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2022年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陕西省延安2022年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延安2022年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 .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 .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王维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注)新昌里:在长安城内。吕逸人即吕姓隐士。凡鸟:据世说新语简傲
2、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 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稀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风”字而去,嘲讽稀喜是“凡鸟”。看竹: 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登其门观竹,“讽啸良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写吕逸人不染风尘的超俗节操。B.诗人寻友不遇,借典故表达了未见到吕逸人的无限懊恼,可见其寻逸之心的诚笃真挚。C.作者笔下的吕逸人所居之境,青山妩媚,流水多情,身处自然,充满隐逸生活的情趣。D.这首诗既有上下句虚实相间,也有上下联虚实相对,笔姿灵活,变化多端,颇有情味。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作简要
3、分析。2、阅读下面关于农村脱贫现状的调查材料,完成后面各题。材料一:现在看,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根据河北省的调查,深度贫困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 困发生率高。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22%以上;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在15%以上,高于全省贫困县 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接近35%,高于全省贫困村平均水平近24个百分点。“一低”即人均 可支配收入低。深度贫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650元,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8 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0. 7%、36. 2%. 49.
4、 7%o “一差”即基础设施和住房差。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中,村内 道路、入户路、危房需要维修和重建。“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 涯谁是酒同僚?面皮虽老,尽生平受 不起青山笑。难道他辟英雄一纸贤书,到做了禁登高三寸封条? ”题毕而下, 有拍其肩狂 叫者曰:“我得一贤契矣!”竦视之,则令也,潜视其后良久矣。令宋姓,兆和名,字禧公,云间名士,不屑为俗吏态者。把味臂曰:“昔贺监遇李白,为解金龟当酒。我虽远逊知章,君才何异太白?此日之事,今古攸同, 盍拈是题,与君共填散曲,志奇遇乎? ”竦日:“善! ”令未成而竦脱稿,更复击节,擢之冠军。荐之学使者,补弟 子员,
5、声誉大起。嗣是非令醉竦,即竦醉令,交谊既狎,略师生而尔汝,更冠易服,戏乐不羁。竦弟有讼,对簿于令,令佯为研鞫。竦跃出厅事,大呼曰:“错矣!错矣!”令拂袖起。事闻直指,以白简斥令,令恬然勿怨也。明鼎既移,阁部马士英卷其残旅,遁迹西陵。竦往谈兵,士英伪为壮语云:“当背城决 胜。”竦驰归语里人日: “此地顷为战场矣。”里人群哗日:“丞相宵奔,将军夜遁,谁能任战,欲殃吾民? ”争击毙竦,烧其著书,所存者, 独息宰河维春园传奇二种。结春园尤为词场称艳云。陆次云日:余童子时,尝从道中见孚中策骑过,有河朔少年风。及长,读其词而叹其死。语云:“凡人之死,有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者。”孚中之死,鸿毛耶?泰山耶?吾
6、乌能 论定之?(选自北一绪言).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夺元人席夺:强取B.我得一贤契矣 契:投合C.令佯为研鞫 鞫:审讯D.有河朔少年风 朔:北方 .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沈竦不拘小节,做事越礼,喜欢纵酒,曾经携酒持螯,独自登上巾子峰,畅饮高吟。B.沈嵯不重功名,他喝酒喝醉了,被家人扶着进入试场,看到人很多,就立阶题诗。C.沈嫌很有才情,被县令宋兆和赏识,两人情投意合,相处得非常融洽,不分彼此。D.沈嫌在明朝灭亡时拜访阁部马士英,商讨兵事,劝马士英应当背城一战,夺取胜利。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日之事,今古攸同,盍拈是题,与君共
7、填散曲,志奇遇乎?语云:“凡人之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者。”孚中之死,鸿毛耶?泰山耶?吾乌能论定之?3 .请简要概括造成沈竦人生悲剧的主客观原因。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王廷陈,颖慧绝人,幼好弄,父扶之,辄大呼日:“大人奈何虐天下名士!”正德十二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益恃才放恣。故事,两学士为馆师,体严重,廷陈伺其退食,独上树杪,大声叫呼。两学士无如之何,佯弗闻也。武 宗下诏南巡,与同馆舒芬等七人将疏谏,馆师石推力止之。廷陈赋乌母谣,大书于壁以刺,玷及执政皆不悦。已而疏上,帝怒,罚跪五日,杖于廷。时已改吏科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廷陈不习为吏,又失职怨望,簿牒堆案,漫 不省视。夏日裸跣
8、坐堂皇,见飞鸟集庭树,辄止讼者,取弹弹之。上官行部,不出迎。(2)已而布政使陈凤梧及巡按御史喻茂坚先后至,廷陈以凤梧座主,特出迓。凤梧好谓曰:“子候我固善,御史即 来,候之当倍谨。”廷陈许诺。及茂坚至,衔其素骄蹇,有意裁抑之,以小过榜州吏。廷陈为跪请,茂坚故益甚。廷 陈大骂曰:“陈公误我。”直上堂搏茂坚,悉呼吏卒出,锁其门,禁绝供亿,且将具奏。茂坚大窘,凤梧为解,乃夜 驰去。寻上疏劾之,适裕人被案者逸出,奏廷陈不法事,收捕系狱,削籍归。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廷陈伺其退食*又失职怨望子候我固善衔其素骄蹇2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因击沛公于坐 *B.廷陈以凤梧
9、座主C.乃夜驰去D.且将具奏 A.因击沛公于坐 *B.廷陈以凤梧座主C.乃夜驰去D.且将具奏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不赂者以赂者丧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3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两学士无如之何,佯弗闻也。(2)寻上疏劾之,适裕人被案者逸出。4 .找出第段中与划线句相照应的一句。5 .简要概括王廷陈的性格特点。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澎湃新闻获悉,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在部分试点教室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用于日常考勤和课堂纪律管理。学 生进教室后自动识别个人信息,系统自动签到签退,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就连你发呆、抬头低头、打瞌睡和 玩手
10、机等动作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材料二瑞典一所高中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记录学生的出勤,学校董事会被认为对学生个人信息的处理不符合欧盟通用数 据保护条例(GDPR)的规定。瑞典数据监管机构对当地一所高中开出一张金额为20万瑞典克明(约合人民币14.7 万元)的罚单。材料三美国伊利诺斯州和德克萨斯州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法,要求收集和使用人脸识别的公司和个体必须遵循一套基本的 隐私协议。要求包括在收集前得到知情同意、规定数据保护义务和限制保留位置、禁止从生物特征数据中获利等。 阅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11、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1. B2.尾联的大意是:主人在这里著书立说,时间已久,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经很苍老了,树皮都像龙鳞一样。这两句诗, 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吕逸人淡定洒脱、精神自足的人生境界的赞美之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之意。【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语言。解答本题注意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每个选项对应一联, 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主要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内容一般为曲解 诗意,语言主要是风格不正确,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无限懊恼”不对。访人不遇,于普通人而言,可能有无限懊恼,然而诗人却
12、引用历史故事来表达对吕逸人的 仰慕之情,故B错误。故选:Bo.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以及诗人的情感。解答本题考生要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可以抓住题干、作者、注释、 关键词、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诗句的意思是:主人在这里著书立说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经很老 了,树的表皮都象龙鳞一样。这两句从正面写隐逸。吕逸人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长时间闭户著书,是真隐土 而不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土,这就更为诗人所崇尚,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意。松皮作龙鳞,标志手种 松树已老,说明时间之长,显示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表达了诗人对吕逸人淡定洒脱、精神自足的人生境界 的赞美之情。“老龙
13、鳞”给“多岁月”作补充,并照应开头的“一向绝风尘”,全诗结构严谨完整。2、1. B 2. A.找出致贫原因,精准扶贫。优化农村干部队伍,找准个性化发展路径。借鉴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制定 科学合理的政策。改变“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推进产业扶贫。【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 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 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B项,“地区生产总值”表述不准确,原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不准确,原文说,
14、“深度贫困县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21650元,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8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0. 7%、 36.2%、49.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9. 7%,应为“接近一半”。故选B。1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最后 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 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B项,”都呈直线下降趋势”分析不当,材料二表格中,2015年当年贫困人口减少数比20
15、14年、2016年都多;且“直 线下降”不准确。C项,“不能使用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不当,由材料四可知,制定政策时应“借鉴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 经验和做法,对其可行性进行研判”。D项,“不同地区致贫原因也完全不同”概括不当,材料四说“致贫原因不尽相同”。故选Ao.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 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 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 会。个性化扶贫的具
16、体措施主要集中在材料四中,从中筛选相关信息,如“因地因人制宜”“唯有深入其中、量体裁衣,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精准扶贫的效用”“个性化扶贫在政策的制定上,要摸清家底,找出区域致贫的主要原因,借鉴 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等,然后根据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 整合,分点概括,整理作答:找出致贫原因,精准扶贫;优化农村干部队伍,找准个性化发展路径;借鉴成功经验,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改变“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推进产业扶贫。3、1. CA2. 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
17、思,再结 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构成”,形成、组成;“构造”,事物的组织。语句的意思是良渚古城遗址由4个遗产区组成,用“构成” 合适。第二处,“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标志”,表明特征,用以识别的记号。语句的意思是挖掘出的 玉器有其特殊含义,用“象征”合适。第三处,“起源”,事物发生的根源;“根源”,使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语句的意思是良渚古城可以研究中华文明 的根源,用“起源”合适。第四处,“独一无二”,只此一个,别无其他,比喻最突出或极少见,没有可比或相同的;“无可比拟”,没有可以 与之相比的,含褒义。文中是说良渚古城遗址价值和意义的突出,如使用“无可比拟”,则与后面“其意
18、义与价值可 比殷墟”矛盾,故用“独一无二”比较合适。故选C。1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 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 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画横线语句的语病有两个:一是状语位置错误,即“曾”是状语,应该放到动词“出现有等的前面;二是语序 不当,从递进的角度分析,应该先说粮食种植特点,然后说国家层面的特点。考生思考选项病句的修改时还要关注这 句话的中心谓语“揭示”,与之搭配的是“出现(有)
19、区域性国家”。据此可以排除BCD三项。故选Ao.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 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 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由括号前文的内容可以知道,这句话表述的主体是具体的年代,即“距今13004300年”,所以对应的宾语应该是“时 代” “时期”等;从前后句的衔接来分析,前文点明年代,后面紧随的应该是对“良渚时代”的定位;最后解说“良 渚时代”体现的意义,即“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诞生及发展的重要时期”。据此排除ABC三
20、项。故选D。【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 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 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 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 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
21、拆字组词。4、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 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 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项, “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前后内容颠倒;C项,成分赘余,去掉“以上”;D项,介词“经过”开头,后面分 句缺少主语,去掉“经过”。另外,“改革开放多年来的”放在前面作定语,也不太通顺,可将“的”去掉,“来” 后面加逗号,让“改革开放多年来”作整个句子前面的状语。5、1. C
22、2.“谁翻碧海蹋天倾”写的是大雨降落时颇带浪漫意味的奇想,字句中诗人的济世之情也得以体现。“如何农亩 三时望,只得官蛙一饷鸣写阵雨未能收到润泽之益,只听得声声聒耳的官蛙鸣,表达出诗人眷注农务的情感,也流露 出对“官蛙”的厌恶之情。“依旧晴空万里平”实写晴空万里,流露出诗人对骄阳和暑热肆虐无能为力的怅惘心情。 此诗着重描写一场阵雨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急切盼望甘霖、广济黎元的思想情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 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
23、悟 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隐隐反映出诗人不希望继续下雨的情感倾向”错误,此联写暴雨初霁,而层云未散的景象,很切“雨后”之 题,但“何处”“有时“残冷落”“暂分明”等等不定之词,也微露出诗人的主观感觉。它写的虽是骄阳尚未取得 空中优势的实景,却隐隐反映出诗人不满意暑热继续抬头的感情倾向。故选C。1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 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
24、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 析情感。王令性喜“幽僻”,很不喜欢暑热,对清风、甘雨很有好感。此诗着重描写一场阵雨后的自然景色,从侧面 反映了农家望雨的迫切心愿,也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切盼甘霖、广济黎元的思想感情。首联从雨前写起。“猎猎 风吹雨气醒”,一开头就表现出先吹风后下雨的生动情景。风声猎猎而起,大雨沛然而至。清风吹来了凉雨,也赶走 了暑气。人们从闷热中顿时苏醒过来,身心都感到舒畅。“谁翻碧海蹋天倾? ”诗人说,谁能倒翻海水,倾泻天河, 使人们普沾滂需?恐怕只有雨神了。诗人写的是大雨降落时产生的颇带浪漫意味的奇想,但他的济世激情,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延安 2022 年高 三一诊 考试 语文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