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法多样的傣医药.docx
《外治法多样的傣医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治法多样的傣医药.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外治法多样的傣医药 傣族传统医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人体解说,“四塔” “五蕴”理论, “风病论” “四塔”辨病,脏腑辨病,解药理论,诊病方法,制药方法, 药物学,方剂学等,其内容丰富多彩。而“四塔”(风、火、水、土)、“五蕴”(色、识、受、想、行)理论是傣医学的核心理论。 傣医在治病用药原则上强调以调平“四塔”为主。傣族医药中的 药物处方,虽然不像中医方剂那样有严格的处方原则,但在治疗疾病时 大多数使用的还是由数味药物组成的、相对固定的复方,通过药物的增 减以适应患者病情的个体化。有的一方多治,而有的却一症有多方。 傣医以四塔五蕴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 法。治法分为内治法和外治
2、法两大类。外治法尤其多样化。如暖雅(睡 药疗法)、咱雅(拖擦药物疗法)、阿雅(洗药疗法)、难雅(坐药疗 法)等,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傣医药学以傣族贝叶文化为背景,以四塔五蕴为理论核心,以聚居 区天然药物为资源,以适应于本民族生产、生活的行医方式为医疗模式,雅解是傣族民间常用的通用解毒药,相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 悠久历史。主要功能:解除人体毒素,调节四塔五蕴功能。用 于解除一切有害物质(如化学性、药物性、食物性等)对人体的损害, 消除因失治、误治、误食禁忌而致的不良反应,如过度饮酒、抽烟,过 食香燥辛辣之物或误食毒物而致的各种病症。经常服用可分解体内微量 毒素,解毒养颜而预防各种热性之病,使肌体靓
3、丽健康。雅叫哈顿(五种宝药组成的散剂,译为“五宝药散)是傣族 著名的传统经方之一,相传为古代五位神医传下的五种宝药配制而成。 该方药在傣族民间流传甚久,在东南亚一带也享有盛名。1977年被收 载在中国药典之中。主要功能:清热解毒、止痛止血,用于治疗感 冒发热、喉炎、胸腹胀痛、虚劳心悸、月经不调、产后流血、贫血、皮 肤疔疮疳肿。【优势病种】傣医优势病种有:案答勒、案答蒿(肝炎)、答满(脂肪肝)、拢 梅兰申、拢阿麻巴(风湿性关节炎)、拢蒙沙喉(类风湿性关节炎、痛 风)、路哈(骨折)、菲埋喃皇罗(烧、烫伤)、闷慢(尊麻疹)、拢 麻想烂、拢麻想汗(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接崩(慢性胃炎、胃窦炎)、接崩哦
4、勒(胃、十二指肠溃疡)、拢牛(泌尿道感染)、拢匹勒(产后 病)、洞里(痔疮)等。【特色技术】傣医以四塔五蕴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治法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外治法尤其多样化。暖雅(睡药疗法):即通过平卧方式将傣药热药覆盖患者全身进行 治疗的一种外治疗法。是傣医治病的十大传统疗法之一,已被列入国家 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用于治疗拢呆坟亨(中风偏瘫后遗症)、 拢梅兰申(寒性风湿性关节炎)、拢匹勒(月子病)等。傣医传统外治疗法睡药疗法咱雅(拖擦药物疗法):傣医根据病情的不同配备相应的药物,将 药物碾细粉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蒸热或蘸热药水、药油或药酒从上 至下、从
5、前之后、从左到右,顺着人体的经筋循行路线拖擦周身或局部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拢梅兰申(寒性风湿性关节炎)、 中风偏瘫后遗症、高热病、面瘫等病症。因为操作简便,还适宜用于日 常保健,解除疲劳过度引起的周身关节、肌肉、肩背酸痛。阿雅(洗药疗法):傣医按病情所需,配备相应的单方或复方傣药 煎煮取药水,让患者浸泡局部或全身进行治疗的一种外治疗法。应用历 史悠久,是傣医内病外治、外病外治、内外合治的传统外治特色疗法之 o主要用以治疗皮肤病、风湿病、月子病、感冒、中风偏瘫后遗症等 病证,具有显著疗效而受到傣族地区人民的欢迎。适应症较广,还适宜 于健康或亚健康群体的保健,如消除疲劳、延缓衰老、
6、滋润肌肤、养荣 颜。难雅(坐药疗法):是傣医广泛应用的治疗痔疮、脱肛、脱宫的外 治疗法。按病情所需,配备相应的傣药(鲜品捣烂)或干品散剂,加猪 油或酒或淘米水,拌匀炒热,平摊在药凳上,待温度适中时,让患者直 接坐在药上接受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各型无大出血的痔疮,也用于治疗 脱宫、脱肛等。烘雅(熏蒸疗法):按病情所需,配备相应的傣药(熏蒸药),将之置入熏蒸器的锅内之置入熏蒸器的锅内,待煮沸产生热气后让患者位于特制的熏蒸器(熏蒸木桶、锅、蒸箱)内,接受器内药物蒸气进行全身或局部熏蒸的疗法。本疗法主要通过药物的热气开汗孔,发汗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解除 疲劳,除风毒,使毒邪随汗排出体外,达到防治疾病的
7、目的。用于治疗 拢匹勒(月子病)、哇嘎(风寒感冒)、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拢 呆坟(中风偏瘫后遗症)、肥胖病、风疹、麻疹、水痘不透、黄疸病、 水肿病等。适用性较广泛,还具有解困除乏,排毒养颜,预防疾病之功沙雅(刺药疗法):傣医根据病情所需,用棉签蘸药酒(药油、药 汁),边涂搽边用消毒梅花针轻刺患处至皮肤微发红(不出血为度)进 行治疗的方法。本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拢梅兰申(寒性风湿性关节炎), 也常用于治疗中风病、硬皮病等。果雅(包药疗法):按病情所需,配备相应的傣药,取冷药或热药 包敷于患处进行治疗,特点是易于推广应用。用于治疗骨折、跌打损伤 以及风湿病、类风湿病、痛风、疔疮脓肿、虫蛇咬伤、高热
8、、包块肿痛、 腮腺炎、乳腺炎等疾病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好评。达雅(搽药疗法):根据病情选择药油、药水或药酒涂擦患部进行 治疗的方法。用于治疗湿疹、接触性皮炎。也常用于治疗风疹、斑疹、 癣、疔疮脓肿、风湿病、跌打损伤、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病症,特点是操 作简便,易于推广使用。闭诺(推拿按摩疗法):在傣医“四塔五蕴理论指导下,按 病情选择药酒或药液(药油、温热水)边涂擦边按摩,然后结合傣药外 敷治疗疾病的方法,该疗法充分体现了药、法相合的特色,具有通气血、 舒筋骨、止疼痛、解困乏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路糯接腰(腰椎间盘突 出)引起的腰痛。也常用于机体保健和治疗风湿病、颈腰椎骨质增生疼 痛、老年
9、性腰腿痛、中风偏瘫后遗症、外伤肿痛,骨折、胃院痛、消化 不良、痛经、闭经等疾病。近年来,傣医药在科教研产方面均有较大发展。2006年,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考试认证中心正式把傣医医师资格认证考试纳入全国执业医 师资格考试范围,奠定了傣医的国家法定地位。2012年傣医学专业经 国家教育部批准由云南中医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成为我国继藏医学、 蒙医学、维吾尔医学和哈萨克医学之后的第五个民族医学本科专业。目 前,国家教育部与云南省政府合作建设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 正在筹建中,将成为第一所开展傣医药教育的本科高校。在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牵线引领下,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南民大、中科院昆
10、明药植所、西双版纳植物园等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实验室条件及研发平台为傣医药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奠定了一 定的研究基础。十一五计划实施以来,西双版纳州依托西双版纳民族医药独特 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傣医药品精深加工,研发生物 制剂、天然保健品等,加快傣药南药产业化进程,把西双版纳初步建设 成为集科研开发、中试孵化、药材种植、生产销售四位一体的天然 生物药原料基地和傣药南药产业化基地。发展以砂仁、石斛、肾茶、绞 股蓝等为主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优势的健康保健品,创建知名品牌,使 傣药南药产业取得了较大突破。近些年来,藉由傣医药国际学术会议湄公河流域民族医药交 流会”等平台,傣医药与湄公河流域国家
11、的传统医药交流频繁。目前,西双版纳州的各级医院、基层卫生院(所)都设立了傣医门 诊,广泛推广傣医适宜技术和傣药,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对傣医药 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本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 及防治规律,通过不断实践总结积累、独立创造而自成体系的传统医学。【历史沿革】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防治疾病过程中,不断的摸索、 实践、完善、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诊疗经验和治病方药。傣医药文化的发 展主要经历了原始时期、神药两解时期、兴旺时期和发展升华时期。傣族先民早在4000多年前就在云南居住下来,在远古时期即傣族 传说中的史前时期,傣语称为滇腊萨哈,又称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治法 多样 医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