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安全精选文档.ppt
《矿井通风与安全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通风与安全精选文档.ppt(1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矿井通风与安全本讲稿第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矿井通风 时文玉时文玉 电话:电话:4516514(办)(办)4513060(宅)(宅)新疆煤炭工业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新疆煤炭工业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2003年年7月月本讲稿第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目录第一章井下空气第二章通风系统第三章矿用通风机第四章掘进通风第五章矿井通风网络分析第六章矿井需风量与风量调节第七章矿井空调第八章通风测量第九章 通风质量标准化标准本讲稿第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绪论工作环境的特殊性l地表大气与井下空气靠自然通风和空气扩散所进行的交换量很小,氧气减少。l开采活动破坏了地层原始的平衡状态:涌水和突水;有毒、有害气体增加;热量散发。l在矿
2、物的采、掘、装、运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污染井下空气。l井下无自然光源(阳光),照明条件差;井下各类机电设备和放炮产生噪音;工作空间受限;使井下的工作环境恶化。本讲稿第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绪论矿井通风的目的:l1、供给井下充足的新鲜空气;l2、排除、冲淡井下有害有毒气体;l3、调解矿井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l4、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l新风(进风):风流流入井下后,没有经过工作面前,成分没有发生变化。l污风或乏风(回风):风流经过工作面后,其成分发生了变化。本讲稿第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绪论通风技术和管理上的存在的漏洞是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l1949年至1995年我国发生的3人以上瓦斯(煤
3、尘)爆炸事故共361起,从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中可见,因矿井通风问题引起瓦斯积聚的有288起,占事故总数的80。l其中通风系统存在问题的53起,局部通风机停风的56起,l风量不足的56起,巷道局部无风的26起,l盲巷积存瓦斯的24起,采空区积存瓦斯的39起,l放炮后积存瓦斯的27起,循环风7起。本讲稿第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章井下空气第一节井下空气的成分空气干空气水蒸气湿空气表11干空气的标准成分(p1)成分气体分子量体积百分比质量百分比氮气(N2)28.01378.08475.53氧气(O2)31.998820.947623.14氩(Ar)39.9340.9340.05二氧化碳44.0099
4、50.03141.27其它气体0.0030.01本讲稿第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章井下空气第一节井下空气的成分井下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气和氮气及少量二氧化碳。l氧气:相对密度为1.11,人静止状态下耗氧量0.25 l/min,工作时耗氧量13 l/min;l当浓度小于17时,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当浓度小于15时,无力进行劳动;l当浓度小于12时,有生命危险;当浓度小于3时,立即死亡。l规程规定工作面进风流中=20l氮气: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水,不助燃,无毒。地层中涌出。当氮气浓度升高时,意味着氧气浓度的减少,可引起缺氧窒息。二氧化碳(略)后叙。本讲稿第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章井下空气第一
5、节井下空气的成分井下空气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氢气(H2)等。(特点见p24)其来源是爆破生成的炮烟、矿物氧化、火灾、爆炸,以及柴油机工作产生的废气等,有的井下天然存在。Co2:无色,略有酸味,相对密度1.52,不支持燃烧,对人的呼吸又刺激作用,10%以上有窒息危险(窒息特征略)。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不得超过0.5,在采掘工作面和采区的回风流中,不得超过1.5,在矿井和一翼的总回风不得超过0.75。本讲稿第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章井下空气第一节井下空气的成分稀释矿内有害气体
6、的措施:l应向矿内连续供给新鲜风流,使之达到安全浓度。CH4和CO2是矿内有害气体的主要成分,稀释它们所需的风量最大,所以它们是确定矿井风量和工作面风量的主要依据。l抽放瓦斯、煤体注入石灰水以减少H2S和SO2、防止煤炭自燃、采取综合防尘措施等。l爆破后空气中的CO、CO2、NO2等气体浓度往往超过安全浓度,除了采取水炮泥、喷雾洒水等措施外,必须等炮烟吹散后方可进入掘进工作面。l当发生爆炸、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时,空气中有害气体 的 浓 度 通 常 是 致 命 的,应 佩 带 自 救 器。本讲稿第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章井下空气第二节空气的物理性质与状态参数物性参数与状态参数一、空气的物
7、性参数l1气体常数pv=RT 干空气的折合分子量Md为28.97,折合气体常数Rd为287 J/kgK。水蒸汽的分子量Mv为18.015,气体常数为461.5287 J/kgK。湿空气的折合分子量和折合气体常数与水蒸汽的分压力有关;分压力越大,则折合分子量越小,折合气体常数越大。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章井下空气第二节空气的物理性质与状态参数2比热l在常温常压下,干空气的定压比热为1.01kJ/kgK,水蒸汽的定压比热为1.85kJ/kgK。3粘度l动力粘性系数,单位:Pasl运动粘性系数,单位:m2/sl在0下,=1.685810-5 Pas =1.3010-5/sl在20下,=1
8、.794610-5 Pas,=1.4910-5/s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章井下空气二、空气的状态参数1压力p,单位:帕(Pa)l1Pa=1N/。1bar=105 Pa,1atm=101324.96Pa。2水蒸汽分压力:将一定量的湿空气中的水蒸气抽出,使其保持与原来湿空气相同的温度和压力,这时的水蒸气的压力叫水蒸气分压力;符号:Pv;同样有干空气分压力Pd;空气压力等于水蒸气与干空气分压力之和。3密度与比容l密度符号,单位kg/m3。l=(1/287T)*(P-0378P)Pal或=0.465P/(273+t)kg/m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章井下空气二、空气的状态参数l4
9、干球温度Tt+273.15t5(t-32)/9 T热力学温度(绝对温度);t华氏温度。l5含湿量d,单位g/kg(d.a)l6湿空气的焓1kg干空气的焓和0.001d水蒸汽的焓的总和: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章井下空气7、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1)、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质量。符号:;单位:kg/m。(2)、相对湿度:空气的水蒸气的分压力Pv与相同温度下水蒸气的饱和压力Ps的比。即=(Pv/Ps)100%;相对湿度的测量见第八章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章井下空气第三节井下气候条件一、热应力指标l人体在静止状态下产热量大约70100W,在水平巷道中行走能量消耗约29
10、0W。l人体主要散热方式:对流换热、辐射、汗液蒸发l决定人体表面散热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l井下气候标准:教材P11-12(规程102条)。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常用的热应力指标l干球温度:空气一般温度(Td).l湿球温度:温度计包湿的温度(Tw).l有效温度(tb)、导引温度(tr)l同感温度:综合指标.(见下图)l卡他度:衡量人体散热指标.lK=F/t 其中k-卡它度值(毫卡/秒.平方厘米;F-卡它计常数(毫卡/平方厘米);舒适k值:l轻劳动:6;中等:8;繁重:10;SYT: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章通风系统
11、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机的工作方法、通风方式和通风网络的总称;主要由风机和通风网路两部分组成。一、矿井通风方式l1.中央式l1)中央并列式(适用条件P13)l2)中央分裂式(中央边界式)(适用条件P15)l2对角式l1)两翼对角式(适用条件P15)l2)分区对角式(简称分区式)(适用条件P15)l3区域式(适用条件P15)l4混合式适用条件P16)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a中央并列式b中央分列式c两翼对角式d分区式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e区域式f中央并列与对角混合式g中央分列与对角混合式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章通风系统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二、主要通风
12、机的工作方法l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压入式和抽出式和抽压混合式三种。a抽出式b压入式c抽压混合式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章通风系统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三、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原则l1要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每一通风系统至少有一个进风井和一个回风井。l2进风井口必须布置在粉尘、有害气体和高温气体不能侵入的地方l3通常以罐笼提升井兼做进风井,回风井则常是专用风井,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和箕斗提升井不应兼做风井。l4通风系统简单,风流稳定,易于管理。l5发生事故时,风流易于控制,人员便于撤出。l6所有矿井都要采用机械通风,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安在地面。矿井不得采用局部通风机群作为主要通风机用
13、。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章通风系统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l三、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原则l7多风机并联运转时,其公用段阻力应小于任一风机风压的20。l8开拓新水平的回风流应能直接进入总回风道。l每一个生产水平和采区,都必须布置单独的回风道,实行分区通风。l井下爆破材料库、井下充电室、机电硐室必须有单独的新鲜风流通过,回风风流应引入回风巷。l9满足防治瓦斯、火、尘和水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l10尽量减少通风构筑物设施和对角巷道的布置,以免引起大量漏风和防止风流发生反向。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章通风系统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l四、通风系统图与网络图l(一)通风系统图矿井通风系统
14、图必须标明以下内容:l1矿井通风系统的风流路线和风流方向;l2各巷道、硐室和工作面的风量值与阻力值;l3通风、防火、防尘设施和各通风构筑物的安装地点,以及火区位置和范围。l4、通风部门要按季绘制,按月修改;开采几个煤层必须有矿井通风系统图和分层通风系统图。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章通风系统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l(二)通风网络图(绘制步骤P21-22)a通风系统图b通风网络图图23盘式斜井的通风系统图和通风网络示意图131,2,7分支编号;,节点编号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章通风系统第二节采区通风系统l一、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l1每一个生产水平和采区,都须布置单独的回风道
15、,实行分区通风。l2回采和掘进工作面都应独立通风,有特殊困难必须串联通风时应符合有关规定。l3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回采工作面严禁采用下行通风。l4掘进和回采工作面的进回风,都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落区。l5采空区须及时封闭。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章通风系统第二节采区通风系统l一、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l7倾斜运输巷道中,不应设置风门。l8掘进巷道与其它巷道贯通前,通风部门必须预先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贯通后须立即调整系统,防止瓦斯积聚,待风流稳定后,才可恢复工作。l9为了便于在火灾时控制风流、扑灭火灾和防止烟气中毒事故,采区内应选择适宜地点预设反风门或防火门。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
16、一百五十七页第二章通风系统第二节采区通风系统l二、采区上、下山的布置l(一)上(下)山的数目l每一采区至少要有两条上(下)山,即运输机上山及轨道上山,其中一条进风,一条回风。l生产能力特大或瓦斯涌出量大,或上、下多区段同时生产,或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区,往往增开一条或多条通风行人上山。l(二)进、回风上山的选择l轨道上山进风、运输机上山回风l运输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l(三)中央上山和边界上山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章通风系统第二节采区通风系统l三、关于采掘工作面串联通风l采、掘工作面都应独立通风;同一采区、同一煤层上下相连的两个回采面、其总长度不超过400m,回采面和与其连接
17、的掘进面,掘进面和与其相邻的掘进面,在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以串联通风,但串联次数不得超过一次。l在进人上述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必须装有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0.5其它有害气体应符合规程规定。l在有瓦斯(二氧化碳)喷出或有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煤层中,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串联通风。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章通风系统第二节采区通风系统l四、长壁工作面通风系统的类型和特点l(一)长壁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的布置形式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章通风系统第二节采区通风系统四、长壁工作面通风系统的类型和特点l(二)采用上行风或下行风l下行风
18、与顺向通风l联邦德国1980年5月用下行风的采面占45,前苏联、美国、英国等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l我国平顶山、徐州、中梁山、芙蓉、涟邵、邢台、阜新、淮南、淄博等等局矿也先后采用下行风。l用下行风顺向通风,与上行风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l1降尘方面l2降温方面l3瓦斯涌出方面l4防灭火方面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章通风系统五、采区的通风构筑物l为了保证井下风流沿设计的路线流动、各个用风地点得到所需风量,不得不在通风系统中设置一些通风构筑物,以控制风流的方向和数量。l采区内的主要通风构筑物有:风桥、挡风墙、风门和调节风窗。l通风构筑物的数量、位置和质量对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抗
19、灾能力和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章通风系统第二节采区通风系统六、局部反风l矿井反风的目的:当井下一旦发生火灾时,能够按需要有效地控制风流方向,确保安全撤离和抢救人员,防止火灾区扩大,并为灭火和处理火灾事故提供条件。矿井反风方式有全矿性反风、区域性反风和局部反风三种。l当采区内发生火灾时,主要通风机保持正常运行,通过调整采区内预设风门开关状态,实现采区内部部分巷道风流的反向,把火灾烟流直接引向回风道的反风方式,称为局部反风。如果火灾发生在某一采区或工作面的进风侧,应当采用局部反风措施,防止火灾烟流进入人员汇集工作地点,减少灾害损失。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一百
20、五十七页131112Fpr图210局部反风示意图61采区回风斜巷2170m运输大巷3绞车硐室4采区进风巷5采区轨道下山6采区专用反风巷7采区胶带输送机下山8采煤工作面回风巷9采区变电所10采煤工作面进风巷11掘进工作面12水泵房13采煤工作面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三章矿用通风机矿用通风机按其用途可分为:l主要通风机l辅助通风机l局部通风机按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分为:l离心式通风机l轴流式通风机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节通风机的构造和原理一、离心式通风机1进风口;2工作轮;3螺形机壳;4前导器图图311进风口;2工作轮;3螺形机壳;4前导器7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
21、一节通风机的构造和原理图32叶片出口构造角111轮毂2转向3叶片123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节通风机的构造和原理二、轴流式风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图图337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图34叶片安装角本讲稿第四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节通风机的构造和原理三、对旋式通风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KDZ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的结构示意图本讲稿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节通风机的构造和原理对旋式风机有以下特点18,19:l(1)对旋式系列风机是无静叶轴流式风机,第二级风叶轮兼备着普通轴流式风机中静叶栅的功能,在获得整直圆周方向速度分量的同时,并加给气流的能量,使风机内耗减少了,阻力损失降低了,
22、从而达到普通轴流式通风机不能达到的高效率、高风压、大风量,最大效率可达85%以上。l(2)对旋式风机的性能好,高效区宽,驼峰区风压平稳,风流稳定,在风机工作区间内对旋式风机随风量的增大输入功率变化较小;气流喘振与冲击现象微弱,噪声较低,在风机的工作区间内其噪声小于85()。由于该机壳内衬有消音材料,还免去了前、后消音器,使其安装检修也方便了许多。l(3)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可实现三种运转方式,十分适用于开拓巷道和长距离煤巷送风,最长可达约1500m。本讲稿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一节通风机的构造和原理四、主要通风机的使用要求l1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装有通风机的井口必须封闭严密,其外部漏风
23、率在无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5,有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15。l2必须保证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l3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1套作备用:在建井期间可装置1套通风机和1部备用电动机。备用通风机和备用电动机,必须能在10min内开动。严禁采用局部通风机或风机群作为主要通风机使用。l4主要通风机至少每月由矿井机电部门检查1次。改变通风机转数或叶片角度时,必须报技术负责人批准。l5在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通风机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作,以后每5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本讲稿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节主要通风机的附属装置一、风硐(作用、要求P45)二、扩散器(扩散塔)三、防爆门
24、(防爆井盖)四、反风装置本讲稿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节主要通风机的附属装置四、反风装置l主要的反风方法有:1设专用反风道反风。2轴流式风机反转反风。3利用备用风机的风道反风(无反风道反风)。4调整动叶安装角进行反风。本讲稿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五十七页图35轴流式风机反风道反风6本讲稿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五十七页图37轴流式风机无反风道反风7本讲稿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二节主要通风机的附属装置对反风装置的要求:l1、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l2、结构简单,坚固可靠,漏风少;l3、定期进行检修,确保反风装置处于良好状态;l4、所有操作开关应集中安设,动作灵活可靠,能在10mi
25、n内改变巷道中风流方向;l5、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风量的40。l6、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反风设施,每年进行1次反风演习;当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也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本讲稿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三节通风机的实际特性曲线本讲稿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五十七页第四节自然风压及其利用本讲稿第五十页,共一百五十七页自然通风引起风流反向图E本讲稿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七页思考题1、井下空气与地面空气有哪些区别?2、井下有哪些有害有毒气体?规程规定安全浓度各是多少?3、矿井通风方式有哪几种?4、通风系统图的内容有哪些要求?5、什么叫串联通风?危害有哪些?规程有什么规定?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井 通风 安全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