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教学设计.docx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石钟山记教学和设计【教学目标】L品读文中三次“笑”的意趣,学习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写法。(重点)2 .探究苏轼“见闻之知”的思想价值及其局限,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难点)3 .多维度解读文本,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解释石钟山得名由来,提升分析、推理能力。导入:上节课,我们梳理了石钟山记的脉络结构:全文围绕石钟山得名由来这一核心问题, 由作者质疑开始,到亲自探查、解疑,最后抒发感想,揭示文章主旨一一“事不目见耳闻”, 不可“臆断其有无”。清代学者吕留良在晚村精选八大家古文中评价此文:“此翻案也。李翻郦,苏又 翻李,而以己之所独得,详前之所未备,则道元亦遭简点矣。文最奇致,古今绝调。
2、”这节 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篇文章究竟有何魅力?苏轼的“翻案”为何会引发后世无数的争论?二、细读文本,解析“三笑”蕴含的意趣(-)文中写了苏轼的三次“笑。找出来读一读,思考这三次“笑”的含义。明确:1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点点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第一次“笑”,是因为小童的举动幼稚可笑。这个“笑”字体现出苏试从容自信的神态。追问:苏试仅仅是在嘲笑寺僧和小童吗?明确:表面是笑等僧和小童,实则是笑李因为小童的举动是受李观点的影响。2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咳者,周景王之无射也;莪坎镇辂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明确:(1)第二段夜探石钟山的过程,作者采用比喻
3、、夸张、拟人等文学笔法,极力渲染夜 景的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棘然,凸显了实地考察的困难,为下文写释疑之后“笑”得轻松愉 快、欣喜自豪埋下伏笔。(2)苏轼克服困难最终找到事情真相,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推翻前 人的谬误。这是一种胜利的笑,尤其是面对儿子苏迈而“笑力把一个父亲在儿子面前掩饰 不住的得意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追问:你对“噌眩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嶷坎镇鞫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 也!”这句话有怎样的感悟?点拨:这里涉及两个典故,春秋时周景王为“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命铸“无射” 钟,并把国家律文铭于其上;歌钟是春秋时郑国献给晋候的礼物,晋候分一半给有功之臣魏 庄子。可见“无射”“
4、歌钟”不是普通的乐器,是上层社会权力的象征,其演奏的音乐不仅 有悦耳的旋律,还有宏大的气势,实为“洪钟”。明确:(1)苏轼由水石相搏发出的巨大声音联想到古代音乐,“无射”“歌钟”都是钟名, 与郦道元“声如洪钟”的说法一致,所以他发出了 “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感叹。(2)苏轼之 所以认为水石相搏的声音好听,是其心理作用,衬托出他找到真相的喜悦和兴奋。此外,苏 轼对典故的熟稳,也是自身学识渊博的证明。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随也。明确:这次的“笑”发生在苏轼考察石钟山之后的总结反思之时,是对李渤观点的彻底 否定,是对李渤浅薄见解的嘲笑,流露出其自恃高明的心态。(二)结合三个“笑”字在
5、行文中的作用,思考:本文在写作手法上与一般游记是否相 同?明确:三次“笑”出现的情境各不相同:第一次是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的不以为然的“笑。第二次是夜探发现真相后轻松愉 悦的“笑”,第三次是总结反思时全然否定谬误的“笑”。“笑”字贯穿文章的质疑一一解疑 反思三部分内容,是行文的线索。三次“笑”也可看出本文区别于一般游记的写法:本文是一篇具有考辨性质的游记,与 一般游记以景物描写为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传统写法截然不同,三“笑”把记叙、描 写、议论有机结合起来,错综运用。特别是记叙、议论的运用,详述事实,证明观点,驳斥 谬误,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三)“三笑”背后体现了苏轼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钟山记 2022 2023 学年 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12. 钟山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