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docx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2018级历史学(师范)二班孙靖雪【课程标准】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 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中的第六课,是秦汉历史 时期,这一课的内容对于理解秦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和社会现状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好这一课能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民族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学情分析】丝绸之路这段历对于初一学生从没学习过,需要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在教 学中多运用动画、视频方式讲授知识。【教学目标】.识读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线路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获取相关历
2、史信 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1 .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 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传授在汉朝时西域被纳入中国版图, 引导学生知道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神圣不可侵犯。(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教学方法】教法:史料教学法、情景创设法学法:自主探讨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小小方寸、人物风采多媒体展示张骞特种邮票教师提问:小小邮票故事多,方寸之间天地宽。同学们有没有留意过邮票背后的信息?我们 一起来看看这枚邮票,此枚邮票的主人公是谁?你
3、对他有多少了解?教师小结:张骞是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并出示“骞”字写法)【问题二】请观察邮票,张骞身处何处?你能描述“西域”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吗?多媒体展示西域的地理位置与区域,并明确西域定义。【材料】(2017年,中国邮政发行张骞特种邮票,展现了这位历史名人一生最重要的人生境遇和绝代英姿。)图1凿空西域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回答,并说出张骞相关事迹并在教材中自主寻找西域的概念,并且能够 在地图中表示,认清地理位置。设计意图:L邮票是图片史料的组成部分,也是达成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抓手。本课使用张 骞邮票进行导入,并作为暗藏的线索串联起本节课,充分挖掘邮票中的历史元素,将其与 学
4、生认知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2.导入留下悬念,引起学生兴趣,自然过渡到下面的内容。教师过渡:同学们解读的信息很丰富,非常善于发掘其中的历史细节,但解读的是否正确全 面呢?我们来通过这节课一一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起来揭开邮票背后的谜团。二、新课讲授一一“凿空”之旅1、诗观西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人王之涣凉州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教师提问:大家对玉门关和阳关的了解大概还停留在唐诗之中,就在这春风不度、再无故人 的玉门关、阳关以西,就是我们所说的西域。那同学们说说这两首古诗描绘了西域哪些环境 特点?教师小结:结合刚刚的古诗
5、,我们可以知道西域气候干旱、危险神秘、人迹罕至、环境恶劣。2、欲出西域教师过渡:这么荒凉的西域,张骞为什么要作为大汉王朝的使者出使呢?【史料探究】材料一: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至 匈奴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后汉书材料二:文景时期,继续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 毁坏庄稼。第 1伯赞中国史纲要总结: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 使汉王朝十分被动【一条情报】教师讲解:同学们非常了解当时的形式,北方的匈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头大患,匈奴从西 域不断向中原发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4 沟通 中外 文明 丝绸之路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