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刺史行县活动与诗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唐代刺史行县活动与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刺史行县活动与诗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他 幽亍身励与靛关键词:刺史诗歌在唐代文学研究中,制度与文学的研究范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诸如科举、 幕府、文馆、贬谪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绩。唐代刺史与文学关系的 研究也受此启发,近年来,本课题出现了一系列的成果。例如,刘勇的唐代刺 史与文学认为刺史与文学的关系体现在刺史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以及以刺 史为中心的各种文学活动两个方面;李德辉的唐代刺史与州郡的文学关联从 州郡的不同层级、刺史文学水平的高低出发,论述了刺史与州郡之间不同的文学 关系;拙作唐代刺史与地方文学生态的建构则试图揭示刺史作为州郡长官对 地方文学生态的塑造作用。从制度角度审视文学,有利于还原唐代文学的生长环境,进而
2、深层次地理解 唐代文学的文化品格。郡县制是秦以来普遍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唐代亦以州统 县,这就决定了作为州郡长官的刺史在唐代社会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研究 刺史与文学的关系,不可忽视刺史行政职责的因素。翻检史料,可以发现唐代的 刺史有巡视属县的职责,并有“每岁一巡属县”的明确规定。唐代的州郡长官,对 地方文坛有着直接影响,由文人担任的官员,更是兼具文学身份与官吏身份两种 身份,与文学活动关系更为密切,本文拟以此为出发点,探讨行县活动的诗歌效 应。一、行县制度的起源行县,即对管辖的县进行巡视。行县活动起源于先秦,战国策赵二王立 周绍为傅记载:“寡人始行县,过番吾,当子为子之时,践石以上者,皆道
3、子 之孝。”史记循吏列传记载楚昭王相石奢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 父也”。可知先秦时诸侯以及辅相有行县的活动。在两汉,行县的主体主要是京 兆尹以及地方的郡守。例如汉书尹翁归传记载:“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 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汉书薛 宣传记载琅珊太守赵贡“行县,见(薛)宣,甚说其能”。据薛梦潇东汉郡守韦应物曾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记录行县活动的诗歌有因省风俗,访 道士侄不见,题壁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 登蒲塘驿沿路见泉谷村墅忽想京师旧居追怀昔年等等。因省风俗与从侄成 绪游山水中道先归寄示诗曰:累宵同燕酌,十舍携征骑。始
4、造双林寂,遐搜洞府秘。群峰绕盘郁,悬泉仰 特异。阴壑云松埋,阳崖烟花媚。每虑归省牵,中乖游践志。我尚山水行,子归 栖息地。一操临流袂,上耸干云辔。独往倦危途,怀冲寡幽致。赖尔还都期,方 将登楼迟。此诗作于作者任职江州刺史期间,作者行县时借道游山水,不仅造访佛刹, 还悠游山峰林泉,十分惬意。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建隼出涪阳,整驾游山川。白云敛晴壑,群峰列 遥天。嵌崎石门状,杳霭香炉烟。榛荒屡胃挂,逼侧殆覆颠。方臻释氏庐,时物 屡华妍。昙远昔经始,于兹幽玄。东西竹林寺,灌注寒涧泉。人事既云泯,岁 月复已绵。殿宇馀丹绡,磴阁峭欹悬。佳士亦栖息,善身绝尘缘。今我蒙朝寄,
5、教化敷里廛。道妙苟为得,出处理无偏。心当同所尚,迹岂辞缠牵。诗题中的“东西林精舍”即东林寺、西林寺,位于庐山山麓。“因时省风俗,布 惠迨高年”“今我蒙朝寄,教化敷里廛”是职责所在,然而作者还是“整驾游山川”, 借助山水禅寂,寻求短暂的心理休憩,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诗中,作者写道 “茶果邀真侣,觞酌洽同心。旷岁怀兹赏,行春始重寻。聊将横吹笛,一写山水 音”,也是如此。(四)送别诗歌唐人赴任时,同僚友人时常举办饯送活动,同时创作诗歌以赠别留念。送别 诗中也不乏对即将赴任的官员行县的想象,行县甚至成为刺史活动的一种符号, 如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想君行县日,其出从如云。”刘长卿送台州李 使君兼寄题国
6、清寺:“花间五马时行县,山外千峰常在门。”张随早春送郎官出宰:“趋程犹犯雪,行县正逢春。”再如刘长卿馀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 新除婺州作:复拜东阳郡,遥驰北阙心。行春五马急,向夜一猿深。山过康郎近,星看婺 女临。幸容栖托分,犹恋旧棠阴。权德舆送浑邓州:年少守南阳,新恩印绶光。轻轩出绕雷,利刃发干将。风劲初下叶,云寒方 护霜。想君行县处,露冕菊潭香。饯送诗的写作,一般有固定的程式,在结尾处表达对对方的祝贺是常见的写 法,拟想对方行县时的场景,也是这种用意,刺史作为一方的长官,“永惟治人 之本,莫重刺史”,出巡属县自是十分荣耀。白居易送李滁州中的“白衣卧病 嵩山下,皂盖行春楚水东”;刘长卿送齐郎中
7、赴海州中的“直庐收旧草,行县 及新苗”等诗句中,均可见这种惯例。综上所述,行县是唐代典章制度中明确规定的刺史职责,这体现了刺史在社 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行县在制度上虽然是出于劝农抚恤的需要,保证国家政策 的推行,但是却客观上促进了诗歌的创作。许多刺史都是出身科举的文人,善于 吟诗作文,他们在诗歌中表达出了悯农的思想。同时,许多刺史借行县之机登临 山水,吟咏襟怀,流露出寻求暂时解脱的愿望。作为地方长官的刺史,与当地文 人交游宴集,文人与刺史交游而创作的诗歌,则表现出多元的思想取向,显示出 刺史对诗坛的凝聚力。“行春”考统计,先秦、秦汉时期,行县的记载共17例,其中主体为郡守、府 尹等州级长官的有
8、10例。郡守的行县职责,落实到制度上,是在东汉时期,后汉书百官志日:凡州所监都为京都,置尹一人,二千石,丞一人。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 丞一人。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王国之相亦如之。每属国置都尉一人,比二千 石,丞一人。本注日:凡郡国皆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讼检奸。常以春行所主县, 劝民农桑,振救乏绝。秋冬遣无害吏案讯诸囚,平其罪法,论课殿最。可知,至迟在东汉时,行县已经形成一项具体的行政制度,其目的是劝农和 抚恤。东汉的蔡邕,曾创作了陈留太守行县颂,序日“府君劝耕桑于属县”, 行小黄县:大题为政,建时春阳,我君劝止,戾慈小黄,济济群吏,摄齐升堂。乃训乃 厉,示之宪方。原罪以心,察狱以情。钦于
9、刑滥,惟务求轻。有辜小罪,放死从 生。玄化洽矣,黔首用宁。惟以作倾,式昭德声。行考城县:暧暧玄路,北至考城,劝兹木啬民,东作是营。农桑之业,为国之经。我君勤 心,德音邈成。率雨苗民,慎不散德,女执伊筐,男执其耕。申戒群僚,务在宽 平。罪人赦宥,囹圄用清。与行县概念有关,行春也是郡守巡察属县的一种活动,如后汉书郑弘传 记载:“太守第五伦行春。见而深奇之,召署督邮,举孝廉。”后汉书党锢列传 记载太山太守杜密,“行春到高密县,见郑玄为乡佐,知其异器,即召署郡职, 遂遣就学”。薛梦潇东汉郡守“行春”考认为,“行春”与“行县有联系又有区另h “行春”是“行县”活动的一种,但并非所有的“行县”都能称之为“
10、行春”。只有春月的 行县方能称之为“行春”,且“行县”执行者身份多元,而行春”是郡守专职。在后世 文献中,这两个概念逐渐趋向等同,因此本文探讨的行县活动也包括“行春”。二、唐代刺史之行县职责行县在唐代,仍然是一项载之典章的制度,其主体是三都长官、各地都督和 刺史,唐六典记载:京兆、河南、太原牧及都督、刺史掌清肃邦畿,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抚和 齐人,劝课农桑,敦谕五教。每岁一巡属县,观风俗,问百姓,录囚徒,恤鳏寡, 阅丁口,务知百姓之疾苦。部内有笃学异能闻于乡闾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悌, 悖礼乱常,不率法令者,虬而绳之。其吏在官公廉正己清直守节者,必察之;其 贪秽谄谀求名徇私者,亦谨而察之,皆附于
11、考课,以为褒贬。若善恶殊尤者,随 即奏闻。若狱讼之枉疑,兵甲之徵遣,兴造之便宜,符瑞之尤异,亦以上闻。其 常则申于尚书省而已。若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志行闻于乡闾者,亦随实申奏, 表其门闾;若精诚感通,则加优赏。其孝悌力田者,考使集日,具以名闻。其所 部有须改更,得以便宜从事。若亲王典州及边州都督、刺史不可离州局者,应巡 属县,皆委上佐行焉。“每岁一巡属县”,与前代制度相似,旧唐书韦仁寿传记载:“高祖以仁寿 素有能名,令检校南宁州都督,寄听政于越嵩,使每岁一至其地以慰抚之。”南 宁州位于西南边境,辖地多少数民族,当时行政体系尚未健全,官员亦未能进驻, 只能“寄听政于越偏,不过尽管这样,“使每岁一
12、至其地以慰抚之”,也是不可缺 少的。行县的职责是“观风俗,问百姓,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知百姓之 疾苦”。有唐一代,多重京官轻地方官员的倾向,因此,帝王多重视地方官员的 选任,在玄宗时,曾多次下令强调地方刺史、县令的重要性,并亲自给即将赴任 的刺史赋诗送行,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诗日:眷言思共理,鉴梦想维良。猗欤此推择,声绩著周行。贤能既俟进,黎献实 伫康。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讲学试诵论,阡陌劝耕桑。虚誉不可饰,清知 不可忘。求名迹易见,安贞德自彰。讼狱必以情,教民贵有常。恤惇且存老,抚 弱复绥强。勉哉各祗命,知予眷万方。其中就对刺史劝农职责的强调,这也与唐六典中“抚和齐人,劝课农桑” 的
13、规定相契。止匕外,有关唐代的典章制度中,大唐开元礼也提到过行县,孟 夏令中说,在此时节要爱惜民力,让上级官员巡视属县,劝民兴农。旧唐书于 螟传记载:“(于)出为湖州刺史。因行县至长城方山,其下有水曰西湖,南 朝疏凿,溉田三千顷,久埋废。命设堤塘以复之,岁获粳稻蒲鱼之利,人赖以 济。”这是唐代刺史促进农耕发展的一个例证。唐六典记载:“若亲王典州及边州都督、刺史不可离州局者,应巡属县, 皆委上佐行焉。”可知在特定的情形下,长官可以让属官代替行县,杨炯常州 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记载墓主:“擢拜颍州、幽州刺史二司马。宽以济猛, 严而不残。每行县录囚徒,其所平反者十八九。”可见,作为刺史辅佐的司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代 刺史 活动 诗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