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第二版教学资源包 第11章:教学案例.docx
《经济学说史第二版教学资源包 第11章: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说史第二版教学资源包 第11章:教学案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教学案例1、发挥知识力量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统筹是手 段,发展是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在知识促进发展机会公平和 弥补市场力量的缺陷方面,知识的创新、转移和使用三方面能现实综合效应,但能否实现知 识的价值力量,其关键又在于相关制度的安排是否尊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否与时俱进合理有效的改革和创新。知识创新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核心资源城乡统筹下的协调发展是一个从理念到实践的动态创新过程,其核心特征之一是如 何借助人们的智慧和勤奋实现对有益新知识的不断创造。从我国古代的“井田制”到
2、欧洲中 世纪的“屠能圈”,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的“萧条乡村”到工业化后期的“空心城市”,从农 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来源到工业装备农业和反哺农业,从农村支援城市 到以城带乡,这些理论和实践都不断演绎着人们对城乡经济社会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然 而从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系统科学方法到国家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从城乡分治的极端非均 衡和片面“村村点火”的均衡发展战略到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战略,是一个从理念到实际知 识和行动的创新进展。人类一切有益知识的不断创新发展,是现在和将来贯彻城乡统筹方针, 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消除城乡分治历史和现实不良后果的动力之源。在建设一个创新型国 家和创新型城市
3、、新农村建设中,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最终实现和核心力量依赖于一个多学 科知识的持续创新过程,不仅需要各种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环节在经济社会管理层面上 的技术性知识创新,更需要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上的制度性知识创新。广泛的知识转移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促进力量和关键纽带城乡统筹下的协调发展也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系统运行过程,其核心特征之一是 如何借助行之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和知识转移体系,实现对知识必需而广泛的社会性转移。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作为一个社会性集体行动的具体实践,需要把个人理性上升为集体理性, 借助知识共享形成发展共识,通过广泛的知识传播,实现新知识从创新者到大众的有效转移 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紧
4、迫。在对象上,从各级政府部门到社会各业各界和城乡社区内外,都需 要大众化的知识转移。在内容上,一切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政治法律 知识都包括在内。在形式上,从基础性的义务教育和成人扫盲与通俗性的科普宣传,到职业 性的技能培训和各类大中专教育与专业性的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可由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主 导有组织的知识转移,也可依靠各种人际交流的松散知识转移。在供体上,各级政府职能部 门、科研机构、学校、医院、学术团体、企业以及其他各种民间社团等,都是知识转移的主 要组织力量。有效的知识转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现实动力和重要途径城乡统筹下的协调发展又是一个从经济技术到社会政治的知识优化
5、过程,其核心特 征之一是如何借助全社会力量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对知识的有效转化和使用。知识的经济社会 力量关键不在于对知识的拥有,而在于对知识的使用,在于对知识形态的转化。对相关知识 的合理使用和生产性转化,把知识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贯彻统筹建设方针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动力。从知识转化的观点来看,城乡统筹首先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的有效行使,是对可持续发展科学知识和现代化公共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真正掌握和有效应 用,使政府成为一个有效率的公民政府;其次是民众协调发展意识和个体社会经济行为自觉 性的不断提高,是各种科学知识普遍地在各种经济社会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构建一个知识 化的公民社会
6、。良好的制度安排是依靠知识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出路城乡协调不是城乡平均主义,而是要纠正和克服城乡分治制度因素引起的经济社会 差距的不合理扩大和矛盾积累。更加科学合理的知识制度安排,充分发挥知识的潜在力量, 创新知识管理体制,改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就成为依靠知识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根本 保障和基本出路。要实现有利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知识制度安排,就耍充分发挥知识创新、 转移和转化的巨大力量,创造性解决新知识时代我国在转型期新型工业化道路上面临由于城 乡知识鸿沟引起的经济差距、社会分层和政治矛盾。具体来说,重点是在:建立和完善知识创新体制,充分发挥城市知识创新中心的作用,保护性开发
7、现有的 乡村知识资源和文化要素,重视乡村文化的本土现代化和国际化开发。建立完善知识转移机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和社会组织力量,建立城乡互 通的知识转移平台,其中最紧迫和最关键的是要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治的教育培训体制,建 立城乡统筹公平发展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完善对知识的生产性转化和消费性使用的有效制度安排,实施城乡一体化知识 产权战略,从原产地保护、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动植物资源和新品种保护到各种专有和专利 技术保护和转化全面加强。建立知识化城乡统筹的配套政策和法规,重点取消城乡户籍、就业、养老和医疗的 分治歧视。改善和加强基于知识服务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加强中心城镇建设,促进公共财政 效
8、率的提高和对知识更有效的创新、转移和生产性应用。(尤玉平:惠州学院经管系)2、行走在城市边缘居住小区的外面,是一处打工族与市民混居的大市场,再把目光向外游移,除了几处补 丁般的荒村就只有“荒”字了。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一个大概叫做“屠能圈”的德国经济学理 论,这则理论设计出一个以城市为中心,从里向外种植、林业、轮作、荒野依次排列的农作 物圈层结构,并认为离城市中心越近,集约化程度越高。这种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和人的分布 何其相似,外层的位置就决定你不是“集约化程度”高的阶层,不是款、腕、官,而是行走 在城市的边缘。从乡下通过考学“混”到城市里,一转眼已经十年了。期间成了家、下过乡、从过军、 换过工作岗
9、位,工作不可谓不敬业,“爬格子”不可谓不辛苦,耳闻目睹的事情不可谓不多, 始终没能彻底改变的是曾经的泥土情结和自己的人文生态。一次到郊外的一处村落买所谓的 有机蔬菜,小巷深处,久违的乡音连同鸡鸭鹅狗的叫声扑面而来,一种似曾相识的热辣辣的 感受油然而生当时真希望能在那里住上一阵子,以慰怀乡之心、恋旧之情,可当我问起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上学是否方便时,他却不屑地一笑说,没啥不方便的呀,我们根本 就没上过学。我的心又猛然间失望了,在这文化气息如此淡泊的地方,又怎会成为适于生存 的原生态呢?放眼望去,车水马龙的世纪大道就在眼前,而道路两侧不啻为两重天地,道路 的那边就是喧闹市区,而这边还是鸡犬相闻
10、的田园生活。我不知道城市的涛声何时能漫过这 宽宽的大路,我不知道小村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还能坚执多久!生活就是这样,往昔的很多事情,经过岁月的淘沥剩下的自然是金质的东西居多,淘沥 得越久越纯真难忘。城市生活尽管有无奈,尽管缺乏乡间温暖的气息,毕竟还有很多我们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何况我们即便能再走回从前,走回曾经生活的乡间,恐怕不仅无法找 到当年的情境,连能否适应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一则寓言中,狐狸发出这样的疑问,那个 星球有猎人嘛,回答没有,狐狸很兴奋;那个星球有兔子嘛,回答也没有,狐狸又失望了, 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呀!记得红烛把自己比作城市角落里的“蜘蛛”,整天用文字编织梦想。周国平自
11、认为是“都 市里的外乡人”,许多豪华的商场和高档的娱乐场所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符号而已。名人尚且 如此,我们这样的小人物更不能奢望改变城市冰冷的面孔,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不断地改变自 己。3、白银之伤:晋商为何没能成为资本家韩毓海:北京大学教授。曾任纽约大学东亚系教授。著有摩登者说天下:江山走笔 等。历史上的晋商是个不断被言说的话题,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危机阴影未散的今天,西方媒 体不惜专题探讨它曾经的辉煌成因,而中国的学人作家,更愿意将之概括为制度创新与忠义 的资本。晋商的形象,在山西小说家成一的白银谷与茶道青红中有非常形象生动的 描述,而今年由金城出版社出版的曹培红著忠义的资本一书,则围绕着晋商在各地
12、建立 的山西会馆、山陕会馆做文章,对成一小说做了有力呼应。北大学者韩毓海新著五百年来 谁著史,内容也有涉及晋商处,但其旨意远比一个商业话题要宏阔得多。如书名所示,它 一方面在对16世纪到19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做一打通了的描述与论说,另一方面试图为中国 19世纪的衰败以及西方世界的崛起做出自己的结论。虽然网上对它有“货币战争历史升级版” 一说,但我个人并不同意。事实上,按观 点归类撮堆儿的方式,最容易也最显武断,往往会掩盖一些真诚的思考与表达。就我而言, 相较一些立论稳妥而又论述平庸的书,我倒情愿选择有自己见解并可窥出学术根基的书,哪 怕这一种学术根基并非时下主流。就此书观点,你也可以笼统地归成时
13、下被视作“洋派”的 知识分子的观点,其实观点的分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带来真正的思维撞击。是否 是在理性学术的层面上做问题探讨。而在这方面,韩毓海的书所具有的坦诚开阔与历史纵深 感,是当下许多看似观点类似却又空有口号之书无法比拟的。我读这本书,甚至能觉得他的 行文比之前那本天下:江山走笔稳健许多,情绪也内敛许多。书中诸多结论尚在可商榷 之处,但作者把一些历史议题置放在一个宽广多向的维度上探讨的尝试,仍能增加我们对历史中的国家制度、国际关系、地缘政治、货币政策、政治与交通种种问题的新理解。忘了谁说过这句话:“我会发表我的声明,如果我错了,很好,它将是历史参考的一部 分。”这本书,也堪当历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说史第二版教学资源包 第11章:教学案例 经济 学说 第二 教学 资源 11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