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的中医药治疗课件.ppt
《神经源性膀胱的中医药治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源性膀胱的中医药治疗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膀胱的中医药治疗的中医药治疗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康复医学科康复医学科 杨万章杨万章1ppt课件概念l 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此诱发的泌尿系并发症,如上尿路损害及肾衰竭等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ppt课件3ppt课件病因病因所有可能影响储尿和排尿神经调控的疾病都有可能造所有可能影响储尿和排尿神经调控的疾病都有可能造成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成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4ppt课件神经源性膀胱的分型5ppt课件并发症6ppt课件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7ppt课件神经源性膀
2、胱中医治疗目录l1.针灸类治疗l2.中药治疗l3.中西医结合治疗l4.常用刺激穴位l4.中医药治疗的缺陷和前景8ppt课件1.针灸治疗-针刺l岑珏等将61例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中极组(31例)和外关组(30例)。患者进行首次尿动力学检查后,中极组予针刺中极穴、外关组予针刺外关穴,运用尿动力仪检测针刺治疗前后充盈期尿动力学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中极组初尿感容量(FDV)、初次急迫膀胱容量(FUV)、强烈急迫膀胱容量(SUV)、最大膀胱测量容量(MCBC)均明显升高(P0.05),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明显降低(P0.05);但外关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F
3、DV、FUV、SUV、MC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岑珏,尹平,侯文光,等岑珏,尹平,侯文光,等.l针刺对神经源性膀胱储尿功能影响的穴位特异性研究针刺对神经源性膀胱储尿功能影响的穴位特异性研究J.J.上海中医上海中医药杂志,药杂志,20122012,46(6)46(6):10-1110-11,19.19.9ppt课件1.针灸治疗-针刺 冯卓等将10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取穴:百会、中极、大赫、三阴交;配穴:膀胱湿热加三焦俞、水道、阴陵泉;痰瘀阻络加血海、阴陵泉;脾肾亏虚加脾俞、肾俞、关元;气阴两虚加气海、太溪。对照组予口服甲钴胺
4、片,500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两组与治疗前比较,临床表现积分、膀胱残余尿量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冯卓,赵伟,袁薇,等冯卓,赵伟,袁薇,等.针灸治疗糖尿病性膀胱临床观察针灸治疗糖尿病性膀胱临床观察J.J.中医临床研究,中医临床研究,20142014,6(1)6(1):46-47.46-47.10ppt课件1.针灸治疗-针刺l孙正军 以俞原配穴治疗脑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60例,治疗组选取五俞穴及相应经之原穴,针刺得气后行补法;对照组常规选取三阴交、阴陵泉、中极、膀胱俞,针刺得气后按辨证行补泻手法,30 min/次,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
5、3 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9%。孙俞孙俞.原配穴治疗脑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原配穴治疗脑卒中后无抑制性神经源性膀胱6060例例J.J.江苏中医药江苏中医药20082008,40(12)40(12):80-81.80-81.11ppt课件1.针灸治疗-针刺l俞原相配是将本经脏腑所属原穴与其背俞穴相配,取其原穴与背俞穴在主治性能上的共性,以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的一种配穴法。虽两者皆可治疗脏病,但就其主治性能而言,原穴擅扶正祛邪,以调脏器之实质;俞穴偏调和阴阳,以调脏器之功能。两者相配功效显著,对各脏腑之虚实、邪气之盛衰皆有调节作用。12ppt课件1.针灸治疗-电
6、针l张素花采用电针治疗45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选取肾俞(双)、会阳(双)肾俞(双)、会阳(双),针刺后并接通电针,以正极连接肾俞,负极连接会阳,以患者能耐受为度,1次/d,30 min/次,6次治疗后休息1 d,2周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3.3%。l张素花张素花.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4545例临床观例临床观察察J.J.浙江中医杂志,浙江中医杂志,20082008,43(11)43(11):654.654.13ppt课件1.针灸治疗-电针l罗庆禄等将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13例)。两组在
7、基础治疗上,对照组针刺八髎穴、气海俞、关元俞、膀胱俞、中极、关元八髎穴、气海俞、关元俞、膀胱俞、中极、关元;实验组针刺膀胱经八髎穴八髎穴,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两组与治疗前比较,膀胱残余尿量均明显降低(P0.01),排尿功能明显好转(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提示针刺八髎穴八髎穴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和排尿功能,达到多穴位针刺的效果。l罗庆禄,王诗忠,陈岚榕.针刺八髎穴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量和排尿功能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1):12-14.14ppt课件1.针灸治疗-电针l 孙燕霞等将60例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
8、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俞穴)、C组针刺募穴),每组20例,同时选取同期行盆底肌肉康复锻炼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针刺组取穴:中极、水道、中极、水道、关元关元,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感到达会阴部及下腰部;膀胱俞、膀胱俞、肾俞、八髎肾俞、八髎穴采用电针疗法,30 min/次,1次/d,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进行腹部及腰部按摩,30 min/次,1次/d。结果:A、B、C组患者治疗后膀胱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与治疗前相比,膀胱排尿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膀胱残余尿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A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B组及C组患者。l孙燕霞,李淑萍
9、.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临床治疗方法J.临床医学,2013,33(10)57-58.15ppt课件1.针灸治疗-电针l曾超等将60例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穴位选取关元、中极、气海、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双)、命门、肾俞(双)、膀胱俞(双),三阴交(双)、命门、肾俞(双)、膀胱俞(双),并接通电针,电极连接关元、三阴交(左),中极、三阴交(右),2次/d,30 min/次,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膀胱最大容量、剩余尿量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
10、05)。l曾超,周尔园曾超,周尔园.电针结合膀胱训练治疗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电针结合膀胱训练治疗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J.J.山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012,36(6)36(6):513-515.513-515.16ppt课件1.针灸治疗-电针 肖源将69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仅接受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取穴肾俞、会阳、八髎,并接通电针,疏密波,30 min/次,1次/d,6次治疗后休息1 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月后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均明显改善,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 膀胱 中医药 治疗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