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课件.ppt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2.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1.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2.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
2、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实验器材【实验器材】铁架台、毫米刻度尺、弹簧、钩码若干、三角板、铅铁架台、毫米刻度尺、弹簧、钩码若干、三角板、铅笔、重垂线、坐标纸。笔、重垂线、坐标纸。【实验过程【实验过程】1.1.仪器安装仪器安装: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固定好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靠近弹簧处将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刻度尺(最小分度为最小分度为1 mm)1 mm)固定于铁架台上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2.2
3、.测量与记录测量与记录:(1)(1)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 0,即弹簧的即弹簧的原长。原长。(2)(2)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待钩码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待钩码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度l,求出弹簧的伸长量求出弹簧的伸长量x x和所受的外力和所受的外力F(F(等于所挂钩码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的重力)。(3)(3)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重复上述实验,要尽量多测几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组数据,将所测数据填写在下列表格中。将所测数据填写在下列表格中。记录表记录表:弹簧原长弹簧原长l0 0=cmcm。次数次数内容内容1 1
4、2 23 34 45 56 6拉力拉力F/NF/N弹簧总长弹簧总长l/cm/cm弹簧伸长量弹簧伸长量x/cmx/cm【数据处理【数据处理】1.1.以弹力以弹力F(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为纵坐标,以弹以弹簧的伸长量簧的伸长量x x为横坐标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连接各点得出弹力力F F随弹簧伸长量随弹簧伸长量x x变化的图线。变化的图线。2.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达式,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误差分析【误差分析】1
5、.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钩码标值不准确和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造钩码标值不准确和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造成系统误差。成系统误差。2.2.偶然误差偶然误差:产生原因产生原因减小方法减小方法弹簧拉力大小弹簧拉力大小的不稳定的不稳定弹簧一端固定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悬挂钩码来另一端通过悬挂钩码来充当对弹簧的拉力充当对弹簧的拉力,待稳定后再读数待稳定后再读数弹簧长度测量弹簧长度测量不准不准固定刻度尺固定刻度尺,多测几次多测几次描点、作图不描点、作图不准准坐标轴的标度尽量大一些坐标轴的标度尽量大一些,描线时让尽描线时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线上或均匀分布于线的可能多的点落在线上或均匀分布于线的两侧两侧【注意事项【注
6、意事项】1.1.安装实验装置安装实验装置:要保持刻度尺竖直并靠近弹簧。要保持刻度尺竖直并靠近弹簧。2.2.不要超过弹性限度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多,以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3.3.尽量多测几组数据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几组数据。4.4.观察所描点的走向观察所描点的走向:不要画折线。不要画折线。5.5.统一单位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应关系及单位。热点一对热点一对实验原理和误差分析实验原理
7、和误差分析的考查的考查【典例【典例1 1】(2015(2015福建高考福建高考)某同学做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世纪金榜导学号的实验。世纪金榜导学号4272204142722041(1)(1)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其示数为7.73cm;7.73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此时弹簧的伸长量l为为cmcm。(2)(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
8、改变弹簧的弹力的弹力,关于此操作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填选项前的字母填选项前的字母)A.A.逐一增挂钩码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B.B.随意增减钩码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和对应的钩码总重(3)(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l与弹力与弹力F F的关的关系图线系图线,图线的图线的ABAB段明显偏离直线段明显偏离直线OA,OA,造成这种现象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
9、原因是主要原因是 。【解题指导【解题指导】(1)(1)命题立意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原理和实验误差。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原理和实验误差。(2)(2)解题关键解题关键:解答本题应关注以下三点解答本题应关注以下三点:刻度尺读数时刻度尺读数时,对有效数字的要求。对有效数字的要求。逐一增挂钩码和随意增减钩码对实验带来的影响。逐一增挂钩码和随意增减钩码对实验带来的影响。从实验注意事项的角度分析图象弯曲的原因。从实验注意事项的角度分析图象弯曲的原因。【解析【解析】(1)(1)由题图乙标尺刻度可知示数由题图乙标尺刻度可知示数l2 2=14.66cm,=14.66cm,l=l2 2-l1 1=6.93cm=6
10、.93cm。(2)(2)为防止弹簧超出弹性限度应逐渐增加钩码的重量为防止弹簧超出弹性限度应逐渐增加钩码的重量,故选故选A A。(3)(3)由图知由图知ABAB段伸长量与弹力不成线性关系段伸长量与弹力不成线性关系,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钩码重力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是钩码重力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答案答案:(1)6.93(1)6.93(2)A(2)A(3)(3)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强化训练【强化训练】如图甲所示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均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均为m m的钩码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
11、)(1)为完成实验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2)(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3)(3)图乙是弹簧弹力图乙是弹簧弹力F F与弹簧伸长量与弹簧伸长量x x的的F-xF-x图线图线,由此可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N/m。图线不过原点是。图线不过原点是由于由于。(4)(4)为完成该实验为完成该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设计实验步骤如下:A.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描出各组(x,F(x,F)对应的点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B.
12、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0;C.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 1个、个、2 2个、个、3 3个、个、4 4个个钩码钩码,并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并记录在表格内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然后取下钩码;E.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
13、写成一次函数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则考虑二次函数;F.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G.整理仪器。整理仪器。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解析解析】(1)(1)根据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弹实验原理可知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弹簧原长和伸长量簧原长和伸长量;(2)(2)根据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弹簧的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弹簧的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或与弹簧对应的或与弹簧对应的长度长度););(3)(3
14、)取图象中取图象中(0.5,0)(0.5,0)和和(3.5,6)(3.5,6)两个点两个点,代入代入F=kxF=kx可得可得k=200N/m,k=200N/m,由于弹簧自重的原因由于弹簧自重的原因,使得弹簧不加外力时使得弹簧不加外力时就有形变量。就有形变量。(4)(4)根据完成实验的合理性可知先后顺序为根据完成实验的合理性可知先后顺序为CBDAEFGCBDAEFG。答案答案:(1)(1)刻度尺刻度尺(2)(2)弹簧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弹簧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的伸长量(或与弹簧对应的长度或与弹簧对应的长度)(3)200(3)200弹簧有自弹簧有自重重(4)CBDAEFG(4)C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究 弹力 弹簧 伸长 关系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