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紫关镇兴衰探源.docx
《荆紫关镇兴衰探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紫关镇兴衰探源.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荆紫关镇兴衰探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一、荆紫关的得名及沿革荆紫关镇是今河南南阳淅川县下辖镇,自古以来就 是边关重镇,历代在此都有建制。舜帝时为尧子丹朱 的封地;西周为楚祖熊绎封地;春秋时隶属于郡国; 战国时西北部为秦国属地,其余为楚国丹淅地。秦楚 丹阳之战后,全部归秦。秦汉以后隶属于丹水县。郦 道元所作水经注丹水篇所载,丹水经过武关进入 河南境又东南流,入臼口,按其位置,臼口当是今之 荆紫关,故荆紫关古名臼口。据谭其骥主编中国历 史地图集所载荆紫关名称如下:元朝名“
2、荆子口”, 明朝名“荆子口关”,清朝名“荆子关,民国名“荆紫 关、现在仍名“荆紫关”。荆紫关的得名可以追溯到战 国时期。公元前304年,此地属于楚国管辖,楚王派 太子荆来镇守,于是此地取名叫“荆子口”。西汉设关, 因过往丹江的行人,要搭木铺草为桥,故又名“草桥 关:金元时期又改名为荆子口。明朝时,荆紫关古 街道后面的山上长满茂密的荆条,一到夏秋时节遍地 荆籽飘落,随被改为“荆籽口”,后来又叫“荆籽口关, 清朝,改为“荆籽关”,又叫“荆子关,民国初取荆花 呈紫色之祥意,改子”为“紫”,荆紫关之名随延续至 今。二、荆紫关镇兴起和发展(-)优越的自然地理基础荆紫关处于东径11101北纬3314平均海
3、拔 500-600米。位于豫、鄂、陕三省的交接地带,与湖 北哪县、陕西商南和河南的西峡县等地交错,距淅川 县城75公里,总面积为164平方公里。荆紫关镇北靠 伏牛、西望秦岭、东面是广阔的豫南盆地,全镇的地 形基本是山地,丹江河道从西南横贯穿越而过。四面 青山一江水,荆紫关古街处于群山怀抱之中,丹江水 自西北向东南穿流而东,整条街紧依丹江的高坡地带 展开,街区顺应地势弯曲。这样的地理环境,使荆紫 关成为天然的优良码头。丹江的荆紫关至淇河口的黄 河集,长公里,河面宽5080米,水深一米,河道宽 阔,水流分散,洪水时可通行57吨的木帆船。到 达荆紫关时,江水渐深,江面渐阔,水流有所减缓。 这样优越的
4、地理环境,很适合货船的航行。(二)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荆紫关自古以来就凭借着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兵 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霸主之一的楚国就是在丹江 沿岸起家和发展的。秦国和楚国战争频繁,大都是在 这一代的丹江沿岸进行的,在秦楚丹阳之战中秦国就 是以荆紫关作为大后方打败楚国的。昔沛公(刘邦) 代秦出此。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公元354年)2月, 将军桓温北伐时走了汉水丹江路线水军自襄阳入均 口,至南乡,步自淅川以征关中“桓温统率步骑四万, 发于江陵,从水路自襄阳进到均口(即老河口),至南 乡(即今淅川盛湾乡境),步行入淅川,然后经过荆紫 关这个险关隘口才到关中进行征伐的。“天历元年秋, 文宗入承大统
5、令都镇抚卜伯率军吏巡行南阳、高 门、武关、荆子诸隘,南至襄、川二江之口,督以严 备。阿礼海牙日吾征湖广之平阳、保定两 翼军,与吾省之邓新翼、庐州、沂、舞炮弩手诸军, 以备虎牢;裕州哈剌鲁、邓州孙万户两军,以备武关、 荆子口J ”可见,元代统治者是把荆紫关作为战略要 地的。明朝末年,历史上有名的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 起义,荆紫关在逐鹿于中原的过程中发挥着中间的连 接地带的作用。明崇贞八年(公元1635年),起义军在 陕西商洛地区和官军激战以后突出重围尔后到荆紫关 进行休整,荆紫关为起义军提供了战略大后方。在清 末捻军起义时,捻军时安徽捻军纵横于河南境内,又 有汝宁土匪陈大喜、金楼教匪都永清皆猖獗。
6、“姜台凌 亦犯沈丘、裕州,越樊城,复入荆子关,扰南、汝两 郡,由柘城、鹿邑回巢。”可见,荆紫关在捻军的军 事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 一举解放荆紫关,继而开辟了陕甘根据地。由于荆紫关商业的繁华,同时又是丹江漕运的要冲 之地,居于陕、豫、鄂三省的交汇之处,因此战略地 位显的尤为重要,尤其是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此设有高 规格建制: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官府在此设置 巡检司,有营千总镇守,保证了该地的社会秩序,促 进了荆紫关经济的繁荣。明末农民起义导致丹江航道 阻断,清政府为了保证丹江航运的畅通,对荆紫关极 为重视,在这里常驻副将,将荆紫关作为一个特别的 区域进行管辖。荆子关
7、协,嘉庆六年置。嘉庆七年, 清政府在此设协镇(从二品)都督府,南阳镇总兵统辖 镇标二营,兼辖荆子关、信阳二协,汝宁等营。并且 南阳府盐捕、水利同时亦移驻于此,以确保漕运和官 盐的水运安全,这样的设置更使荆紫关镇成为丹江流 域的军事、经济中心。即使是在内忧外患的清末,荆 紫关的地位依然十分重要。道光12年(公元1832年), 官府撤消了府台衙门,又在此地设立了分防县丞。备 有营副将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墩堡外委一员, 护兵四十员,余兵五十员,驻扎到镇外的新城里面把 守,这样军事配备和驻兵足见清政府对于荆紫关战略 地位的重视。(三)繁荣的丹江水运丹江全长384公里,素称“八百里丹江,我国最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荆紫关镇 兴衰 探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