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临床规范化诊治课件.ppt
《甲状腺疾病临床规范化诊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状腺疾病临床规范化诊治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甲状腺疾病临床规范化诊治项目编号:2006-03-06-038主办方: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协办方:浙江省内分泌学分会 2006-7-16 杭州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主讲:概 论 Page 4定 义 甲状腺毒症和甲亢不是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v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血中FT4或FT3升高导致组织暴露于过量甲状腺激素条件下而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v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甲状腺毒症的原因之一,即指甲状腺本身功能亢进,持续性合成和分泌TH增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Page 5甲状腺毒症的病因 甲状腺自身病变 vGraves病、多结
2、节性毒性甲状腺肿、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碘致甲亢(Iodine-induced hyperthyroidism)、垂体TSH瘤等情况 损伤 v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Silent thyroiditis)、桥本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 Page 6发病率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30-50岁女性 国外的研究:0.4-0.9/年 我国的研究:女性的发病率约为2-3/年 Graves病 Page 8概 述 v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的一种 v临床表现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和高代谢症候群
3、;部分典型病例伴有突眼或胫前粘液性水肿;少数病例表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眼病(EGO,euthyroid Graves ophthalmopathy)Graves病 也称Basedow病、Parry病,简称GDPage 9GD的病因、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vGD的易感基因主要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如HLA-B8、DR3等)、CTLA-4基因和其他一些与GD特征性相关的基因(如GD-1,-2)环境因素(危险因素)v细菌感染(肠耶森杆菌)、精神刺激、雌激素、妊娠与分娩、某些X染色体基因等 Page 10GD的病因、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GD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有关 vTSH受体抗体(TRAb)与TS
4、H受体结合而产生类似于TSH的生物学效应 v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使GD有时表现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特点 Page 11 GD时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 v甲状腺细胞表面HLA分子及其他免疫相关性抗原的异常表达使其成为抗原递呈细胞,在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的协同作用下,激发和加重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v机体存在免疫耐受障碍即胸腺或外周环节清除能对自身抗原起反应的T细胞功能丧失,可以导致这类T细胞攻击甲状腺组织。v抑制性T细胞功能减弱导致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功能增强。GD的病因、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Page 12 检测甲功确定有无甲状腺毒症 GD的诊断程序有高代谢症状、甲
5、状腺肿等临床表现者,常规进行TSH、FT4 和FT3检查。v如果血中TSH水平降低或者测不到,伴有FT4和/或FT3升高,可诊断为甲状腺毒症。v当发现FT4升高反而TSH正常或升高时,应注意垂体TSH腺瘤或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症的可能。Page 13甲状腺毒症的诊断确立后,应结合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摄131I率、甲状腺超声、甲状腺核素扫描等检查具体分析其是否由甲亢引起及甲亢的原因。GD的诊断程序甲状腺毒症诊断确立后 Page 14v甲亢诊断成立 v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或者无肿大 vTRAb阳性 v其他甲状腺自身抗体如TPOAB、TgAb阳性亦有提示作用 v浸润性突眼 v胫前粘液性水肿 具备前两
6、项者诊断即可成立,其他4项进一步支持诊断确立GD的诊断程序GD的诊断标准 Page 15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RAI)治疗外科手术治疗 GD的治疗Page 16 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 ATD治疗是甲亢的基础治疗 v单纯ATD治疗的患者只有30%-40%在甲亢控制后10年后仍保持甲状腺功能正常 v复发率高达50%-60%,一旦复发再次药物治疗很少能达到完全缓解的效果,此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寻找替代的治疗方法如RAI治疗 Page 17 甲巯咪唑 (MMI,他巴唑)卡比马唑 (CMZ,甲亢平)丙基硫氧嘧啶(PTU)目前应用的主要药物包括: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 Page 18 抗甲状腺药物
7、(ATD)治疗 ATD的作用机制:v作用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而抑制碘的氧化,干扰碘化酪氨酸的偶联;vPTU可以通过抑制外周I型脱碘酶的活性而抑制外周T4转化为T3;v可抑制甲状腺内细胞因子的产生,目前认为这是一种器官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对全身免疫反应没有影响;v改变甲状腺球蛋白的构像,使其不易碘化和裂解;v抑制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功能和生长Page 19 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 v他巴唑的血浆半衰期明显长于PTU,所以可以采用单次顿服(30-45mg/日)的给药方法,与大剂量PTU(300-450mg/日,分2-3次口服)的疗效相当 v许多研究发现他巴唑效果优于PTU,因其起效快、
8、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患者的依从性更好vPTU可抑制外周T4转化为T3,且不易透过胎盘,所以有人主张严重甲亢、甲亢危象、妊娠期及哺乳期甲亢选用PTU治疗,而轻中度甲亢及甲亢维持治疗选用他巴唑v目前欧洲和亚洲以应用他巴唑为主,英国主要应用CMZ,而美国以PTU为主ATD的服药方法和药物选择:Page 20v国内多采用减量法,他巴唑初始用量30-45 mg/日(相当于PTU300-450mg/日),临床症状缓解后开始减量直至维持量用药。v总疗程应在12-18个月,短于12个月复发率增加,长于18个月亦不能显著增加缓解率。v欧洲多中心研究发现高剂量他巴唑(40mg/日)使起效更快,但是将剂量维持在最
9、低需要剂量(10mg/日)是安全的,此时缓解率不亚于高剂量,而且能达疗效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平衡。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 ATD的剂量和疗程Page 21vATD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5%,他巴唑和PTU均可引起,低剂量他巴唑几乎不引起不良反应,而PTU在任何剂量都可引起。v轻微不良反应包括:皮疹、风疹、瘙痒、关节痛、发热、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等,多数为一过性,有时无需停药。应注意甲亢本身也能造成白细胞减少,所以开始药物治疗前应作血常规检查,以区分白细胞减少是由于甲亢本身引起或是由ATD引起。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 ATD的不良反应Page 22vANCA阳性小血管炎:为ANCA(抗中性
10、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小血管炎,多见于应用PTU的患者。可累计皮肤或全身,表现为紫癜、风疹、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肾脏损害常见。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 ATD的不良反应Page 23v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为0.2%-0.5%,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PTU和MMI均能引发,但MMI用量低于10mg/日时很少发生。v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低于0.5%,机制不清,多由PTU引起,包括药物性肝炎、肝坏死、肝功能衰竭等,他巴唑则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 ATD的严重不良反应Page 24v放射性131I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出射线而破坏甲状腺组织。射线在组织内的射程只有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甲状腺 疾病 临床 规范化 诊治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