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职业工学院.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沙洲职业工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洲职业工学院.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闭期系工专1兔沙洲职业工学院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二0一八年九月表5 20152016、20162017学年校外兼职教师授课情况一览表学年人数中级以上职称比例()授课量(学时)占B、C类课时总数比例()2015-201616561.2112,11921.722016-201711862.0418,82332.94(二)以“双师型”为核心、“信息化”为抓手,多管齐下 强队伍学院继续坚持内培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外选优质兼职教师, 内外合力,实现学院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效提升。多渠道分层次开展 全员师资培训与锻炼,全面提升学院教师的综合能力;继续完善教师 赴企业挂职锻炼机制,贴近企
2、业一线,强化“双师”素质;通过成立 校企合作或校际合作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室,采取“名师+团队”模 式,中青年高层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18年新增“青蓝工程”中 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优秀教学团队1个。以信息化教学 大赛为抓手,高水平构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育出一大批信息 化教学优秀团队和课程设计能手,涵盖沙工各个专业,近两年多次获 国赛和省赛大奖,其中国赛一等奖5项、省赛一等奖14项。三、专业建设(一)专业布局面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内涵建设,发 挥品牌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引领、集聚、优化效应专业布局与调整主动面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 学院在做好专业布局的基础上继续
3、沿着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专业 内涵建设、坚持“特色+质量”的建设思路,通过行业发展背景调研、 区域经济背景调研、人才需求背景调研、专业培养定位调研,结合学 院现有优势及发展资源,以实施品牌、特色、骨干专业建设引领工程 为抓手,重点建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专业群核心专业,扎实完成深耕学 科建设与课程改革、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完善现代化教学资源和校内 外实训基地建设等系列内涵建设任务。表6学院重点专业(群)一览表专业名称国家级重点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备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qq教育部教改示范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机电一体化技术/ 7
4、省品牌专业数控技术17省级特色专业现代纺织技术1 N省级特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 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专业数控技术q4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 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专业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群7省“十一五”高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省“十一五”高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q省“十二五”高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群纺织品检验与贸易q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 建设点建筑工程技术q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 建设点机电一体化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 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 建设点2
5、016-2017学年专业建设及调整情况学年专业数国家级重点 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群)当地 支柱 产业 相关 专业新增专业停招/调整 专业2016-201734312 (2品牌专业+3特色专业+3重点专 业群+4高水平骨干专业)2237(二)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常态化学院强化校政企多方融合,不断完善合作共建、协作育人机制, 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将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主流企业引入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增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 培养学生成为“无缝对接”的企业员工。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学院 出台了系列文件,形成了专业调整与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实践 教学管理、督导评价、“双师”
6、培养、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全程管理 机制。学院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分工协作,打通教师科 研服务基地、学生顶岗就业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以及教师下厂锻炼基 地之间的通道,院、系、专业教研室校企合作分级管理全面铺开,办 学活力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系、机械动力系的校外实习基地江苏国泰新点软件 有限公司、张家港中天精密模塑有限公司获“首批苏州市现代化职业 教育定点实习企业”称号,沙工-东力公司获评“首批苏州市现代化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学院苏州(张家港)智能技术公共实训 基地入选2017年苏州市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成 为苏州市“十三五”期间首批10家市级高技能人才
7、专项公共实训基 地之一。学院现有央财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高职实训基地2个; 现有各类校内实践基地10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2家。企业提供 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160万元,2016学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 时总量573200人时。!1!|学生发展(一)拓宽升学渠道,实施多类型招生近两年省线上生源不足,招生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巨大的招生压 力,学院加强招生队伍建设,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拓宽升学渠道,实 施多类型招生,包括普高、对口单招、“3+3”中高职衔接、中职注 册等。在缓解招生压力的同时,满足了本地本省不同层次考生的升学需求,第一志愿上线率96%以上。新生报到率保持在92%左右,绝大
8、多数专业招生情况良好。表8 2015-2017年学院招生情况一览表年份计划招生数实际招生数第一志愿报考数20152,6122183203820162030113210712017203016371501表9 2017年学院招生方式及比例招生方式招生比例()高考招生23.30对口招生24.38单招9.06综合评价招生24.63中局职贯通招生18.62(二)就业质量保持稳定,就业发展趋势良好学院以毕业生充分就业、对口就业和本地就业为目标,推行 “12345”就业工作模式(一个目标:通过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建设,切实提高我院毕业生充分就业、对口就业和本土就业。两个深 化:一是深化就业工作院系班三
9、级网络管理体制和责权利相结合的管 理与激励机制;二是深化全方位、全过程的就业指导服务与工作机制。 三项工程:一是搭建校政企合作平台,完善就业市场拓展工程;二是 推进专业订单式培养和就业基地的建设,实施就业零距离工程;三是 积极推行优质服务,实施无障碍就业上岗工程。四项服务:即就业创 业政策宣传解读、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生涯规划指导咨询、自主创 业指导服务。五项保障:为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在领导重视、机构 设置、人员到位、经费保障、设施健全五个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 有效实现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齐头并进,高标准通过省就业创业专项工 作检查。近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表
10、10 2015-2017年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基本情况指标2015 年2016 年2017 年在校生数433044893531毕业生数140314292439毕业生直接升学数214263726毕直接就业数105111251630业自主创业数353生其当地就业数5667531203就中中小微及基层就业数75210091586业500强企业就业数432338(三)倡导工匠精神,夯实职业技能基本功,推进创新创业 教育近两年学院将工匠精神的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继续深化和优化做 中学、做中教、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始终把 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任务。充分整 合校企
11、实验实训资源,建立了以职业能力标准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 系。目前学院开设课程中,B类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学时数占总课时的 47.43%, B、C类课程合计占比81.58%。设立专项经费组织学生参加 国家和省级大学生技能大赛等各类高水平的专业、学科竞赛,营造钻 研和争先的学习氛围,技能竞赛奖项在“数”和“质”上持续提高, 以技能大赛促进“教学做”合一,推进学生技能精英的传帮带效应。2017年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率为97.38%,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 证书获取率为62.50%,其中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中、高级职业 资格证书获得数为1303个,行业企业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 证书获得数为417个。近二学
12、年学生取得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 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2项、三等 奖12项,其中2016-2017学年新增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 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4项。表11 2015-2017年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数年份毕业生数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获得数(中、高级)行业企业颁发的与专业相关 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数201514031253719201614291379663201724391303417表12近三学年学生职业技能鉴定与“双证书”获取情况一览表学年鉴定 工种数鉴定人数职业资 格证书获高等级技能 证书数职业资格
13、证书 专业覆盖率 (%)双证书 获得率 (%)社会在校生2014-201528442,2322870810095.372015-2016351,4293578510095.562016-20172437522,380281,25510097.38五、社会服务能力(一)依托产学研平台建设,推进技术技能创新与服务以“省光机电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和“省电子商务与政务软件工程 技术中心”为龙头,整合校内教授团队,与外来高科技人才团队、地 方行业企业缔结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合作及产教融合的多个站点, 2017年运行良好合作密切的工作站点约15个,涵盖了物联网在线教 育服务、电子商务与政务软件工程技术、激光
14、应用技术、特种动物纤 维工程技术、建筑新技术应用、汽车零部件轻量化技术等转型升级急 需的科技服务领域。以技术服务企业,以服务带动教师团队建设,学 院教师承接较大研发项目的能力显著提升。表13学院主要科技服务平台一览表序号名称合作单位1苏州市光机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东大、上海交大汽车工程研究院2省电子商务与政务软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泰新点软件3沙工-华意铭银激光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华意铭银激光4苏州市特种动物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孚达纺织科技序号名称合作单位5沙工-广正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广正专利代理公司6沙工-云之道网络科技应用技术研发中心苏州云之道网络公司7张家港沙工东力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基
15、地8NIIT张家港软件和服务外包学院印度NIIT9精密机械应用技术专家工作室中天精密模塑10特种动物纤维工程应用专家工作室中孚达11锂电池应用技术专家工作室华东锂电院12建筑新技术应用专家工作室德丰建设13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家工作室NIIT14汽车零部件轻量化技术专家工作室金鸿顺15德丰建筑技术培训学院江苏德丰建设集团表14学院校园内开办的各类实体服务贡献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产值(万元)税收(万元)利润(万元)企业用工人数1张家港沙工东力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808.28161.7265502苏州云之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601.500.50103苏州华意铭银激光科技有限公司242.5014.34
16、57.5054张家港沙工科技服务有限公司18.463.053.773表15 2015-2017年学院技术服务到款额(单位:万元)项目2015 年2016 年2017 年纵向科研2.006.70/横向技术服务41.5228.1319.32培训服务127.98102.6594.32技术交易/1.60(二)开展多种培训服务,继续教育稳步开展学院联合行业、企业、人力资源机构、市职业技能中心等,充分 发挥场地、设施、师资、实训设备、网络及教学资源等办学优势,向 社会全面开放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技能培 训,承办张家港市职业技能大赛等诸多赛项,加大社会服务和培训力 度。学院师生积极投身城
17、市精神文明建设及各类志愿服务,创建了“乐 乎公益在线”志愿服务品牌,定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2017年,校12内实践基地社会年使用频率达200,488人时,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社会 技术培训总数达7,063人天,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9,350人天,组织 承办各类社会培训、考试4,200余人次,非学历培训到款额102.65万 元,公益性培训服务22,380人日。与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常州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联办专 升本,开设机械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会计学等18个优势专业;在 镇江、扬州、徐州三地建立沙工成教校外函授站,开设会计、机电一 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12个;与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 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沙洲 职业 工学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