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下).ppt
《电化学(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化学(下).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电化学(下)电化学(下)1一、电池的书写方式:(1)负极(阳极,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在左边。(2)正极(阴极,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在右边。(3)注明物态:气体(压力),溶液(浓度),一般略去金属的物态。(4)相界面用“”表示,“”表示盐桥,两个液接界面用“”表示。(5)气体不能作电极,必须附加在不活泼电极上例如:(-)Zn|ZnSO4(a1)CuSO4(a2)|Cu(+)(-)Pt,Cl2(P)HCl(a=0.01)HCl(a=0.1)Cl2(P),Pt(+)7 71 1、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2二、电池电动势的产生金属电极与溶液之间电势差的产生绝对电极电
2、势金属电极与溶液之间电势差的产生绝对电极电势:3 1金属金属ZnZn棒放入棒放入ZnSOZnSO4 4溶液中,金属晶格中的溶液中,金属晶格中的ZnZn2+2+和自由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引力受溶剂的作用减弱,有部分电子之间的引力受溶剂的作用减弱,有部分ZnZn2+2+进入溶进入溶液,达到动态平衡时,电极表面有多余的负电荷而溶液,达到动态平衡时,电极表面有多余的负电荷而溶液中有多余的正电荷。液中有多余的正电荷。金属附近所带的电荷与金属本身所带电荷相反,金属附近所带的电荷与金属本身所带电荷相反,形成形成双电层双电层当然也可能是溶液中的负离子被电极所吸附而沉积在当然也可能是溶液中的负离子被电极所吸附而沉积
3、在电极的表面上,这时也产生电极的表面上,这时也产生双电层双电层 34液体间的接界电势液体间的接界电势2液液界面的电位差称作液接界电位,是由不液液界面的电位差称作液接界电位,是由不同离子的扩散引起的同离子的扩散引起的 1)不同电解质扩散(浓度相同)不同电解质扩散(浓度相同)相同相同Cl-浓度,不会扩散浓度,不会扩散H+和和K+扩散,扩散速度:扩散,扩散速度:界面右边:正离子过剩界面右边:正离子过剩界面左边:负离子过剩界面左边:负离子过剩因静电吸引,形成双电层,因静电吸引,形成双电层,产生产生液接界电位液接界电位52)相同电解质,浓度不同的扩散,也产生液接界电位相同电解质,浓度不同的扩散,也产生液
4、接界电位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左边正离子过剩,左边正离子过剩,右边负离子过剩右边负离子过剩 形成双电层而产生形成双电层而产生液接界电位液接界电位6接触电位(金属金属间的接触)接触电位(金属金属间的接触)3 3各种金属的电子逸出功不同,在接触界面上,各种金属的电子逸出功不同,在接触界面上,由于互相逸入的电子数不同,就形成双电层由于互相逸入的电子数不同,就形成双电层电势差称为接触电位电势差称为接触电位7则电池电动势为:则电池电动势为:-接触接触 接界接界+E=接触+-+接界+8三、组成可逆电池的必要条件三、组成可逆电池的必要条件化学反应可逆化学反应可逆 能量变化可逆能量变化可逆原电池
5、原电池 电解池电解池原电池反应:原电池反应:Zn+CuSO4(a1)ZnSO4(a2)+Cu电解池反应:电解池反应:ZnSO4(a2)+Cu Zn+CuSO4(a1)充放电过程:充放电过程:E外外=E dE,I 0丹尼尔电池丹尼尔电池多孔隔板多孔隔板电池充放电后,反应体系复原电池充放电后,反应体系复原例例1:丹尼尔电池:丹尼尔电池9例例2.Zn,Cu棒插入棒插入H2SO4中构成的电池中构成的电池原电池(放电)反应:原电池(放电)反应:总反应:总反应:Zn+2H+Zn2+H2电解池(充电)反应:电解池(充电)反应:()()2H+2e H2 阴极,还原阴极,还原 ()Cu Cu2+2e 阳极,氧化
6、阳极,氧化()()Zn Zn2+2e 阳极,氧化阳极,氧化()()2H+2e H2 阴极,还原阴极,还原总反应:总反应:2H+Cu Cu2+H2充电和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不同充电和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不同 该电池为不可逆该电池为不可逆107 72 2、可逆电池热力学及能斯特方程、可逆电池热力学及能斯特方程(7-1)桥梁公式桥梁公式通过可逆电动势的测定等电化学方法来解决热力学问题揭示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最高限度,为改善电池性能提供理论依据11(7-2)(7-3)Z:电池反应所涉及的电荷数F:法拉第常数96500C/mol 为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120,Qr=0,电池不吸热也不放热 0,Qr0,电池从环
7、境吸热 0,Qr 0E(电极)a2 浓度大的电极作为负极;与插入的溶液浓浓度大的电极作为负极;与插入的溶液浓度无关。度无关。3、电池反应相当于、电池反应相当于Cd从高浓度从高浓度(活度活度)汞齐中迁入低汞齐中迁入低浓度(活度)汞。浓度(活度)汞。特点:特点:32三、固体电解质浓差电池三、固体电解质浓差电池例:例:ZrO2(+CaO)在在ZrO2中加入中加入CaO,ZrO2中一个中一个Zr4+被一个被一个Ca2+替代,形成替代,形成ZrO2(CaO)置换式固溶体,置换式固溶体,因为因为ZrO2有两个有两个O2-,CaO 中只带入一个中只带入一个O2-,故产故产生出生出O2-离子空位。离子空位。纯
8、ZrO2无空位ZrO2(CaO)有空位固体电解质是固态的离子导电介质,一般是固溶体。固体电解质是固态的离子导电介质,一般是固溶体。337-7 极化作用一一.电极的极化电极的极化 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势偏离可逆电极电势的现象称为电极的极化。在某电流密度下的电极电势与可逆电极电势的差值,称为在该电流密度下的超电势.超电势 =|EER|34极化产生的原因极化产生的原因:(1)浓差极化浓差极化:扩散过程的迟缓性而引起的极化扩散过程的迟缓性而引起的极化。以以Zn2+在阴极还原为例。由于在阴极还原为例。由于Zn2+沉积沉积到阴极上,而溶液本体中到阴极上,而溶液本体中Zn2+来不及补充上去,来不及补充上去
9、,在阴极附近在阴极附近Zn2+的的浓度低于它在本体溶液中的浓度低于它在本体溶液中的浓度。结果电极如同浸入一个浓度较小的溶液浓度。结果电极如同浸入一个浓度较小的溶液一般。而通常所说的平衡电极电势都是指在本一般。而通常所说的平衡电极电势都是指在本体溶液中而言。所以此电极电势低于平衡值。体溶液中而言。所以此电极电势低于平衡值。这种现象称为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浓差极化。Zn2+用用搅拌的方法可使浓差极化减小,但由于电极表面总有一个搅拌的方法可使浓差极化减小,但由于电极表面总有一个扩散层,所以不能完全消除。扩散层,所以不能完全消除。二二.极化的原因极化的原因35(2)电化学极化电化学极化:电化学反应本身
10、的迟缓性引起的极化电化学反应本身的迟缓性引起的极化。Zn2+仍以仍以 Zn2+在阴极还原为例。在阴极还原为例。当电流通过电当电流通过电极时,由于电极反应速率是有限的,所以电子极时,由于电极反应速率是有限的,所以电子到达极板后,不能立即被到达极板后,不能立即被Zn2+消耗,所以电消耗,所以电极表面积累起比平衡态多的电子,相应于使电极表面积累起比平衡态多的电子,相应于使电极电势降低。极电势降低。以上两种极化效应的结果,使以上两种极化效应的结果,使阴极电势更负阴极电势更负,阳极电势更阳极电势更正正。实验证明,电极电势与电流密度有关。描述。实验证明,电极电势与电流密度有关。描述电极电势与电流电极电势与
11、电流密度的关系的曲线密度的关系的曲线为为极化曲线极化曲线。36塔费尔塔费尔(Tafel)经验公式:经验公式:影响超电势的因素很多,如电极材料、电极表面影响超电势的因素很多,如电极材料、电极表面状态、电流密度、温度、电解质的性质、浓度及溶状态、电流密度、温度、电解质的性质、浓度及溶液中的杂质等。液中的杂质等。1905年,年,Tafel 发现,对于一些常见的电极反应,发现,对于一些常见的电极反应,超电势与电流密度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如下的定超电势与电流密度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如下的定量关系:量关系:式中式中 j 是电流密度是电流密度,a是单位电流密度时的超电势值,是单位电流密度时的超电势值,与电极
12、材料、表面状态、溶液组成和温度等因素有与电极材料、表面状态、溶液组成和温度等因素有关;关;b在常温下一般等于在常温下一般等于0.050 V。影响超电势的因素影响超电势的因素37三三.电解池与原电池极化的差别电解池与原电池极化的差别 如如前所前所述,就单个电极来说,述,就单个电极来说,极化的结果是使阴极电势变得更负极化的结果是使阴极电势变得更负(电子的积累、被还原物浓度降低),(电子的积累、被还原物浓度降低),阳极电势变得更正。但由于电解池的阳极电势变得更正。但由于电解池的阴极阴极对应于对应于负极负极,而原电池的,而原电池的阴极阴极却却对应于对应于正极正极。所以对这两种情况,极。所以对这两种情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化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