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延庆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北京市延庆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北京市延庆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L2022学年北京市延庆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 .默写。(1)水击三千里, O (庄子北冥有鱼)2 2) ,讲信修睦。(礼记大道之行也)(3)安得广厦千万间, o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禅房花木深”,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 色,营造出高洁幽静的意境。(5)卜算子咏梅中的“ , ”,陆游借梅言志,表现其身处逆境而矢志不 渝的崇高品格。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 .写心得,是一种读书方法,是记录自己阅读时产生的体验、感想。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具体内容,从人物或情节的角度,写写你的读书心
2、得。(100字左右)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0.0分)3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1年,中国航天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深空探测能力显著提升。从地月系到行 星际,我国迈出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飞越4亿多公里的深空,2021年2月10日,天问 一号探测器顺利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5月15日,探测器成 功着陆火星,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记。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开始巡视探测,100 天行驶距离突破1000米。6月11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发布,中国首 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
3、碑意义的进展,彰显 出中国航天的创新自信。2021年,月球探测任务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轨道器与月球车任务刷新纪录。2021年3月, 嫦娥五号轨道器成为中国首个进入日地L1点探测轨道的航天器,开展拓展任务。嫦娥四号着 陆3周年之际,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与此同时,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工(2)请你从下面书法作品中任选一幅送给延庆区的医务工作者,并结合书体特点说明赠送理由。医者仁心丙 瞽老仁M一乙 瞽者仁心甲答案和解析.【答案】【小题1】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小题2选贤与能【小题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小题4】曲径通幽处【小题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析】(1)按扶摇而上者九万
4、里(注意“技”的书写)(2)选贤与能(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曲径通幽处(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 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1 .【答案】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掌握和语言表达能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 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讲述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 为一个忠于革命的
5、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成为一块坚强钢铁(是 指他的精神)的故事。保尔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宁死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 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 “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 术的殿堂攀登。这些都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作答时,结合保 尔的经历,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感悟即可。如:保尔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 和侮辱,后来在朱榆来的影响下逐步走向革命的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无论是 战场上的搏
6、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难,乃至身体残疾、双目失明,他仍然不向命运 屈服,而是克服种种苦难,拿起笔,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他生命的宣言。 他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永不言败的精神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启示我们要汲取保尔身上巨大的 精神能量,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答案:示例:保尔勇于奋斗、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保尔带着战争时期留下 的旧伤被分派去修铁路,自然条件异常艰苦,还有武装的匪徒隔三差五的“骚扰”,但保尔仍然 能够坚持工作。当保尔面临可能完全瘫痪的时候,在古老的郊区公园,他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 头,但最终他战胜了
7、自己,决心竭尽全力,让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生 活中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应该具有坚强无畏的勇气,战胜生活中的困难, 战胜自己。【解析】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宜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 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 的全过程。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有一百零八将,都具有 鲜明的个性。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 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 题
8、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2 .【答案】【小题1】B【小题2】略【小题3探测和研究取得新进展,及民生带来效益,继续开启新征程【解析】(l)ACD .符合文意。B.不符合,原文是“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故选:Bo(2)联系上下文,结合前后句及语境综合分析。根据“以天和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梦天实 验舱为主要实验平台,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将全面建成”“今年升空的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和 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将分别完成在轨驻留6个月的任务。值得期待的是,两个乘组轮换期间,6 名航天员将创造共同驻留空间站的新纪录”可知,横线处可补充“飞行时长不断增加”等句子。(3)根据“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
9、科学影像图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彰显出中国航天的创新自信”“月球探测 任务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轨道器与月球车任务刷新纪录”“填补了人类对月球晚期演化历史认 知的空白”可知:探测和研究取得新进展;根据“航天科技惠及民生,带来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 益”可知:惠及民生带来效益;根据“2022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全年载人航天 工程计划实施6次发射任务。同时,2022年中国航天还将在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测重大任务、 深空探测国家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开启新征程”可知:继续开启新征程。答案:(1) B(2)示例:在轨驻留时间不断增
10、加。(或:飞行乘组在轨驻留时间大幅度增加;飞行时长不断增 加)(3)探测和研究取得新进展;惠及民生带来效益;继续开启新征程。本题是以“中国航天”为主题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第一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第二题考查句 子补充,第三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概括。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 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 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4 .【答案】【小题1】叹古人之智慧,惜当下之福祉,成都古街,忧郁与悠久的历史古朴院落,林荫 小路,典雅亭榭等【小题2】略【小题3】略【解析】(1)
11、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把握与概括能力。根据第段“遥望青山,目送江水,叹古 人之智慧,惜当下之福祉。有意登高而望全景,而止于力不从心也。一路折返,观锦鲤游波,听 竹林浅语,闻夏蝉高歌”可知第空答案:叹古人之智慧,惜当下之福祉;根据第段“出其门, 至古街,欲拍照留念,寻食客众多之所,品各种味蕾之面”可知第空答案:成都古街;根据第 段“屋顶上小巧而雕刻着花纹的黑色小瓦当,在经历多年的风吹雨打的冲刷后,盖上了一层薄 薄的青苔,深绿而微显暗黄,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忧郁与悠悠历史”可知第空答案:忧郁与悠久 历史;根据第段“打卡杜甫草堂,院落古朴清幽,空气湿润,沿林荫小路,观亭榭典雅,剪荷 塘小影,赏翠竹清秀,看
12、鱼影嬉戏”“穿庭轩,绕河畔。曲径通幽处,有茅庐,有古木,有绿波, 有花草,有碑石,有诗作,有雕像”可概括出第空答案:古朴院落,林荫小路,典雅亭榭等。(2)本题考查文章的语言特点。认为这些四字词语运用简洁凝练恰到好处。结合文章内容,第 段“拾阶而行,忽上忽下,远望近观,触目即景” “海拔不高,游人稀少。树木丛生。百草丰 茂,群山叠翠,溪水潺潺,冷杉林立,杜鹃遍野,高山飞瀑,天虽不晴,没赶上雨,天空泛蓝, 云雾缭绕,碧水深邃,水气升腾”可见,瓦屋山风景众多,美景不胜枚举,作者用四字词语更能 高度概括自己的所见所闻;“帅帅小宝,撒娇耍泼,不是喊累,就是睡意朦胧。辛苦宝爸,一路 怀抱肩驮,抱娃背包,健
13、步如飞,累得宝妈,步履匆匆,借拍照之名,歇歇停停”可知,因为瓦 屋山是山路,还带着孩子,作者来不及细看;虽然是四字词语,却是高度概括了瓦屋山的景色以 及赏玩的心情,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认为这些四字词语过于概括,缺少画 面感。从第段“告别柳江,驱车前往,慕名瓦屋山。一路蜿蜒,竹林茂密,绿色尽收眼底”可 知,瓦屋山是作者慕名前往的,作者应该会仔细游览,仔细记录游览见闻;其次瓦屋山的山水肯 定有它特有的风情,比如“天空泛蓝,云雾缭绕,碧水深邃,水气升腾”,到底是怎样的画面,“路遇背工,佝偻背脊,篓驮砖瓦,一步一步,感慨良多”也是瓦屋山一景,应该具体描写出来。(3)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句
14、子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从第段“告别柳江,驱车前往,慕名瓦 屋山”,第段“下一站,都江堰”,第段“出其门,至古街,欲拍照留念,寻食客众多之所, 品各种味蕾之面”,第段“打卡杜甫草堂,院落古朴清幽,空气湿润,沿林荫小路,观亭榭典 雅,剪荷塘小影,赏翠竹清秀,看鱼影嬉戏”可知,作者外出旅行,游览了 “瓦屋山” “都江 堰”“杜甫草堂”“古街”等,第段“帅帅小宝,撒娇耍泼,不是喊累,就是睡意朦胧。辛苦 宝爸,一路怀抱肩驮,抱娃背包,健步如飞,累得宝妈,步履匆匆,借拍照之名,歇歇停停”可 知,作者又带着孩子,坐车赶路,日常生活被打乱,自然是累的;第段”回想去年暑假,同好 友同行,再次入川。随意而行,乡
15、野闹市,别有一番乐趣;随心记录,点点滴滴,都是过目的留 痕”,第段“最后,附小诗一首以记之:巴山楚水钟灵地,天公作美气候宜。登高远望皆美景, 一步一展天地中”,第段“出其门,至古街,欲拍照留念,寻食客众多之所,品各种味蕾之 面”“屋顶上小巧而雕刻着花纹的黑色小瓦当,在经历多年的风吹雨打的冲刷后,盖上了一层薄 薄的青苔,深绿而微显暗黄,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忧郁与悠悠历史”,第段“杜甫,不仅使成都 的文化底蕴增厚,也为中华文化历史书写了最光辉的一页”可知,此次成都之行,自然风景美不 胜收,都江堰、古街、杜甫草堂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又有各种美味小吃,作者心情是 乐的。据此分析可知,此次成都之行,
16、虽然身体是疲累的,但内心却是快乐的。答案:(1)叹古人之智慧,惜当下之福祉成都古街忧郁与悠久的历史古朴院落,林荫小路,典 雅亭榭等。(2)观点一:我认为四字词语运用得恰到好处。首先因为瓦屋山是山路,还带着孩子,作者来不 及细看。其次因为瓦屋山风景众多,美景不胜枚举,所以作者用四字词语高度概括自己的所见所 闻。第三虽然是四字词语,却是高度概括,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观点二:我认为四字词语过于概括,缺少画面感。首先瓦屋山是作者慕名前往的,作者应该会仔 细游览,仔细记录游览见闻。其次瓦屋山的山水肯定有它特有的风情,比如“树木丛生,百草丰 茂,群山叠翠,溪水潺潺”,到底是怎样的画面,应该
17、具体描写出来。(3)累并快乐着。作者表达的情思“累”是真实的。外出旅行,坐车赶路,日常生活被打乱,作 者游览了“瓦屋山”“都江堰”“杜甫草堂”“古街”等,又带着孩子,自然是累的。当然,作 者表达的情思“乐”同样也是真实的。游览成都后回家休息,忆起此次成都之行,其自然风景美 不胜收,都江堰、古街、杜甫草堂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又有各种美味小吃,自然“乐” 在其中。成都之行,虽然身体是疲累的,但内心却是快乐的。本文记叙了作者游览成都的经历,作者游览了瓦屋山、都江堰、杜甫草堂、古街等,感受到自然 风景美不胜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8、:(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5 .【答案】【小题1】乙【小题2】【小题3】【解析】(1)本题考查补写语句。联系第段中“大江大河波涛奔涌,冲波逆折处尤显壮丽澎湃。前进征程上,越是困难如山、挑 战艰巨”和第段中“蓄积攻坚精神,绝不能害怕困难。挫折与磨难,堪称检验初心的试金石, 推动事业发展的催化剂”的内容,可补写为:越是要蓄积攻坚精神。(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乙项,“是用比喻的手法表明新长征的道路上依然困难重重,难以突破”有误,联系“他号召模 范青年一定要把革命干成功,干到底
19、。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 的。新长征路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等待我们去攻克。逐梦的征途,容不得有任何 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在攻坚克难中增强斗争本领,在接续奋斗中挺立精 神脊梁,我们一定能用确定性战胜不确定性,赢得改革发展的主动权”的内容可知,该句说明了 即便前路困难重重,只要我们有韧劲定力,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就能攻坚克难取得胜利; 故选乙。(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补充论据的能力。联系材料中“焦裕禄初到兰考县,正是兰考遭受内涝、风沙、盐碱灾害最严重之时。他不怕艰苦, 真抓实干。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沙最大的
20、时候,他带头 去查风口,探流沙;土地盐碱肆虐的时候,他带头翻淤压碱,栽种泡他带领36万兰考人民艰 苦奋斗,在治理灾害的道路上取得了胜利”的内容可知,材料主要叙述了焦裕禄不怕艰苦,真抓 实千,带领36万兰考人民艰苦奋斗,在治理灾害的道路上取得胜利的事件,突出了他苦干实干的 精神。结合第段中“蓄积攻坚精神,离不开苦干实干。真正的共产党人,就应在关键时刻冲得 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以实干担当擦亮政治本色”的内容可知,链接材料与第段“蓄积攻 坚精神,离不开苦干实干”的观点相一致。故应作为第段的论据。答案:(1)我们越是要蓄积不畏难的攻坚精神。(意思对即可)(2)乙。不是“表明新长征的道路上依然困难重
21、重,难以突破。而”是说明:虽然困难重重,只 要我们有韧劲定力,就能在攻坚克难中取得胜利。(3)适合作为第段的论据。因为材料写的是焦裕禄不怕艰苦,真抓实干,带领36万兰考人民 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的事件,突出了他的苦千实干。与第段的观点“蓄积攻坚精神,离不开苦 干实干”相一致。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前进征程上,越是困难如山、挑战艰巨,我们越是要蓄积不畏难的攻坚 精神;然后从不能害怕困难、要苦干实干、要增强韧劲定力三个方面,来论证蓄积不畏难的攻坚 精神的具体要求;最后总结全文,深化论点。把握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方法:研究标题,探求中心论点。一般地讲,议论文判断性句式的标题,是全文所要论述的中心,也 就是
22、文章的中心论点。阅读开篇,捉住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开门见山,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分析篇末,归纳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放在篇末,与结论合并在一起。理清脉络,抓住中心论点。我们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探寻它的内在联系,抓住中心论点。理解内容,提炼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渗透在全篇论述中,把握中心论点比较困难, 只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从中提炼中心论点。6 .【答案】【小题1】D【小题2】甲【小题3】教学相长(或: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或:问与 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知新等)【解析】(1)本题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A.其:它的/
23、其中/这;B.强:勉励/强大/勉强;C.道:道理/说/道路;D.相:均为“互相”。故选:Do(2)木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理解与辨析。甲”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就不知道它以味美为主旨”的翻译有误,“旨”指味美,正确翻 译为: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故选:甲。(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主旨把握。第一空,联系虽有嘉肴中“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的内容可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 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 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
24、学是互相促进的。说明了 “教学相长”的道理。第二空,联系链接材料中“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 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的内容可知,“问”与“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会发现 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阐述了 “问与学, 相辅而行者也”的道理。第三空,考查格言警句的积累。解答时,结合自己的日常积累,围绕“学习”的主题,选取合适 的作答即可。示例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示例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答案:(1) D(2)甲。旨,味美。(3)教学相长(或: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北京市 延庆 年级 期末 语文试卷 答案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