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2022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o.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2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3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
2、,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大讷,字敬叔。县人周恭肃王元俨之十世孙也。起家译曹掾,调泉州录事。大盗起,宁都泉之无赖男子啸众 应之,遂谋来攻城。大讷作栅以御其冲,盗为引去。迁兴化录事,转龙溪尹。俗尚鬼,垒石作祠,以奉紫衣神,黠民 将为奸利,必牲犬以祭。大讷投神江中,移石以修孔子庙。庭县多山畲洞糠,官稍侵之,辄弄兵暴掠,至烦。大将出*屯,经年不解,大讷调御得其术,服从如良民。邑大姓怙势杀人,郡守受其财出之。大讷抱案诣府,历指其奸。守怒, 阴中以他罪,大讷略无所慑。俄迁永嘉,永嘉计口赋盐,民以为病,大讷建请令富商转售之瑞安。猾吏伪为官书,诬 平民盗贩,民自杀者
3、三人。府下大讷讯之,大讷徙之临汀。州城枕大江水暴岸善崩大讷列植巨木先以箕芒杀浪势然后 实土以石麓之岸凡数千尺得不坏。除温、台等处海运千户,遭母丧,改知永新州,州民素豪,势出守吏上,闻大讷至 皆畏服不敢吐气。乡饮酒之礼久废,大讷讲而行之,宾主就位,献酬有节,揖拜有容,观者叹悦。在官二年,告老解 印绶而归,时至正八年夏六月也。大讷性刚直,不惮大吏,屡典剧县,皆有能声,卒胥无敢出乡,宿猾元豪亦相告远 遁,数平反冤狱,民为立生祠。或以事如远乡,父老携子弟聚观曰:“此赵侯也!“其为人爱慕如此。大讷同时,有 金德润君泽者,亦县人,由湖南廉访司掾,历官至嘉兴推官,亦以政事称其果毅有为,议者谓不如大讷云。赞曰
4、:丈夫之以功名自见者,岂必藉祖父之势哉?藉祖父之势而成者,世岂无之?终不足谓之丈夫,必也。奋自布衣,卓然有立,小或作州牧,大或闻国政,使德泽简在人心,声闻流于后世,然后始无愧于斯名,善矣哉!(选自(明)宋濂浦阳人物记)(注)赵大讷,元朝人。周恭肃王元俨,指宋太宗赵匡义的第八子赵元俨,封周王,谥恭肃。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州城枕大江水/暴岸善崩/大讷列植巨木/先以箕芒杀浪势/然后实土以石/鳌之/岸凡数千尺得不坏/B.州城枕大江/水暴/岸善崩/大讷列植巨木/先以箕芒杀浪势/然后实土/以石整之/岸凡数千尺得不坏/C.州城枕大江水/暴岸善崩/大讷列植巨木/先以箕芒杀浪势/然
5、后实土/以石鳌之/岸凡数千尺得不坏/D.州城枕大江/水暴/岸善崩/大讷列植巨木/先以箕芒杀浪势/然后实土以石/整之/岸凡数千尺得不坏/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庙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也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后来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混在一起,蜕变为为祭鬼 姓痛苦的社会的愤慨。D. “我”虽然是地主家的孩子,却对六机匠感情深厚:儿童时代听着他的故事长大,长大后一直关心六机匠的生活, 理解他,心疼他,牵挂他。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用词细腻,如“我们的眼光紧系在他的嘴上,只想那里动”,用一 “系”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孩子们渴望六
6、机匠开口讲故事的急切心情。B. ”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以后怎么样了?那个仙女后来怎么样了?”照应上文,也表现六机匠讲故事故留悬念,手法高 超,同时显示了孩子们的天真。C.小说以六机匠的人生经历为线索讲述他织布、为孩子讲故事、卖酒、一个人生活、闯关东等事迹,故事性不强但 抒情意味比较浓厚。D.文章结尾将孤独的六机匠比喻为“一只被剪去翅膀的飞鸟”,生动形象地暗示出他处境的艰难,流露出作者对底 层人物命运的关注。3 .文中“我”与六机匠的几次接触分别表现了六机匠什么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4 .文章叙述了六机匠的生活及经历,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主
7、持人:您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问您,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的呢?袁隆平:我们现在13亿人口,人均大概一亩三分地;到2030年可能达到16亿人口,人均就只一亩地。我们要修 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要扩大,还要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可是人口每年增加1000 多万,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中国人能不能养活自己?所以,我们始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主持人:30多年前,您还是一个偏僻农村的教师,后来,正是您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被誉为“世界杂 交水稻之父。我想,您的探索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吧?袁隆平:唉,几十年了,其间遇到的困难、控折、失败,真是
8、一言难尽!我的工作地点主要在试验田,常常要到田里 去察看,打雷、刮风、下雨时我也去,去观察稻子倒伏不倒伏,观察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这很重要哩!主持人:听说,您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去稻田观察,从1979年至今,已经骑坏了八九辆车。除了能吃苦以外,搞科 学研究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袁隆平:我认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摘编自袁隆平访谈录)材料二:“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几十年如一日,一双胶鞋两腿泥,从田边到田里,从这块田到那块田。一辈 子当“庄稼汉”研究玉米,当年做出这个决定,只是出于一个朴素的愿望:多打粮、吃饱饭。1972年,一则美
9、国农民华莱士创造春玉术亩产2500斤的消息让他心里暗暗较上了劲几。那时,我国玉米亩产量 只有两三百斤。李登海说:“他是美国的农民,我是中国的农民,他能开创美国的高产纪录,我要开创中国的高产玉米 纪录。”1973年,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釉型杂交水稻,震惊世界。南方的口粮问题解决了,可北方呢?只有初中文化水平 的李登海不分昼夜地啃书本,骑着自行车各地拜师。在莱阳农学院,老师刘恩训被他的勤奋打动,送给他20粒从国外 带回来的杂交玉米种子,这在当时真是比黄金还要珍贵。在北方,夏玉米一年只能种一季,于是从没有出过远门的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海南,把一年一次育种变成 三次。他一次次从山东到海南,犹如大雁
10、般迁徙。一年又一年,李登海的作息只有“玉米时间”,没有“北京时间” O 太阳一出来就要下地,整天跟着玉米转。几十年,他没回家过过一次春节。1988年,李登海率先育出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掖单13号,此后六次刷新了中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但他从未停 止前行的脚步,力争“在后半生再为国家增产1000亿公斤粮食“o(摘编自邢斯嘉王茂盛李登海:一粒种子寄家国)材料三:中国政府14日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用事实表明,14亿中国人非但没有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还创造出以有限资源确保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的世界奇迹。中国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白皮书介绍,目前中国粮食
11、产量约占世界四分 之一,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粮食安全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其中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至关重要。2018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3%,其中,哀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单 产达到每公顷近181吨,刷新了世界纪录。当今世界依然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仍有8亿多饥饿人口,作为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发展中大国,养活自 己就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但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还不断加强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白皮书宣示,积极与世 界主要产粮国分享中国巨大的粮食市场,践行自由贸易理念,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摘编
12、自中央广电总台国际锐评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主持人详细介绍了袁隆平的成绩,从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因以及探索之路等方面进行了采访。B.材料二,李登海的作息只有“玉米时间”,没有“北京时间”,表明主人公因投身科学研究而忘记了时间的意义。 C.材料三,主要介绍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的内容,并结合数据说明中国在粮食生产上取得的成就。D.李登海和袁隆平在探索之路上有许多共同点: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坚定执着;面对艰辛,不断突破自己创造的记 录。A.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是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袁隆平、李登海都是粮食科技创
13、新的践 行者。B.我国的杂交水稻和玉米的产量都已经非常高,这充分表明,单就粮食的产量而言,中国的粮食安全是非常牢固的。 C.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展现了中国粮食安全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表明了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作贡献的决心。 D.中国不断加强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积极分享粮食市场,表明中国是坚决反对国际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 的。3.请从文本特征的角度,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如何表现袁隆平、李登海二人优秀品质的。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贡师泰,字泰甫。泰定四年,释褐出身,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丁外艰,改徽州路歙县丞。大臣有以其名闻者, 擢应奉翰林文字。丁内艰,服阕,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
14、郡有疑狱,悉为详澈而剖决之。山阴白洋港有大船飘近岸, 史甲二十人,适取卤海滨,见其无主,因取其篙橹,而船中有二死人。有徐乙者,怪其无物而有死人,称为史等所劫。 史佣作富民高丙家,事遂连高。史既诬服,高亦就逮。师泰密询之,则里中沈丁载物抵杭而回,渔者张网海中,因盗 网中鱼,为渔者所杀,史实未尝杀人夺物,高亦弗知情,其冤皆白。其于冤狱详澈之明多类此,以故郡民自以不冤, 治行为诸郡第一。历翰林待制、国子司业,擢礼部郎中,再迁吏部,拜监察御史。至正十四年,除吏部侍郎。时江淮 兵起,京师食不足,师泰奉命和汆于浙右,得粮百万石,以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朝廷以京师至上都,驿户凋弊,命 师泰巡视整饬之。至则历究
15、其病原,验其富贫,而均其徭役,数十郡之民,赖以稍苏。豪贵以其不利于己,深嫉之, 然莫能有所中伤也。会朝廷欲仍和汆浙西,因除师泰都水庸田使。十五年,庸田司罢,擢江西廉访副使,未行,迁福 建廉访使。居亡何,除礼部尚书。时平江缺守,师泰又以选为平江路总管。其年冬,甫视事,张士诚自高邮率众渡江, 直抵城下,攻围甚急。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士诚既纳降, 江浙行省丞相以便宜授师泰两浙都转运盐使。至则剔其积蠹,通其利源,大课以集,国用资之。丞相复承制除师泰江 浙行省参知政事。二十年,除户部尚书。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行至杭之海宁,得疾而卒。尤喜接引后进,土之贤
16、, 不问识不识,即加推毂,以故土翕然咸归之。(节选自元史贡师泰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B.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C.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D.明年春/守将弗能支/斩关遁去/师泰领义兵/出战/力不敌/亦怀印绶弃城遁/匿海滨者/久之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丁外艰,也称为“丁母忧”,古代丧制名,指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
17、B.服阕,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服除” “免丧” “释服”也可表示此意。.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D.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御史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泰明察秋毫,注重调查研究。在绍兴任职时,高姓富商雇佣史姓伙计等二十人出海取盐,伙计被人诬告,无辜 服罪,师泰秘密查访,使冤情昭雪。B.师泰治政有方,一心为民着想。他任吏部侍郎时,从浙右征购粮食供给京师,驿站人户贫困,他验实人户贫富, 平均他们的徭役,百姓生活开始好转。C.师泰兴利除弊,取得显著效果。张士诚归降
18、之后,师泰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他到任后立即清除积弊,开通谋利的 来源,以大量的赋税支撑了国家财政。D.师泰爱惜人才,深受土人爱戴。贡师泰喜欢举荐后辈,不论是他熟识还是不熟识的人,只要贤能,他就积极推荐, 因此,土人们一致都归向他。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于冤狱详漱之明多类此,以故郡民自以不冤,治行为诸郡第一。(2)豪贵以其不利于己,深嫉之,然莫能有所中伤也。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美成负一代词名,所作之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词句,而于音谱,且间有未谐,可见其难矣。作词者多效其体制, 失之软媚,而无所取。此惟美成为然,不能学也。所可仿效之词,岂一美成而已。旧有刊本六十
19、家词,可歌可诵者,指 不多屈。中间如秦少游、高竹屋、姜白石、史邦卿、吴梦窗。此数家格调不侔句法挺异俱能特立清新之意删削靡曼之 词自成一家各名于世。(节选自张炎词源).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1 .秦少游与、并称“苏门四学士”。2 .在张炎看来,作词者应如何模仿学习他人? 1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爱的选择看完这幅漫画,你有怎样的感悟?请结合你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 写作。你的好朋友向你抱怨父母管束过于严格。写一封信对他(她)进行安慰、劝解。在你父亲(母亲)生日之际送上这幅画,并给他(她)写一封信,交
20、流你对于家庭教育问题的看法;贵校(腾飞中学)“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启动仪式”,邀请了 400余位家长出席,请你作为学生代表进行一次演讲;学校以这幅漫画为话题组织辩论赛。你方抽到的辩题是有一种爱叫保护(或放手)。请你作为本方一辩进行开篇立 论。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参考答案1、1. B. D2 .D. (1)龙溪的风俗崇尚鬼神,当地有人堆砌石块建造神祠,来供奉紫衣神,狡猾的人想要通过这谋取非法利益,一定 要用牲畜和狗做祭品。(2)赵大讷抱着案卷到州府,逐一指明其中的非法之处。郡守大怒,暗地里用其他罪名中伤他,赵大讷一点都不畏
21、惧。3 .通过典型事例,正面描写。如:作栅御盗,表现了他的有勇有智。通过其他人物,侧面衬托。如:用金德润正 衬他的果毅有为。通过精当评论,画龙点睛。如:文末的点评,让人物形象更鲜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 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 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日” “乎” “于” “而” “之” “也” “矣” “焉” “耳” “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 作答时可先忽略选项中停顿一致的地方,分析停顿不一致的地方,用排除法进行选择。句
22、意为:州城靠近大江,江水暴涨,堤岸很容易崩塌。赵大讷成行的排列巨大的木头,先用箕芒止住浪势,这样之后 覆上实土,用石头砌垒上,一共几千尺的堤岸得以不被毁坏。“枕”是动词,靠近的意思,“大江”是“枕”的宾语。“水暴”是主谓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根据以上分析应在“水暴”前停顿,排除A、C两项。“整”是动词,砌的意思, “以石”是介宾短语,作“整”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应在“以石”前停顿。排除D项。故选B。1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 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
23、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文中加 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D项,“赞就是文后赞美性的评论”说法有误。这种文体一般用于颂扬,但在汉书,后汉书,晋书的结尾作总评用有 褒有贬。故选D。2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力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 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 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 加以
24、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项,“虽然是凭借祖辈父辈的势力进入仕途”说法有误。结合原文内容可知赵大讷“起家译曹掾”,再联系赞语“丈 夫之以功名自见者,岂必藉祖父之势哉?藉祖父之势而成者,世岂无之?终不足谓之丈夫,必也”可知,他并未凭借 祖辈父辈的势力,而是靠自己的能力成就美名。故选D。3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 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1)尚,崇尚;垒,用砖、石、土块等砌或筑;作,建造;奉,供奉;黠,狡猾;为,谋取;奸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河南省 名校 第二次 联考 语文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