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
《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杨氏之子主备人:兰冬英【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流利地朗读课文。2 .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3 .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重点: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第二课时1 .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2 .进行拓展阅读,培养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重点: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教学过程】读题、解题:1 .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氏:姓氏。“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 杨的人家的儿子。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2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
2、 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3 .这是一篇古文。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把现代人写的文章叫白话文。4 .ppt插入课文背景:理解文言文一读落实生字词1 .ppt出示要求:初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2 .落实生字词(1)六人小组轮读。(PPT出示:甚至、聪惠、家禽、造诣、乃、梁国、应声答曰、 为设果)(2)听写“梁国、聪惠、造诣、乃、应声答曰、家禽”,自己红笔订正,订正好并大 声朗读。集中提醒两个词语:造诣、梁国。(3)订正好的,1.2号复查,签字。二读梳理文结构1 .PPT出示学习要求:再大声朗读课文,自读要求:字字正确、句句通顺。温馨提示:在古时候,古人写文章
3、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后人根据文章的意思添加上去的, 所以,要想读好古文,首先就要按照文章的停顿读出节奏来。2 .指名反馈。方法小提示:(1)读准字音、(2)分清句读、(3)读出语气和语势(4)读出重音、(5)读出感情、节奏。3 .同桌互读。4 .完成作业本第1. 2题。三读批注谈感受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你们觉得可用哪些好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呢?(相机板书:看注释、查工具书)那这篇课 文到底讲了杨氏子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些方法读读课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 做上记号,待会儿一起来交流。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反馈。(一)理解“梁国杨氏子九岁,
4、甚聪惠。”1、句意:“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聪惠。师:你读懂了杨氏子的年龄只有九岁,比大家还要小,对不?(板书:聪惠)。“聪” 的意思是一一聪明,“惠”的意思是一一智慧。(板书:智慧)生:“惠”是通假字,通“慧”。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看注释)(课件)师讲述通假 字的原因。2、师:你说的“非常”是文中哪个字的意思?(甚)。我们班这位女同学非常可爱, 可以说是一一甚可爱;她朗读的声音非常动听一一。这位男同学长得非常非常非常帅一一甚 帅。3、指名读。师评: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师评:你不仅读出了杨氏子的聪明,还读出了内心对他的的喜爱。(
5、板书:杨氏子) (二)研读: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1、师:故事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物是谁?(板书:孔君平)知道孔君平是谁吗? (师插入孔君平的资料齐读,丰富课堂内容)是当时的庭尉,相当于现在的法庭庭长。 孔君平来干什么呀?(生: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2、哪个字的意思是“就” ? “乃”(就,于是)。那“诣”字的意思是?(拜见)其: 他。3、师:你来读读,你读明白了什么?(可追问:两家关系怎么样)(孔君平经常来杨家玩,彼此比较熟悉)从哪儿看出来?为什么?师评:你不仅读懂了字面的意思,还读出了句子的内涵。小结:让一个
6、九岁的孩子出来接待客人,足见这个孩子也真了不起啊。齐读。(三)研读:”为设果,果有杨梅。”1、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呢?出示课件 齐读。(生: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师:这里并没有写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上一句讲了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所以应该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师:这是待客之道。你真会读书!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表达的时候跟我们现代 文可不一样,像这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叫承前省略。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 作一些补充。这种方法我们现在也经常在用,叫(板书:联系上下文)2、师:从这句话中,你还可以读出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杨氏之子 年级 下册 之子 教学 设计 公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