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模拟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模拟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模拟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鉴赏2021中考回应过山农家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注释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 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嗔:责怪,埋怨。焙茶:用微火 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8.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B. “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C. “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D.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
2、【答案】D【解析】D. “亲自参加”有误,诗人并没有亲自参加劳动,而是参观农家人劳动。故选D。9,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 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抖音脚本(部分)【答案】潺潺的流水声田园的悠闲和诗人的闲适自在画面内容画面声音预期表达效果板桥人渡泉声山溪、木板桥、诗人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茅檐日午鸡鸣茅屋、阳光、人、鸡悠长的鸡鸣声【解析】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赏析。“板桥人渡泉声”意为:走上板桥,只听桥下泉 水叮咚。诗中画面的声音是潺潺的流水声。“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 的幽静。“茅檐日午鸡鸣”意为
3、: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这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 的情景。鸡鸣并不新奇,却使深山中的农舍顿时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茅 檐陋舍,乃“山农家”本色;日午鸡鸣,仿佛是打破山村沉静的,却更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 的悠然宁静,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恬淡闲适之意。絮,点明写作时令是暮春时节。作者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柳絮、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 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谪的同情和关心。“柳花飞入正行舟”意为:阳光明媚,柳花飘飘扬 扬坠在行舟之中。柳花:柳絮。春回大地,绿柳飘絮,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但对于客居异 地
4、的游人来说,却常常因为“又是一年春好处”而触发久萦心怀的思乡之念。“柳花”渲染 了悲凉、伤感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2022 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隋宫唐李商隐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注】紫泉:长安河名。芜城:指隋朝的江都,即今江苏扬州。日角:额角突出,古 人以为此乃帝王之相。此指唐高祖李渊。萤火:隋书炀帝纪载:“大业十二年,上 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垂杨:隋炀帝开黄运河;堤岸 遍布杨柳。陈后主:即陈叔宝,南朝陈末代皇帝
5、,在位期间,荒废朝效,耽于酒色,醉心 诗文和音乐。隋遗录卷上载,炀帝曾梦见和前朝皇帝陈叔宝相遇,畅饮甚欢,席间曾请 陈的宠妃张丽华表演玉树后庭花舞蹈。17.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文开篇描述雄伟壮丽的长安宫殿大门紧锁,是因为隋炀帝想要另外选取江都作自己的新 家。B.颔联做出假设,如果不是李渊夺取了隋朝的政权,隋炀帝的船只大概已经游到天边了。C.颈联通过描写眼前荒凉的景象:隋炀帝放萤夜游的热闹景况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傍晚杨柳 堤岸哀鸣的乌鸦,发出内心的慨叹。D.全诗选取极具代表性的景物,在轻松愉悦的情感基调之上,借古讽今,借对隋炀帝荒淫亡 国的批判,来告诫晚唐荒淫腐朽的统治者。【答案
6、】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D.有误,“轻松愉悦的情感基调”说法错误,这 是首咏史吊古诗,内容虽是歌咏隋宫,其实乃讽刺隋炀帝杨广的荒淫亡国。此诗写隋炀帝为 了寻欢作乐,无休止地出外巡游,奢侈昏庸,开凿运河,建造行宫,劳民伤财,终于为自己 制造了亡国的条件,成了和陈后主一样的亡国之君。讽古是为喻今,诗人把隋炀帝当作历史 上以荒淫奢华著称的暴君的典型,来告诫晚唐的那些荒淫腐朽、醉生梦死的统治者。所以“轻 松愉悦的情感基调”说法错误。故选D。18 .请结合颈联与尾联,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表达内心情感的。【答案】颈联是实写,写昔日繁华的隋宫如今只有衰草、暮鸦;尾联是虚写,以
7、想象、反诘 的手法指出隋炀帝如果在地下遇见陈后主,怎好启口请后庭花含蓄的批判了亡国之君, 晓谕当今的皇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感情的理解。一定要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 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理解诗歌中的感情,要结合诗中的关键词句、景物描写和创作背 景来分析。颈联意思是“如今隋朝的宫苑中已不见萤虫,只有低垂的杨柳和归巢的乌鸦”, 写昔日繁华的隋宫如今只有衰草、暮鸦,属于实写眼前景物。尾联意思是“如果杨广在地下 和陈后主相遇,有心欣赏淫逸辱国的后庭花吗”,用杨广与陈叔宝梦中相遇的故事,以假设、 反诘的语气,把批判荒淫亡国的主题深刻地揭示出来,陈叔宝因荒淫亡国,投降隋朝,和当
8、时隋朝的太子杨广很相熟。杨广当了天子,乘龙舟游江都的时候,梦中与死去的陈叔宝及其 宠妃张丽华等相遇,请张丽华舞了一曲玉树后庭花。这首舞曲是陈叔宝所作。被后人斥 为“亡国之音”。诗人在这里特意提到它,意为杨广目睹了陈叔宝荒淫亡国之事,却不吸取 教训,既纵情龙舟之游,又迷恋亡国之音,终于重蹈陈叔宝的覆辙,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诗在最后发问:他如果在地下遇见陈叔宝的话,难道还好意思再请张丽华舞一曲后庭花 吗?问而不答,余味无穷。诗人含蓄的批判了亡国之君,晓谕当今的皇上。属于虚写。据此 概括作答即可。(2022 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9、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9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诗人登岳阳楼游赏玩乐的情景。B.前两句写登高临远所见到的辽阔景象,一个“开”字,集中体现了洞庭湖汪洋浩瀚、澎湃 动荡的气势。C.尾联写酣饮之乐,诗人醉后翩翩起舞,习习凉风吹拂着人的衣袖,似有仙举之妙。D.全诗运用了夸张、烘托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正面描写了楼之高,巧夺天工,风格飘逸潇 洒。【答案】D【解析】D.整首诗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
10、、开 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故选D。 20.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句更妙,为什么?【答案】“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 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 比“别秋江”更富感情色彩,更新颖。【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雁引愁心去”,有的版本写“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 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 走愁心,情景交融。看到离去的大雁引发的离愁别绪,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
11、好月来”互相 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据上分析,综合作答即可。(2022 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杂诗三首(其三)沈侄期(唐)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注】黄龙戍:即黄龙,唐时东北要塞,在今辽宁开原西北。汉家:“汉家”的“汉” 既指汉族,也指汉朝。这里是以汉代唐,避免直指。龙城:匈奴名城,秦汉时匈奴祭祀的 地方,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2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闺中怨情,并没有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B.颔联“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是借月抒
12、怀,这“闺里月”既是思妇的眼中月,又是 征人的眼中月,而颈联“今春意”与“昨夜情”更是紧承上联进一步抒写离人相思。C.尾联抒写出了征夫、思妇的愿望。他们希望能有良将出马,克敌致胜,结束他们长期分离 的痛苦。D.这首诗构思新颖精巧,特别是中间四句,在“情”、“意”二字上着力,诗中所抒之情与 所传之意彼此关联,由情生意,由意足情,势若转圜,极为自然。【答案】A【解析】A. “并没有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有误,本诗通过写闺中怨情揭露了战争给人民 生活带来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切和同情。首联写黄龙戍战火连年,可以想见征人 久戍之苦,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间。末联直接讽刺了边将的无能,表达了反对战争
13、,渴求 和平的心愿。故选A。22.综观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答案】本诗通过描写闺中怨情,表达出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表达了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饱含着对有人能带兵克敌,一举夺胜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求过和平安宁生活的心愿。【解析】考查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表达了在闺中的少妇与在 军中的丈夫的相思之情。根据“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知夫妻二人分离的原因,因为 多年战争,丈夫守边,妻子只能独居家中,隐晦了表达了作者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 离乱之苦的不满与愤懑。“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表达了作者
14、希望有良将带兵,一举克 敌,使家人早日团聚,使人民过上和平、宁静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安宁 生活的愿望。X2022模拟预测(2022 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从军行唐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注释】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歌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 和将士生活。 这首诗为作者早年任职边关幕府时所作。陈羽:中唐诗人。海:古代西域的沙漠、大湖 泊都叫“海”,这里指天山脚下的湖泊。折:断。横笛:一种横吹的笛子。直上:一 直向上、向前。1 ,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将士风雪行军的诗歌,诗
15、歌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 的恶劣,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B.本诗对“笛声”的描写很巧妙,“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形成“此时有声胜无声” 的效果,为下句详细描摹将士与敌人激战的场面做好铺垫。C. “直上”的动态描写,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 这“直上 二字中溢出。D.本诗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 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答案】B【解析】B. “详细描摹”错误。“红旗直上天山雪”意指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 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只写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并没有详
16、 细描摹。故选B。2 .“抖音”是当今很火爆的微视频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 方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设计。画外音乐高亢的笛声近镜头叶落枝断的梧桐远镜头天山白雪【答案】朔风吹裂的冻土移动的红旗【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意思是湖海之滨冷风吹 得泥土冻裂,枯桐叶飘落了,树枝折下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 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可见“朔风吹裂的冻土”“叶落枝断的梧桐”属于近镜头;“红旗直上天山雪”意指寻声望去, 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17、。可见“天山白雪” “移动的红旗”属 于远镜头。(2022 湖南长沙市南雅中学一模)阅读下面柳宗元所写的古诗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柳宗元,字子厚,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 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他一生笔耕不辍,诗文具有很高的成就。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频花不自由。【注释】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接受别人寄赠作品后,以作品答谢之。侍御:侍御史。 象县:唐代属岭南道,即今广西象州。碧玉流:形容江水澄明深湛,如碧玉之色。木兰: 木兰属落叶乔木,古人以之为美木,
18、文人常在文学作品中以之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这里称 朋友所乘之船为木兰舟,是赞美之意。潇湘:湖南境内二水名。柳宗元愚溪诗序云: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一、二两句,切“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经过象县的时候作诗寄给作者)”;三、四两句, 切“酬(作诗酬答)”。B.作者称曹侍御为“骚人”,并且用“碧玉流”、“木兰舟”这样美好的事物来烘托他。C. “春风无限潇湘意” 一句,的确会使读者感到“无限意”,但究竟是什么“意”,却迷离 朦胧,说不具体。这正是“神韵”派诗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D.这首诗语言风格粗犷豪放,写景如画。诗人用“碧玉”作“流”的定语,十分新颖
19、,准确 地表现出柳江的色调和质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粗犷豪放”错误,由“碧玉流”“木兰舟” 可知,这首诗歌语言凝练,写景如画,自有一种艺术的和谐美,且“欲采频花不自由”含蓄 地表达了作者多种情感。故选D。4 .从全诗品味”欲采频花不自由”的言外之意。【答案】渴望自由又得不到自由的矛盾;被贬谪后继续遭受诽谤、打击,动辄得咎的贬 谪处境的险恶;欲以忠心献之于君而不得。【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欲采频花不自由”的意思是:我多想采束苹 花相送于你,却不得自由。字面上直接表达了渴望自由又得不到自由的内心矛盾。结合注释 中“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可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湖南省 长沙市 中考 语文 模拟 分类 汇编 诗歌 鉴赏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