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8 分)分)1. 西北最大的室内水上乐园甘肃方舟水世界,在张掖民乐生态工业园区隆重开业,开业期间普通门票价为 120 元人民币。此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 贮藏手段 B. 价值尺度 C. 流通手段 D. 世界货币【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这里的 120 元是门票的价格,故执行的是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故 B 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错误,排除。点睛:正确区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1)区分价值尺度
2、与流通手段职能需要注意两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的是现实货币。标价、讨价还价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媒介,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2)区分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要注意买卖的时间和空间。流通手段一般是现金交易,表现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买卖的时间和空间上是一致的;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而出现的,其主要特点是取得商品和给付货币在时间、空间上出现分离。如用货币偿清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都属于货币的支付手段。2. 2015 年 10 月 16 日,央行发行 2016 年中国丙申猴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
3、 )与人民币职能完全相同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可购买商品,充当交换媒介 不属于商品A. B. C. D. 【答案】C【解析】央行发行的纪念币的材质是金银,它除去是一般意义上的货币之外,还具有纪念意义,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般等价物,具有货币的所有职能,可以购买商品,也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符合题意。纪念币是货币,人民币是纸币,所以二者的职能并不完全相同,错误。纪念币是商品,所以错误。故答案选 C。【考点定位】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方法技巧】通过关键词语区分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多用“标价” “价格”等词语;流通手段多用“购买” “买卖” “现场交易”等词语;贮藏手段多用“保存” “退出流通领域”等- 2
4、 -词语;支付手段多用“赊销” “赊购” “还债” “地租” “利息” “税款” “工资”等词语;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货” “国际收支” “国际结算”等词语。3. 有三种不同情形:1 克黄金= 一只羊;一头牛先换 5 克黄金货币,再用黄金货币换回农具;1 克黄金=184 人民币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黄金在交换过程中都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人民币执行了黄金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职能 第二种情形下的黄金与第一、第三种情形的黄金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黄金是商品交换过程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A. B. C. D. 【答案】C【解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
5、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即货币产生。第一种情形反映物物交换,黄金是交换价值;第二种情形黄金是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第三种黄金是商品,适合题意,是错误的;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考点定位】货币的产生及本质【名师点睛】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和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交换。4. 价格与商品需求、生产,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发行量的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四组关系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A. B. - 3 -
6、C. D. 【答案】B【解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选项。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相对较小。故 A 图像正确。B 图像错误,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C 图像正确,正确反映了价格与产品供给量的关系。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的发行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故 D 图像正确。故 B 选项入选。5. “做活动”已经成为商家在节假日促销的代名词。为了扩大市场销售,一些商家纷纷在重要的节日关头降低部分商品的价格,以抢占市场、减少库存、加快资金周转,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商家这种做法( )体现了价格变动会导致需求变动 表明降低商品的价格会大幅增加
7、商品需求体现了商家服务消费者的根本目的 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心理,引导人们消费A. B. C. D. 【答案】D【解析】题目中,在一些节假日为了扩大市场销售,一些商家纷纷在重要的节日关头降低部分商品的价格,以抢占市场、减少库存、加快资金周转,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商家这种做法体现了价格变动会导致需求变动,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心理,引导人们消费。故选项入选。选项表述错误,不会大幅度增加消费需求。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选 D。点睛: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当然,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8、一般而言,对生活必需品,当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6. 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A. B. C. D. 【答案】A.7. 双十一是网购一族的狂欢日。网购大军中,大学生是强大的一支,部分学生为了“任性”血拼,不仅办理了银行信用卡,还在网上注册了各类消费信贷平台账号,有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几乎都用来还款。材料中大学生的信贷消费( )违背了避免盲从、理性消
9、费的原则 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表明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增加了当前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A. B. C. D. 【答案】A【解析】题目中,在网购狂欢日,一部分大学生为了“任性”血拼,不仅办理了银行信用卡,还在网上注册了各类消费信贷平台账号,有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几乎都用来还款。材料中大学生的信贷消费违背了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故选项入选。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消费水平。选项错误,其表述与题意不符。选 A。点睛:正确解适度消费(1)适度消费,即合理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就是使消费与我国的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量入为出,既不滞后,也不超前,
10、既不人为抑制,也不盲目攀比,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多少,合理进行消费。适度消费的“度” ,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国情,二是个人家庭收入。人们的消费水平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应,才是适度消费。适度消费要求我们在消费行为中要注意节约资源,鼓励对可再生资源的消费。(2)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提倡适度消费是完全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抑制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不抑制消费。(3)如果对自己收入能力的判断符合实际,能够按时还清贷款和分期付款,采用贷款消费形式就是一种合理消费而不是超前消费;如果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与别人进行盲目攀比,就是超前消
11、费。- 5 -8. 21 世纪是绿色世纪。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目前,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们崇尚绿色消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具有盲目性B绿色消费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C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人们对绿色消费的崇尚具有从众性,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消费崇尚生命、节能、环保,保护健康和环境,符合实际、讲求实惠,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行为,不是求异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引发的
12、消费行为,故选 C。A、B、D 观点都是对绿色消费的错误认识。考点: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点。点评:做好此题要正确把握绿色消费的含义及其与消费心理的关系。9. 大非农指的是非农业就业人口的数值,而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我们指的非农通常都是美国的数值。作为非农业就业人口,非农就包括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就业人口,也侧面反映了该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水平,因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作为第二和第三产业,其就业人口的多少直接反映了该国的消费水平。由此可以推断的合理结论有( )若大非农数值变小,则代表美国企业生产力下降,经济步入萧条 如大非农数据变大,美国人民消费水平降低,市场陷入高度敏感时期 若大非农数据
13、变小,则代表美元走势坚挺,黄金白银的价格下降 如果大非农数据变大,市场开始高度活跃,美国则可能会降低利率A. B. C. D. 【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知,大非农数据变小,则代表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人口变少,就业人数小,缺乏足够的工人,则美国企业的生产力就会下降,经济会步入萧条,正确;大非农数据变化,如果是数据变大,就业人口多,则美国人民消费水平不会降低,不选;大非农数据变小,美国经济会出现萧条,此时美元不会再坚挺,不选;大非农数据变大,美国市场会活跃,劳动就业人口增多,为刺激企业进一步投资发展,美国可能会降低利率,正确。点睛:通常所说的三大产业是指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
14、业、牧业、- 6 -副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当代,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整个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人们通常把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标志。10. 研究人员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附近的超市里进行了有趣的实验:他们设置了两个销售果酱的摊位,一个出售 6 种口味的果酱,另一个则有 24 种口味。结果显示有 24 种口味的摊位果然吸引了更多顾客,但是最终的销售结果却出乎意料,6 种口味的摊位的实际销量却超过了 24 种口味的摊位。材料表明在消费过程中( )社会
15、产品越丰富多彩,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就越少比起毫无选择,人们偏爱有所选择,一定的选择会提高人们购物的快乐 商品选择太多,使我们的快乐随着选择数量的增加而出现减少的情况 作为生产性企业,要面向消费者需求的变动向个性化生产进行调整A. B. C. D. 【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在消费过程中商品种类的多样性与人们消费之间的关系,比起毫无选择,人们偏爱有所选择,一定的选择会提高人们购物的快乐,过多的选择会降低人们的购买欲,适合题意;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考点定位】消费和消费心理【名师点睛】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不是一回事。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消费心理是指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
16、活动的总和,消费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需要的活动。联系:消费心理影响和制约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消费心理贯穿于消费者的消费活动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消费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11. 国家发改委公布,自 2015 年 9 月 1 日起,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4 元,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作调整。对于这一改革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居民用气成本提高增加生活用电需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天然气资源开发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国家主导天然气价格稳定居民消费支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用气工业企业成本上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A. B. C
17、. D. - 7 -【答案】B【解析】国家发改委公布,自 2015 年 9 月 1 日起,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 0.4 元,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作调整。对于这一改革是政府在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天然气资源开发,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的举措,价格提升后,用气工业企业成本上升会倒闭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故选项入选。选项错误,题目中居民用气价格没有改变,故排除。选项错误,天然气的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选 B。12. 4G 时代,随着网络设备成本的大大降低,手机上网的资费会越来越低,同时由于视频通话等新鲜通讯方式的运用,手机上网的人群会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材料表明( )实现
18、价值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 使用价值影响消费者的商品需求欲望 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A. B. C. D. 【答案】C【解析】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错误;材料强调了“视频通话等新鲜通讯方式的运用,手机上网的群众会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体现了使用价值影响消费者的商品需求欲望;价值决定价格, “随着网络设备成本的大大降低,手机上网的资费会越来越低”体现了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适合题意;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C。【考点定位】影响价格的因素【归纳总结】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主要与下列因素
19、有关:(1)商品价值是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一般来说,商品价值与价格成正比,价值越大,价格越高。(2)该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价格低于价值;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价格高于价值。(3)国家政策影响商品价格。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直接或间接影响商品价格,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紧缩,物价下降。(4)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会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当货币本身价值量下降,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价格上升;货币本身价值上升,商品价格下降。13.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提出,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吸
20、引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8 -体现了各类所有制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 会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在平等竞争中提高国有经济的运行质量 会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A. B. C. D. 【答案】B【解析】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错误的;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会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在平等竞争中提高国有经济的运行质量,适合题意;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 B。【考点定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名师点
21、睛】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只是市场地位平等,与公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而在所有制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相同,所以不能笼统地讲二者地位是平等的。14. 2016 年 1 月,全国有 9000 多万件网购的快递包裹被送至各地,物流业 80 多万人为此忙碌着。由此可见( )消费创造就业机会 消费引导产业成长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A. B. C. D. 【答案】A【解析】 “全国有 9000 多万件网购的快递包裹被送至各地,物流业 80 多万人为此忙碌着”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
22、出现和成长,故题肢正确;题肢体现的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考点定位】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名师点睛】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表现阐释举例生产决定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特定的产品只有生产出来,才能谈得上对它的消费,否则就谈不上消费有了彩电的生产,才有了对彩电的消费- 9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方式就是怎样消费的问题。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娱乐的方式网上购物;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使用手机游戏生产决费的质量和水平人们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根源于社会生产的大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消费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取决于生产的发展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3、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对象、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总会或迟或早、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生产的发展刺激了人们消费的欲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消费具有导向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近几年,由于人们对健康和休闲的需要,美容、健体、娱乐、旅游业随之兴旺发达起来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其再生产都是通过人自身的休息、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政治 下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