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法解读课件.ppt
《红外光谱法解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光谱法解读课件.ppt(1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 1概述概述红外线是指波长在780nm1000m之间的电磁波。通常,人们把红外线分成 3 个区域:近红外区:近红外区:0.780.782.5(2.5(mm)中红外区:中红外区:2.52.550(50(mm)远红外区:远红外区:50501000(1000(mm)(不同的资料上有不同的分区区间值)。红外线的波长通常不以nm或m表示,而是以“波数波数”表示,波数是波长的倒数,表示:每厘米光程中波的数目。单位为:cm1(1/cm)。波长与波数的关系:(cm1)104/(m)前一章我们讨论到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与红外光的能量相当,而其中振动能级则主要对应于中红外区。中红外区。所以,红
2、外光谱主要是讨论分子振动能级红外光谱主要是讨论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时对红外光线的吸收规律。跃迁时对红外光线的吸收规律。由于 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强吸收带均落在中红外区,所以,中红外区是红外光谱法测定化合物应用最多的波长区间。(这与紫外吸收光谱相似)红外光谱分析常用波长:2.525 (m)4000400 cm1(必须牢记,考试必考)(必须牢记,考试必考)2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用连续波长的红外光照射某种物质,由于该物质对红外光的选择性吸收,使透射光中部分波长的光线减弱或缺失,从而形成某物质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可比紫外光谱提供更多的结构信息,因而,红外光谱更多地用于分子结构分析。3.1
3、 伸缩振动伸缩振动键长沿键轴方向作周期性变化的振动称为伸缩振动,是对于单个化学键而言的是对于单个化学键而言的。如 HCl、CH、OH、C=O、C=C等双原子分子或双原子基团。3 分子振动类型分子振动类型(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大家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对于二个或二个以上互为相邻的化学键而言,如CO2、H2O、CH2、CH3、CH4 等 3 个或 3 个以上原子分子或基团。还有还有:对称伸缩振动、对称伸缩振动、反对称伸缩振动反对称伸缩振动 之别。之别。以CO2分子为例:(CO2分子为线性分子)OCO OCO 对称伸缩振动对称伸缩振动 反对称伸缩振动反对称伸缩振动再以亚甲基为例:对称伸缩振动对称伸
4、缩振动 反对称伸缩振动反对称伸缩振动同理,3 个以上原子分子或基团如:CH3、CH4 等 也存在对称伸缩振动(完全同步)、反对称伸缩振动(不完全同步)。甲烷也有全对称伸缩振动,不对称伸缩振动(31)。不对称伸缩振动(22)。3.2 弯曲振动弯曲振动(变角振动)仍以CO2分子为例:OCO OCO 面内弯曲振动面内弯曲振动 面外弯曲振动面外弯曲振动 再以亚甲基为例:面内弯曲振动面内弯曲振动(又叫剪式振动)3.3 摇摆振动摇摆振动 面内摇摆振动面内摇摆振动 面外摇摆振动面外摇摆振动 3.4 扭曲振动扭曲振动 扭曲振动(卷曲振动)扭曲振动(卷曲振动)3.5 全对称变形振动全对称变形振动为综合对称振动,
5、既有摇摆振动,又有变角振动,这种振动非常特殊。HHHCHHHC振动形式小结振动形式小结伸缩振动:对称伸缩、反对称伸缩伸缩振动:对称伸缩、反对称伸缩变形振动:面内变形振动:面内剪式振动、面内摇摆振动剪式振动、面内摇摆振动面外面外扭曲振动、面外摇摆振动扭曲振动、面外摇摆振动综合综合全对称振动全对称振动(必须牢记考试必考)3.6 振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 所谓的振动自由度即振动形式种数。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也就是分子总的振动形式种数。如 HCl 分子振动自由度为 1,即表示 HCl 有一种振动形式或者说有一种振动类型。分子中每个原子都有三个自由度(x、y、z 三维空间),n 个原子分子有 3n 个自由度。但
6、分子质心的平移运动(沿x、y、z轴方向)和整体绕轴运动(以 x、y、z 为轴心)不产生振动,所以 n 个原子分子的振动形式有 3n6 个(但直线型分子为 3n5 个因为直线型分子只有二维结构)。如 H2O分子有 3n6=3 个振动自由度,即:对称伸缩振动,反对称伸缩振动、变角振动(剪式振动)。想一想:水分子有没有“面内摇摆、面外摇摆和扭曲振动”思考:HCl 分子的振动自由度是几?振动形式有几种类型?HCl 分子为线性分子,振动自由度为 3n5=1,表明 HCl 仅有一种振动形式,即只有伸缩振动。另外,CO2分子为线性分子,它有 3n5=4 个振动自由度。OCO OCO OCO OCO 1 2
7、3 4 对称伸缩振动对称伸缩振动 反对称伸缩振动反对称伸缩振动 面内弯曲振动面内弯曲振动 面外弯曲振动面外弯曲振动 其中3、4的振动频率相等,它们可以合并为简并振动简并振动。4 产生红外吸收的必备条件产生红外吸收的必备条件(必考内容)(必考内容)4.1分子振动频率与红外辐射频率必须一致分子振动频率与红外辐射频率必须一致 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与红外光能匹配(这与紫外吸收光谱相同)。4.2分子或基团的振动必须伴有偶极矩的改分子或基团的振动必须伴有偶极矩的改变变辐射与振动分子有偶合作用。辐射与振动分子有偶合作用。整个分子是电中性的,但分子内部电荷的分布不一定是均匀的。由于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导致电子云的
8、分布向电负性强的一边偏移,从而产生分子的偶极性。如HCl、水分子等。还有某些基团如 OH基、CO基等类同。如如 HCl 分子分子 +q q HCl 偶极子 偶极子电 由于 Cl、H 两元素的电负性的差异,导致 HCl 分子周围的电子云分布向 Cl 原子一端偏移,从而形成 HCl 分子的电性极性 以 Cl 原子为中心的负电d(负电中心)(正电中心)中心,以 H 原子为中心的正电中心。我们把这样的电性中心称为偶极子。偶极子上所含有的电量用字母 q 表示,把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之间的距离称为偶极距,并用字母 d 表示。又如又如 H2OO d HH 电q偶极子+q偶极子偶极矩:q d q 电荷中心的电量
9、,d 偶极距(两偶极子中心之间的距离)在分子振动(如伸缩振动、变角振动等)过程中,d 值随着分子的振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偶极矩 也必将随着振动而发生相应变化。当 q、d 均不等于 0 时,这样的振动将产生红外吸收。但是,对于有些分子,其电对称振动,如CO2(OCO)的对称伸缩振动,由于正负电荷中心重叠,d 0,故振动并不引起的变化,从而不会产生红外吸收。所以,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产生红外吸收。只有产生红外吸收的振动叫只有产生红外吸收的振动叫红外活性振动红外活性振动 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振动叫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振动叫非红外活性振动非红外活性振动5 振动方程式振动方程式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课本中
10、作了相关介绍,主要为公式推导,我们不作详细讨论。但大家必须了解振动方程推导过程中的两个问题。振动模型振动模型把 AB 型双原子分子看着是一根弹簧与连接在两端的小球所组成。把两端的小球看着是A、B 型两个原子,把连接两个小球的弹簧看着是化学键。结论结论化学键的基本化学键的基本振动频率振动频率与化学键的与化学键的键力常数键力常数和和化学键两端所连接原子的化学键两端所连接原子的质量质量有关。前者呈正相关,有关。前者呈正相关,后者呈负相关后者呈负相关。键力常数就象弹簧的拉力,拉力越大,振动频率越大。原子的质量就象小球的重量,质量越大,振动频率越低。可以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想象一下!本节内容还告诉我们,分子
11、的振动频率可以通过计算进行估计,但与实际测得值有一定误差。6 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 根据振动方程,一旦原子与化学键确定下来,其原子量和键力常数也就随即确定,因而它们的振动频率应该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上,同一基团在不同的分子结构中的振动频率是不同的(在谱图上表现为吸收峰的位置是不同的),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化学键的振动不是孤立的,它易受分子中其它部分,特别是相邻基团的干扰,有时还受溶剂、测定条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基团的振动频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对我们识别基团的存在带来不便,但它能够反映分子的结构信息,从而使红外光谱成为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的重要工具。6.1 外部因
12、素外部因素(1)溶剂的影响 极性基团的伸缩振动随溶剂的极性增大而降低形成氢键。形成氢键的能力越强,降低越多。如丙酮中CO基的伸缩振动碳氢溶剂:1727 cm1CCl4 :1720 cm1CH3CN :1705 cm1(2)仪器色散元件的影响光栅与棱镜的分辨率不同,对于较小而且尖锐的峰,棱镜元件的仪器则不能显示。(3)试样的晶型、重结晶条件、粒径、状态、制样方法等。同一物质不同的晶型、不同的状态(气、液、固)均可得到不同的红外光谱,重结晶条件不仅影响晶型而且还可含有结晶溶剂,所以解析红外光谱时首先要确定测绘红外光谱的条件。6.2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6.2.1 电效应电效应由化学键上的电子云的分布不
13、均匀引起。偶极矩与化学键两端电荷差异的大小成正比(q d),而偶极矩的大小直接影响键力常数的大小(键力常数 k 与偶极矩呈正相关。本教材没有相关内容的讨论),后者又直接影响振动频率的高低。也就是说:使化学键两端电荷差异发生变化的因素,使化学键两端电荷差异发生变化的因素,都会使化学键的振动频率发生改变都会使化学键的振动频率发生改变。使化学键两端电荷差异扩大的因素,都使化学键两端电荷差异扩大的因素,都会使化学键的振动频率向高频方向移动。会使化学键的振动频率向高频方向移动。反之,使化学键两端电荷分布差异缩小的因素,都会使化学键的振动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诱导效应(I 效应)在基团的邻、间位上引入一个或
14、多个吸电子基团,通过静电诱导作用,引起振动频率增加(向高波数方向移动)。C=O(cm-1)1715 17351802C=O(cm-1)18271928吸电子基团的引入,使羰基 C 原子上的正电性增加,CO 的偶极距增加,键力常数增加,振动频率增加。C=O(cm-1)1715 17351802C=O(cm-1)18271928但间位诱导效应较邻位大大减弱。所以,诱导效应使红外吸收峰向高波数诱导效应使红外吸收峰向高波数(高频)方向移动(高频)方向移动。共轭效应 可分为两种情况:共轭(C 效应)P307下图 308上图:n共轭(M 效应,又叫中介效应)308上图 共轭效应(共轭C 效应、n共轭M 效
15、应)使羰基 C 原子上的正电性减小(电子云密度均化),降低了双键两端的电荷差异,使 CO 的偶极距降低,键力常数减小,振动频率降低。所以,共轭效应使红外吸收峰向低波数(低频)方向移动。作业:作业:1.乙烯分子上的一个氢被一个醛基CHO 取代后,请问原 CC 和 CO 的伸缩振动频率是否会发生改变?如有改变,将如何改变?为什么?当共轭效应诱导效应并存时,当共轭效应诱导效应并存时,则看谁的则看谁的效应强,效应强者显现,效应弱者被掩盖。效应强,效应强者显现,效应弱者被掩盖。如 O=CN、O=CO,N 和 O 的电负性均大于C,所以均存在诱导效应,但N 和 O 均有未共用电子对,故同时存在共轭效应。酯
16、键中的羰基较酮基的振动频率大,可知诱导效应大于共轭效应。酰胺中的羰基较酮基的振动频率小,可知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见图 P.307-中。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同时显现。同时显现。醋酐分子结构为:按理说,醋酐中两个羰基的化学环境一模一样,振动频率应该相同(应在1780 cm-1左右),但实际测得醋酐红外光谱中有两个羰基吸收峰,分别为1820 cm-1、1760 cm-1。这是为什么呢?首先,电负性较大的氧对两个羰基碳均存在诱导效应,并且大小相同。但是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只能与一个羰基产生共轭。所以醋酐表现出诱导、共轭效应并存的双重效应对一个羰基产生诱导效应,而对另一个羰基则产生共轭效
17、应所致。从而使羰基峰裂分为两个峰,其频率一个增大,一个减小。本课学习主要内容本课学习主要内容波数,与波长的关系红外光谱分析常用波长范围伸缩振动:对称伸缩、反对称伸缩变形振动:面内(剪式振动、面内摇摆振动)面外(扭曲振动、面外摇摆振动)综合(全对称伸缩振动、全对称剪式振动)产生红外吸收的必备条件红外活性振动、非红外活性振动基团振动频率及其相关因素影响基团振动频率的因素外部因素:溶剂、晶型、仪器内部因素:诱导效应、共轭效应 (同时存在,优者显现;同时存在,分别显现)下下 课课上节课学习了上节课学习了波数,与波长的关系红外光谱分析常用波长范围红外光谱图伸缩振动:对称伸缩、反对称伸缩变形振动:面内(剪
18、式振动、面内摇摆振动)面外(扭曲振动、面外摇摆振动)综合(全对称伸缩振动、全对称剪式振动)产生红外吸收的必备条件红外活性振动、非红外活性振动振动频率及其相关因素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外部因素:溶剂、晶型、仪器内部因素:诱导效应、共轭效应 (同时存在,优者显现;同时存在,分别显现)偶极场效应 (F 效应)首先让我们看看一个一个负电荷对羰基振动频率的影响。正电中心线负电中心线电中性线近氧点近碳点当这个负电荷位于羰基碳端一侧时,负电荷所产生的负电场将排斥碳端电子云向氧端移动,结果使碳端的正电性增强。羰基偶极距升高,键力常数增加,振动频率提高。正电中心线负电中心线电中性线 当这个负电荷位于近碳点时,对碳端
19、电子云排斥作用最大,对羰基振动频率的影响最大(羰基振动频率达到最高)。正电中心线负电中心线电中性线当负电荷位于电中性线位置时,对碳端、氧端电子云的排斥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对羰基的振动频率无影响或影响较小。正电中心线负电中心线电中性线正电中心线负电中心线电中性线当这个负电荷位于羰基的氧端一侧时,负电荷所产生的负电场将排斥氧端电子云向碳端移动,结果使碳端的正电性减弱。羰基偶极距降低,键力常数减小,振动频率降低。当这个负电荷位于近氧点时,氧端的电子云受负电场的排斥向C端移动,此时整个羰基偶极距降到最低,对羰基的振动频率影响最大(羰基振动频率达到最小)。可见,当负电粒子位于近氧点和近碳点时对羰基的
20、振动频率影响最大,但影响结果恰好相反。正电中心线负电中心线电中性线氯代丙酮有三种旋转异构体:C=O 1755cm-1 :C=O 1742cm-1 :C=O 1728cm-1 丙酮C=O 1715cm-1 这是为什么呢?式C=O 振动频率(1728cm-1)较丙酮C=O振动频率(1715cm-1)高的原因是由于丙酮分子中引入了电负性极强的Cl原子,从而产生诱导效应。Cl是电负性极强的原子,在CCl 键的Cl原子周围具有很强的局部负电性,后者又进一步形成一个局部负电场。正是这个负电场将对周围空间中的基团或原子的电子云产生影响。在 式中,Cl 原子距离 C=O 的空间距离较远,对 C=O 的振动频率
21、影响较小。而在式中,Cl 原子距离 C=O 的空间距离较近(与 C 原子的距离未变,但 ClO 距仍然大于 ClC 距),Cl 原子上的负电场将排斥 C=O 上的电子云向 O 端移动,从而增加了羰基的偶极矩,增强了键力常数,C=O 的振动频率增加(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在空间位置上相互靠近的基团,通过电场感应对邻近基团上的电子云的分布产生影响,从而引起振动频率的变化,称为偶极场效应偶极场效应。偶极场效应对基团振动频率是正影响还是负影响,要看电性较强的原子与基团中原子的空间距离的远近。电性较强的原子总是影响基团中空电性较强的原子总是影响基团中空间距离较近的原子。间距离较近的原子。I、M 效应都
22、是通过化学键进行作用的,效应都是通过化学键进行作用的,偶极场效应是通过电场感应作用。偶极场效应是通过电场感应作用。作业:作业:上述氯代丙酮 三种旋转异构体中,CCl 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哪个最高?哪个最低?为什么?作业:作业:观察右边 式中的两个羰基,指出哪个羰基伸缩振动频率较快?比较三式中上方的羰基,比较其伸缩振动频率哪个较高、哪个较低?为什么?(由键长和键角进行说明)6.2.2 氢键效应氢键效应 分子内氢键如 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中的OH 和C=O 形成了分子内氢键,使双方的伸缩振动向低频大幅移动。(OH):2835cm1,酚羟基(OH):37053125cm1(参考值)(C=O):16
23、23cm1,通常酮基(OH):17001670cm1分子内氢键不受浓度的影响,有助于结构分析。分子间氢键 羟基与羟基、羟基与羰基之间极易形成氢键,使O-H、C=O键的伸缩振动频率降低。羟基形成氢键:游离:EtOH,二聚体:OH OH2,多聚体:OH OHn 羟基与羰基形成氢键:情况与上类似。Et Et Et Et 分子间氢键受浓度的影响较大,降低浓度,可使吸收峰向高频方向移动,这有助于结构分析。6.2.3 立体障碍(空间位阻)效应立体障碍(空间位阻)效应由于空间位置上的拥挤,使基团的共轭作用、氢键形成等效应受限,从而改变其特征吸收的波数。6.2.4 环张力效应环张力效应环张力即键角张力,环越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外 光谱 解读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