年初,银监会提出拨
2、备覆盖率底线为130%。至6月末,商业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为134.3%)。(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是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贷款应计提准备的比率。资料显示,2008年末,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达153%,同比上升122.2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达198.5%,同比上升28.3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抵补能力已进一步增强。 链接:银监会2006年1月发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规定,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是风险抵补类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其中,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信用风险资产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
3、表内及表外承担信用风险的资产,主要包括各项贷款、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银行帐户的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承诺及或有负债等),不应低于100%,属一级指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不应低于100%,属二级指标。 二、打捆贷款 搭桥贷款(一)打捆贷款是指以国有独资或控股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为承贷主体,以财政出具的还款承诺作为偿债保证,将一城市或区域的若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通常是政府和银行之间达成协议,由银行一股脑地经政府担保给某地投放一大笔贷款,这笔贷款可能用于例如自来水、供电、城市道路等若干个项目,而在实际操作中对贷款的使
4、用和偿还能力往往缺乏逐个跟踪审核。(二)搭桥贷款又称“过桥贷款”,为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下的一个分支,指银行为满足借款人日常业务活动中阶段性的资金需求,以借款人未来所获得的政府拨款等非经营性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而发放的一种短期的过渡性贷款。如,银行看好一个项目前景,愿意提供贷款支持。但由于项目报批周期较长,为解决项目建设初期单位的资金急需,银行提供短期贷款,待项目批准后,用项目投资资金归还该短期贷款。链接: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授信增长过快,风险隐患加大。银监会对此反复强调,严禁发放打捆贷款,严格按项目逐个进行调查、评估、审批、放款,不得与地方政府签署无特定项目的大额授信合作协议,已签的也不
5、允许执行;严禁对生产性项目发放搭桥贷款,对非生产性项目发放的搭桥贷款,在原计划资金到位后即应全额归还搭桥贷款本息,不得给予优惠利率,不得长期占用,更不得用作项目资本金(注:搭桥贷款投放的非生产性项目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要已列入发改委制定的发展规划,并且政府相关部门已同意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也须控制在一定额度内。贷款投向主要包括基础建设投资、城镇建设、路桥项目、民生工程等当前扩大内需重点支持领域)。三、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时达成的交易金额。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如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以市价为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 金融 术语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