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4 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时评文章)-备战2023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docx
《热点04 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时评文章)-备战2023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点04 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时评文章)-备战2023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无奋斗不青春(时评文章)2022秋季开学第一课9月1日晚,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节目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通过“八一勋章”获得者、航天工作者、科学家、奥运健儿、志愿者的 讲述,串联起了党的二十大以来我们“砥砺奋斗、接续奋斗、团结奋斗”的历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时评文章,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3中考满分作文助力。同学们快来积累背诵吧!读懂“开学第一课”背后的期待作者:杨三喜今秋开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正式实施,劳动课正式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中完全独立出来,升级为义务教
2、育阶段必修课程。据媒体报道,劳动课已经写入不少学校的新课表,一些 中小学还在“开学第一课”安排了种菜、收割、做饭,还有一些学校直接将“开学第一课”搬到了农田里。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体现了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也将成为中小学校加强劳动教 育的重要抓手,有力地改变劳动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中被弱化的现象。从公众对劳动课的关注,以及 各地中小学校结合地方和学校实际开展的各类实践和探索,不难感受到社会的这一期待:通过加强中小学 生劳动教育,培养基础的劳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涵育良好的劳动品质。劳动课应该在哪上、怎么上?应该形成共识的是,劳动课的开展绝不能仅限于让学生学会做
3、几个家常 菜,把学生带到田野里参加几次劳动体验,更在于引导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不易, 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更在于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实现以劳树德、以劳 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求在课程开展前期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科 学的设计,明确课程目标、流程、评价方式。否则,简单的几次劳动体验就可能沦为一种形式甚至负担, 而无法发挥预期的育人目标。在以“追分”为导向的环境下,劳动课的成效很难以量化的分数呈现。虽然劳动课每周只有一个课时, 但一些教师或家长囿于固有的观念,仍然可能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这就会使劳动课课时得不到保障。对此
4、,一方面有必要从制度、师资、资金等方面共同保障,开足开齐劳动课时,确保独立出来的劳动 课不被虚化、弱化;另一方面则应进一步在发挥劳动课的综合育人成效上下功夫。教师要充分发掘劳动课 程的价值,为孩子提供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的舞台、环境,提供更为丰富的经历与成长体验。引导孩子在 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劳动中,提高运用学科知识去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提升高阶思维水平、提高 合作交往能力。而这种经历和体验,反过来也将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劳动教育的本质是知行合一。课堂、教材、作业、考试不是教育生活的全 部,也不是成长的唯一途径。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让孩子们不仅可以在劳
5、动中获取劳动与生活的技能, 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在“做中学”中发展自己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水平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贯彻“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理念,让孩子从劳动中学到课 堂中学不到的东西,体会到教室之外的快乐,劳动课的育人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才能赢得孩子的喜欢、 家长的认同,从而凝聚家校社合力,为上好劳动课营造更好的环境。光明日报(2022年09月05日02版)艇妙句积累1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2 .课堂、教材、作业、考试不是教育生活的全部,也不是成长的唯一途径。Q时评文章2开学第一课点燃奋斗激情,铺就逐梦大道作者:郭雪营9月1日,由中宣部
6、、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2开学第一课在CCTV-1 播出,节目聚焦迎接党的二十大,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 科学工作者、奥运健儿、志愿者等上讲台,与全国中小学生共上一堂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生动有趣的“第 一课”。砥砺奋斗,用汗水浇灌“梦想之花”。成功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冬奥冠军徐梦桃20年 做了 406张战术表,测算每一次跳跃,复盘每一个问题,分析每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最终站上最高领奖 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为孩子们追溯了中华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从相关的文物、 遗址中梳理出颇为清晰的中华文明发
7、展史;82岁的谢华安院士向同学们讲述了 “50年金色种子梦”,他不 断培育优质稻种,致力于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老师们以身示范,用行动诠释了奋斗的意 义,在孩子心里种下梦想的种子,点燃了孩子的奋斗激情。接续奋斗,用坚守描绘“梦想之色”。逐梦也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棒接着一棒跑。节目带领同 学们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聆听三代务林人怎样经过60年的奋斗,一锹一铲地攻坚造林,在一片荒原上种 植出了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绿色奇迹;在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 心,同学们了解到“象爸爸”们是如何救护亚洲象,又是怎样尽量保持野生象群本身的生态平衡,展现了 人与自然和谐
8、共生的图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姚檀栋讲述了 “巅峰科考”背后的故 事,娓娓道来青藏高原的独特地形地貌,它更是记录了千万年中国地理气候变迁的“历史档案”。因为坚 守,梦想更加可贵;因为接续,梦想更加美丽。团结奋斗,用合力铺就“梦想之路”。逐梦深蓝,逐梦星辰大海,让孩子感受到梦想是无比的壮阔。 首批舰载机飞行员、着舰指挥官戴兴动情地向孩子们讲述他第一次在航母上起降、第一次着舰成功、第一 次进入实战演训的故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节目里回望30年中国载人航天和60多年中 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人用默默付出、团结奉献、拼搏奋斗让一个个中华远古神话变成现实。“力量生
9、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在新的征程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 处使,就一定能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奋斗逐梦,未来可期。开学第一课是新学年的第一课,也是少年儿童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课。当 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上好开学第一课,聆听奋斗的故事、汲取奋进的力量、保持奋发的姿态, 努力跑好“接力棒”,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充足的动能。艇妙句积累1 .砥砺奋斗,用汗水浇灌“梦想之花”。成功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2 .接续奋斗,用坚守描绘“梦想之色”
10、。逐梦也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棒接着一棒跑。3 .团结奋斗,用合力铺就“梦想之路逐梦深蓝,逐梦星辰大海,让孩子感受到梦想是无比的壮阔。4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5 .奋斗逐梦,未来可期。回时评文章3开学第一课,为孩子们播种“梦想”的种子9月1日,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大型公益节目2022年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今年的节目聚焦迎接 党的二十大,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立足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再出发的时间节点,以宽阔的时 代视野和大局意识,精心遴选节目主题,将节目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给全国中小学生上了 一堂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生动有趣的“开学第一课”
11、。“开学第一课”预示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在这一重要节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十分重要。今年的开 学第一课以“砥砺奋斗、接续奋斗、团结奋斗”三个篇章,来呼应“奋斗成就梦想”这一主题,还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科技工作者、奥运健儿、志愿者等登上讲台,与全国中小学生共上 一堂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生动有趣的“第一课”。这样的“开学第一课”,无异于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 下追求理想、实现梦想的种子,给人启迪,催人奋进。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强调教育事业不能急功近 利、而须有长远眼光的道理。“开学第一课”这项特殊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在开学第一天,中央宣
12、传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为全国中小学生主办这类大型公益节目,可以集中全国优质资源, 以丰富的内容呈现、充满创意的节目设置拓展“课堂”形式,在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价值引领、知识扩面 的同时,也为丰富传统课堂形式提供示范引领。观照时代,“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不断深化。自2008年首期开学第一课开播以来,从“知识守护 生命”“我爱你,中国”“美在你身边”,到“英雄不朽”“先辈的旗帜” “理想照亮未来”,历年的主 题都饱含着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在价值观形塑、培养爱国精神、致敬英雄模范等方面,使爱国主义 教育多领域、宽视角、广覆盖呈现,既有科技味、又带传统风,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因而更精彩,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点04 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时评文章-备战2023年中考作文热点素材 热点 04 2022 秋季 开学 第一 时评 文章 备战 2023 年中 作文 素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