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课件.ppt
《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旅游的萌芽v旅游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口在空间上的流动。从历史上看,人口的流动分三种:迁徙、旅行、旅游迁徙、旅行、旅游。旅游的萌芽v1、原始社会人类的迁徙(前期,被迫性与求生性)v2、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v3、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v4、封建社会旅行的发展原始社会人类的迁徙v原始社会前期: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靠狩猎和采集为生,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受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新石器时代: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开始形成,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但是并未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由于缺乏劳动剩余物,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原始社会人类的迁徙v在主主观观上来
2、讲,并未旅行的需要,在客客观观上来讲,(气候、天灾)迁徙是为了自然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产生的,处于生存需要。v人类迁徙活动的被被迫迫性性和和求求生生性性说明这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v原始社会人类的迁徙v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是一个性好远游的古代帝王,他“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迁徙往来无常处”,大禹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广泛流传。与现代意义的旅游有本质区别,但揭开了中华民族旅游历史的扉页。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v最初远远不是消遣和度假活动,主要是为了扩扩大大贸贸易易,扩扩大大对对其其他他区区域的了解域的了解。v这个时期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手工作坊产生,大家族,商
3、人开创了旅行的道路。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v第第二二次次社社会会大大分分工工,手工业同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加速了私有制的形成,剩余产品数量增多,产品交换范围扩大。(贸易往来,物物交换)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v第第三三次次社社会会大大分分工工,商业从农、牧、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人们为了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要去其他地区交换自己的产品,产生了旅行经商。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v西方,以古古罗罗马马帝国最为典型(奴隶制国家的发展与繁荣,便利的物质条件,这一切都促进了旅行的发展。)v古罗马帝国疆域辽阔,北部到达英
4、、德、匈牙利,南部到达非洲的埃及,东部到达西亚的幼发拉底河,西部到达大西洋。v全国道路网十分发达,建筑业、手工业、种植业十分发达。地中海成了帝国的“内湖”。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v罗马帝国旅游业兴盛的原因:vA罗马帝国幅员辽阔,而且政治上是统一的,便于旅行和往来。又是当时西方文明的代表,因而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vB陆路和水路交通发达。vC罗马铸币是唯一的通货,也便于携带。vD希腊语与拉丁语是流行的主要官方语言,旅行者便于交流、联系。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v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和社会秩序的动乱,旅行发展条件逐渐消失。国内贸易逐渐下降,商务旅行减少,道路无人管理,沿途盗匪横生。罗罗马马帝帝国国衰衰退退,
5、阿阿拉拉伯伯帝帝国国兴兴起起,地地跨跨亚亚非非欧欧三三洲洲。驿驿道道四四通通八八达达,驿驿站站备备有有驿驿马马和和骆骆驼驼。伊伊斯斯兰兰教教规规定定了了朝朝觐觐制度,使每一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作一次长途旅行。朝觐期间,各地穆斯林云集麦加,举行大朝典礼。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v东方,中中国国,奴隶社会,商朝成为奴隶社会经济繁荣时期。据记载,商代商人的足迹,东北到渤海沿岸乃至朝鲜半岛,东南到浙江,西南到四川,西北到新疆。走遍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v奴隶制社会外出旅行的目的主要是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和经商贸易和经商贸易,并不意味着当时没有以消遣为目的的旅行。主要表现为“享乐旅行享乐
6、旅行”。(劳动剩余物被奴隶主占有)祭祀活动祭祀活动等外出活动,外出巡视、游历。以天子为代表的少数奴隶主。封建社会旅行的发展v旅游的主要类类型型:主要也是商商务务旅旅行行。(经济发展,交通便利)v原原因因: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居多,农业劳动忙闲有致的季节性特点,使人们在主观上缺乏对旅行度假的要求和习惯。v秦朝出现了“驰道”、“直道”。出现了所谓的“士人漫游”、“公务旅行”“宗教旅行”。封建社会旅行的发展v士人漫游的代表:李白、杜甫等士人漫游的代表:李白、杜甫等。v欣赏祖国美景后写下的诗句望庐山瀑布江西庐山江西庐山v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v山山东东泰泰山
7、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封建社会旅行的发展v公务旅行的代表: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v宗教旅行:玄奘西天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v玄奘从长安出发,西出玉门关和阳关而去印度,历时18年,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写成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他在28个国家的所见所闻。v鉴真东渡日本,历尽艰辛,前5次均遭失败。第六次东渡成功。不仅将佛教传入日本,同时将中国的文化、艺术、建筑等传入日本。v帝王巡游:从西周时代起,已经出现了以周穆王为代表的具有政治和游乐双重目的的天子巡游。另外如隋炀帝、清乾隆。v按照旅游史学家们的说法,国际性的旅游行为是在距今约3500年的古埃及产生的,当时的
8、埃及女王曾兴致勃勃地访问了今日的索马里地区。根据中国古籍的记载,中国周朝的周穆王,曾在距今约3000年前,由今日的陕西到今日的青海旅行,在昆仑山与西王母相会。这些故事,当然含有传说的成份,但汉朝的司马迁、唐朝的李白、明朝的徐霞客等大史学家、大文学家、大旅行家,则都在游历中留下了千古不朽的文章;东晋的法显、唐朝的玄奘、明朝的郑和,则被公认为是国际大旅行家。李商隐(周穆王与西王母瑶池相会)v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http:/ 在高度工业化、文明化的当今大社会里,人们的宗教意识日渐淡薄,无神论者与日俱增,朝圣的概念也显得更加宽泛,神圣的内涵则更强调个性化的精
9、神世界。因而,现代朝圣的传统宗教含义明显减少了,而更多地增加了娱乐、政治、文化的内涵。与此相反,往昔一些鲜为涉足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雪域高原、名胜古迹等,倒成了许多现代人心中向往的“圣地”“精神生命乐园”。人们怀着早期朝圣者们同样的动机与目的、同样的虔诚与痴迷,踏上自己神圣的旅程,去寻求并重新确定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心,去追求各自心中不同的神圣的东西。宗教旅游在我国的发展v就中国佛教而言,早期中国佛教受印度佛教的影响,把人与神、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对立起来,要求人们禁欲、苦行,以求得解脱,投生于彼岸极乐世界。v在这种背景下,以宗教为目的的外出活动大多是以苦行面目出现的,毫无游乐可言。中唐以来风
10、靡整个中国的禅宗,改写了佛教的人生哲学。禅宗主张“自心是佛”,“本自无缚,不用求解。”于是佛教的人生哲学便逐渐由禁欲转向自然适意。v这一时期,作为禅宗宗教实践活动组成部分的云游,大多“优哉游哉”。其优游之风堪与文士漫游相媲美。http:/唯宝网宗教旅游的几种形式v根据旅游活动的目的,现已形成至少4种宗教旅游形式:v(1)宗教圣地朝觐旅游宗教圣地朝觐旅游v(2)宗教场所历史文化参观游宗教场所历史文化参观游v(3)宗教文化学习体验旅游宗教文化学习体验旅游v(4)宗教胜地修心养性度假旅游宗教胜地修心养性度假旅游关于宗教旅游的一些事件v1997年11月15日,无锡太湖灵山大佛落成开光,来自世界各地的近
11、10万名信众和游客专程前来参加仪式,车流绵延达20余公里;v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创造了连续15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的好成绩;v雪域高原的布达拉宫,2001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近20万,接近2000年全年的接待量;v2001年国庆长假,广州举办的“中国古代珍奇佛像展”引起了广州市民的极大兴趣,前来参观的市民达10万人之多。在市民的强烈要求下,佛像展延长1周.v最典型的是在各地兴起的巨型佛像的修建热。浙江普陀山观音,1997年落成,高33;无锡灵山大佛,1997年建成,高88;广东西樵山观音1998年建成,高61.9;三亚南山的南海观音铜像,高108;安徽九华山的地藏菩萨青铜立像,高99,连同底座高1
12、55。帝王巡游v规模最庞大、耗资最多也最豪华显赫的旅行。v帝王巡游是指最高统治者对自己的国家或领土所进行的巡视、游览等活动。v帝王巡游,一般叫巡狩,早期大都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政治活动和游乐相结合。帝王巡游v后后来来追追求求享享乐乐和和显显示示权权力力的的色色彩彩越越来来越越浓浓。通过巡视,一则可以饱览风景名胜,达到享享乐乐的目的;二则可以显示帝帝王王至至高高无无上上的的权权威威,震震慑慑人人民民,观观察察民民风风,了了解解民民情情;另另外外一一个个突突出出特特点点是是封封禅禅和和祭祭祀祀活活动动。据记载,历代有72位君王曾经到过泰山进行封禅和祭祀。学术考察旅行v孔子周游列国,可称得上国际旅游。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业 产生 发展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