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课外文言文考题一.docx
《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课外文言文考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课外文言文考题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之人物传记(甲)东坡历仕四十余年,所在仁风惠政。墨迹才名,震耀天下。凡存其片纸只字者,无不奉 为至宝。每一游览,所至之处或乞字或求诗纷纷不已。坡公曾不少辞,皆遂其所请而去。东坡暮年,在毗陵养病,门人邵民瞻,具钱五百千,为师置宅。已择期,而未入屋。 坡公偶尔步月,忽闻一老妇哭声甚哀。坡公曰:“异哉,此必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心而然也。” 遂推户而入,问其何为?老妇曰:“吾有居屋,相传百年,为子不肖,一旦售之于他人,所 以悲耳。”又问:“所得之价? ”答:“已偿债矣。”问:“屋在何所? ”妇言其地,即五 百千所售之居。坡公侧然曰:“吾幸未入室。原亦不久居此,不须屋也。”即取券,对老妇 焚之。呼其
2、子,奉母而还。自是,遂寄居门人之家。卒之日,阖城士民之相识与不相识者,皆望空设祭,祝公超升。而杭州尤罢市哭奠三日, 爱立坡公祠于湖上,至今犹祭祀不绝云。坡公晚年,遨游吴会之地,残于毗陵。(节选自元代陈秀明注东坡诗话)(乙)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宋苏轼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注释)毗陵:即常州府。宋神宗熙宁六年,苏轼奉命往常州、润州一带赈饥,除 夕夜宿于常州城外。1 .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具钱五百千(具体)B.触于心而然也(触动)C.已偿债矣(偿还)D.阖城士民之相
3、识与不相识者(全)2 .(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所至之处/或乞字/或求诗纷纷/不已。8 .所至之/处或乞字/或求诗/纷纷不已。C.所至之处/或乞字/或求诗/纷纷不已。D.所至之/处或乞字/或求诗纷纷/不已。9 .参照古代汉语词典对“遂”字的几种解释,联系全文品析下面两个句子中“遂” 字的表达效果。遂:A.田间水沟,水道。Bo通达。Co成功,顺遂。Do称心,如意。Eo于是,就。(1)坡公曾不少辞,皆遂其所请而去。(2)自是,遂寄居门人之家。10 “以诗解诗”是常用的古诗阅读方法,如回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布 衾多年冷似铁”可以对比乙诗中的“”,对诗人的境遇更有感触
4、;而“新沐头轻感 发稀”又可以与杜甫春望中的“”相关联,读出诗人的满腹忧愁。11 乙诗尾联“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在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上都有相似之处。请加以分析。12 综合甲乙诗文的阅读,评价分析苏轼的为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崔光两则(-)8 .上许之杂然相许(愚公移山)C.太尉既会兵荥阳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周亚夫军细柳)D.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国恒亡(生于优患,死于安乐)67 .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哪一项不正确()A.文帝崩,(太子)拜亚夫为车骑将军。68 楚兵剿轻,(梁兵)难与(楚兵)争锋。C.吴兵
5、乏粮,饥,数欲挑战,(太尉)终不出。D.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吴兵)不得入。69 .下列选项中与文意不符的是哪一项()A.针对吴楚叛军勇悍轻捷的特点,周亚夫果断制定了作战策略:坚守不出,挫其锐气, 并伺机截断敌军粮道。B.当梁国遭受吴楚军队攻击时,周亚夫坚决不出兵救援,甚至违抗景帝的诏令,也因 此与梁孝王结下了仇怨。C.吴军粮道被截断,又无法迅速结束战斗,便在夜里发生了骚乱,一直抵达周亚夫的 营帐前,他却不为所动。D.周亚夫耗时三月平定吴楚叛乱。后景帝任命他为丞相。因太子废立问题产生分歧, 逐渐失去景帝的信任。70 .周亚夫被文帝誉为“真将军”。阅读本文后,你对这位“真将军”有了哪些新的认 识
6、?71 .侧面描写是刻画人物常用的手法之一。请从选文中任选一例,简要分析它的作用。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范仲淹掌学晏丞相殊留守南京,仲淹遭母忧,寓居城下。晏公请掌府学,仲淹常宿学中,训督学者, 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洞之。见有 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适疲倦,暂就枕耳。”仲淹问:“未寝之时,观何书? ”其人 亦妄对。仲淹即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 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由是四方从学者辐凑。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 朝廷者,多其所教也。(注释)母忧:母亲的丧事。府学:古代府级官办教育机构
7、。桐(xiong):刺探,察 看。绐(dM):撒谎。辐凑:车辐凑集于毂上,比喻人或物集聚一处。场屋:科举考场。7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见有先寝者怀民亦未寝B.往往潜至斋舍洞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C.其人亦妄对有两人铺毡对坐D.由是四方从学者辐凑人知从太守游而乐73 .下列选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仲淹即取书问之B.见有先寝者,诘之C.未寝之时D.以身先之7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文用“总一分”的结构,前两句先交代范仲淹“掌学”的原因,并概括其“掌学” 的主要特点,为下文具体叙述做铺垫。B.短文举范仲淹认真察问、惩罚“先寝者
8、”和“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的具 体事例,照应前文中的“有法度”和“以身先之”,有力地突出了人物形象。C.最后两句,概括范仲淹“掌学”产生的良好教育效果,简洁凝练,深化了主旨。D. “以身先之”,容易让人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那句千古名言一一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4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仲淹即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 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 武帝
9、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为太常 丞。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 存万民,专之可也。汤以致其法,不能谢其义。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 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 为一,万里同风,故春秋王者无外。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 有余臧,正二国废,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 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讪。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幺需。军问:“以此何
10、为? ”吏曰:“为复 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书需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 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生也。”适值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 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弩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 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诏问画吉凶之状,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 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
11、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选自汉书,有删节)(注)矫制:假借帝王的命令。3需:xti,古时出入关卡的凭证,用帛制成。传: zhuan,凭证。孤于外官:孤,远;外官,指使者之职。75 .下面哪一组句子没有通假字?()A.臣宜被坚执锐B.窥谷忘反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D.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76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武帝异其文(2)至府受遣(3)偃以为春秋之义(4)适值7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2)此使者乃前弃幺需生也。78 .请结合原文说说少年英才一一终军的人物形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铁椎
12、传清魏禧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蹙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 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 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 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选自古代散文选一书,有删节)(注释)蹙篥(bi 11):古代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的乐器。栗:发抖,哆嗦。79 .请用“ / ”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限两处)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80 .大铁椎的勇敢是如何表现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不少于2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陶侃少孤贫。建兴三年,侃在广州无事
13、,辄朝运百蹙于斋外,暮运之于斋内。人问其 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太宁三年,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请军事。荆州之刺 史、荆州之士女相庆。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 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 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侃在军四十一年,明毅善断,识察纤密,人不能欺;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 不拾遗。(节选自晋书陶侃传)(注)集(pi):病。都督:统领。士女:泛指百姓。迄:至U,至。81 .解释句中加点字故自劳耳岂可但逸游荒醉恐不堪事明毅善断82 .
14、下列选项中的“之”和例句中的“之”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例:荆州之士女A.暮运之于斋内B.山川之美C.实是欲界之仙都D.春冬之时8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2)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8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侃对自己要求严格,不贪图安逸清闲,常常早上把砖从书房运出去,晚上又运回 来。B.从“荆州之刺史、荆州之士女相庆”,可以看出陶侃为官深得人心。C.陶侃在生活上不拘小节,但他治军严谨,反对不正之风。D.陶侃办事严肃认真,为人精明果敢,观察事物细致周密,别人欺骗不了他。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
15、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 氏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仁而敬人,项羽慢而侮人,然陛下使人攻城 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也;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 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 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 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 我所禽也。”群臣说服。(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释):指汉高祖刘邦;尊指刘邦;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8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6、)A.帝置酒洛阳南宫(安排)B.给饷馈(提供)C.夫运筹帷幄之中(大丈夫)D.群臣说服(通“悦”,高兴)86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87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刘邦是个怎样的人。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 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越二载,生徐,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 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位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 母与钱皆弱而多病,铃每病,母即抱铃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 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17、。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邱,督钱学甚急,稍怠,即怒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 已未尝倦也。铃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节选自蒋士佐忠雅堂集,有删改)(注释)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囊箧萧然: 这里是“钱物都用空”的意思。戚党:亲戚和乡邻。8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oA.家益落(更加)B.戚党人争贤之(认为贤能)C.先府君苟有过(苟且)D.俟怒少解(等到,等待)89,请用“/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90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钟氏是个怎样的人。郑燮
18、,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 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 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 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9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的一项是()A.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92 值岁荒(遇到)C.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D.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93 .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94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田弘,字广略,高平人也。魏永安中,陷于万俟丑奴。尔
19、朱天光入关,弘自原州归顺, 授都督。及太祖初统众,弘求谒见,乃论世事,深被引纳,即处以爪牙之任。平蜀之后,梁 信州刺史萧韶等各据所部,未从朝化,诏弘讨平之。又讨西平叛羌及凤州叛氐等,并破之。 弘每临阵摧锋直前身被一百余箭破骨者九,马被十矛,朝廷壮之。信州群蛮反,又诏弘与贺 若敦等平之。 弘虽武将,而动遵法式,百姓颇安之。(选自周书田弘传,有删改)9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太祖初统众(刚刚)96 弘求谒见(拜见)C.即处以爪牙之任(为坏人效力的人)D.未从朝化(听从)95,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弘每临阵摧锋直前身被一百余箭破骨者九96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田弘
20、是个怎样的人。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 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 ”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 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 ”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 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节选自史记张氏之冯唐列传)(注释)黄老言:黄老之学。黄老,黄帝与老子。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 人。解:同“懈”,松懈。张廷尉:即张释之。廷尉,古代官职名。度:揣测,估量。97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善为黄老言顾谓张廷尉98 .王生为什么让
21、张释之跪下来结袜带?你觉得张释之是个怎样的人?赵简子死,未葬,中牟入齐。已葬五日,襄子起兵攻围之。未合而城自坏者数十丈。襄 子击金而退之。军吏谏曰:“君诛中牟之罪而城自坏是天助我何故去之? ”襄子曰:“吾闻 之叔向曰:君子不乘人于利,不迫人于险。使之治城,城治而后攻之。”中牟闻其义, 乃请降。(节选自淮南子道应训)9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合而城自坏者数十丈(包围)B.襄子击金而退之(退兵)C.不迫人于险(逼迫,胁迫)D.中牟闻其义(传闻)100,请用“ / ”给下列句子断句。君诛中牟之罪而城自坏是天助我何故去之?10L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中牟为什么不战而归顺
22、襄子?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 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 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 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注)任:推荐。狱:案件。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 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仕:指做官。10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以我酌油知之B.将弃官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部使者荐之康肃笑而遣之D.吾不为也惟吾德馨103 .请用
23、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104 .本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 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 的性格特点。公子与魏王博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 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 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 ”公子曰:“臣之客有能 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 敢任公子以国政。(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注释)公子:指信陵君。博:指下棋。阴事:私事10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中考 语文 备考 课外 文言文 考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