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39)(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docx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39)(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39)(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 .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 .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教学重难点1 .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2 .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教学过程1.解题。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 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 者忧国忧民的情感。2 .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3 .质疑字词。(1)虚词。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向:副词,渐渐。安:疑问代词, 怎么。呜呼:感叹词,哎。(2)实词(活用)。向昏黑:
2、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风雨:刮风下雨(名 词作动词)。4 .全诗段意。(1)秋风破屋一一惨(2)群童抱茅一一悲长夜难眠一一哀(4)广厦庇寒愿5 .思想内容。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 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6 .赏析。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 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 思。下面“飞”“洒”“挂胃” “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 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 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39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 茅屋 秋风 教案 39 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