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选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精选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10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精选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10篇精选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10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教学计划 篇1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具备必须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本事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本事;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进取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必须差异。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构成。所以,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
2、“合作”、“交流”等本事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本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一)资料变动情景标准20xx对统计与概率梁宇的知识资料进行了调整,提出在第一学段要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程,主要体此刻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资料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资料,原先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此刻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此刻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
3、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先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资料。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二)教学资料本册教材资料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各领域资料穿插编排,互相搭配,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本事的培养,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本事。同时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为教学评价供给线索。三、教
4、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意义,能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明白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包含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包含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
5、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白余数要比除数小。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明白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9、经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2、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
6、3、用数学解决问题。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本事;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五、教学措施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构成应用意识。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3改善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构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4供给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5供给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本事和创新意识。六、课时安排(附教学进度表)(略)数学教学计划 篇2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高三十个理科班,总人数462人。相当多的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学习习惯不太好,学习数学的气氛
7、不太浓,学习不够刻苦,除两个奥赛班外,其余各班几乎没有尖子生,且各班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差生面特别广,很多学生从基础知识到学习能力都有待培养,培优辅差任务非常重;学生对数学学习普遍存在困难,且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习惯较差,复习任务很艰巨。二、复习指导思想以现代教育理论,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为基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善体系,构筑知识网络;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结合知识与能力要求及学生实际,采用小步子、递进式教学模式,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难度,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8、以检查落实为切入口,不走过场,抓好落实,收到实效;以培优辅差为特色,让优生更优,让有弱科的学生克服瓶颈与木桶现象的不足,脱颖而出;争取本学年高三数学教学上一个新台阶。三、教学目的要求第一轮为系统复习,时间为第一学期,大约在三月初结束。此轮要求突出知识结构,扎实打好基础知识,全面落实考点,要做到每个知识点,方法点,能力点无一遗漏。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点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在教学中重点抓好各中通性、通法以及常规方法的复习,是学生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意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方法。同时加强章、节知识过关,注重训练的规范性
9、,思考的严密性,有意识进行一定的综合训练,先小综合再大综合,适当地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第二轮为专题复习与综合考试相结合,是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的深化与提高,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的3月(中,下)、4月、5月初。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重点在沟通数学各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针对性训练与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第三轮为应试训练,主要功能是培养对高考的适应能力和积累应试经验。要求回归课本,再现知识点,巩固所学,加强信息的收集与整理。通过
10、规范训练,发现复习中的薄弱点和易错点,查漏补缺,调控心态,轻松应考。四、教学具体措施1、 深入钻研教材,准确解读课程标准,一轮复习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步子,适当提升的方式,连接高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2、 认真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在整体上把握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特别注意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及能力要求,控制好教学的广度和难度,夯实重点,突破难点,找准切入点,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3、 加强备课。1)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11、基本思想、基本方法;2) 备重点、难点、热点,备广度和深度;3)备学生的实际,备教学的切入点,备教学的针对性;4)精选例题和训练题:a) 注重对“四基五能力”的考察把握,贴近课本;b) 注重学科内容的联系与综合;c)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d) 注重能力立意,以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察能力;e) 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设计应用性、探索性的问题;f)体现层次性、基础性,梯度安排合理,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有效地检测对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的程度.g)体现典型性和全面性,便于归纳总结;h) 立足基础,不做数学考试说明以外的东西。精心选
12、做基础训练题目,做到不偏、不漏、不怪,即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不选做那些有孤僻怪诞特点、内容和思路的题目。利用历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作为复习资源,要按照新教材以及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严格控制选题和做题难度,做到不凭个人喜好选题,不脱离学生学习状况选题,不超越教学基本内容选题,不大量选做难度较大的题目。切实做好课堂练习、例题、作业、周练,月考的精选工作,提高解题能力,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强化复习效果。数学教学计划 篇3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
13、学教学;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教材分析:初一数学七年极(下)要目: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三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第四章多项式第五章轴对称图形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课题学习测量不规则图形课题学习包装盒的分类、设计和制作该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导图与导人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设置如“回忆、思考、探索、概括、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等以及“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等活动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外语教学、
14、信息技术、数学算法等等的阅读材料,用好它,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该教材练习题更是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三、教学措施:第七章重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应用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表现给学生足够
15、的活动空间,认真实施分层教学第八章灵活运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分析结果理解解方程组“消元”的思想,领会“转化”的思想妥善处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突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通法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注意教材弹性数学教学计划 篇4一、 教学内容本册的教学内容有: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分米、厘米、毫米和克的认识 直线和线段 万以内的加法本册的教学重点是: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万以内的加法。本册的教学难点是:7-9的乘法口诀和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二、级情况
16、分析:201班的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生活后,已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上能做到认真听讲,及时上交作业,检查和订正作业的习惯也逐渐养成。个别后进生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有几个孩子对奥数有着浓厚的兴趣。204班的孩子生源比较复杂,相对调皮了许多。大多数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但数学方面冒尖的孩子很少。后进生比较多,但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已有长足进步。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了解相邻两个
17、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学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3、掌握加法的笔算法则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万以内的加法笔算和百以内的加法口算。掌握用调换加数位置验算加法的方法,初步具有验算的习惯。4、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厘米、毫米和质量单位克,掌握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化聚。直观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5、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四、教学特色1、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2、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
18、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3、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五、课时安排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1 7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收心2 倍的认识8的乘法口诀 3 练习四两类应用题比较(24页) 4 练习六练习八 5 求一倍数应用题三类应用题比较
19、(44页) 6 练习九练习十 小结7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十二 8 乘除两步计算式题复习(二) 9 复习(三)练习十四(一) 小结10 练习十四(二)认识算盘 11 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克的认识 12 直线、线段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 小结13 五一劳动节 休息14 练习十六隔位进位竖式计算 15 练习十七练习十八 16 连续进位竖式计算复习 小结17 复习第一单元 18 复习第二单元 19 复习三、四单元 20 复习第五单元 21 总复习、期末测试数学教学计划 篇5大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
20、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一、教材分析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10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
21、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三、学期目标1、 教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倒数。2、 正确的方法书写110的数字。3、 教幼儿学习2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20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4、 幼儿学习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远近。5、 教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并能迅速地区分。6、 引导幼儿学习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7、 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8、 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
22、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9、 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四、教学措施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数学教学计划 篇6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
23、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毫米、分米和千米与米、厘米;吨和千克的进率及换算。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吨的质量观念,应用毫米、分米和千米来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以及应用吨来正确表示物体的质量。研讨的问题(教学中的困惑)1、如何体验1千米的长度2、如何更好的认识及感受1吨的重量修订意见1、教
24、师要组织学生真正到操场上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体验1千米有多长,加深对1千米长度观念的理解。在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提出活动的要求。2、应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例如,可以抬一抬25千克的大米,然后推算多少袋有1吨,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1吨货物的多少,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名学生的体重,然后在算一算、估一估多少名学生的体重是1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1吨。解决措施1、教师要组织学生真正到操场上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体验1千米有多长。2、应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例如,可以抬一抬25千克的大米,然后推算多少袋有1吨,可利用多媒体课件
25、展示1吨货物的多少,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名学生的体重,然后在算一算、估一估多少名学生的体重是1吨。反思总结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教学计划 篇7教学要求:1、 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2、 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3、 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4、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教学重点:1、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
26、计算方法。2、圆柱、圆锥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3、球的形状和特征。教学难点:1、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准确运用。2、圆柱、圆锥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准确运用。3、球的不同的切面的大小变化。课时安排:1、 圆柱. .6课时2、 圆锥.3课时3、 球.1课时4、整理和复习2课时1、圆柱圆柱的认识 总14(电12)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教学重点: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教学难点:圆柱的侧面是曲面,展开后是平面。教具准备:长方体形和正方体形的物体各一个,及多个圆柱形的物体,投影片,教材P147圆柱模型纸样图。教学过程:一、激
27、发兴趣,引出概念1、出示一些圆柱的实物。提问:A、你们看看这些物体跟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一样吗?B、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觉它们与长方体有什么不一样?(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而圆柱则有一个曲面, 有两个面是圆,从上到下一样粗细)述: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直圆柱,简称圆柱。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立体图形。2、板书课题:圆柱二、合作交流,操作探究1、 生活感知提问: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观察思考: 投影片1板书: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无数
28、条高。3、圆柱的表面同长方体表面的比较提问:A、请仔细看看看看、摸摸,圆柱的表面同长方体表面有什么不同?(长方体的表面是平面,圆柱的侧面是曲面)B、如果我把罐头盒的商标纸,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打开,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形状?C、你发现了什么? 投影片2(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可以展开成一个长方形或是一个正方形平面)D、展开的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E、展开的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展开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板书: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三、巩固练习,加深概念1、指出下图中哪个是
29、圆柱体。 投影片32、P32 .做一做2.3、P32 .做一做3.四、质疑点拨,抽象概括。提问:A、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B、圆柱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五、家作仿P147用硬纸做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圆柱展开图,再将其中一个拼合成圆柱。数学教学计划 篇8一、学情分析:学生情况:本年级学生家长教育水平整体不高,导致家庭学习环境一般,家长很少辅导学生,或者没有能力辅导学生,多数学生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比较少学生能进行预先学习。大部分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等,当然课堂习惯上仍需要继续培养与加强。一部分同学基础比较扎实,特别是二班,班级学生水平比较平均,上学期期末考试年级的不及格1人,一班的中
30、下生较多,主要是对题目的阅读能力比较低,应用题的理解能力较差,思维能力不够好。本学期,需规范和训练学生读题、解题的方式方法,做到多动口,多思考。知识分析:已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简单的四则运算,掌握了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初步认识了分数及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已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懂得了基本的位置与方向。掌握了统计的基本知识。二、教学目标:1、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2、理解小数的意
31、义和性质,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3、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4、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5、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6、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7、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8、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9、努力做好培优工作,注重关爱学困生。三
32、、教材的编写特点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和三角形。2、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运算定律与简
33、便计算、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五、主要措施:一、 全班成绩:四年(1)班:平均分:86.12 优分率:69% 合格率:92.86%四年(2)班:平均分:87.42 优分率:75% 合格率:97.73%二、不及格的学生及分数:四年(1)班:廖x(55.5) 曾x(36) 梁x(45)四年(2)班:贺x(15)1、加强整数的概括和系统整理,对整数知识建立系统的认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为分数和小数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加强对量的计量的复习和系统整理,知道数起源数,量起源量,为后面学习含有小数的名数转化做好准备;3、加强小数与整数、分数间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把已学的整数、分数知识迁移到小数
34、,并区分它们的不同点;4、在应用题中渗透函数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通过操作、实践,加深对图形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加强图形之间的联系;5、注重思维过程的展开,教会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理解题意,设计专项练习有针对性地解决难点,使学生便于对思考方法的掌握;6、加强口算的训练和力度(计算准确性及速度),强化如:252、254、258、1254、1258等算式脱口而出;三、具体安排:教参课时计划课时数说明四则运算6节9节增加乘、除法复习1节,综合练习与评讲2节。位置与方向4节8节增加复习量角1节,综合练习1节,单元测验与反馈2节。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1节15节增加专项练习2节,综合练习2节
35、。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节18节增加综合练习2节,单元测验与反馈2节。 三角形 6节10节增加专项练习2节,单元测验与评讲2节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节10节增加专项练习2节,单元测验与评讲2节统计4节5节增加专项练习1节数学广角5节5节总复习4节10节合计60节90节数学教学计划 篇9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
36、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三教学求 (目的要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7、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
38、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
39、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教学难点:100
4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五、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
41、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左右(七)、统计(3课时左右)(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数学教学计划 篇10一、教学指导思想1。常规教学注重落实,加强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备课组各位成员的特点和作风。2。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争取学生数学素质不断提高,争取高考出优良成绩。二、具体措施1。认真研究教材与考试说明,明确重点,难点,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向,科学地制订备考计划。(1)计划在学科组教研活动期间专门学习研讨教材,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研究每一章节的考点,热点,研究每一章考题新题与旧题,内容稳定型与迁移型等关系以此指导课堂教学,
42、使课堂教学尽量少走弯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在研究新大纲、新教材,新考纲的研究之后,我们觉得,高考对知识难度在逐年减小,能力考查比重逐年增加,其基本知识结构不会变,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不变。根据这一点,在每堂课都制定明确的并与之相符的教学目标,不求过难,过繁,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做到稳中求改,稳中求变,稳中求新。(3)在复习的同时要求学生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不以知识点的记忆为目标,而应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目的。注重过程和联系,注意建立知识网络。并注意蕴涵在基础知识中的能力因素,注意基本问题中的能力培养。特别是要学会把基础知识放在新情景中去分析,应用。(4)高中的重点知识
43、在复习中要保持较大的比重和必要的深度。原来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平面三角及解析几何中的综合问题等。在教学中,要避免重复及简单的操练。新增的内容:向量、概率等内容在复习时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总之高三的数学复习课要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加强运算能力为主体进行复习。(5)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题、习题上;放在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习题上;放在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定出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案。(6)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学科能力,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要考查数学思想方法,要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我们在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如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解析法等数学基本方法都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予以复习及落实。2。注重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团结协作形成合力。(1)参加集体备课前,要求每位教师一定要自己充分备好课,经过集体备课,互相交流,形成共识,修改教案,再上课。(2)文科、理科要分别统一进度,统一单元教学重点和练习要求,统一练与讲评,统一印制单元练习题,统一补充课本以外内容,在此基础上逐步统一每一节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3)课堂教学模式,堂上练习及课后作业,具体内容可不一致,但教学目标要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