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一轮复习名师ppt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物一轮复习名师ppt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一轮复习名师ppt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pptx(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十一基因的分离定律考情精解读目录CONTENTS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考点1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考点2 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成A考点帮素养大提升知识体系构建方法1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2性状显隐性与纯合子、杂合子的判定方法3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断方法4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分析方法5基因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方法6连续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易错1对分离比异常的情况分析有误易错2对自交和自由交配区分不清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C考法帮 考向全扫描 考向1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科学方法的应用考向2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分析考情精解读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
2、律。考纲要求命题规律核心考点考题取样考向必究(方法必究)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016全国卷,T6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科学方法的应用(考向1)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2017全国卷,T32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分析(考向2)1.命题分析本专题内容是高考核心考点,纵观近年高考题,对于本专题,高考主要考查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显隐性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判断、遗传病患病概率的计算、遗传实验设计等。2.趋势预测从考查题型上看,本专题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呈现的可能性都非常大,对实验细节和实验分析的考查呈上升趋势。预测高考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的可能性较大,且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结合,注重考查考
3、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考点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考点2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1.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方法考点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重点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名师提醒1.演绎测交。演绎不同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在大田中进行杂交实验验证。2.自交不等于自由交配(1)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
4、因型的个体的交配,如在基因型为AA、Aa的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2)自由交配强调的是同种生物各种基因型的个体之间均可进行交配,包括自交和杂交,自由交配等同于随机交配,如在基因型为AA、Aa的群体中,自由 交 配 是 指A A A A、A a A a、A A A a、A a A A。3.对母本去雄、套袋:去雄应在花未成熟时就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4.弄清遗传规律相关概念间的联系1.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2.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如图所示:考点2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3.适用范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4.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分离。5.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6.应用(1)农业生产:指导杂交育种。(2)医学实践: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型和患病概率;为禁止近亲结婚提供理论依据。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方法1 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2 性状显隐性
6、与纯合子、杂合子的判定方法3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断方法4 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分析方法5 基因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方法6 连续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易错1对分离比异常的情况分析有误易错2对自交和自由交配区分不清方法解读三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1.自交法2.测交法3.配子法方法1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示例1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花粉和种子中所含淀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品系花粉和种子中所含淀粉遇碘变橙红色。下列关于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实验结果中,不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变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
7、2)遇碘后,3/4变蓝黑色,1/4变橙红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变蓝黑色,一半变橙红色D.F1测交得到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变蓝黑色,一半变橙红色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解析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基因型为Ww)遇碘全部变蓝黑色,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无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A错误;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变蓝黑色,1/4变橙红色,说明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B正确;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变蓝黑色,一半变橙红色,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所以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C正确;F1测交得到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变蓝黑色,一半变橙红色,即F1
8、能够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D正确。答案A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1孟德尔对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开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开粉红花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性状分离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开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开白花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1.C融合遗传主张子代的性状是亲代性状的平均结果,以融合遗传方式传递
9、的遗传性状在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基因分离定律主张双亲杂交的F1表现显性亲本性状(或显性的相对性状),F1自交产生的F2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故C正确。方法解读1.性状显隐性的判定(1)根据子代表现判断显隐性性状方法2性状显隐性与纯合子、杂合子的判定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2)实验法判断显隐性性状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注意在显隐性性状的判断中,通过抽样调查或实验的方法获得的数据,不一定都满足以上的判断要求,要灵活掌握,如具有同种性状的两个体杂交,后代只要出现另外一种性状,无论有没有满足31,均可判断显隐性。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2.纯合子、杂合子的判定(1)自交法:此法主要用于植
10、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4)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液呈现不同的颜色。如果花粉有两种,且比例为11,则被鉴定的亲本为杂合子;如果花粉只有一种,则被鉴定的亲本为纯合子。此法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植物。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注意解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鉴定的对象和题目的要求,避免出现以下错误:一是忽视实验材料的特点,导致交配方法选择错误,如动物一般不采用自交法,豌豆等闭花受粉植物无法自由交配等;二是在判断某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时,忽视实验要求,如“最简便”还是“最准确”,对自花传粉植物而言,自交最简便,测交最准确。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示例2黄瓜是雌雄同株
11、异花的二倍体植物,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甲、乙两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1)甲同学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请问这样做能不能判断显隐性?,为什么?。(2)乙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一为绿果皮植株自交;实验二为用实验一中绿果皮植株作父本,以黄果皮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若实验一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为显性性状。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若实验二后代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则绿色为显性性状;若实验二后代,则黄色为显性性状。解析(1)正
12、交与反交实验可以判断果皮颜色的遗传方式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或者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如果显性亲本为杂合子,无论正交或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均有绿果皮和黄果皮,因此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2)依据“无中生有”,绿果皮植株自交,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可推知新产生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即可判断绿色为显性性状。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说明亲本中绿果皮植株是纯合子,其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AA,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aa),还需通过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实验二进行判断,即用实验一中绿果皮植株作父本、黄果皮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若绿色为显性性状
13、,即父本基因型为AA,则杂交后代都是绿果皮。若黄色是显性性状,则母本基因型为AA或Aa,实验二后代果皮全部为黄色或黄色绿色=11。答案(1)不一定能因为当显性亲本为杂合子时,无论正交或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均有绿果皮和黄果皮,因此无法判断显隐性(2)绿色果皮全部为绿色果皮全部为黄色或黄色绿色=11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2某种品系的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错误的是()A.杂交组合A后代不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亲本为纯合子B.由杂交组合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C.杂交组合B后代中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D.鼠毛色这对相对
14、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杂交组合亲本后代A灰色灰色灰色B黄色黄色2/3黄色、1/3灰色C灰色黄色1/2黄色、1/2灰色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2.C由杂交组合B的结果可知,黄色为显性性状,灰色为隐性性状,且杂交组合B中的双亲均为杂合子,则杂交组合A中亲本均为隐性纯合子,A、B正确;杂交B后代中黄色占2/3、灰色占1/3,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黄色个体基因纯合时会死亡,所以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都是杂合子,C错误;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方法解读1.正推法:由亲代基因型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相关基因用A、a表示)方法3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断重点亲本组合子代
15、基因型及其比例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AAAAAA全是显性AAAaAAAa=11全是显性AAaaAa全是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性隐性=11aaaaaa全是隐性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2.逆推法:由子代表现型推断亲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相关基因用A、a表示)方法一:隐性纯合突破法子代中存在的隐性个体往往是逆推过程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所以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方法二:分离比推断法后代表现型亲本基因型组合亲本表现型全是显性AAAA或AAAa或AAaa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
16、合子全是隐性aaaa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显性 隐性=1 1Aaaa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显性 隐性=3 1AaAa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示例32015北京理综,30,17分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性状,其中长刚毛是性性状。图中、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种。基因型为,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3)根据
17、果蝇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 状,但,说 明 控 制 这 个 性 状 的 基 因 不 是 一 个 新 突 变 的 基 因。解析(1)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由实验2中F1腹部有长刚毛个体雌、雄交配,得到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腹部有长刚毛腹部有短刚毛=3 1,可知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长刚毛为显
18、性性状。由上述分析可推知,亲本中腹部有长刚毛的基因型应为Aa,腹部有短刚毛的基因型为aa。(2)野生型果蝇的表现型是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实验2的后代中除有1/4的野生型外,还有3/4的突变型,突变型中有2/3表现为腹部有长刚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毛,1/3表现为胸部无刚毛。依据基因分离定律,实验2中F1(Aa)雌雄个体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应为AAAaaa=121,可推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为胸部无刚毛,占后代的比例为1/4。(3)果蝇的基因型为AA,而果蝇S的基因型为Aa,推测可知A基因纯合导致了胸部无刚毛的性状出现,而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4)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
19、质量变小,最可能是因为转录此mRNA的基因的模板链变短,即相关基因的核苷酸的数目减少或缺失。(5)实验2中F1都应是杂合子,如果新性状是由F1新突变的基因控制的,那么需要F1腹部有长刚毛的雌、雄个体都发生相同位点的相同突变,这不符合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和不定向性,故胸部无刚毛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答案(1)相对显Aa、aa(2)两AA1/4(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4)核苷酸数量减少/缺失(5)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高达25%的该基因纯合子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3某两性花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
20、对相对性状,且为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性状。现用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后代数量足够多),以鉴别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1)该实验设计原理遵循遗传的定律。(2)完善下列实验设计:第一步:(填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第二步: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3)实验结果预测:若第一步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植株为(填“纯合子”或“杂合子”)。若未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在第一步未出现性状分离时,若第二步后代全为紫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若后代全部为红花或出现红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3.(1)(基因)
21、分离(2)紫花植株自交(3)杂合子DD或ddDDdd解析根据实验结果预测中的题干可知,第一步是让紫花植株自交,根据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判断紫花植株是否纯合。如果基因型为DD或dd,则后代全部为紫花;如果基因型为Dd,则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再根据实验结果预测中可知,第二步是让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如果后代全为紫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DD;如果后代全为红花或出现红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dd。方法解读1.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如人的ABO血型,其由一对基因控制,这对基因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分别为能合成A抗原的IA基因,能合成B
22、抗原的IB基因及不合成抗原的i基因。2.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例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方法4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分析生物第五单元基因的遗传规律中红白=31;在不完全显性时,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121。3.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1)配子致死和合子致死致死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阶段,在配子期致死的称为配子致死,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致死的称为合子致死。某些致死基因可能使雄配子死亡,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别的子代,所以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考虑是“雄配子致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一轮 复习 名师 ppt 课件 基因 分离 定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