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的七种模式.docx
《校企合作的七种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的七种模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校企合作的七种模式一、校企合作的意义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 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对经济社 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L校企合作,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正由制造 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技能人才。近年 来,各地频发“技工荒”,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 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 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的培养模式”。强调这是我国高级技工荒”,已成为制约经济发 展的瓶颈。因此,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事关大局的战略意
2、 义。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全面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将 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社会和企业急需的各类技能人 才,缓解化解“技工荒”,无疑是当前企业和职业院校必须面对 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政治任务。2 .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既能把本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时 准确地反馈给培养人才的职业院校,又能直接参与到技能型人才 培养的整个过程,与职业院校共同制订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置、 实训内容和技能评价标准,达到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稳定需求。同时,还能利用职业院校的 培训优势,定期对在职职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保证职工的素质 和技能水平能够跟得上
3、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脚步。进而不断提 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 .校企合作,有利于职业院校的发展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建立起与企业的密切联系, 一是能够更直接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 置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二是推行 “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 校企合作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三是通过设立校 外实训基地,“把车间建在学校,把课堂设到车间”,不断促进 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四是有利于加强师 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选派教师定期进企业挂职锻 炼和参与实践,以实现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
4、,不断提高教 师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里的技术专家、高技能人才和能 工巧匠可以到职业院校兼职,直接参与到教学、教研工作中去,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4 .校企合作,有利于技能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能够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在职业能力由低向 高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对具有普遍性的专业基础和程序性操作方 法能力进行培养,企业对学生更多地通过在具体的岗位上“干中 学”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提高,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具体的实践高 效率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使学生随着实践积累的过程不断推进, 能力水平层次的提高不断提升。同时,校企合作能够培养学生良 好的职业意识。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
5、实际 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 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 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毕业与就业接轨。也对培 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 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校企合作的七种模式1、“企业引入”模式。由学院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 将企业引入学校,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 实训岗位。通过合作方式,企业得到了学校在厂房、技术及技术 工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学校获得了学生顶岗实 习、教师参与技术开发等机会,取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作 模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