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懒惰的智慧》教案.docx
《2022《懒惰的智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懒惰的智慧》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懒惰的智慧教案懒惰的智慧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懒惰的智慧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懒惰的智慧教案1教学目的1学会准确提炼议论文的观点。2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以及在文中的应用。3学习作者的创新思想,培养求异思维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准确提炼文章观点,例证法和对比论证的应用。难点:学会运用心智去懒惰,培养求异思维品质。教学安排 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自古以来,我们都称颂“勤”(“勤劳”的“勤”)。如“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高尔基的“天才出于勤奋
2、”,俗语“一勤天下无难事” 。可以说,一提到勤,人们都啧啧称赞。相反“懒”却被人们所反对所鄙视。但懒,真的一无是处吗?好,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美国作家凯利的懒惰的智慧,不知他对于“懒惰”和“懒惰者”又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二、巩固复习议论文相关知识三、整体感知,合作探究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要求:学生先说出概括的方法,再按照“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格式归纳(参考答案:本文所举事例如下:a露茜帮妈妈收拾餐具遭责备b服务员送餐具。c远祖发明各式各样的取水工具水桶、管道、水泵、水车、船。d懒汉波特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原理;e吉尔布莱思发现最优秀的工人及最称职的领导往往都是懒汉;f懒汉发现万有引
3、力定律;g懒汉建立“2+2=4”的规则。四、探究园地1、请同学们将文中表达作者对“懒惰”与“懒汉”议论性的文字找出来,进而提取本文的中心论点。参考答案: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五、归纳中心论点在讨论的基础上,师引导学生明确,文章15段侧重论证了“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第6、7段则所举例子则侧重论证了“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最
4、后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懒汉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六、联系实际 拓展思维(学生课堂交流)1作者在文章中证明了这样一个观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你能结合日常所见的事例来证实作者的这一观点?2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文中“懒惰”的含义已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课文中“懒惰”的含义,进而理解“懒惰的智慧”的含义 明确:题目中的“懒惰”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懒惰(不爱劳动,不爱工作),而被作者赋予了以新的含义:即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的一种表现。并将这种表现转化为发明、创造,其发明创造就是智慧的结晶。总结全文,并谈谈对我们学习的启发:我们提倡勤奋学习,但不能死读书。
5、要多动脑筋,寻求最佳学习方法,寻找提高学习效率的捷径,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业成绩。4、本文立意与众不同懒汉不懒,之前我们学过了陋室铭陋室不陋,愚公移山愚公不愚,这些与我们通常的想法相反,就是采用了逆向思维,它在任何一种作文类型中都适用!七、 将学习进行到底(作为课外作业)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一个,变换角度提炼出言之成理的观点,并举例加以证明。a。铁杵磨成针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玩物丧志 d。名师出高徒懒惰的智慧教案21、了解作者相关信息,掌握本课生字词。2、掌握本文的论点、论据和别致的论证结构。(重点)3、品味作者生动形象、 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难点)一、新课导入
6、同学们,我们先听一个故事:一家知名宾馆年终评选了十位“最懒惰”的工作人员作为“年度最优秀的员工”,为什么呢?宾馆经理说:“他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性把工作完成,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也不去做,他们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服务是最令人满意的。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同学们可能觉得很奇怪,千百年来,人们都赞美勤劳,反对懒 惰,这个宾馆经理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一位美国作家的文章或许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凯利的懒惰的智慧。二、自主预习1、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乏味(f) 摞(lu) 小心翼翼(y)训诫(ji) 亲躬(gng) 循规蹈矩(do
7、)疲惫(bi) 阀门(f) 忙忙碌碌(l)称职(chn) 捷径(ji) 筋疲力尽(p)2、理解词义。小 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冷言冷语:含有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捷径: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3、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本文中 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明确: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2)本文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明确:总分分。三、合作探究(一)论点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能把它找出来吗?明确:没有我 们的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
8、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二)论据本文的论据很新颖,你能结合课文具体谈一谈吗?明确:本文叙述事实论据详尽,而且巧妙地在记叙、描写中表达作者的观点,体现评述。如第1自然段所举家务劳动方面的例子,在叙述中甚至插入了妈妈责备的话 :“真是懒汉干活儿!”对这样做造成后果的评述,则巧妙地蕴含在“等她长大了,就会总是忙忙碌碌,一副倦容”的叙述和描写中。再如第2自然段中职业劳动方面的例子, 用“懒惰的饭店服务员” 与“勤快的伙计”作对比,交代“端上咖啡不带方糖和勺子”的细节。(三)论证方法1、前三个自然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第1自然段:正反对比 论证、举例认证;第
9、2自然段:举例论证、对比认证;第3自然段:举例论证(详写取水,略写 渡水)。2、前三个自然段 分别从什么范围和角度来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的?明确:这三个自然段所举例子从范围上看是由小到大(家务劳动职业劳动社会进步发展),说服力也递增;从论证角度上看也不断变化,先侧重于反面论证,再侧重于正反对比论证,最后侧重于正面论证。3、请分别概括4、5两个自然段是如何用个别典型事例作论据论证的。明确:第4自然段:以少年波特发明阀门的初衷是为了能“偷懒”,论证“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第5自然段:人类动机研究者吉尔布莱思的研究证实: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详
10、写),并推断称职的领导 也同样懒 惰(略写)。(四)语言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语言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请你对下面句子 加以赏析。1、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发动机旁边。明确:“讨厌”写出了波特发明前工作的无奈。2、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儿太累人。明确:“懒汉”“这活儿太累人”写出了波特萌发发明念头的初衷。3、不但他可以脱身走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明确:“脱身走人,玩个痛快”写出了波特发明后的潇洒。四、课外拓展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懒人发明出现在我们身边,你能举出一两个实例来吗?懒惰的智慧教案3“业精于勤荒于嬉”、“天才出于勤奋”,自古以来
11、,“勤”便被人们所推崇和赞美,相反“懒”却被人们所反对所鄙视。但是美国作家凯利却别出心裁、富有创意地为懒汉正名,为“懒惰”辩白。他运用逆向思维,一反传统和世俗的眼光,充分肯定了“懒惰”和“懒惰者”对于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的作用,观点奇妙而新颖。为了充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作者从古代到现代,从日常生活到技术改造到科技发明,列举了大量的典型性事例,证明了懒惰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明上的巨大作用。而且在例证的同时,作者还反复运用对比论证,将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懒惰者和勤快者的不同表现和结果进行对比,将懒惰者发明创造前后对文明程度的不同影响进行对比。这样的论述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基
12、于以上分析,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上,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反弹琵琶、富有创新的立意。同时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及实际生活,把文中作者的观点加以拓展延伸,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论据、归纳论点的能力,学习本文运用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教学目的1学会运用心智去“偷懒取巧”,去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2学习作者的创新思想,培养求异思维品质。3学会准确提炼文章观点。4理解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运用心智去懒惰;培养求异思维品质。难点:例证法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懒惰的智慧 2022 懒惰 智慧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