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纤维的物理性能要点课件.ppt
《第四章--纤维的物理性能要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纤维的物理性能要点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纤维的物理性能一、纤维的比热p73也称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纤维,在温度变化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即:式中:C0干纤维的比热(J/gK),m干纤维的质量,t温度的变化,q纤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质量的不同纤维,在升高相等温度时,比热大的纤维获得比热大的纤维获得的热量应当大于比热小的纤维的热量应当大于比热小的纤维;若给予相同的热量,比热大的纤维温升小比热大的纤维温升小,而比热小的纤维温升大。表4-1干燥纤维的比热p73纤维比热(J/gK)(室温)纤维比热(J/gK)(室温)蚕丝纤维羊毛纤维涤纶纤维腈纶纤维醋酯纤维粘胶纤维1.3861.3611.3401.5071.4641.261.35
2、锦纶纤维锦纶6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亚麻纤维玻璃纤维2.0521.8401.211.341.3571.3440.670对含有水份的纤维、比热值会有很大变化,纺织加工是一个水加工工艺,干燥含水的纤维是常规的工艺过程,所以,含湿纤维的比热比干纤维的更重要。这时温度变化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除纤维外,还应有纤维中的水份。P73图4-1羊毛的比热容、温度和回潮率的关系p74二、纤维的导热性p74纤维内部及其集合体纤维间孔隙内充满空气,在有温差的情况下,热量总是从高温向低温传递从高温向低温传递导热性,抵抗这种传递的能力则称为保暖性保暖性。导热性用导热系数表示,单位是kJ(mkh)。是指当纤维材料的厚度为1
3、m且两侧表面之间的温度差为1时,1h内从1平米的纤维面积中通过的热量(KJ)。值越小,表示该纤维的导热性越低,其绝热性或保暖性越高。在纤维材料的厚度为a的时候,通过该材料厚度的热量称为热传导率式中:Q通过制品的热量(KJ),a制品的厚度(m),F制品的面积(m2),T温差(),t时间(h)。表4-2纤维、空气和水的导热系数(室温20)KJ(mkh)P75纤维纤维纤维棉纤维0.2550.264羊毛纤维0.1880.197蚕丝纤维0.1800.197粘胶纤维0.1970.255醋脂纤维0.180锦纶纤维0.751.21涤纶纤维0.301腈纶纤维0.184丙纶纤维0.791.09氯纶纤维0.151空
4、气0.092水2.15静止空气是最好的热绝缘体静止空气是最好的热绝缘体。纤维材料的保暖性主要取决于纤维层中夹持的空气数量和状态。但一旦空气发生流动,保暖性就大大降低。P75水的导热系数较大水的导热系数较大,随着纤维回潮率的增高,纤维的导热系数会增大,而保暖性下降。影响纤维导热性能的因素(1)分子量的大小在同一温度下,分子量越高。(2)温度与回潮率的影响T水分越多,越大,保暖性越差(3)纤维集合体的体积重量保暖与否主要取决于纤维层中夹持的静止空气数量。纤维层中夹持的空气越多,则纤维层的绝热性越好.一旦夹持的空气流动,保暖性将大大降低。纤维层的体积重量在0.03-0.06g/cm3,最小,保暖性最
5、好。三、纤维的热裂解与纤维的三态转变p75-78(一)加热过程中的物相变化两种类型:(1)一种是先随温度升高脱去水份脱去水份,然后氧化降解氧化降解,直接由固态裂解为由固态裂解为气体和碳素残渣气体和碳素残渣。许多天然纤维素纤维、天然蛋白质纤维、再生纤维均属这一种类型。(2)一种也是先随温度升高脱去水分脱去水分,随后纤维开始由固态(玻璃态)固态(玻璃态)转变为有高形变能力的高弹态高弹态,或者从近似于玻璃态的低高弹态转变为高弹态,再继续升高温度,纤维成为流动态的熔体(粘流态)粘流态),再升高温度便开始热裂解热裂解。像涤纶、锦纶这样一些合成纤维,日常使用温度下为玻璃态,丙纶纤维日常使用的是近似玻璃态的
6、低高弹态。(二)热塑性纤维的三态转变纤维物理状态有加热后发生“三态转变”的特点称为热塑性纤维。p75(二)热塑性纤维的三态转变(二)热塑性纤维的三态转变p76-77p76-77玻璃态玻璃态:分子链段运动被冻结,显现脆性,类似普通玻璃性能。在温度比较低时,表现出有类似于刚体的性能。高弹态高弹态:分子链段运动加剧,出现高弹变形,类似橡胶的特性。表现为类似于橡胶橡胶的性能。粘流态粘流态:大分子开始变形,表现出液体流动液体流动的特性。表4-3一些纤维的热特性温度p78纤维软化点()熔点()热分解温度()玻璃化温度()棉纤维羊毛纤维蚕丝纤维锦纶6纤维锦纶66纤维涤纶纤维腈纶纤维维纶纤维丙纶纤维氯纶纤维醋
7、酯纤维180160180235240238240190240干:220230水中:110121176901002002302152202502602552603272252391631861802002603003412432874164103122873364750475067、81、12580100、140150851582186三态转变温度p781.玻璃化温度Tg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影响Tg的因素:化学组成的影响;分子量和交键作用;混合、接枝及共聚的影响;增塑剂的作用。凡是使链的柔性增加,使分子间作用力下降的结构因素都会使Tg2.流动温
8、度(Tf)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相互滑动的温度,或由高弹态向粘流态转变的温度。熔点温度Tm高聚物结晶全部熔化时的温度,或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相互滑动的温度。3.分解点温度Td高聚物大分子主链产生断裂的温度。高分子的链结构与形态高分子的链结构与形态旋转图每逆时针旋转60o的构象分解旋转过程中构象不断变化,位能(U)也不断变化。旋转的难易取决于旋转位能的的高低,位能越低越容易旋转。分子结构不同,位能不同,一般电负性大、取代基多或大,位能越大。反式旁式重式顺式重式旁式反式60o60o60o60o60o60o0o60o120o180o240o300o360oU旋转过程中的位能变化CCCC高分子链的内旋转共
9、轭双键共轭双键由于分子链整个形成共轭体系,造成旋转困难,故只有刚性而无柔性旋转困难,故只有刚性而无柔性。如聚乙炔CHCHCHCHCHCHCHCH聚苯常见高分子主链的柔性规律常见高分子主链的柔性规律OSNCCC非共轭CCCOCH2COCNHNHCNH取代基的影响(性取代基的影响(性质质、体、体积积、数量、位置)、数量、位置)取代基的性取代基的性质对质对高分子高分子链链柔性的影响(极性)柔性的影响(极性)规律:规律:极性,作用力,位能,内旋转,柔性。实实例:例:取代基极性分子间力柔性刚性系数Tg(K)PEH小小大1.63160PVCCl3.32355PANCN大大小2.37369OOOO整个分子链
10、的运动(重心发生位移)整个分子链的运动(重心发生位移)条件:存在分子间或内的干扰和纠缠时,不能实现整个分子链的运动;在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通过链段一方向的运动可以实现整个分子链的运动。存在干扰、纠缠时的整个分子链运动干扰点纠缠点溶液及熔融状态下的整个分子链运动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高聚物聚集态与小分子物质的聚集态、相态的对应关系高聚物聚集态与小分子物质的聚集态、相态的对应关系气态气相小分子物质的聚集态小分子物质的聚集态液态液相小分子物质的相态小分子物质的相态固态晶相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作用力的类型作用力的类型共价键主价力(又称化学键)配位键作用力的类型离子键次价力(又称分子间力,
11、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粘流态非晶态晶态固态高聚物聚集态(力学、分子热运动特征分类)(热力学特征分类)高聚物的物理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线型非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与线型非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温度、温度T的关系的关系二、结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二、结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结晶态高聚物的形变结晶态高聚物的形变-温度曲线温度曲线MT玻璃态高弹态黏流态过渡区TgTf高弹态、黏流态及两者之间的过渡区均随相对分子质量和温度的增加而变宽。12形变%TgTmTfT/1-相对分子质量较小2-相对分子质量很大高聚物的物理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结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结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12、注意:注意:由于高弹态对成型加工不利,因此,一般情况下,对结晶态高聚物而言要严格控制相对分子质量,防止很大造成的不良影响。结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结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玻璃态黏流态黏流态玻璃态 高弹态M较小较小M很大很大高聚物的各种特征温度与测定高聚物的各种特征温度与测定常见的高聚物特征温度常见的高聚物特征温度一、玻璃化温度一、玻璃化温度定义定义高聚物分子链开始运动或冻结的温度。玻璃化温度的使用价值玻璃化温度的使用价值玻璃温度是非晶态高聚物作为塑料使用的最高温度;是作为橡胶使用的最低温度。影响玻璃化温度的因素影响玻璃化温度的因素高聚物特征温度Tg-玻璃化温度(glass-transitionte
13、mperature)Tm-熔点(meltingpoint)Tf-黏流温度(viscousflowtemperature)Ts-软化温度(softeningtemperature)Td-热分解温度(thermaldestructiontemperature)Tb-脆化温度(brittlensstemperature)高聚物的各种特征温度高聚物的各种特征温度影响玻璃化温度的因素主链柔性分子间作用力相对分子质量交联共聚增塑剂升温速度外力大小作用时间四、纤维的耐热性、燃烧性和热稳定性p781.耐热性耐热性指纤维经过短时间的高温作用,回到常温时,其机械性能的变化程度耐机械性能的变化程度耐短短时间高温的性
14、能时间高温的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强度降低的程度表示。热稳定性纤维耐长时间高温耐长时间高温的性能。纤维剩余强度()(20)(未加热前的强度为100%)在100条件下加热后在130条件下加热后20天80天20天80天棉纤维亚麻纤维苎麻纤维蚕丝纤维粘胶纤维锦纶纤维涤纶纤维腈纶纤维玻璃纤维92706273908210010010068412639624396100100382412442195911001012632137555100常用纤维耐热性:天然纤维:棉麻、蚕丝羊毛;人造纤维:粘胶棉;合成纤维:涤纶腈纶锦纶维纶;碳纤维、玻璃纤维相当好;涤纶的耐热性与热稳定性均较好;锦纶的耐热性较好,但热稳定
15、性差。纤维的燃烧性能p79(1)可燃性指标(表示纤维容不容易燃烧):点燃温度、发火点点燃温度或发火点越低,纤维越容易燃烧。(2)耐燃性指标(表示纤维经不经得起燃烧)极限氧指数LOI(LimitOxygenIndex):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LOI越大,说明材料难燃。LOI=P80阻燃指降低材料在火焰中的可燃性,减慢火焰蔓延速度,当火焰移去后能很快自熄。提高纤维制品难燃性的途径(1)制造难燃纤维:在纺丝原液中加入防火剂或用合成的难燃聚合物纺丝(2)阻燃整理:阻燃剂处理(3)通过与难燃纤维混纺,以提高纤维的难燃性。(4)在普通纤维上与反应性阻燃剂进行接枝共
16、聚,或通过阻燃整理而赋予纤维以阻燃性,即阻燃改性的表面处理法。纤维的热塑性和热定型P80热塑性将合成纤维或制品加热到Tg以上温度,并加一定外力强迫其变形,然后冷却并去除外力,这种变形就可固定下来,以后遇到TTg,会发生收缩。纤维导电性能(电阻)p83可将通过纤维的电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穿过纤维体积的漏电电流Iv,另一部分为穿过纤维表面的漏电电流Is,因此相应的电阻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体积电阻Rv和表面电阻Rs。(1)体积比电阻(v,cm)纤维通过长1cm,截面积为1cm2材料时的电阻值。S为测量电极的面积(cm2),d为纤维材料的厚度(cm)(2)表面比电阻(S,)电流通过长、宽都为1cm材
17、料时的电阻值。式中L为电极长度(cm),b为平行电极间距离(cm)(3)质量比电阻(m,g/cm2)电流通过长1cm,质量为1g材料时的电阻值。m=vm易测,应用较多。第二节纤维的电性能影响纤维比电阻的因素(1)回潮率:Wm(2)温度:T,导电性能增加(3)结构:纤维化学结构影响吸湿,影响电阻。纤维的超分子结构也影响纤维的电阻,纤维的结晶度增大,电阻变大,但纤维的取向度增加,电阻反而下降。(4)纤维上的附着物:油剂、棉蜡、油脂的存在,。二、纤维的静电p86静电现象及产生原因纤维在加工中要受到各种机件的作用,由于纤维与机械以及纤维与纤维间的摩擦,必会聚集起许多电荷从而产生静电。静电的危害与应用危
18、害:粘接和分散、吸附飞花与尘埃、放电等;应用:静电植绒、静电吸尘、粉末塑料的静电喷涂等。衡量静电的有关指标(1)静电量/单位面积;(2)静电压(kv);(3)比电阻;(4)半衰期:纺织材料上的静电衰减到原始值一半时所需的时间。锦纶粘胶棉蚕丝麻醋酯聚乙烯醇涤纶腈纶氯纶丙纶乙纶氯纶正电荷负电荷意义:精细面粉的筛选4.减少或防止静电现象的方法机器接地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改善摩擦条件导电纤维的应用静电消除器(电离空气)加抗静电剂(纤维油剂)织物防静电整理三、纤维的介电性质p87纤维的介电常数(1)定义在电场中,由于介质极化而引起相反电场,将使电容器的电容变化,其变化的倍数称为介电常数。其数值为:物理意义
19、:是表示材料在电场中被极化的程度。反映材料的储电能力。影响大小的因素p87内因1.电介质的密度:体积重量或密度愈大,纤维间的空气量,;2.极化率:纤维分子极化程度,;3.纤维分子量:分子量,。外因1.温度:一方面T,另一方面:T;2.频率:用直流电压,最大;f;3.回潮率:W,(水的最大)材料的介电常数(频率f50Hz,T=2025,RH=65%)材料材料或或纤纤维维介介电电常常数数材料材料或或纤纤维维介介电电常常数数棉棉6涤纶涤纶3.02羊毛羊毛6锦纶锦纶4蚕丝蚕丝4.2水水8081粘纤粘纤7.7真空真空1醋纤醋纤3.56.4空气空气1第三节纤维的光性能p89纤维的光泽(1)纤维光泽的形成纤
20、维的光泽实际上是:正反射光、表面散射反射光和来自内部的散射反射光的共同贡献。评价光泽应同时考虑两个方面:反射光量的大小和反射光量的分布规律反射光量很大,分布不均匀“极光”;反射光量很大,分布较均匀“肥光”。2)影响纤维光泽的因素:a.纤维的微原纤结构b.纤维的形态结构:c.化纤中加TiO2可消光二、纤维的双折射(略略p91-96)平行偏振光沿非光轴方向投射到纤维上时,除了在界面上产生反射光外,进入纤维的光线被分解成两条折射光,称之为纤维的双折射。其中一条:寻常光(简称o光),遵守折射定律,振动面光轴,n;另一条:非寻常光(简称e光),不遵守折射定律,振动面光轴,n。双折射率:n=n-n影响双折
21、射大小的因素(1)取向度取向度,各向异性显著,双折射率。当全部大分子与纤维纤维轴平行排列时,双折射最大。当大分子排列紊乱时,双折射为0。(2)大分子本身的不对称性凡是大分子链呈曲折状或螺旋状,或主链上有侧基,都会使双折射率下降。腈纶有螺旋状主链、三醋酯纤维分子上的侧基多,故n是负值。纤维双折射率的测定方法及应用测量:测量:浸没法;(寻找倍克线,测得表层折射率)光程差法,D=d(n-n)用石英楔子补偿法测出D和d。应用:应用:(1)用于判明纤维分子的取向程度n大,取向度大。(2)用于判明管状纤维的孔径或棉纤维的成熟度纺织纤维的折射率纺织纤维的折射率纤维纤维折射率折射率nnn-n棉棉1.57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纤维 物理性能 要点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