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及2007年展望.pdf
《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及2007年展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及2007年展望.pdf(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及2007年展望及2007年展望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张正智2006年11月4日南京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2 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3 2007年中国汽车市场展望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1.2 跨国公司在华战略1.3 中国汽车市场特点1.4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1.5 中国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汽车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联盟,联合兼价、重组、合资合作步伐,仍将继续;为了争夺新兴市场,其步伐还将加快;?这给中国坚持自主发展战略带来极大挑战?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
2、资源、联合开发、全球采购、生产本地化、销售全球化的宗旨会继续加强。?乘用车向平台化、系列化、轻量化、小型化、节能化、能源替代化、洁净化、电子化、柴油化、智能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设计系统化、供货模块化、技术创新持续化、与汽车开发同步化、超前化、供应链不断优化的方向发展。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汽车服务贸易向更全面化、个性化、数字化、系统化、费用低廉化、及时化的方向发展。?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围绕安全、环保、节能、防盗领域,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车型,不断涌现。?由于能源紧缺,价格上涨、混合动力、燃气、乙醇、甲醇、生
3、物燃料、燃料电池、氢燃料等,新能源发展快。?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开发投入大,产品更新快?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向新兴汽车市场转移的大趋势,仍将持续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2 跨国公司在华战略?跨国公司在华战略,与改革开放初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中国战略”,变为“全球战略”,?中国是其“全球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由“合作型”向“控制型”转变。如增加投资或收买股份?零部件企业由“合资合作型”,向“独资”、“控股型”转变,特别致力于控制行业中的龙头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追求全产业链的控制,从独家、少家,向多家发展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2 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在产品策略上,
4、从单一产品、单一品牌,向多品种、系列化发展?在技术法规、高新技术、企业标准等核心技术,尽量强化技术垄断?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研发中心,其重要目的之一是达到更高的技术垄断;只做些产品适应性改进工作?跨国公司在中国完成初期布点投资后,已进入战略调整、整合期,不单在生产领域继续扩大投资,而是向全产业链延伸:销售、金融服务、研发、培训、物流、原材料生产、码头建设等,多领域、全方位扩展?跨国公司在产品研发、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供应商配套等多方面,控制中方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3 中国汽车市场特点?成长中,发展中的市场、非成熟市场。以新增汽车需求为主,更新需求为次;?而成熟市场,是较稳定的,是以更新需
5、求为主,新增需求为次?市场发展快、市场需求大、发展潜力更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呈二元结构: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城市与农村、贫富有差距,使达到成熟汽车市场的时间要长,至少20-30年?汽车市场多元化。汽车产品需求档次多、品种多;节能、环保型小汽车是需求主体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3 中国汽车市场特点?中国有比较优势?跨国公司悉数进入中国,在全方位展开竞争,竞争激烈?加入WTO,中国汽车市场是世界汽车市场有机组成部分?中方为了制衡,骨干企业已与两家以上跨国公司合作?跨国公司致力于全方位控制,先进技术外溢受阻?跟随主机厂,原母公司配套厂纷纷进入,且控股、独资倾向加重;原配套厂优先,中方配套厂有
6、被边缘化危险?进入的国别多,跨国公司多,各有各的标准法规体系,使中国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困难?自主开发能力弱,制约了自主汽车工业的发展,自主发展路艰难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3 中国汽车市场特点?汽车产(销)量增长快图图1 1 中国汽车产量百万辆台阶图中国汽车产量百万辆台阶图(虚线为预测值)(虚线为预测值)1992200020022003200420060134567产量(100万辆)年份22005 中国汽车产量达到中国汽车产量达到100100万辆,用了万辆,用了3636年时间(从一汽年时间(从一汽19561956年出车算起)年出车算起)中国汽车产量达到中国汽车产量达到200200万辆,
7、用了万辆,用了8 8年时间年时间 从从20022002年开始,几乎每年都登上一个新百万辆台阶年开始,几乎每年都登上一个新百万辆台阶 预测预测20062006年汽车产量可能直接跨越年汽车产量可能直接跨越600600万辆,登上万辆,登上700700万辆台阶万辆台阶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预测)世界汽车总产量,万辆56305840563059006070645066506850中国汽车产量,万辆183207234329444507571700中国汽车产量占比例3.253.544.165.587.317.868.5910.22世界汽车产量年净增量,万辆21
8、0-210270170380200200中国汽车产量年净增量,万辆2427951156364129中国净增量占世界比例11.4312.8635.1967.6516.5832.0064.50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3 中国汽车市场特点 汽车产(销)量占世界比例逐年增大资料来源:OICA;中国汽车工业年鉴o 中国汽车产(销)量占世界汽车产(销)量比例近几年逐年增大,从1999年占3.25%,到2005年占8.59%,增长了5.34个百分点预测2006年此比例有可能突破10%o 中国汽车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净增量比例(增长量贡献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表表1 中国汽车产(销)量占世界汽车产(销)量比
9、例单位:中国汽车产(销)量占世界汽车产(销)量比例单位:%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3 中国汽车市场特点 乘用车比例逐年增大表2 历年商用车(货车、客车)、乘用车产量构成变化单位:%表2 历年商用车(货车、客车)、乘用车产量构成变化单位:%商用车乘用车小计货车客车小计交叉型基本型(轿车)1985100.091.788.53.28.32.45.91990100.076.868.28.623.23.619.61995100.060.849.311.539.310.628.72000100.050.736.314.449.219.829.42001100.049.034.314.751.021.0
10、30.02002100.046.533.912.653.419.933.52003100.038.227.710.561.815.346.52004100.039.429.99.560.614.945.72005100.037.326.510.862.714.248.5年份汽车产量合计注:1、货车中含专用汽车及货车底盘;客车中含MPV、SUV。2、乘用车中含交叉型乘用车(微型客车),基本型乘用车(轿车)。o 货车产量构成呈明显下降趋势。“七五”、“八五”期间,几乎每5年就下降2成,“九五”期间也下降了13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又进一步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20年间下降了62个百分点;同期商用车
11、也下降了54.4个百分点,;从发展趋势看,仍呈现下降趋势o 同期基本型乘用车增长了42.6个百分点,包括交叉型乘用车,2005年已占汽车产量的62.7%,从趋势上看,仍会增长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3 中国汽车市场特点 乘用车比例逐年增大0%10%20%30%40%50%60%70%80%90%100%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货车客车交叉型基本型乘用车图2 中国汽车产量历年构成变化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3 中国汽车市场特点 私人汽车拥有量发展快表3 历年私人汽车保有量及增长率单位:万辆,%表3 历年私人汽车保有量及增长
12、率单位:万辆,%汽车保有量私人汽车保有量年增长率汽车保有量私人汽车保有量年增长率5年均增长率占汽车保有量比重年增长率年均增长率占汽车保有量比重年增长率5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1991606.19.996.015.817.61992691.714.1118.217.123.11993817.618.2155.819.131.81994942.015.2205.421.831.819951040.010.4250.024.021.719961100.15.8289.726.315.919971219.110.8358.429.423.719981319.38.2423.732.118.2199914
13、52.910.1533.936.726.020001608.910.7625.338.917.120011802.012.0770.842.823.320022053.213.9969.047.225.720032383.016.11219.251.225.820042693.713.01418.255.021.520053160.717.31848.158.524.724.214.520.19.125.113.5年份年份o 汽车市场消费主体、已由公款购车、集团采购为主,转向私人消费为主o 从“八五”初到“十五”末,十五年间私人汽车拥有量从15.8%上升至58.5%o 从5年平均增长率看,私人
14、汽车拥有量比汽车保有量快10个百分点o 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开始步入汽车社会;2005年私人购轿车已超过80%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3 中国汽车市场特点 汽车产品出口发展快表4 中国历年汽车产品进出口额单位:亿美元,%汽车产品进口汽车产品出口总金额增长率汽车配件增长率总金额增长率汽车配件增长率汽车产品进口汽车产品出口总金额增长率汽车配件增长率总金额增长率汽车配件增长率199116.605.831.531.01199235.35113.008.7149.403.06100.001.2422.80199353.5151.409.7111.504.2438.601.7238.70199447.
15、15-11.906.88-29.105.1521.502.4643.00199525.75-45.408.5518.107.2140.003.7652.80199625.00-2.9010.7826.108.1713.303.821.60199720.78-16.909.28-13.909.8820.904.4717.00199820.58-1.008.05-13.308.83-10.604.909.60199925.8025.4010.0424.7011.8734.407.0744.30200040.4856.9021.13110.5024.79108.8011.2559.10200147.
16、4316.2021.562.0027.129.4012.158.00200266.0040.3023.127.2033.5923.9016.6136.702003148.40124.8073.84219.4080.26138.9054.20226.302004168.6713.7086.8017.60127.6659.1079.4646.602005154.34-8.5076.85-11.50167.7031.4098.8924.50平均增长率平均增长率16.0018.8036.8035.70年份年份注:汽车配件进出口额中,不含发动机及其零件、摩托车配件、汽车轮胎、玻璃、挂车及半挂车。o 从1
17、9912005年的15年间,汽车产品进出口额增长都很快;但出口额年均增长率比进口额年均增长率快1倍还多o 同期汽车零部件是出口主力;年均增长率比进口快也近1倍o 2005年实现了汽车产品出口大于进口的历史性转变。也与实施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有关,抑制了SKD、CKD装车及关键总成的进口;也与落地完税及销售商必须得到生产商认可政策有关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3 中国汽车市场特点1.3 中国汽车市场特点 汽车产品出口发展快单位:亿美元020406080100120140160180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
18、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单位:%0510152025303540汽车产品进口总金额汽车产品出口总金额o 19912004年,汽车零部件进口额一直大于出口额o 2005年,汽车零部件进口额同比下降11.5%;而出口额同比增长24.5%,使汽车零部件出口额第一次大于进口额,且发展趋势好o 2005年由于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大幅增长,使汽车产品进出口发生逆转图3 1991-2005年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额及平均增长率汽车产品进口平均增长率16%汽车产品出口平均增长率36.8%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4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汽车全生命周期都将逐步实施法
19、制化管理?全面迎接汽车社会的到来: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700美元,部分城市、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已基本步入汽车社会的大门二元经济,决定汽车进入家庭会经历长期持久的释放过程将陆续有更多的城市、地区步入汽车社会?汽车产业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汽车消费以私人消费、新增需求为主2006年汽车市场会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2012年左右,汽车市场会超过1000万辆2020年后,汽车市场可能超过2000万辆成为世界最大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增长的汽车产业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4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主流:国家已确立“自主
20、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发展方针企业将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把发展环保节能汽车作为汽车市场发展的战略基点,促进可持续发展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建立技术创新体系?节能环保型汽车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坚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采用新技术国家施以政策引导,使消费理性化节能环保型汽车比例将会持续提高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4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将会有较快发展?已开发出多种燃气汽车,并在19个城市、地区推广应用?乙醇汽车在部分地区示范运行,还要扩大乙醇生产资源?将加快生物柴油和煤合成油的试验和推广力度?适当发展柴油乘用车?积极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
21、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预计2010年新能源汽车占5%,2020年占20%?汽车技术和标准逐渐与国际接轨?2000年,已签署1998年协定书?正在考虑是否签署1958年协定书(欧盟)?将有效参与全球统一车辆技术法规的协调与制定?农村汽车市场潜力巨大?城镇化的发展、村村通工程、国家管理的加严,汽车、低档汽车替代三轮汽车、低速货车的速度会加快?农村汽车市场的逐渐启动,是未来最大的潜在市场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环境1.5 中国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能源紧缺,价格上涨:?在较短历史时期内,汽车仍将以石化燃料为主,而石化燃料的储量、开采量都是有限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世界原油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支撑也是
22、有限的?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成本增加:?无论从污染物排放量、还是从分担率看,汽车已成为大城市的主要污染源?还有生产、废弃物污染等,使社会成本增加?汽车安全不容忽视:?每年有10万人死于汽车肇事,生命与财产损失严重?汽车行业应积极面对汽车产能过剩?汽车产业及市场结构调整仍是面临的主要问题?开发能力、自主品牌,仍是自主发展的软肋2 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2.1 汽车市场宏观经济形势2.2 汽车市场以较高速度发展2.3 乘用车市场高速发展2.4 商用车市场平稳低速发展2.5 经济型乘用车市场比例增大2.6 自主开发乘用车市场有较快发展2.7 汽车出口市场发展迅速2.8 骨干企业集团市场作用增强2.
23、9 汽车市场经济效益大幅增长2 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2.1 汽车市场宏观经济形势?国家基础产业发展良好,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汽车产业已经形成比较健全的产业体系?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阶段,消费结构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主要、较长期的动力,为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民经济平稳、高速增长(10%左右的增长速度),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在30%左右,宏观经济呈现出了高增长、高效益、高就业、低通胀的良好局面?是“十一五”规划的头一年,是诸多“十五”项目的结尾年,也是“十一五”项目的开局年?已有过千万户、几千万人达到了富裕程度(年户收入10万元),已开始步入汽车化阶段(50辆/千人
24、)?汽车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向好,消费环境改善?普遍涨薪金,对收入预期有信心,汽车消费能力增强2.2 汽车市场以较高速度发展表5 2006年1-9月及全年汽车市场销量单位:辆表5 2006年1-9月及全年汽车市场销量单位:辆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汽车销量530077479953721464672947567466557597同比累计增长率,%44.6247.7536.8533.4830.8426.71(续表)月份7月8月9月19月累计四季度月平均(预计)全年累计(预计)汽车销量46708652808763499351699836332797069821同比累计增长率,%24.2924.58
25、25.0125.0122.7822.78图4 2006年19月及全年汽车市场销量增长曲线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销快讯(2006.10)。下同。汽车销量,万辆0102030405060708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增长率,%月份01020304050汽车销量增长率2.3 乘用车市场高速发展表6 2006年1-9月及全年乘用车市场销量单位:辆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乘用车销量418942344493485957468438393613396433同比累计增长率,%72.6367.6154.2949.7944.2136.53(续表)月份7月8月9月19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6 年中 汽车市场 分析 2007 展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