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 第5章 二元关系.ppt
《离散数学 第5章 二元关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散数学 第5章 二元关系.ppt(1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离散数学讲义之离散数学讲义之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集合论集合论集合论简介集合论简介集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又是数学各分支、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领域的最普遍采用的描述工具。集合论在开关理论、形式语言、有限状态机、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篇介绍集合论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集合的基本运算、序偶、关系、函数、基数等。2主要知识点关联图 有序化集合性质互异性无序性确定性集合关系集合闭包关系等价关系范式元素计数表示方法哈斯图集合运算笛卡尔积二元关系关系图序偶相容关系范式偏序关系合取范式集合分划商集关系性质等价式函数等价类集合基数等势优势函数性质不可数集合一满射可数集双射单射关系矩阵闭
2、包运算复合函数函数运算逆函数运算规律容斥原理特殊二元关系覆盖幂集3第二篇集合论目录第二篇集合论目录第第4 4章章 集合及其运算集合及其运算4.1 4.1 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4.2 4.2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基本运算4.3 4.3 集合中元素的计数集合中元素的计数4.4 4.4 集合的应用集合的应用习习 题题 四四实验四实验四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基本运算第第5 5章章 二元关系二元关系5.1 5.1 集合的笛卡尔积集合的笛卡尔积5.2 5.2 二元关系二元关系5.3 5.3 等价关系与集合的划分等价关系与集合的划分5.4 5.4 相容关系与集合的覆盖相容关系与集合的覆盖*5
3、.5 5.5 偏序关系偏序关系5.6 5.6 关系的应用关系的应用习习 题题 五五实验五实验五 求关系的闭包求关系的闭包第第6 6章章 函数函数6.1 6.1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概念6.2 6.2 逆函数与复合函数逆函数与复合函数习习 题题 六六实验六实验六 函数的图形可视化函数的图形可视化第第7 7章章 集合的基数集合的基数*7.17.1集合的等势与优势集合的等势与优势7.27.2基数、可数集与不可数集基数、可数集与不可数集习习 题题 七七实验七:自然数性质的可视化表示实验七:自然数性质的可视化表示4第五章第五章 二元关系二元关系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序偶与笛卡儿积;二元关系的定义和表示;关系的
4、运算;关系的性质;关系的闭包;等价关系与划分;相容关系与集合的覆盖;偏序关系;关系的应用。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掌握序偶与笛卡尔积概念;掌握关系,关系矩阵和关系图;掌握关系的运算;掌握关系的性质;掌握关系的闭包运算;理解等价关系与等价类;理解偏序概念,会作哈斯图;了解相容关系与集合的覆盖、关系的应用。重点:重点:序偶与笛卡尔积;关系;关系的运算;关系的性质;关系的闭包运算;等价关系,偏序及哈斯图。难点:难点:关系的运算、性质、闭包运算;偏序及哈斯图。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关系闭包运算的实现55.1 5.1 5.1 5.1 序偶与笛卡儿积序偶与笛卡儿积 定义5.1.1 由两个元素x和y(允许x=y)
5、按一定顺序排列成的二元组叫做一个有序对(ordered pair)或序偶,记作,其中x是它的第一元素,y是它的第二元素。有序对具有以下性质:(1)当xy时,。(2)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u且yv。说明说明q有序对中的元素是有序的有序对中的元素是有序的q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6例例5.1.15.1.1例例5.1.1 5.1.1 已知已知 x+2,4,求求x x和和y y。由有序对相等的充要条件有由有序对相等的充要条件有 x+2x+25 52 2x+yx+y4 4 解得解得 x x3,y3,y-2-2。解答解答7定义5.1.2 设A,B为集合,用A中元素为第一元素,B中元素为第二元素
6、构成有序对。所有这样的有序对组成的集合叫做A和B的笛卡儿积(Cartesian product),记作AB。笛卡儿积的符号化表示为AB|xAyB 笛卡儿积笛卡儿积的定义的定义qA A表示某大学所有学生的集合,表示某大学所有学生的集合,B B表示大学开设的所有表示大学开设的所有课程的集合,课程的集合,则则A AB B可以用来表示该校学生选课的所有可能情况。可以用来表示该校学生选课的所有可能情况。q令令A A是直角坐标系中是直角坐标系中x x轴上的点集,轴上的点集,B B是直角坐标系中是直角坐标系中y y轴上的点集,轴上的点集,于是于是A AB B就和平面点集一一对应。就和平面点集一一对应。举例举
7、例8笛卡尔积举例设设A=a,b,B=0,1,2A=a,b,B=0,1,2,则则AB=,AB=,BA=,BA=,举例举例说明说明q如果如果|A|=m,|B|=n,A|=m,|B|=n,则则|A AB|=B|=mnmn。910笛卡儿积的运算性质(1)对任意集合A,根据定义有A,A(2)一般的说,笛卡儿积运算不满足交换律,即ABBA(当 A B AB 时)(3)笛卡儿积运算不满足结合律,即(AB)CA(BC)(当 A B C 时)11(4)笛卡儿积运算对并和交运算满足分配律,即A(BC)=(AB)(AC)(BC)A=(BA)(CA)A(BC)=(AB)(AC)(BC)A=(BA)(CA)(5)AC
8、BD AB CD12A(BC)=(AB)(AC)的证明任取 A(BC)xA yBC xA (yByC)(xAyB)(xAyC)AB AC (AB)(AC)所以 A(BC)=(AB)(AC)13关于ACBD ABCD的讨论该性质的逆命题不成立,可分以下情况讨论。(1)当A=B=时,显然有AC 和 BD 成立。(2)当A且B时,也有AC和BD成立,证明如下:任取xA,由于B,必存在yB,因此有 xAyB AB CD xCyD xC从而证明了 AC。同理可证 BD。14关于关于A A CBCB D D AB AB CDCD的讨论的讨论该性质的逆命题不成立,可分以下情况讨论。(3)当A而B时,有AC成
9、立,但不一定有BD成立。反例:令A,B1,C3,D4。(4)当A而B时,有BD成立,但不一定有AC成立。反例略。15例例5.1.25.1.2例例5.1.25.1.2 设设A=1,2,A=1,2,求求P(A)AP(A)A。P(A)AP(A)A ,1,2,1,21,2,1,2,1,21,2 ,2,解答解答16例例5.1.35.1.3例例5.1.35.1.3 设设A A,B B,C C,D D为任意集合,判断以下命题是否为真,为任意集合,判断以下命题是否为真,并说明理由。并说明理由。(1)(1)ABABAC AC B BC C(2)(2)A-(BC)A-(BC)(A-B)(A-C)(A-B)(A-C
10、)(3)(3)A ABCBCD D AC ACBDBD(4)(4)存在集合存在集合A A,使得使得A A AAAA(1)(1)不一定为真。当不一定为真。当A A,B B1,C1,C22时,有时,有 ABABACAC,但但BCBC。(2)(2)不一定为真。当不一定为真。当A=B=1,CA=B=1,C22时,有时,有 A-(BC)A-(BC)1111 (A-B)(A-C)A-B)(A-C)11(3)(3)为真。由等量代入的原理可证。为真。由等量代入的原理可证。(4)(4)为真。当为真。当A A时,有时,有 A AAA AA 成立。成立。解答解答175.2 二元关系(binary relation)
11、定义定义5.2.1 5.2.1 如果一个集合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如果一个集合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 1)集合非空,且它的元素都是)集合非空,且它的元素都是有序对有序对(2 2)集合是空集)集合是空集 则称该集合为一个则称该集合为一个二元关系二元关系,记作,记作R R。二元关系也可简称为二元关系也可简称为关关系系。对于二元关系。对于二元关系R R,如果如果 Rx,yR,可记作可记作xRyxRy;如果如果 x,y R R,则记作则记作xRxRy y。设设R R1 1,,R R2 2,a,b,a,b。则则R R1 1是二元关系,是二元关系,R R2 2不是二元关系,只是一个集合,不是二元关系,只是一个
12、集合,除非将除非将a a和和b b定义为有序对。定义为有序对。根据上面的记法可以写根据上面的记法可以写1 1R R1 12 2,aRaR1 1b b,aRaR1 1c c等。等。举例举例18集合集合A A上的二元关系的数目依赖于上的二元关系的数目依赖于A A中的元素数。中的元素数。如果如果|A|=nA|=n,那么那么|A AA|=nA|=n2 2,A AA A的子集就有的子集就有 个。个。每一个子集代表一个每一个子集代表一个A A上的二元关系,所以上的二元关系,所以A A上有上有 个不个不同的二元关系。同的二元关系。例如例如|A|=3A|=3,则则A A上有上有 个不同的二元关系。个不同的二元
13、关系。定义定义5.2.25.2.2 设设A A,B B为集合,为集合,A AB B的任何子集所定义的二元关系叫的任何子集所定义的二元关系叫做做从从A A到到B B的二元关系的二元关系;特别当;特别当A=BA=B时,则叫做时,则叫做A A上的二元关系上的二元关系.A=0,1A=0,1,B=1,2,3B=1,2,3,那么那么 R R1 1=,R R2 2=A=AB B,R R3 3=,R R4 4=等都是从等都是从A A到到B B的二元关系,而的二元关系,而R R3 3和和R R4 4同时也是同时也是A A上的二上的二元关系。元关系。举例举例说明说明19定义5.6 设R是二元关系。(1)R中所有有
14、序对的第一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R的定义域(domain),记为dom R。形式化表示为:dom R x|y(R)(2)R中所有有序对的第二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R的值域(range),记作ran R。形式化表示为ran Ry|x(R)(3)R的定义域和值域的并集称为R的域(field),记作fld R。形式化表示为fld Rdom R ran R 20例例5.2.1 5.2.1 求求R=,R=,的定义域、值域和域。的定义域、值域和域。解解domdom R R1,2,4 ran R1,2,4 ran R2,3,4 2,3,4 fldfld R R1,2,3,41,2,3,4 21常用的关系定义5.2.
15、3 对任意集合A,定义全域关系 EA=|xAyA=AA 恒等关系 IA=|xA空关系 设设 A=1,2A=1,2,那么那么E EA A=,=,IA A=,=,举例举例22其它常用的关系小于或等于关系:LA=|x,yAxy,其中 AR。整除关系:DB=|x,yBx整除y,其中 AZ*Z*是非零整数集包含关系:R|x,yAxy,其中 A是集合族。(1)(1)设设 A=1,2,3A=1,2,3,B Ba,ba,b则则 L LA A=,=,D DA A=,=,(2)(2)令令A=P(B)=A=P(B)=,a,b,a,b,a,b,a,b,则则A A上的包含关系是上的包含关系是 R R,a,b,举例举例2
16、3例5.2.2例5.2.2 设A=1,2,3,4,下面各式定义的R都是A上的关系,试用列元素法表示R。(1)R=|x是y的倍数(2)R=|(x-y)2A(3)R=|x/y是素数(4)R=|xy 解答解答(1)(1)R=,R=,(2)(2)R=,R=,(3)(3)R=,R=,(4)R=E(4)R=EA A-I-IA A=,=,24关系的表示方法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集合表达式关系矩阵关系图关系矩阵和关系图可以表示有穷集上的关系。25关系矩阵和关系图的定义设设A=xA=x1 1,x,x2 2,x xn n,R,R是是A A上的关系。令上的关系。令 则则 是是R R的的关系矩阵关系矩阵,记作,记作M
17、MR R。设设A=xA=x1 1,x,x2 2,x xn n,R,R是是A A上的关系。令图上的关系。令图G=G=,其中顶点其中顶点集合集合V=AV=A,边集为边集为E E。对于对于 x xi i,x,xj jVV,满足满足 E E x xi iRxRxj j称图称图G G为为R R的的关系图关系图,记作,记作 G GR R。26关系矩阵和关系图的实例设设 A=1,2,3,4A=1,2,3,4,R=,R=,,则则R R的关系矩阵和的关系矩阵和关系关系图分别是图分别是 27关系的并、交、补、差、对称差等运算关系也是集合关系也是集合,故关系可以做并、交、补、差、对称差和故关系可以做并、交、补、差、
18、对称差和包含等运算。包含等运算。2829关系的复合运算说明说明q可以把二元关系看作一种作用,可以把二元关系看作一种作用,x,yRR可以解释为可以解释为x x通过通过R R的作用变到的作用变到y y。qR R S S表示两个作用的连续发生。表示两个作用的连续发生。303132333435363738关系与集合的说明关系是集合,集合运算对于关系也是适用的。规定:关系运算中逆运算优先于其它运算所有的关系运算都优先于集合运算,优先权的运算以括号决定运算顺序。例如:ran F-1FGFH39例题设A表示是学校的所有学生的集合,B表示学校的所有课程的集合,并设R1由所有有序对组成,其中a是选修课程b的学生
19、。R2由所有的有序对构成,其中课程b是a的必修课。则关系R1R2、R1R2、R1R2、R1R2、R2R1的含义分别为:R1R2:a是一个学生,他或者选修了课程b,或者课程b是他的必修课。R1R2:a是一个学生,他选修了课程b并且课程b也是a的必修课。40R1R2:学生a已经选修了课程b,但课程b不是a的选修课,或者课程b是a的必修课,但是a没有选修它。R1R2:学生a已经选修了课程b,但课程b不是a的选修课。R2R1:课程b是学生a的必修课,但是a没有选修它。41关系的性质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42自反性和反自反性定义5.2.5 设R为A上的关系,(1)若x(xAR),则称R在A上
20、是自反(reflexivity)的。(2)若x(xAR),则称R在A上是反自反(irreflexivity)的。例如 全域关系EA,恒等关系IA,小于等于关系LA,整除关系DA都是为A上的自反关系。包含关系R是给定集合族A上的自反关系。小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都是给定集合或集合族上的反自反关系。43例5.2.4例例5.2.4 5.2.4 设设A=1,2,3A=1,2,3,R R1 1,R R2 2,R R3 3是是A A上的关系,其中上的关系,其中 R R1 1,R R2 2,R R3 3说明说明R R1 1,R R2 2和和R R3 3是否为是否为A A上的自反关系和反自反关系。上的自反关系和反
21、自反关系。解答解答 R R1 1既不是自反的也不是反自反的,既不是自反的也不是反自反的,R R2 2是自反的,是自反的,R R3 3是反自反的。是反自反的。44对称性和反对称性对称性和反对称性定义5.2.6 设R为A上的关系,(1)若xy(x,yARR),则称R为A上对称(symmetry)的关系。(2)若xy(x,yARRx=y),则称R为A上的反对称(antisymmetry)关系。例如 A上的全域关系EA,恒等关系IA和空关系都是A上的对称关系。恒等关系IA和空关系也是A上的反对称关系。但全域关系EA一般不是A上的反对称关系,除非A为单元集或空集。45例5.2.5例5.2.5 设A1,2
22、,3,R1,R2,R3和R4都是A上的关系,其中 R1,;R2,;R3,;R4,说明R1,R2,R3和R4是否为A上对称和反对称的关系。解答 R1既是对称也是反对称的。R2是对称的但不是反对称的。R3是反对称的但不是对称的。R4既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46传递性定义5.2.7 设R为A上的关系,若 xyz(x,y,zARRR)则称R是A上的传递(transitivity)关系。例如 A上的全域关系EA,恒等关系IA和空关系都是A上的传递关系。小于等于关系,整除关系和包含关系也是相应集合上的传递关系。小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仍旧是相应集合上的传递关系。47例5.2.6例5.2.6 设A1,2,3
23、,R1,R2,R3是A上的关系,其中 R1,R2,R3说明R1,R2和R3是否为A上的传递关系。解答 R1和R3是A上的传递关系,R2不是A上的传递关系。48关系性质的等价描述 定理5.2.6 设R为A上的关系,则 (1)R在A上自反当且仅当 IA R (2)R在A上反自反当且仅当 RIA (3)R在A上对称当且仅当 RR-1 (4)R在A上反对称当且仅当 RR-1 IA (5)R在A上传递当且仅当 RRR 说明说明q利用该定理可以从关系的集合表达式来判断或证明关利用该定理可以从关系的集合表达式来判断或证明关系的性质。系的性质。分析分析关系性质的证明方法关系性质的证明方法49定理5.2.6(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散数学 第5章 二元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