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诡云谲话庄子.docx
《波诡云谲话庄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诡云谲话庄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波诡云询话庄子返刚贵州省人口计生科指所庄子,一部神秘的先秦典籍,多少次下决心要研读,又同样多次浅尝辄止知难 而退,不期架上陆续累积的相关书籍超过二十种而无一本卒读,深自惭愧和诧异一一原 著艰深难解固是,自身疏懒无志不求甚解竟至于此。去冬购读王蒙先生庄子的享受, 之后又碰巧觅得张远山庄子奥义,两书第一次带引我略窥庄子思想的精微大义、庄 子想象的波诡云谪、庄子文章的与众不同。我感到,庄子是一部思辨寻理、发人思 考、给人智慧、值得认真研读的奇书。王蒙先生解庄,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老到的文字驾驭能力将繁难化为简易,将 深奥化为浅显,古今中外纵横抻阖,藉题发挥游刃有余又恰如其分,读之文通理顺,给 人启迪
2、,让人享受。张远山庄子奥义,从考据、释读、阐发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作者 用功之深,是所见相关书籍最令我振聋发峡者。本文作为一篇读书心得,试以张著为基 本,参照其他论著,归纳整理以下几点体认。自然,读庄之旅既已出发,固当抵达更远, 理解更趋深入。一、庄子其人其书(一)庄子轴心时代的伟大先知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是人类现有各大文明的原始积累期,德国哲学家 雅斯贝尔斯谓之“轴心时代”。这一时代,相当于中国历史分期中的先秦。在相互间完 全隔绝的情况下,哲学家们不约而同尝试着用思想来驾驭世界。人们开始意识到自我以 及自身的极限,提出一些极端的问题,在无底深渊前寻求解脱和救赎,以崭新的视角向 人们揭示人
3、类共同的未来。苏格拉底及其弟子在雅典街头探讨哲学,释迦牟尼及其弟子 在印度荒野传播宗教,与之同时代的杰出中国人,在街头、在荒野、在庙堂创立了中国 放火”的盗跖成了亲兄弟,相隔百年的孔子与柳下惠居然也成了好友,孔子一意孤行, 不听劝阻,欲说服盗跖改邪归正,不料却遭盗跖痛斥,落荒而逃,路遇柳下惠,发出“无 病而自疚”、“几不免虎口哉”的感叹。整个故事大起大落,变幻莫测,生动地刻画了 英雄神勇的盗跖这一极富传奇色彩的形象,也夸张地讽刺了所谓至圣的孔子实不过是一 名巨盗。庄子散文的文学成就,还表现在其语言特色上。明人陆西星形容庄子的文 章有“草蛇旷线”(南华真经副墨)之妙,清人方东树也说“大约太白诗与
4、庄子文同 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昭昧詹言卷 十二)。庄子的语言往往如行云流水,飘逸优美,宛转跌宕,同时又节奏鲜明,音调和 谐,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如齐物论篇中对风的描写: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飓飕乎?山林之畏 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 滴者、叱者、吸者、叫者、嚎者、笑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喝。泠风则小和, 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极写了风之情态,从各种各样的孔穴,写到各种各样的风声,从小风到大风,再到众窍 俱寂,树影摇曳,正如宣
5、颖所说:“初读之,拉杂崩腾,如万马奔趋,洪涛汹涌;既读 之,希微杳冥,如秋空夜静,四顾悄然。”既有赋的铺陈,又有诗的节奏,读来仿佛令 人身临其境,领略了一番自然的变幻莫测。在行文构思上,庄子的文字散而有结, 开阖无端,首尾不落俗套,转接不露痕迹,令读者忽如置身群峰之间,忽如脚踏平原之 上,忽如登临万仞之巅,一览无遗,忽如误人十里迷津,悄恍迷离。如逍遥游一文, 起手写大鹏凭风南飞,以寓万物皆“有所待”之旨。但唯恐他人不信,又引齐谐为 证,并借野马、尘埃、大舟喻大鹏,借水与生物之息喻大风,并通过蜩、学鸠、朝菌、 蠕姑、冥灵、大椿、彭祖、众人与汤之问棘来反复申述此意。接着以“此小大之辩也” 一句稍作
6、收束,暗示凡此种种,虽有大小之别,寿天之殊,然其“有所待”,则皆无例 外。但文复生文,喻复生喻,波兴云委,莫测涯唉,行文至此并未点明正意。接着,笔 锋由小智小才者转向“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宋荣子与“御风而行” 的列子,表明前者不过是自适其志的学鸠、尺鹤之辈,而后者与“乘天地之正,而御六 气之辩,以游无穷”,无所待而获得真正逍遥的至人、神人、圣人相比,也至多不过是“犹有所待”的大鹏而己,实在不值得称道。全篇宗旨,至此才轩豁呈露。笔势蜿蜒, 层层跌落,又层层推进,似断而非断,似续而非续,结束之处亦令人回味无穷。正如刘 熙载所说:“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之言鹏曰怒而飞,今观其文
7、,无端而来, 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艺概文概)以上这些特点使得庄子散文大大有别于先秦各家诸子散文,达到哲理性与文学性的 完美结合。应该说,与先秦其他诸子散文一样,庄子还是以说理为目的的散文,只 是庄子以其令人惊叹的天才、不自觉地在文学性上超越了哲理性。正如闻一多所说:“庄 子是一位哲学家,然而侵入了文学的圣域。”(古典新义庄子)二、庄子的宇宙观庄子说:“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庚桑楚)郭象 解释说:“宇者,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未有穷处;宙者,有古今之长,而古今之长 无极。”可以看出,庄子认为“宇宙”的概念是无始无终、无边无垠的。那么“宇宙” 的根源又是什么呢?庄
8、子将其归结为“道”。在庄子看来,以人的感性和理性所能感知、 推测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对性与有限性,生死、贵贱、大小、是非、善恶、美 丑、荣辱、得失等等,都是人们心中的成见,是人们被自己有限的认知能力所蔽而导致 的: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克符)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物无不可。故为是举廷与楹,厉与西施,诙 诡谪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天 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荡子,而彭祖为天。夭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 我为一。(齐物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同上)庄子认识到
9、了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 此不可能以某个特定存在的标准来衡量世间万物。庄子认为这种相对性来自于人类自身 的种种局限,因为世问万物本没有差别,所有的差别都是人们站在主观立场上而得出的 相对结论。但是他同时又肯定虽然事物存在着相对性,但对立的双方又互为对方存在的 条件,是不可以完全消除的: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 可方可。(齐物论)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秋水)这种相对主义主宰了庄子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领域的认识与理解,但也必然将 他带入不确定的混乱之中,于是庄子虚构了一个空虚的绝对一一“道”来消除这
10、种相对 性带来的不确定性,认为不论世间万物有如何的差别,一旦站到更高的“道”的角度去 审视,这种种差别都将消失不见。他在秋水篇中借北海若之口说:“以道观之,物 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 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梯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 也,则差数睹矣。”就是说,虽然事物之间没有特定的标准来彼此衡量,但只要将万物 都归结到一个统一的本原,即“道”之中,就没有了任何的差别,“道”在这里成为了 一个绝对的标尺。庄子是这样给“道”下定义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 地,自古以
11、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宗师)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道“有情信”、“自古以固存”,说明是客观存在的;“无为 无形”,则是没有意志、没有形体的虚无存在;“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是 超乎感知,无法掌控的;“自本自根”,则是自己以自己为根据,再无其他根源;“神 鬼神帝,生天生地”,是万物产生的本原;“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 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是超脱了时空限制,是绝对的,终极的。 既然“道”具有这样一些特征,那么当“道”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又以何种方式存在 呢?庄子在知北游
12、篇中做了回答: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 而后可?”庄子曰:“在蟋蚁。”曰:“何其下邪?”曰:“在梯稗。”日:“何其愈下 邪?”日:“在瓦琵。”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间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痛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 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肯定道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但也肯定当天地万物生成之后,道便存在于天地 万物之中。因此,当东郭子向他询问道存在于何处时,他便说在于“蛟蚁”、“梯稗”、 “瓦蹙”、“屎溺”之中,并告诉东郭子,道的本质并不是存在于某一
13、个特定的事物之 中,而是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因此越是取喻于卑下的事物,就越是能说明大道 无处不在的道理。正由于“道”是生养天地万物的根源,且无处不在,故人与天地万物 从根本上是同根同源且地位平等的,因此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肯定天地万物与人是统一体,密不可分,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了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从对自然的思索出发,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与以社会伦理规范为出发点、致力于道德修养实践的儒家精神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哲 学完整而稳定的结构。三、庄子的认识论在认识论方面,庄子很清楚地意识到了人类认识领域内的一些矛盾,这些矛盾来 源于人
14、类认识的种种局限一一感官体验的局限,个人思维的局限,时间、空间的局限等 等,这些局限使得人类在认识上很难达到完全的统一,而往往表现出某种相对性。这种 相对性常常是令人困惑和不安的,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超越这种相对性的绝对的“真 知”。可是在庄子看来,由于认识的局限与被认识的对象的无限,人类获得“真知”显 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 主)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 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秋水)可见,庄子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极其有限的,而人的认识对象却是无穷无尽的, 以有限的能力去
15、探求无限的知识,显然是十分困难的。那么在这种普遍意义的知识之外, 是否还有更高层次的“真知”呢?庄子的回答是肯定的。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 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天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 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正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 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土。若然者,过而弗 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愫,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 若此。(大宗师)看来“真知”是有的,但并非人人皆有,“知天”、“知人”还只是“知之盛”,仍有 所
16、待,只有为“真人”所掌握的时候才能变为一种“真知”而上达于“道”。很显然, 庄子认为“真人”之所以能掌握“真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突破了人的感官局 限,具有了超乎常人的思维能力,因而能认识到“知之所不知”这种超越人们感官体验 的事物。当然,并非人人都能成为“真人”,掌握“真知”,但人们可以努力超越自身狭隘 的认识,扩大自身的认识能力与范畴。秋水篇中,庄子借北海若之口对河伯说:“井 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矣,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可见,“可与 语大理”的前提是走出狭小的认识范围,以获得更丰富的
17、感官体验。当获得足够丰富的 感官体验时,则可能将这些感官体验上升到新的层次,从而得到新的更高层次的知识, 譬如养生主篇中庖丁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 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隙,导大薪, 因其固然,技经肯紫之未尝,而况大骨乎! ”庖丁之所以能将解牛之技运用得神乎其神, 就在于他能将感官体验上升到理性经验,“目视”、“官知”都是感官活动,但庖丁却 能超越这些感官活动,将其上升到“神遇”、“神行”这样的精神活动,从而使其解牛 的技艺远远超越了其他人。但是,庄子有时并不赞同人们过分追求知识,肱箧篇中 说: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
18、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 乱于上矣;钩饵、罔罟、曹笥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置果之知多,则兽 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 罪在于好知。这更多的是从现实情况出发而发的议论,并非庄子完全不赞成追求“真知”,只是天下 能有几个“真人” ?更多的人仅“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知非其所不 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脏箧),天下人皆以这种方式“好知”,又如何能够不“大舌L”呢?庄子不仅肯定了 “真知”是存在的,而且肯定了 “真知”是可以“闻”、可以“体”、 可以“守”的,他经常提到的“闻道”、“体道”、“守道
19、”,就是获得“真知”的几 种形式。而如何“闻道”、“体道”、“守道”,庄子则提出了 “以明”、“见独”、 “坐忘”的方法。齐物论篇中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 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认为儒墨的是非之争,实际上 是被外物蒙蔽所致,而要去除蒙蔽,消除是非之争,“则莫若以明”,来“是其所非, 非其所是,从而泯灭是非之间的界限。所谓“以明”实际上就是消除是非偏见,也就 是庄子所说的“照之于天”,以空明若镜的心灵来观照万物。“见独”与“坐忘”的方 式则比较接近,大宗师篇中南伯子葵向女偶请教“学道”之法,女偶说:“吾守而 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
20、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 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 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可见,“见独”就是经过一定的修养之后,能 遗忘天下万物,进而遗忘自身,从而大彻大悟,获得绝对的“真知”,超脱时间与死生 的束缚。大宗师篇中还提到颜回由“忘仁义”而“忘礼乐”,由“忘礼乐”而至于 “坐忘”,所谓“坐忘”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可以看出, “见独”与“坐忘”类似,都是一种精神修养方式,由这种方式达到内心的虚静忘我, 最终进入精神上一片混沌的无待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人以一种神秘的直觉大彻大悟, 并获得感官体
21、验所不能提供的“真知”。四、庄子的人生观庄子的人生观首先立足于解决人的人生困境,与其他先秦诸子将眼光着落于短暂而 有限的现实社会不同,庄子一开始就企图为人类寻找一个不仅摆脱现时社会困境、而且 摆脱最终生命困境的途径。因此,庄子一方面要求鄙弃人间的世俗道德、功名利禄,以 达到远祸全身、逍遥自适的境界;另一方面要求齐同死生,不悦生亦不恶死,从而超越 死生,达到真正自由的目的。庄子认为要达到最大的精神自由,首先要认识到人同自然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着 由生至死的过程,大宗师篇中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意识 到人之生死犹如昼夜交替,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因此悦生恶死都是不必要的。齐物论 篇
22、中说:“其形化,而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在于形体的枯败, 而在于精神也随着形体一同衰弱。既然“死生命也”,那么面对生死最好的态度就是“安 之若命”,因为“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宗师),自 然赋予人形体,就是要让人生时勤劳,老时安逸,死时休息,这是一个自然而必然的过 程,所以应当“善吾生”亦“善吾死”,将生死都看成一件美事。如果连生死都可“安 之若命”,那么世俗的情感则更可以一种平静的态度去面对。德充符篇中惠子与庄 子争辩“人故无情”的问题,惠子认为人无情便不可称为人,而庄子则认为“道与之貌, 天与之形”,便可称为人,并解释他所说的“无情”是指“不
23、以好恶内伤其身”,可见, 庄子认为包括“好恶”在内的各种情感都会伤身,人一旦被生死、好恶等等束缚,便会 累如倒悬,相反,如果能齐同生死,忘却情感,便能不为外物所伤,得以悬解:“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大 宗师)或称为“攫宁”:“其为物也,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 其名为攫宁。攫宁也者,攫而后成者也。”(同上)庄子人生观的最高境界体现在那些具有理想人格的至人、真人、神人、圣人身上, 这些理想形象的最大特点就是能超然于世外,无往而不逍遥。他们一方面能超脱死生, “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大宗师),“死生无变于己”(齐物论);另一方面能
24、超脱世俗道德与情感,“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同上);同 时还具有一套养生之法,“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大宗师)。 这些使他们能够超乎常人,具有一些令人惊讶的能力,如“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 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或是“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祖而不能 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齐物论)。这是庄子眼中处世的最高境界,但也 只能是一种理想的追求与向往,人总是要生活在某个特定的历史与社会之中的,因此更 现实的问题还在于如何避免外物对于本性的摧残,而达到“自救”的目的,庄子由此提 出了 “避世”和“游世”的办法。无论“避世”还是“游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波诡云谲话 庄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