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ppt
《第1章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1.1 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第1章 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1.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形式MU+电动机TTLn负载(1)单轴旋转拖动系统(2)多轴旋转拖动系统MndTngTgi1i2*1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3)多轴旋转加平移运动的拖动系统(4)多轴旋转加升降运动的拖动系统MndnjvzGzFgMG1G2vgnd*2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2.单轴旋转拖动系统的组成特点:电动机M通过联轴器与生产机械直接相连电磁转矩T 的参考方向与电动机转速n的正方向相同负载转矩TL的参考方向与电动机转速n的正方向相反电动机
2、和负载以同一角速度(或转速n)旋转MU+电动机TTLn负载图1.1 单轴旋转 拖动系统图*3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3.单轴旋转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1)运动方程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不同运动形式,其运动方程式有所不同直线运动:平移运动、升降运动旋转运动:MU+电动机TTLn负载图1.1 单轴旋转 拖动系统图*4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式中,T 为电动机的电磁转矩(Nm);TL为负载转矩(Nm);J 为旋转系统的转动惯量(Nms2);为转子旋转机械角速度(rad/s);为转子旋转机械角加速度(rad/s2)。(2)运动方程的实用公式 转动惯量 J 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3、。工程上常用飞轮矩 GD2 代替转动惯量 J 来表示系统的机械惯性常用转速 n 代替角速度 来表示系统转动速度它们之间的关系为:*5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以上两式中,m 为系统转动部分的质量(kg);G 为系统转动部分的重力(N);g 为重力加速度,一般取9.8m/s2;为系统转动部分的转动惯性半径(m);D 为系统转动部分的转动惯性直径(m);n 为电动机转速(r/min或rpm)。分别将式(1-2)和(1-3)代入运动方程式(1-1),即可得到运动方程的实用公式式中,GD2 称为系统转动部分的飞轮矩(Nm2)。*6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以上两式中,m 为系统
4、转动部分的质量(kg);G 为系统转动部分的重力(N);g 为重力加速度,一般取9.8m/s2;为系统转动部分的转动惯性半径(m);D 为系统转动部分的转动惯性直径(m);n 为电动机转速(r/min或rpm)。分别将式(1-2)和(1-3)代入运动方程式(1-1),即可得到运动方程的实用公式式中,GD2 称为系统转动部分的飞轮矩(Nm2)。*7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运动状态运动性质123加速动态减速动态恒速或静止稳态T TL被称为系统的动态转矩或加速转矩。(3)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状态*8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1.2 负载转矩和飞轮矩的折算负载转矩和飞轮矩的折算
5、(1)多轴拖动系统定义 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齿轮减速箱、蜗轮蜗杆等)与生产机械相连,这时的拖动系统就称为多轴拖动系统。(2)多轴拖动系统的组成 MndTngTgi1i2*9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3)多轴拖动系统的折算 对于多轴拖动系统,应分别对每一根轴列写一个运动方程式,然后对多个方程联立求解。然而以上过程相当麻烦,为了简化分析计算,一般不用详细研究每一根轴上的情况,而只需以电动机轴作为研究对象,把工作机构(即生产机械或负载)、传动机构合起来等效为一个负载。这样,一个实际的多轴拖动系统就可以简化成一个单轴旋转拖动系统。等效单轴旋转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为:*10北京科技大学自动
6、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式中,T 为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L为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GD2为电动机轴上的总飞轮矩,它包括电动机转子本身的飞轮矩GDd2和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飞轮矩GDL2;n 为电动机的转速。折算原则:折算前后系统传递功率不变,系统的动能不变。折算方向:一般是从生产机械轴向电动机轴折算,因为研究对象是电动机。负载转矩和飞轮矩的折算将随工作机构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将分多轴旋转运动、平移运动和升降运动三种情况分别加以讨论。*11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1.2.1(多轴多轴)旋转运动旋转运动1.工作过程描述MndTngTgi1i2图1.2 多轴旋转电力拖动系统
7、图 电动机经过传动机构之后,再带动旋转的生产机械,因传动机构各转轴的转速不同,所以生产机械的转速与电动机转速也有所不同。假设电动机以角速度旋转,生产机械的转动角速度为g,实际负载转矩为Tg,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为TL。*12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2.负载转矩的折算 负载转矩的折算原则:折算前后的功率不变。(1)不考虑传动机构损耗时的情况对于旋转运动:功率转矩角速度折算前折算后*13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式中,TL为生产机械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转矩;为电动机转轴的角速度(最好用d表示);Tg为生产机械的实际负载转矩;g为生产机械转轴的角速度;nd为电动机转轴的
8、转速;ng为生产机械转轴的转速,i=i1i2=ndng为传动机构的总速比,i1、i2分别为第一、二级速比(对应于图1.2)。通常传动机构是减速的,即ng 1;若传动机构是增速的,则ng nd,i 1。(2)考虑传动机构损耗时的情况若考虑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 ,则有式中,c 为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是各级传动效率的乘积,即c12(对应于图1.2)。*14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3.飞轮矩的折算 飞轮矩的折算原则:折算前后的动能不变。对于直线运动:动能 对于旋转运动:动能*15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MndTngTgi1i2根据上图可知,负载飞轮矩折算的计算公式为*16北京
9、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式中,为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飞轮矩;分别为传动机构各个齿轮的飞轮矩;为生产机械的飞轮矩。由式(1-9)可知,传动机构各轴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飞轮矩应为各轴上飞轮矩之和除以电动机与该轴速比的平方。于是,折算后拖动系统总飞轮矩为式中,为系统总飞轮矩;为电动机转子本身的飞轮矩。*17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通常,传动机构各轴以及生产机械的转速要比电动机的转速低,而飞轮矩的折算与速比平方成反比,因此各轴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数值并不大,故在系统总飞轮矩中占主要成分的是电动机转子本身的飞轮矩。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减少折算的麻烦,可采用下式来估算系统的总飞轮
10、矩,即 一般情况下,式中的取0.20.3。如果电动机轴上还有其它大飞轮矩部件,如机械抱闸的闸轮等,则估算式中的数值需要加大。*18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4.举例例题1-1 下图所示的拖动系统中,已知工作机构的转矩Tg=320 Nm;转速ng=167 r/min;速比i1=2.6,i2=3.4;传动效率1=0.93,2=0.94;飞轮矩 =6.8 Nm2,=1.4 Nm2,=2.5 Nm2,=1.6 Nm2,=3.0 Nm2,=28 Nm2;忽略电动机空载转矩。求:(1)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TL;(2)电动机轴上系统总飞轮矩GD2。MndTngTgi1i2*19北京科技大学
11、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解:(1)求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TL 总传动效率 总速比 负载转矩 (2)求电动机轴上系统总飞轮矩GD2 负载飞轮矩 总飞轮矩*20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电动机轴经过齿轮减速机构减速后与工作台G1的齿条啮合,通过以上啮合过程,把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切削时,设工作机构(包括工作台G1与工件G2)的速度为vg,工作机构作平移运动时所克服的阻力为Fg。图1.3 刨床拖动系统示意图FgMG1G2vgnd1.2.2 平移运动平移运动1.工作过程描述*21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2.负载转矩的折算 负载转矩的折算原则:折算前后的功率不变(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 拖动 系统 动力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