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坚决向拒收现金行为说“不”!.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申论:坚决向拒收现金行为说“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坚决向拒收现金行为说“不”!.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坚决向拒收现金行为说“不一段时间以来,拒收人民币现金现象时有发生。近日,中国 人民银行发布公告,2021年四季度,依法对32家拒收现金的 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释放出鲜明信号公众自主 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不容侵犯,要坚决向拒收现金说不 !拒收现金不仅是一种歧视性行为,更是违法行为。中国人民 银行法第1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2020年第18 号)明确要求各类主体均应尊重公众支付方式的选择权,强 调不得采取歧视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现金支付,造成数字 鸿沟。实践中,针对一
2、些商户、机构等社会主体存在认识误 区和操作偏差,监管层严格执法、加强整治,已有不少企业因拒 收现金被处罚。拒收现金不仅给民众带来困扰,更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现金 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支付功能,更在于能够保障公众支付权利公平。 随着电子支付普及,人们习惯一机在手走遍天下,但现金仍 是居民重要支付方式之一。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 我国流通中现金(M0 )达9.08万亿元,同比增长7.7% ,继续 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可见,无论环境如何变迁,依然有很多人选 择现金交易。无论于法于情,支持现金收付并非现代社会对老年 人或某些人群的优待与迁就,而恰恰是分内之事,也彰显出一个 文明社会应有的温度和包容
3、。依法治理拒收现金行为,有关部门一向立场明确,坚持严 字当头、管罚并重,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 下一步,还应加快完善支付结算领域法治建设,明确对拒收现金 等行为的处罚标准,并加大对此类违规行为的监管和查处力度; 同时要扩大监督举报渠道,推动各领域社会主体增强法治意识, 以切实保障人民币现金的流通和使用,为公众办理现金业务创造 更好的环境。不得不提的是,电子支付不是拒收现金的理由。监管层三令 五申,消费及支付方式创新要坚持有利于畅通支付流通环境、有 利于保障民生、有利于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降成本更不 是拒收现金的借口。商家图省事、压缩支出,却剥夺他人的选择 权,就是为了自己的小算盘忽视社会效益大账本,不仅 违纪违法,也脱离群众基础,会逐渐淘空安身立命的基础。莫要 等消费者维权才如梦初醒,等接到监管罚单才悔不当初。综合施策共治乱象,全民参与共建秩序,才能打造既鼓励多 元化支付方式发展,又尊重公众选择权的和谐的人民币流通环 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申论 坚决 拒收 现金 行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