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流程的演变 - 流程简介.ppt





《印刷工艺流程的演变 - 流程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工艺流程的演变 - 流程简介.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授课知识点n模拟工艺流程 n数字工作流程的产生和发展n数字打样和数字印刷与工艺流程变革关系 nCIP4联盟和相关标准第二章第二章 印刷工艺流程的演变印刷工艺流程的演变1 一、数据是组织生产的依据 表现在:(1)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和开发、工艺流程制订、生产组织和管理、编制质量检验规范、市场营销和推广;(2)产品报价、核价和定价;(3)指导消费者使用产品。二、工艺数据和管理数据 工艺数据:控制生产过程,按产品要求选择设备、原辅材料和动力供应等,在生产节点上控制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质量。管理数据:控制生产成本,以最合理的消耗获得最佳效益。数据类型: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2.1 模拟工艺流程2.1.1
2、生产数据与工艺流程的关系22.1.2 以照相制版为基础的模拟工艺流程 时间:1970年前,以模拟数据为基础;工艺特点:过分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巧,连续调原稿中大量信息不能充分利用,分色和加网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操作。32.1.3 基于电分制版的模拟生产工艺 工作方式:电子控制,滚筒扫描仪从原稿读取信息,并在处理单元中执行分色和颜色校正,分色控制比照相分色灵活。主要缺点:(1)页面对象不加区分一概加网;(2)扫描结果不能存贮为数字文件,以便进一步编辑和处理。42.2 数字工作流程的产生和发展2.2.1 以桌面系统为基础的工艺流程 工作方式:图像扫描、文字输入和编辑、图形设计和制作、排版在一台工作
3、站上进行,结果由RIP解释并输出。主要缺点:拼大版仍然需要手工操作。主要优点:针对不同性质的页面对象作栅格化转换。52.2.2 数字拼大版与计算机到胶片技术 主要标志:(1)大规格胶片照排机;(2)数字拼大版软件。数字拼大版软件:(1)印刷工艺流程数字化程度提高;(2)胶片输出和拼大版两种操作相互交换位置,页面在胶片上的定位比手工拼大版准确得多,避免材料和处理时间浪费。62.2.3 以CTP为基础的直接制版工作流程 技术基础:(1)计算机直接制版;(2)数字打样和色彩管理技术。数字作业范围:延伸到印版输出和打样,晒版不再需要,实 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印前作业整体数字化。CTP技术的扩展应用:柔印、
4、凹印和丝网印刷,其中凹印和丝网直接制版分别称为CTC与CTS。72.2.4 计算机集成制造 计算机集成印刷的归宿:建立“网络印刷厂”。两大支持技术:网络技术与数字控制技术。目标:实现数据的远程访问、生产的远程控制、产品质量的远程跟踪以及作业的远程递交等。8 一、CTP流程的特点 (1)网点扩大比胶片记录再晒版小,不能采用胶片传递函数补偿;(2)CTP印版与PS版不同,因而水墨平衡参数、油墨密度设置和层次复制曲线也不同。二、数字打样对CTP工艺的重要性 理想要求:数字打样应反映印刷工艺的半色调网点属性。实际:数字打样无法模拟印刷网点;原因:(1)某些数字打样设备不采用半色调加网技术;(2)基于半
5、色调技术的数字打样系统未必能产生与CTP印版相同的网点结构(数字打样和印版成像是两个独立的扫描转换过程,因而打样网点与印刷网点不同)。2.3 数字打样和数字印刷与工艺流程变革的关系2.3.1 数字打样9 三、数字打样要点 关键:印刷颜色与打样结果匹配,不能用放大镜检查印刷网点与打样网点的接近程度。条件:标准光源,视觉检查与仪器检查相结合。四、数字打样技术 类型:半色调打样,连续调打样。实现技术:彩色喷墨复制、染料热升华、激光彩色打印和热转移复制技术等,设备和消耗材料的价格可能有很大的差别。2.3.1 数字打样10 五、页面打样和拼大版打样 页面打样:检查字体、线条稿和版式的准确性,应在生产前期
6、开始;彩色打样:检查颜色表示的准确性;具体做法:设备有组合页面打样和彩色打样能力时,页面打样可与彩色打样组合进行,但两者应相互独立,彼此能清晰地区分。拼大版打样:大规格印版输出的需要,从整体上检查操作的正确程度;页式出版物:连续编号的页面序列,相互间有严格的前后次序关系,且拼成大版时出现在印张上的页码需符合特定的装订要求;打样设备:通常采用大规格喷墨打印机,例如Agfa公司生产的Atlas(具有连续调复制特点的鼓式打样设备)。2.3.1 数字打样112.3.2 数字工作流程与数字印刷 工艺本质:无需印版,因而常称为无版印刷。数字作业范围:从原稿准备开始直至获得印刷品的整个过程都使用数字工作方式
7、,数字化作业扩展到了印刷。12 一、早期标准 不具备控制和跟踪整个印刷作业的能力。二、基于统一构架的国际标准 必要性:印前数字工作流程出现后,人们一直希望制定一个基于统一标准的出版与印刷供应链结构,以及能涵盖印刷作业整体流程的一套协议和规范。JDF联盟:Adobe、Agfa、Heidelberg与Man Roland组建,JDF是基于XML的作业定义格式。CIP3联盟:以PJTF(便携式作业传票格式,1997年Adobe公司制定)为基础定义印刷生产格式PPF,由于PJTF是基于PostScript语言的,因而PPF也是基于PostScript的。2.4 CIP4联盟与相关标准2.4.1 制定国
8、际标准的必要性13 一、CIP3联盟 发起单位:Adobe、爱克发、富士、科达、罗兰和海德堡等15家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生产商、供应商和软件开发商;时间:1995年2月;全称: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Integration of Prepress,Press and Postpress(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集成国际合作组织);简称:CIP3。二、PPF格式 格式简介:以PostScript技术为基础的延伸格式,吸收了PJTF的精华,支持通用格式编码标准Unicode。由于技术和时间上的原因,产生在PPF格式前的PS解释器(RIP)不能完全解释PPF,会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印刷工艺流程的演变 流程简介 印刷 工艺流程 演变 流程 简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