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试卷分析和复习建议.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1年试卷分析和复习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试卷分析和复习建议.ppt(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年试卷分析和复习建议年试卷分析和复习建议金恩喜金恩喜五大主题五大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物质构成的奥秘二、物质构成的奥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三、物质的化学变化四、化学与社会发展四、化学与社会发展五、科学探究五、科学探究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及课标解析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及课标解析2010年和年和2011年课标主题所占分值及比例年课标主题所占分值及比例课标课标主主题题分分 值值比比 例例20102010年年20112011年年20102010年年20112011年年物物质质的构成的构成及及变变化化10108 820%20%19%19%身身边边的的化学物化学物质质181
2、8191930%30%37%37%化学学化学学习习方法的研究方法的研究1616171732%32%35%35%化学化学计计算算6 66 612%12%12%12%20112011年度吉林省中考化学考点分布年度吉林省中考化学考点分布统计统计:一级考点二级考点三级考点分值比例科学探究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12%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周围的空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510%水与常见的溶液硬水与软水12%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12%金属与金属矿物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36%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24%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12%酸的化学性质816%盐的化学性质36%物质构成的奥
3、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12%微粒构成物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12%认识化学元素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36%碳元素组成的单质48%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12%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612%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48%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36%化学物质与健康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24%考试结果的分析考试结果的分析年份年份参考参考人数人数优优秀秀人数人数良好良好人数人数及格及格人数人数不及格不及格人数人数平均分平均分20102010747747209209192192154154
4、19219235.435.4百分比百分比28.0%28.0%25.7%25.7%20.6%20.6%25.7%25.7%20112011年年695695234234150150858522622634.634.6百分比百分比33.7%33.7%21.6%21.6%12.2%12.2%32.5%32.5%考生答题中暴露出的问题考生答题中暴露出的问题第一道大题中的第第一道大题中的第6小题是与日常生活密切小题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相关的题,教师只重视了传授教材中的知识,题,教师只重视了传授教材中的知识,忽视了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的客忽视了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的客观事实,导致学生失
5、分较多。观事实,导致学生失分较多。第二大题为填空题,其中第二大题为填空题,其中4小题共小题共12分,这分,这4道小题整体来看难度不大,错误率较高的题是道小题整体来看难度不大,错误率较高的题是第第10小题,其原因:小题,其原因:1、离子符号写错;、离子符号写错;2、化、化合价正负化合价和不等于零。第合价正负化合价和不等于零。第11题小为物质题小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题。这道题只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题。这道题只是从教材练习题当中演变而来,但是错误率较是从教材练习题当中演变而来,但是错误率较高。高。第四大题中的第第四大题中的第18小题主要考查酸的小题主要考查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
6、方程式。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错误原因有:对于复分解反应条件和错误原因有:对于复分解反应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掌握的不够透彻。金属活动性顺序掌握的不够透彻。第五大题计算题错误原因具体有:第五大题计算题错误原因具体有:(1)审题不清,反应物和生成物搞不清;)审题不清,反应物和生成物搞不清;(2)计算失误,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失误,)计算失误,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失误,列比例式求解的计算不准;列比例式求解的计算不准;(3)解题不规范,未知数带单位等。)解题不规范,未知数带单位等。主要表现主要表现:(1)双基不扎实。表现在:学生对常见物质的组成、结构、)双基不扎实。表现在:学生对常见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7、、用途记忆不牢;仪器的名称、化学概念等最基本的化性质、用途记忆不牢;仪器的名称、化学概念等最基本的化学术语书写不正确;化学用语的书写不规范,如学术语书写不正确;化学用语的书写不规范,如Cl写成写成Cl;化学方程式中忽视条件、化学方程式中忽视条件、等。等。(2)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表现在: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表现在: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情景与其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考虑问题,不能准确地理解将情景与其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考虑问题,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如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题意。如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分析。(3)分析和提
8、取信息的能力不够。表现在:审题时不能将)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够。表现在:审题时不能将题目中陌生情景读懂,读透,挖掘出情景中的隐含条件;不题目中陌生情景读懂,读透,挖掘出情景中的隐含条件;不能将题目中信息和需要解答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也不能将题目中信息和需要解答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也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劳动经验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劳动经验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来。(4)学生重答案不重过程。表现在:在探究题中,平时学)学生重答案不重过程。表现在:在探究题中,平时学生只是埋头记答案,不喜欢也不动脑筋思考怎样进行探究。生只是埋头记答案,不喜欢也不动脑筋思考怎样
9、进行探究。在计算题讲评中也常出现学生问答案:等于多少嘛?而且表在计算题讲评中也常出现学生问答案:等于多少嘛?而且表现为无答案就显得焦躁不安,急急忙忙算答案,只管答案不现为无答案就显得焦躁不安,急急忙忙算答案,只管答案不管计算过程。管计算过程。因此,学生在此类题目中失分较多。因此,学生在此类题目中失分较多。(5)重视教材中的知识,忽视了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重视教材中的知识,忽视了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的客观事实。今年的中考试题中,与化学与社会离不开化学的客观事实。今年的中考试题中,与化学与社会发展部分相关的题目共占了发展部分相关的题目共占了9分。卷面反映出很多学生不能分。卷面反映出很多
10、学生不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表明学生的学灵活地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脱离了生活实际,也说明习过程脱离了生活实际,也说明“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还未真正走进课堂。的课程理念还未真正走进课堂。课标解析及命题规律课标解析及命题规律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一、地球周围的空气;一、地球周围的空气;二、水与常见的溶液;二、水与常见的溶液;三、金属与金属矿物;三、金属与金属矿物;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重点要掌握的重点要掌握的14种物质种物质三种单质(三种单质(
11、O2、C、Fe)四种氧化物(四种氧化物(CO2、CO、H2O、CaO)、)、两种酸(两种酸(HCl、H2SO4)、)、两种碱两种碱NaOH、Ca(OH)2、三种盐(三种盐(NaCl、Na2CO3、CaCO3)建议让学生自己整理相关内容的知识体系。建议让学生自己整理相关内容的知识体系。一、地球周围的空气一、地球周围的空气课标要求:课标要求:重点掌握:重点掌握: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和选择依据,以及相关反应的化学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和选择依据,以及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气的验满方法;铁、镁、磷、铜等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化程式,氧气的验满方法;铁、镁、磷、铜等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
12、象等。学方程式、现象等。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药品选择,二氧化碳的验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药品选择,二氧化碳的验满、检验方法(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水、与紫色石蕊检验方法(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水、与紫色石蕊试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等。试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等。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碳单质之间的三角转化。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碳单质之间的三角转化。4.碳单质、氢气、一氧化碳的性质。碳单质、氢气、一氧化碳的性质。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6.空气的成分;氮气、稀有气体的
13、用途;大气污染及防治。空气的成分;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大气污染及防治。中考命题规律中考命题规律氧气的性质一般以描述实验现象为主,常氧气的性质一般以描述实验现象为主,常出现在选择题中;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般与出现在选择题中;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般与其性质实验结合起来考查实验仪器、药品、其性质实验结合起来考查实验仪器、药品、装置的选择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等,常出现装置的选择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等,常出现在实验探究题中。在实验探究题中。这一部分的复习关键是充分理解空气中氧这一部分的复习关键是充分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熟悉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气含量测定的原理、熟悉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原理、理解制取原理及装置
14、选择间的关系。原理、理解制取原理及装置选择间的关系。碳及碳的化合物是整个教材的重点内容,在中考碳及碳的化合物是整个教材的重点内容,在中考中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实中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更是近几年各地中考的热点。际中的应用更是近几年各地中考的热点。C60、碳纳米管等新发现的碳单质常作为命题的、碳纳米管等新发现的碳单质常作为命题的素材,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及素材,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及相关计算。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用实验方法相关计算。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用实验方法探究其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更是各地中探
15、究其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更是各地中考的重点,也是考查的高频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及考的重点,也是考查的高频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处理方法也常考,目的是使同学们对其毒性的危害处理方法也常考,目的是使同学们对其毒性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碳及碳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的命题有充分的认识。碳及碳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的命题多以网络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多以网络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还将是以后命题的热点,命题方向会从实际情景还将是以后命题的热点,命题方向会从实际情景出发,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出发,用以解
16、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涉及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重要性。涉及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等。究题等。这一部分的复习关键是在熟练掌握碳及其化这一部分的复习关键是在熟练掌握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基础上注意和实际问题相联系,多从合物的性质基础上注意和实际问题相联系,多从生活中寻找化学知识。做习题时要加以选择,要生活中寻找化学知识。做习题时要加以选择,要有针对性进行解题训练,做到一题多得,举一反有针对性进行解题训练,做到一题多得,举一反三。三。二、水与常见的溶液二、水与常见的溶液课标要求:课标要求:重点掌握:重点掌握:1.溶液的组成;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外界条件对溶解溶
17、液的组成;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外界条件对溶解速率的影响;饱和溶液的涵义与判断;溶解度的涵义,会用速率的影响;饱和溶液的涵义与判断;溶解度的涵义,会用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问题;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等。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问题;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等。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仪器,步骤和误差分析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仪器,步骤和误差分析等。3.过滤操作所用的实验仪器,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等。过滤操作所用的实验仪器,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等。4.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硬水软化的方法;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硬水软化的方法;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水污染及其防治;溶液在
18、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等。水污染及其防治;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等。中考命题规律中考命题规律水和溶液一直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内容。由于水资源分布水和溶液一直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内容。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淡水资源的严重缺乏,使得水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不均和淡水资源的严重缺乏,使得水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各地中考关于水的考查主要是将水的知识和生产、生活实各地中考关于水的考查主要是将水的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命题由单一型转向综合型,考查水资源的利用际相结合,命题由单一型转向综合型,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方法,体现开发水、利用水、保护水的教育功能。和保护的方法,体现开发水、利用水、保护水的教育功能。以
19、水为材料将构成物质的粒子图示化,综合考查物质的组以水为材料将构成物质的粒子图示化,综合考查物质的组成、变化和分类是最近几年各地的命题趋势,在选择题和成、变化和分类是最近几年各地的命题趋势,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都会出现。填空题中都会出现。各地关于溶液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主要各地关于溶液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主要体现在:溶液的概念和组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知体现在:溶液的概念和组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知识,这些知识的考查多放在具体的实例和现象中,和其他识,这些知识的考查多放在具体的实例和现象中,和其他知识穿插在一起。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考查,多强调对知识穿插在一起。溶解
20、度和溶解度曲线的考查,多强调对溶解度的理解,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质质量分数的溶解度的理解,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很少单独考查,多数是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结合起来。计算很少单独考查,多数是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结合起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多出现在实验探究题中,考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多出现在实验探究题中,考查配制的步骤和仪器的使用。查配制的步骤和仪器的使用。三、金属与金属矿物三、金属与金属矿物课标要求:课标要求:重点掌握重点掌握:1.常见金属的物理通性和特性。常见金属的物理通性和特性。2.金属活动性顺序即相关应用。能根据现象判断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即相关应用。能根据现象
21、判断金属的活动性,能设计实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写出相的活动性,能设计实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现象。一些现象。3.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铝、铁、铜分别与氧气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铝、铁、铜分别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4.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合金的性能和应用;金属锈蚀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合金的性能和应用;金属锈蚀的原因和防止方法;金属资源、材料及其回收等。的原因和防止方法;金属资源、材料及其回收等。中考命题规律中考命题规律该部分的命题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实该部分的命题多与
22、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实际应用为背景,设计情景题,体现学以致际应用为背景,设计情景题,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用的原则,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涉及选择、填空、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涉及选择、填空、实验探究、计算等。验探究、计算等。复习该专题时要注意对知识的系统化理复习该专题时要注意对知识的系统化理解和应用,尤其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要掌解和应用,尤其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要掌握答题技巧。握答题技巧。课标要求:课标要求: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1.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反应规律、反应实质、现象描述、化学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反应规律、反应实质
23、、现象描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符号的书写;中和反应的实质和应用等。方程式的书写、离子符号的书写;中和反应的实质和应用等。2.利用酸的性质解决鉴别、制取、除杂、保存等问题;浓盐酸的挥发利用酸的性质解决鉴别、制取、除杂、保存等问题;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常见酸、碱、性;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常见酸、碱、盐的用途等。盐的用途等。3.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三者的转化关系;氧化钙做干燥剂的原因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三者的转化关系;氧化钙做干燥剂的原因及干燥剂变质的问题;氢氧化钠固体可做干燥剂的原因,以及氢氧及干燥剂变质的问题;氢氧化钠固体可做干
24、燥剂的原因,以及氢氧化钠等碱需密闭保存的原因;探究、检验氢氧化钠等碱变质后的产化钠等碱需密闭保存的原因;探究、检验氢氧化钠等碱变质后的产物;利用碱的性质探究中和反应的产物等。物;利用碱的性质探究中和反应的产物等。4.溶液的酸碱性,酸碱度与溶液的酸碱性,酸碱度与pH值之间的关系;指示剂与酸性、碱性值之间的关系;指示剂与酸性、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酸雨的形成及危害等。溶液的变色情况;酸雨的形成及危害等。5.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的俗名、来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重要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的俗名、来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重要用途和存在,以及它们各自的特性。用途和存在,以及它们各自的特性。6.常见化肥的分
25、类;铵态氮肥的鉴别,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化肥合理常见化肥的分类;铵态氮肥的鉴别,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化肥合理使用的必要性等。使用的必要性等。重点掌握:重点掌握:中考命题规律中考命题规律酸碱盐是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物质,酸碱盐的知识酸碱盐是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物质,酸碱盐的知识在中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因在中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因此是各地中考的必考点,在今后的中考命题中还将保持此是各地中考的必考点,在今后的中考命题中还将保持以下特点:以下特点:1酸碱盐的组成和分类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酸碱盐的组成和分类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2重点考查常见的几种酸、碱、盐的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试卷 分析 复习 建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