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2框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2019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2框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2框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服务社会服务社会课题: 服务社会科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 八年级课时:1 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教材第七课第二框服务社会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2.3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和“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2.3 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本框题围绕服务社会的意义和做法两大知识点,奉献社会强调服务意识,通过分析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明确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引导学生在
2、实际行动中努力服务和奉献社会。也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能力目标】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
3、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学情基础】通过第六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了责任的重要性,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继而思考怎样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成长需求】八年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面临如何处理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现实困惑】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得到他人的关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自己陷入困境时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但是,当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却以“这又不关我的事”为借口一走了之;也有的学生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他们认为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和奉献社会都是很美好、很遥远的事情,作为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在将来服务和奉献社会。在社会实
4、践中,有的学生虽然表示要积极主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但在实践中表现出畏难情绪,缺乏行动力;有的学生以自我保护为由拒绝向身处困境的人提供帮助;有的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时总是牢骚满腹2基于以上情况,通过分析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明确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服务和奉献社会。【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资源准备 仔细研读教材、教参和课标内容,熟悉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把握好本课的教学定位;教师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收集与教学相关资料,以备上课需要;结合本地实际,主动开发教学资源,使课堂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学情准备 教师通过问卷调
5、查或访谈聊天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自己当前对服务社会的看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实效性;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开展预习。 学生准备做好课前预习。不仅预习本课教材内容,而且要阅读教材目录,初步感知本册内容,初步思考本单元在全册中的地位,本课在单元学习中的作用。收集相关资料 上网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一些服务奉献社会的典型人物事迹和服务社会的组织。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采用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角色扮演、小组竞赛、小组合作、指导设计社会公益性活动方案等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点燃课堂的
6、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师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得知识,分享学习成果。本课内容的设计从学生的视角展开的探究,从“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行所感到所得所悟四个视角进行构建每一个环节都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突破方法: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自主列举自我的公益行为,切身感受奉献社会给社会及个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教学难点】 (1)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要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2)公益活动的策划和实施突破方法:学生围绕服务社会活动进行讨论、探究,师生共同进行梳理,明确要求和做法。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
7、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情境导入:播放视频爸爸去哪儿,提问:我们最想和父母一起去哪儿过一个快乐而充实的假期呢?展示学习目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说说自己认为的有意义的事有哪些。导入力求生活化。用贴近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爸爸去哪儿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学生生活图景,为学习本课提供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一样的生活意义。引出课题。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学清单自主预习。尝试构建思维导图。(自主学习方法不一定得当。教师要
8、深入到小组中,遇到问题点拨、指导。)阅读教材 P8084,整理基础知识。要求:1、学生会听课,记好笔记。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独立解决各题。小组内交流展示,提出自己的疑惑。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预习不仅能初步感知本课教材内容,而且能初步建构知识体系。4从学生的视角展开本课的探究视角一:我的所见所闻第一篇章:服务社会 绚丽人生1.欣赏图片:无处不在的志愿者(图片展示假期看到的一些志愿者活动)提问:(1)你和身边的人有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能把你的所见所闻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2)请你再说说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2.教师展示同学们在学校里参加过的一些志愿活动图片。3.寻找身边
9、的道德榜样:探究与分享:(1)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2)请你说说在我们身边你还知道哪些道德模范?组长做好发言记录,评比最佳个人和最佳小组,小组可以推荐一名观察员汇总大家的观点,作为代表展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回答:义务植树,志愿者到大运河畔捡拾金杂物,学生参与交通协管,爱心捐款,献血,爱心包裹捐赠.学生根据身边的事例或者自己的经历谈感受。学生探究分析曹师傅的事例并搜集了解身边的道德模范。通过自己生活实际中的所见所闻的活动,从自己看到听到的以及别人再到自己。引导学生明白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就在我们身边,总结引出服务和奉献社会能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姿,快乐而充实。寻
10、找身边的道德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染、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服务和奉献社会就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加深对服务和奉献社会的理解,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5视角二:我的所思所想第二篇章 服务社会 锻炼自己1. 探寻榜样的美德故事-传递正能量自助拼盘:请你说说我们身边的美德故事2.展示分享连云港市:“雷锋车” 、连云港市全国最美志愿者樊振事例和“2019感动中国人物”卢永根事迹现场采访:这些都是我们身边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典范,他们的行为给了你什么启示?3.从模范榜样到我们中学生小方探究和分享(1)小方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2)结合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谈谈你的收获?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问题,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道德 法治 上册 第三 单元 社会 责任 第七 积极 奉献 服务 教学 设计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9542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