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12021 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第第 1 1 页页 共共 1818 页页 20212021 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 B. 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 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 D. 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食品加工时,可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如苯甲酸钠,故 A错误; B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金属离子,会造成土壤污染
2、,水体污染等,故 B错误; C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故 C 正确; D含磷洗涤剂的排放,使水中磷过多,造成水中藻类疯长,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水体变浑浊,故 D错误; 故选 C。 2. 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8g重水(2D 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10N B. 3mol的2NO与2H O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A4N C. 32g环状8S()分子中含有的S-S键数为A1N D. 1L pH=4的-12270.1mol L K Cr O溶液中2-27Cr O离子数为A0.1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2D O的质子数为
3、 10,18g2D O的物质的量为18g=20g/mol 0.9mol, 则18g重水(2D O)中所含质子数为A9N,A错误; B2NO与2H 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该反应消耗 3 个 NO2分子转移的电子数 20212021 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第第 2 2 页页 共共 1818 页页 为 2个,则有 3mol的 NO2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A2N,B 错误; C一个8S()分子中含有的S-S键数为 8 个,32gS8的物质的量为32g=8 32g/mol18mol,则含有的S-S键数为AA18 N =N
4、8 ,C 正确; D酸性227K Cr O溶液中存在:2-2-+2724Cr O +H O2CrO +2H,含 Cr 元素微粒有2-27Cr O和2-4CrO,则1L pH=4的-12270.1mol L K Cr O溶液中2-27Cr O离子数应小于A0.1N,D错误; 故选 C。 3.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可行的是 气体 方法 A 氨气 加热氯化铵固体 B 二氧化氮 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 C 硫化氢 向硫化钠固体滴加浓硫酸 D 氧气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但两者遇冷又会化合生成氯化铵固体,所以不
5、能用于制备氨气,A不可行; B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不能用于制备二氧化氮,B不可行; C硫化氢为还原性气体,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浓硫酸与硫化钠固体反应制备该硫化氢气体,因为该气体会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不可行; D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可用此方法制备氧气,D可行; 故选 D。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醇既可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 B. 用饱和碳酸氢纳溶液可以鉴别乙酸和乙醇 C. 烷烃的沸点高低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 20212021 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6、 第第 3 3 页页 共共 1818 页页 D. 戊二烯与环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甲醇为一元饱和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 B乙酸可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醇不能发生反应,与饱和碳酸钠互溶,两者现象不同,可用饱和碳酸氢纳溶液可以鉴别两者,B正确; C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所以烷烃的沸点高低不仅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C错误; D戊二烯分子结构中含 2个不饱和度,其分子式为 C5H8,环戊烷分子结构中含 1个不饱和度,其分子式为 C5H10,两者分子式不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故选 B。 5. W、X、Y、Z为原
7、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W 和 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也是 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 2 倍。W 和 X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YXW B. W 与 X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 Y 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不与强碱反应 D. W、X和 Z可形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W和 X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也是 Y 的最外层电子数的 2倍,则分析知,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W 和 X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则推知 W和 X为非金属元素,所以可判断
8、 W为 H 元素,X 为 N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5=6,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2=3, 则 Y 为 Al元素,Z为 S 元素, 据此结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为H元素,X为 N元素,Y为 Al元素,Z为 S元素,则 A电子层数越多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弱,则原子半径:Y(Al)Z(S)X(N)W(H),A错误; BW为 H 元素,X为 N元素,两者可形成 NH3和 N2H4,B 错误; CY为 Al元素,其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可与强酸、强碱反应,C错误; DW、X和 Z可形成(NH4)2S、NH4HS,两者既含有离子键又
9、含有共价键,D正确。 20212021 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第第 4 4 页页 共共 1818 页页 故选 D。 6. 已知相同温度下,()()3sp4spBaSO1.5,单质碘的收率会降低,原因是_。 (2)以3NaIO为原料制备2I的方法是:先向3NaIO溶液中加入计量的3NaHSO,生成碘化物;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3NaIO溶液,反应得到2I,上述制备2I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3)KI溶液和4CuSO溶液混合可生成CuI沉淀和2I, 若生成21mol I, 消耗的KI至少为_mol。2I在KI溶液中可发生反应-23I +II。实验室中使
10、用过量的KI与4CuSO溶液反应后,过滤,滤液经水蒸气蒸馏可制得高纯碘。反应中加入过量KI的原因是_。 【答案】 (1). 2AgI+Fe=2Ag+ Fe2+2I- (2). AgNO3 (3). FeI2+Cl2= I2+FeCl2 (4). I2、FeCl3 (5). I2被过量的2Cl进一步氧化 (6). -2-+332422IO +5HSO =I +5SO +3H +H O (7). 4 (8). 防止单质碘析出 【解析】 【分析】 【详解】(1) 由流程图可知悬浊液中含 AgI ,AgI 可与 Fe 反应生成 FeI2和 Ag,FeI2易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能拆,故加入Fe粉进行转
11、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gI+Fe=2Ag+ Fe2+2I-,生成的银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参与循环中,故答案为:2AgI+Fe=2Ag+ Fe2+2I-;AgNO3; 20212021 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第第 7 7 页页 共共 1818 页页 通入2Cl的过程中,因 I-还原性强于 Fe2+,2Cl先氧化还原性强的 I-,若氧化产物只有一种,则该氧化产物只能是 I2,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I2+Cl2= I2+FeCl2,若反应物用量比()()22n Cl/n FeI=1.5时即2Cl过量, 先氧化完全部 I-再氧化 Fe2+, 恰好将
12、全部 I-和 Fe2+氧化, 故氧化产物为 I2、 FeCl3, 当()()22n Cl/n FeI1.5即2Cl过量特别多,多余的氯气会与生成的单质碘以及水继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单质碘的收率会降低,故答案为:FeI2+Cl2= I2+FeCl2;I2、FeCl3;I2被过量的2Cl进一步氧化; (2)先向3NaIO溶液中加入计量的3NaHSO, 生成碘化物即含 I-的物质; 再向混合溶液中 (含 I-) 加入3NaIO溶液,反应得到2I,上述制备2I的两个反应中 I-为中间产物,总反应为-3IO与-3HS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2-4SO和2I,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元素守恒配平离子方
13、程式即可得:-2-+332422IO +5HSO =I +5SO +3H +H O,故答案为:-2-+332422IO +5HSO =I +5SO +3H +H O; (3) KI溶液和4CuSO溶液混合可生成CuI沉淀和2I,化学方程式为 4KI+2CuSO4=2CuI +I2+2K2SO4,若生成21mol I, 则消耗的KI至少为 4mol; 反应中加入过量KI, I-浓度增大, 可逆反应-23I +II平衡右移,增大2I溶解度,防止2I升华,有利于蒸馏时防止单质碘析出,故答案为:4;防止单质碘析出。 9. 胆矾(42CuSO5H O)易溶于水, 难溶于乙醇。 某小组用工业废铜焙烧得到的
14、CuO(杂质为氧化铁及泥沙)为原料与稀硫酸反应制备胆矾,并测定其结晶水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胆矾时,用到的实验仪器除量筒、酒精灯、玻璃棒、漏斗外,还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填标号)。 A.烧杯 B.容量瓶 C.蒸发皿 D.移液管 (2)将CuO加入到适量的稀硫酸中,加热,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与直接用废铜和浓硫酸反应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 (3)待CuO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边搅拌边加入适量22H O,冷却后用32NH H O调pH为 3.54,再煮沸10min,冷却后过滤。滤液经如下实验操作:加热蒸发、冷却结晶、_、乙醇洗涤、_,得到胆矾。其中,控制溶液pH为 3.54 的目的
15、是_,煮沸10min的作用是_。 (4)结晶水测定:称量干燥坩埚的质量为1m,加入胆矾后总质量为2m,将坩埚加热至胆矾全部变为白色,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后称量,重复上述操作,最终总质量恒定为3m。根据实验数据,胆矾分子中结晶水的个数为_(写表达式)。 (5)下列操作中,会导致结晶水数目测定值偏高的是_(填标号)。 20212021 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第第 8 8 页页 共共 1818 页页 胆矾未充分干燥 坩埚未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加热时有少胆矾迸溅出来 【答案】 (1). A、C (2). CuO+H2SO4CuSO4+H2O (3). 不会产生
16、二氧化硫且产生等量胆矾消耗硫酸少(硫酸利用率高) (4). 过滤 (5). 干燥 (6). 除尽铁,抑制硫酸铜水解 (7). 破坏氢氧化铁胶体,易于过滤 (8). 233180()9()mmmm (9). 【解析】 【分析】 【详解】(1)制备胆矾时,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需进行溶解、过滤、结晶操作,用到的实验仪器除量筒、酒精灯、玻璃棒、漏斗外,还必须使用的仪器有烧杯和蒸发皿,A、C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 (2)将CuO加入到适量的稀硫酸中,加热,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直接用废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与二氧化硫和水,与这种方法相比,将CuO加入到适
17、量的稀硫酸中,加热制备胆矾的实验方案具有的优点是:不会产生二氧化硫且产生等量胆矾消耗硫酸少(硫酸利用率高) ; (3) 硫酸铜溶液制硫酸铜晶体,操作步骤有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乙醇洗涤、干燥;CuO中含氧化铁杂质,溶于硫酸后会形成铁离子,为使铁元素以氢氧化铁形成沉淀完全,需控制溶液pH为 3.54,酸性环境同时还可抑制铜离子发生水解;操作过程中可能会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所以煮沸10min,目的是破坏氢氧化铁胶体,使其沉淀,易于过滤,故答案为:过滤;干燥;除尽铁,抑制硫酸铜水解;破坏氢氧化铁胶体,易于过滤; (4) 称量干燥坩埚的质量为1m,加入胆矾后总质量为2m,将坩埚加热至胆矾全部变为白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高 全国 化学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