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合肥教师招聘考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合肥教师招聘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合肥教师招聘考试.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合肥市老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试卷(一) (总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道小题,每题1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标题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 A. 杜威 B. 巴甫洛夫 C. 华生 D. 斯金纳 2. 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 保罗朗格朗 B. 罗杰斯 C. 索尔蒂斯 D. 布鲁纳 3. 苏格拉底法又称为( )。 A. 咨询答法 B. 发觉法 C. 讲授法 D. 雄辩术 4. 皮亚杰的认知开展观属于( )。 A. 人本主义 B. 行为主义 C. 建构主义 D. 新
2、行为主义 5. 联合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确实是在刺激和反响之间建立直截了当联合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练习 B. 学习 C. 强化 D. 稳固 6. ( )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 A. 上课 B. 教学 C. 工作 D. 交往 7.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 )测验。 A. 常模参照性 B. 标准参照性 C. 总结性 D. 开展性 8. 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 A. 在真实的情境中进展 B. 讨论因果关系 C. 严格操纵自变量 D. 简便易行 9. 程序教学的根底是( )心理学。 A. 构造主义 B. 认知主义 C. 行为主义 D. 有用主义 10. ( )制造了发觉学习法
3、。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凯洛夫 D. 布鲁纳 11.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咨询题上坚持( )。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生物进化论 12. 智力能够分解为多种要素,以下哪种要素是智力的核心?( ) A. 观察力 B. 想象力 C. 思维力 D. 制造力 13.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课上,某老师把学生答复的关于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表达了( )。 A. 稳固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理论联络实际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14. ( )反映一个国
4、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方式、层次构造、组织治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转方式和规定。 A. 教育制度 B. 学校教育制度 C. 教育体制 D. 学校领导制度 15. 儿童身心开展有两个高速开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开展( )规律的反映。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16. ( )是现代学校教学的根本组织方式,它的出如今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 课堂教学 B. 复式教学 C. 开放教学 D. 电化教学 17. 教育者要在儿童开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由于人的开展具有(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不平衡性 C. 稳定性和可变性
5、 D. 个别差异性 18. 有人急躁易怒,有人爽朗好动,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怯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什么的表现?( ) A. 性格 B. 情绪 C. 人格 D. 气质 19. 视听觉的反射中枢位于( )。 A. 后脑 B. 中脑 C. 前脑 D. 延脑 20. 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这是哪一种感受规律?( ) A. 感受习惯 B. 同时比照 C. 继时比照 D. 感受转换 21. 学生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随着老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出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 )。 A. 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梦想 22.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
6、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热情 23.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七种根本需要。在这些需要中,最根本的是( )。 A. 平安需要 B. 归属与爱的需要 C. 生理需要 D. 认识和理解需要 24. 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 )。 A. 智力正常儿童 B. 智力超凡儿童 C. 弱智儿童 D. 品德良好儿童 25.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 A. 论语 B. 荀子 C. 孟子 D. 学记 26. 学习者通过观察其别人施行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本人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 A.
7、替代强化 B. 直截了当强化 C. 自我强化 D. 负强化 27. 先行组织策略的代表人是( )。 A. 加涅 B. 布鲁纳 C. 奥苏贝尔 D. 托尔曼 28. 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观念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题2分,共8分) 29. 德育 30. 绝对感受阈限 31. 投射测验 32. 先行组织者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3.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 、 。 34. 妨碍人的开展要素主要有 、 、 。 35.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依照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
8、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他目的,其代表人物有 和 。 36. 研究说明,人们总是做带有倾向性的内归因或外归因,对本人的成绩常做 归因,而对别人的成绩出于嫉妒,可能做 归因。 37. 依照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 、 和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38. 科技开展对教育的作用表如今哪些方面? 39. 简述美育的任务。 40. 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41. 经历的保持是变化的,其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题8分,共24分) 42. 沉默寡言。天赋高,推断力健全,经历力强。文字通畅,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
9、有成绩,尽管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咨询题:以上是黑格尔老师的评语,请谈谈这些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应该怎么样给学生写评语? 43. 新学年开场了,一位充满工作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老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对教室进展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教室内四周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活力。 请你推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44.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觉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因而追咨询是如何回事,小孩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
10、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背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通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竟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行。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小孩进展批判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本人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小孩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小孩去上学了。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询咨询到底是如何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小孩是班上最坏的小孩,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小孩的自尊心时,老师却答复自尊心是本人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
11、,并说他们不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小孩好。 自从这个9岁的小孩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不断特别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咨询题:请用相关的德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展评判。六、阐述题(11分) 45. 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理论试卷(一)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 B 解析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通过观察狗的唾液分泌得出经典性条件反射。 2. A 解析 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结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初次提出的。 3. A 解析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
12、直截了当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咨询题,让学生答复。假如学生答复错了,他也不直截了当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咨询题引导学生考虑,从而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咨询答的方式进展的,因而又叫咨询答法。 4. C 解析 皮亚杰认为,开展确实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互相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 5. C 解析 强化是联合学习理论的核心。 6. B 解析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上课是老师教学的一种方式。 7. B 解析 测验结果转化成标准分数成绩,属于标准参照性测验。 8. C 解析 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严格操纵自变量和实验条件、主动诱发需要调查的现象、对结果进展分析、得出自变
13、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9. C 解析 程序教学认为学习是构成行为库中本不存在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反响-强化一步步实现的。它的根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10. D 解析 布鲁纳的著名论点任何学科都能够以理智上忠实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而理智上忠实的方式应合适儿童认知开展水平,因而儿童发觉学习是一种最正确的学习方式。 11. A 解析 米丁斯基在其著作世界教育史中提出:只有从恩格斯的劳动制造了人本身这个著名的原则出发,才能理解教育的起源。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消费劳动。 12. C 解析 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要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才能反映出来。 13. B 解析 直
14、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老师语言的形象描绘,引导学生构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明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开展认识才能。 14. C 解析 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标准的结合或统一体,它是由教育机构体系与教育的标准体系所组成的。教育体制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内容方式、层次构造、组织治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转方式和规定。 15. C 解析 身心开展具有阶段性: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等几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身心开展的不同特征。 16. A 解析 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的根本方式。课堂教
15、学能够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展教学,一位老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老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 17. A 解析 儿童在某一时期开展某种才能最为迅速有效,错过之后再补就无法到达那种效果或者才能,这确实是关键期,即人的开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8. D 解析 气质是先天的、表如今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19. B 解析 中脑是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 20. C 解析 继时比照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糖和药确实是前后两种刺激物。 21. A 解析 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 22
16、. B 解析 心境是一种比拟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被喜事所引起的愉快心情按其强度来说并不强烈,但这种情绪状态并不在事过之后立即消失,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 23. C 解析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是处于最低层次的,是最根本的需要。 24. A 解析 计算可知,该同学的智商为120。智商在80120的儿童,属于智力正常的儿童。 25. C 解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强调学习是积极的思维过程。 26. A 解析 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别人施行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本人的行为指向。 27. C 解析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论中提出了先行组
17、织策略,指在学习任务本身之前先呈现引导性材料的教学策略。 28. A 解析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标准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构成道德信念,它是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 二、名词解释 29. 德育又叫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认识地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标准、思想标准和道德标准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 30. 刚刚能引起人的感受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受阈限。 31. 所谓投射测验,确实是向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如墨迹或不明确的人物图片),要求被试解释其知觉,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情感、态度、愿望、思想等投射出来。 32.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
18、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同时与认知构造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三、填空题 33. 导向功能 选择功能 鼓舞功能 评价功能 34. 遗传 环境 教育 35. 赫尔巴特 涂尔干 36. 内 外 37. 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 四、简答题 38. 答案要点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开展的根本缘故;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39. 答案要点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美育的任务包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才能,培养审美制造力和塑造完满人格。
19、40. 答案要点 首先,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答复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样的咨询题,可用来区别和区分事物。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处理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咨询题。其次,从心理表征看,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命题和命题网络的方式进展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展表征。 41. 答案要点 首先,保持的内容在数量上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开展,保持量呈减少的趋势。其次,保持内容在质量上也是有变化的,原识记内容中的某些细节,特别是不太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保持中的内容通常比原识记的内容更为完好、更有意义,保持中的内容将原识记的内容的某些特点夸大、突出,使之更具特色
20、。 五、案例分析题 42. 答案要点 黑格尔老师的评语,以比拟艺术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其缺点与缺乏,如此有利于学生的进步。评语以平静的语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照了以下三个原则:(1)写给学生看。(2)写出这个人。(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 给学生写评语应运用开展的目光,通过鼓舞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开展和所获得的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构成健康的目的和正确认识自我,以更好地把握本人将来的开展。 43. 答案要点 这位热情的老师出发点尽管特别好,但事与愿违,过于精心布置的教室反而会产生分散学生留意力、妨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依照无意留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和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
21、的留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留意力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妨碍了专心听课。 44. 答案要点 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意图是想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以此对学生进展教育。但这种做法违背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要素克服消极要素的原则,致使消极要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各种方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本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六、阐述题 45. 答案要点 学习动机的培养,确实是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他们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导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特别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 (1)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合肥 教师 招聘 考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