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导学案 (6)(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docx
《《马说》导学案 (6)(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导学案 (6)(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说导学案【学习目标】智能目标:1、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情。2、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掌握文中主要实词与虚词的用法。3、翻译并背诵全文。【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学习难点:理解本文阐述的深刻道理。【自学过程】、预习检测1、字音:一食()食马者(美不外见(其真无马耶()尽粟()一石()2、字形pian 死(pian 死(caoli ()(wuhu ()(3、马说一文选自中的,作者之首。二、请用原文语句填空11、表现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语句是:2、描写千里马众生遭遇的语句是: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
2、原因是:5、表明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6、食马者的愚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7、点明本文题旨的句子是:二、文本探究1、文中的“食马者” “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A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1、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 你同意作者这一观点吗?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B食马者与千里马的关系1、食马者是如何对待千里马的?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第三段的三个“不”写出了食马者的无知,从中表现了食马者怎样的特 征?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表现了食马者怎样的神情和心理?C作者与马说1、结合作者的生平谈谈韩愈本身怎么就是一匹“千里马”?2、本文写作时,作者大约30岁左右,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于是 写下此文,表达对千里马的,对封建统治者的,并抒发了自己.3、本文是如何采用托物寓意这种写作手法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说 马说导学案 6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