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六上阅读知识点汇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部编版六上阅读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部编版六上阅读知识点汇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六上阅读要素第一单元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第二单元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第三单元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第四单元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第五单元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第六单元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第七单元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第八单元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第一单元阅读知识考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时, 需要学会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所读内容,并品味其中修辞手法的妙处,学会掌握中心 句的作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认真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1 .
2、写景融入感情的作用:情景交融,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有利于情感的表达,让读者 身临其境,感同身受。2 .反复的作用:运用反复的手法,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更加鲜明地表达情感,使 语言更富有感染力。3 .比喻的作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 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拟人的作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拟人化,赋予了人的情态,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什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 .排比的作用: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能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抒发了作者怎 样的强烈感情,整齐优美,气势磅礴。6 .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1)结构上:开门见山/承上启
3、下/总结全文等;(2)内容 上:点明主旨/表达感情/深化中心等。(中心句一般在文段的开头和结尾,有时也在 文段的中间。)7 .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翻译句子表面意思(用自己的话翻译一遍)+理解句子深层 含义(看看有没有象征义)+联系生活实际(用“在生活中” “在我身上” 句式)第二单元阅读知识考点:第1页共11页 如果有手法,一定要结合手法说!如果有修辞,一定要结合修辞说!如果有描写方法,一定 要结合描写方法说!指出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这里是什么描写,再 分析具体作用!尤其是小说,离不开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所有的情节设计和环境描写,都是为人物 服务的,所以在分析作用的时
4、候,要有意识地结合人物形象!退一万步讲,如果你真的真的真的不会。那你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埋伏笔,做 铺垫”这句话基本上是不会出错的。当然,如果你能分析出衬托了人物怎样的性格或者品 质,那更是好上加好啦!二、体会思想感情+主观题常见题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是要求我们透彻地理解整篇文章,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从中受 到教育或启发。怎样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 一、紧扣题目来体会;二、抓住关键句来体会;1.找直接抒 情的句子,比如结尾部分会出现一些富有哲理的话,就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借助描写的人、事、物进行体会。(1)写人文章往往为了表达人物的思想、精神、品质等,可以从文章中
5、圈画几个能表达和 概括的词语,注意多角度,就算是类似的词语,也可以多写几个。通过事例,塑造了一 个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XX的赞美,敬佩,钦佩,崇敬,感恩,感激,怀念,爱 戴,尊敬等。朴实,善良,真诚、勤劳,热心,勇毅,坚强不屈,刚正不阿等。歌颂,赞美, 热爱,喜爱,渴望,眷念,惆怅,忧愁,惋惜,思念,惭愧,内疚,悲痛,遗憾等。建议大 家可以积累一些有关精神、品质、情感的词语。(2)写事文章,主要的表达目的是情感或者道理,一般文章的结尾会点明中心和主旨,可 以适当摘录,结合自己的语言主旨答案,尽量考虑周全。文章讲述了一件事,表达了作 者的情感。文章记叙了一件事,说明了的道理。(3)写景的文章
6、多半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祖国,对家乡,对童年的热爱或者怀念。 本文描述了的景物,抒发了作者的情感。热爱,赞美;沉醉山水,寄情山水,对自 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旷达乐观等。(4)寓言、童话简短的文字,深刻的寓意。多半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一定是藏在文章的字 里行间,需要好好领悟。本文通过故事,告诉了我们道理。寓言的特点:鲜明的教 育性;强烈的讽刺性;故事情节的虚构性;语言精炼,富有表现力;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等。常见的主观题题型:.1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读完这篇文章,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第10页共11页2 .读了
7、这篇文章,谈谈你的阅读体会。3 .阅读全文,作者通过本文想要表达什么?4 .读了本文,你对文章中“XX”的表现(行为),你有什么感想呢?(理解文章中心+联系生活实际)如果有联系生活实际,一定要结合实际! !我发现孩子们总是自动忽略“联系生活实际”这 几个字,不知道是真的没看到呢,还是因为联系不了,所以直接忽视。这个就类似我们写读 后感,重点在于谈“感受”和联系生活实际。比如碰到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可以这样开头:“在我们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我想到了有一次”这样的开头就是在提 求阅卷老师,下面的答案开始联系生活实际了J文章内容+生活实际+自己感受。缺一不可!注意,无论是写启示,还是体会,见解等
8、,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般情 况下,“从文章中来,回到文章中去”,你的观点要来源于文章作者的中心思想,大部分情 况下是要和作者的观点和情感保持一致,就是在文章中找出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 题的句子进行回答。当然,我们并不是大段大段的抄写原文,要加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 语言再把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复述一遍。平时训练,建议大家可以做专题训练,把类似的题型或者相同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系 统练习。等到快要临近考试了,可以单独做几篇阅读练手。三、写景文章:写景类文章,我觉得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有三个,第一个是写作顺序;第二个是文章的结构; 还有就是文章抒发的情感。当然,有时候,我们也
9、会在写景文章中碰到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等。 我重点让学生记忆了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的作用。1 .写作顺序:空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时间顺序。2 文章结构总分总分总总分.文章抒发言感焉往彳良:美,喜爱,热爱。除了对景点本身的喜爱和赞美,我们还要想到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本单元要带大家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 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一些文章在写场面时,既详细刻画了 “点”又整体 描写了 “面“,阅读时我们需感受两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L点面结合的好处:(1)要能分别找出描写“点”和“面”的句子;(2)分
10、析作用: 这样点面结合的描写,层次感和画面感强,既全面地展现了又细致地刻画了(个 体特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点面结合是写作手法。)2,反复的作用:运用反复的手法,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更加鲜明地表达情感,使 语言更富有感染力。3.细节描写的作用:这句话是对谁的什么描写(判断一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外貌)。联系上下文明确该细节的内涵+分析作用(铺垫情节/刻画个性形象+烘托氛 围+揭示主题等)第三单元阅读知识考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时,我们首先要 明确目的、阅读任务,然后针对性地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与阅读目的、任务关联性 不强的内容可以采取跳读的方
11、式,这样能提升阅读效率。1 .常见说明方法、作用和例句:(1)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例:太阳距离我们约1.5亿千米远。(2)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例:茶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绿茶、红茶、白茶等。(3)作比较:强调突出例:太平洋比最小的北平洋大十二倍。(4)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例:我们的房子像一个火柴盒。2 .体会说明文语言:记住三个性一一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如何赏析说明文语言?常见 题型:句中的加点词能删去/替换吗?为什么?答:表态(不能删去/不能替换)。解释字或者词的意思。如果删去(假设),就变成了(把 这个字删去后,句子抄一遍),与事实不符,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和科
12、 学性。(尾巴一定要加!)陈老师说:这个单元没有直接了当的答题格式,更多的是考察大家提取信息的能力,比如要 划分文章层次,把握段落主要内容,因为我们不知道它所提的阅读目的是什么?要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这个没法教。我只能说你一定要好好审题,锁定问题中的关键词,接着带着问题 通读全文。我们的单元测试是考了说明文,所以我给大家分享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点。第2页共11页 第四单元阅读知识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阅读时,我们要学会抓 住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尖锐的矛盾冲突,感受小说的情节发展及反映出的人物性格;关注 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体会它是怎样烘托气氛、展现人物形象
13、的。人物形象是一个重要知识点,大家一定要掌握,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 格特点;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从两大部分入手,分别是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人物直接描写,也叫做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揭示 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侧面描写人物,概括地说要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比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 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1 .人物形象做题方法:(1)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有的文章中会有对人物的一些介绍或一些议论抒情句,这些内容或明或暗地体现了人物性 格特点,所以能
14、从文中摘录,就尽量从文章中抄下来。)(2)通过分析事件,总结人物的性格品质。(注意典型事例,从什么中,我们可以看出的性格/特点)(3)品读人物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者思想品质。)(4)结合特定环境,分析人物形象。(5)结合文章主旨,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6)借助对比手法,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2 .人物形象分析:这里是对谁的什么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生动形象地 刻画了/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3 .结合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概括相关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从什么事情中,我们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
15、的人(特点/性格/精神品质等).环境描写的作用:注意:环境描写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种。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小学阅读中,碰到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居多,我没有和小朋友强 调社会环境描写,讲太多反而容易记混,搞混。(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者背景;第3页共11页(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情;(4)衬托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6)深化主题;(7)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注意:开头,中间,结尾统称为“情节”。4 .开头的作用(总起全文,引出下文)(1)总起,总领全文,引出下文;(2)开
16、篇点题,照应题目;(3)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5)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等。(6)与下文形成对照(或相呼应)(7)如果开头是一段环境描写,我们就可以把环境描写的作用7点对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 间,地点或者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深化主题;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5 .中间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1)承接上文(或照应上文);(2)引出下文(或呼应下文);(3)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如果中间是一段环境描写如果开头是一段环境描写,我们就可以把环境描写的作用7点对应。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者背景;渲染气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部编版六上 阅读 知识点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