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论语》十二章++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了解孔子的教学思想和风格。过程与方法:深入解读文中观点的内涵及价值意义,认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以及道德培养的关键,体会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为人处世的思 想修养。学以致用,能用十二章内容解读社会事件。【教学重难点】.深入解读文中观点的内涵及价值意义,认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道德培 养的关键,体会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魅力。1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学以致用, 能用十二章内容解读社会事件。.【授课方法】语言品读法、整体感知、鉴赏评价、表格比
2、较法【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尝试提炼下列句子中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论语卫灵公:“子日:当仁,不让于师。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 不推让。道听途说: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
3、裂瓦解。思考:生活中,“君子” 一直被人们称赞。在论语中“君子”有时指“有 位之人”,有时指“有德之人”。你如何理解“君子”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 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2600年前,孔子虽然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甚至有过“乘椁(fii )浮于海” 的梦想,但终其一生,他老人家的足迹也没有走出过今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 然而,孔老夫子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 国力增强,他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世界热爱和平 的人们中间。今天一起学习他的论语十二
4、章。二、至圣先师:孔子的观点,还多次强调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诲弟子要学诗。) 13.棘子成日:“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日:“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鞫(k u 6),犹犬羊之暮。”卫国大夫;拉一辆车的四匹马;去掉毛的皮,即革。【参考译文】棘子成道:“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便够了,要那些文采(那些 仪节、那些形式)干什么? ”子贡道:“先生这样地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一 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和文采,是同等重要的。假若把虎豹和犬羊两类兽皮拔 去有文彩的毛,那这两类皮革就很少区别了。”【评析】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
5、质就 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 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六、文本探究.十二章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把答案填在下表中:内容主要观点艺术手法第一章苏子的基本要求(安贫东道,就有道)求学或证第二章决论礼东作吴东(札、东风仁为基破) 处世取证第三章若子对生命意义的定位(执毫遑求“道”(真理/信仰)及世或证第日章君子与小人之游(落于堂义愁利)足世对比第五章篇于提高道德的方法(庭心学习,自我反盾) 求学对选第六章君子定义(文质系各,方为君子)龙世第七章士人责任(“住”为己住,毒志5M8) 能也建证第八章做人做事道理
6、(持之从恒)施畲第九章君子的基本品质(智、作等步成就比美人格) 足世例证第十章实行U的途径(龙已复礼)於世取证第十一章君于行为准绳(从心出疑,推已友人)於世例证第十二章蒲的社会价值(学蒲是做人做事的起始) 求学做证1 .尝试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积累: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未成一簧:犹功亏一簧。比喻功败垂成。克己复礼:儒家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
7、方。2 .论语十二章概括了君子的日常行为规范,尝试加以概括。君子的品质: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喻于义、见贤思齐、 不惑不忧不惧、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 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 4.结合论语十二章,谈谈如何理解孔子的“仁”和“礼”“仁”首先是指“爱人”,子日“仁者爱人”,仁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 的准则,它根源于家庭内部的血亲关系因此强调血缘纽带,强调亲亲、孝悌,故“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 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8、,其为仁之本与!”。“仁”的第二个含义是从个体 的角度讲,是一种个体人格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和全面修养的标志,“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如果从社会角度来讲,仁则代表一种至善至美的“理想国”,是人 类崇高的社会境界,”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礼”首先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个体立身的基石,子曰“君子博 学于文,约之以礼”;其次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即以血缘为根基、以等级为特征 的统治体系。儒家强调礼治而不是法治,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礼”和“君子”之间有什么关系?礼和仁的关系,简单一点说就是,“礼”是“仁”
9、的表现形式,如子曰:“克 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不仁 则谈不上真正有礼,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如果 说,“礼”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那么,“仁”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的仁论 是要靠君子论来实现的,仁论必然要指向君子论。5 .孔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的年代,它为什么还要提倡这样一套显然不会被统治者采 纳的体系?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秩序处于混乱状态。面对 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家各派都在寻求医治社会弊病的良方。道家以无为而治为救 世之方,墨家以兼爱非攻为平乱之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要维护社会 秩序,必须恢复周王
10、朝所建立的一整套礼仪规范,亦即“复礼”。如何“复礼”? 孔子感到,单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已经不能奏效。因为当时诸侯割据,周天子 的威仪已经丧失。6 . 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对孔子及论语不以为然。他说:“我们 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 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 出色之处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求实惠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 至于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 西塞罗留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的书内容丰 富,而且更好。
11、”最后得出结论:“我们根据孔子的原著可以断言: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如 他的书从来未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情。”思考:你如何看待康德的观点,应该怎么对待论语,其是否还有当代价 值?论语是一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伦理道德的体系。这本质上是一个有利于维护 封建社会正常社会秩序的理论体系。执行这个体系的最大受益者是封建统治者集 团,包括属于这个集团中的所有中间层次的个人,而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个人。论语是一个操作性差的理论体系。它的重点放在了对非此即彼的两端个别情 形的论述上,而忽略了应该是大多数的中间情形。如君子和小人之分,实际上绝 大多数人既非严格意义上的君子也非严格意义上的小人,一个正人君子可能会
12、 作出小人才有的行为;一个势利小人也可能表现出君子的一面。论语是一个为个人设定了遥不可及的目标的理论体系。孔子心目中无疑存在 一个符合其最高理论要求的理想社会的影子,老百姓知书达礼,统治者宽厚仁爱。 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正好相反,封建统治者把温良恭检让留给了百姓,而把 任意的生杀大全留给了自己。问题还在于孔子认为物质产品的丰富与这个目标是 相背离的,而社会的进化恰恰是通过这样一个阶段来实现的。论语的当代价值: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确实需要论语的智慧。论语中 很多精辟的论断对现代价值观的培育有借鉴意义。但是论语的理论体系必须加入 科学、民主、法律、公平等等现代文明元素并深入到它的理
13、论内核之中去,才能 与健全的商品时代的主流文化相和谐,也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谐社会。一言以蔽 之,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论述的中心和重点。为了辨清“君子”的 形象,孔子常把“君子”与“小人”比较而论,从道德修养、人格理想、义利观和 行为观等方面区分君子和小人,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那么君子与小人到底有哪 些明显的区别呢?请结合论语进行归纳总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 利益。一个真正的君子能够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必然是具有高尚精神追求 的人。而小人只知道追逐利益与权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相交
14、,有容人的雅量与坚持己见的 操守,互相取长补短,不趋炎附势,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小人相交,必为共同谋 利,依附强权,各怀损人利己的心思,表面上强求一致,背地里就互相攻击,故同而 不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与人为善。小人总 是患得患失,不是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就是觉得某件事对自己不利,忙于算计, 受各种利欲所驱使,经常陷入忧惧之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遇到矛盾时, 君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小人只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 人的坏事,而小人则正好相反。作为君子,除邪扶正
15、,济世安民,一切行为以能彰显 伦理道德及作为人民表率为目标,是道义的实践者和克己的典范。而小人则只顾 眼前利益,喜欢勾结谋私,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择手段。“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小 人的品行好比是草,风在草上刮过,草必定向一边倒去。孔子认为君子有教化百姓 的社会职责,是肩负社会重任的中坚力量,以经世济民的功业为抱负。这种担当精 神,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以天下为己任”。曾参也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 道远。”“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 人,侮圣人之言。”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
16、, 敬畏圣人的话。小人则不懂得天命而不知敬畏,不尊重地位高、德行高的人,轻侮 圣人的话。”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中,孔子及其弟子虽然颠沛流离,屡遭艰难, 然而却矢志不渝。六、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 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醇犹犬羊之春。(论语颜渊) 注释:【1】W (ku6):去毛的兽皮。(1)文中画线句,有人断句为“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有人断句为“惜乎/ 夫子之说君子也”,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断句方法,分别解释句意。(2分) 断句1: “
17、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说:名词,学说,看法,说法,言论、话(所说的)等。句子是判断句。) 译文1: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可惜说错了。断句2: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说:动词,讲、谈论、评价、解说、看待。主谓倒装句。) 译文2:先生这样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一一朱熹集注把它作两句读:“惜乎!夫子之 说,君子也。”便应该这样翻译:“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可惜说错了。” 我则以为“夫子之说君子也”为主语,“惜乎”为谓语,此为倒装句。(杨伯峻论语译注126127页)当倒装句讲时译文:先生这样地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论语雍也)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日:“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 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穗犹犬羊之春。(论语颜渊) 注释:【1】W (ku6):去毛的兽皮。(2)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儒家对于“质”和“文”关系的 认识,并选择某一个领域(文学、艺术、教育等),结合实例谈谈你的思考。(5 分)【优秀答案示例11“文”意为修饰,“质”则为质朴。儒家认为这二者应该相互协调,二者相 辅相成,缺一不可(1分),只有二者相宜,才能行为合适,称为君子。/ “质” 虽重要,但“文”起到了区别水平的作用(观点正确)。文学创作也是如此。深 刻的思想立意为“质”,精彩
19、的表达效果则为“文”(关系阐释对应恰当)。著作 红楼梦以女子们曲折的命运表现世事无常,繁华转头空的深刻内涵,跌宕的 情节,细腻的文笔也为思想添彩(举例分析具体恰当),“文质彬彬”才能抓住读 者,令人回味无穷。【优秀答案示例2】认识:应该将内在本质、精神思想,内容与文采、文饰相互结合,使二者 保护平衡(均衡),均不可缺失,是儒家中庸、平衡思想的体现;如艺术作品中的文学作品创作,若辞藻过于浮华而无内在思想、内容体现, 就会显得空洞;若语言过于平白,虽讲了内容却缺乏艺术感染力;王勃滕王阁序既以精美语言体现盛宴,又表达了自己远大志向,可谓 文质彬彬。【结束语】本课所选论语十二章,在仁、义、礼等儒家思想
20、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阐述 了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在思想道德修养、读书育人、 为人处世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限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 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 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 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 铎”,更被
21、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 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 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2) 3050岁,欲仕不能。(3) 5055岁,在鲁从政。(4) 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5) 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三、作品论语及影响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 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
22、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 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 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 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 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 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
23、要有三 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一一仁,社会政治范畴一一礼, 认识方法论范畴一一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 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二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 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 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四书” “五经”“十三经”:四书名单: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诗经、尚书、 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十二 教案 2022 2023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