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汇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汇总.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心理学吕航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本节线索一横(1)研究对象及内容(2)基本原理心理实质(3)研究方法一纵发展简史第一单元一、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人格认知感觉、知觉(三节)、记忆、表象(四节)思维、语言、想象(五节)、注意(六节)情绪、情感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间的关系(八节)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八节)倾向性需要、动机(七节)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九节)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核心观点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2、动物
2、心理发展的3阶段感觉知觉思维萌芽3、证据(1)生活经验(2)临床事实(3)心理发生、发展过程(4)脑解剖、生理科学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社会现实对心理的决定作用2、心理与主观状态是能动的反映,是主现的映象3、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4、学科性质中间学科边缘学科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标志: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二、学派的纷争1、构造心理学2、行为主义3、格式塔心理学4、机能主义心理学5、精神分析学派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1、人本主义心理学(特点)2、认知心理学(主要观点)3、生理心理学第
3、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辩证发展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个案法4、实验法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第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一、神经元及其功能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一、神经元及其功能1、性质2、组成3、功能4、种类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1、组成: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具有拮抗作用2、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A、一般不
4、受意识支配B、在情绪状态下会有明显生理变化C、其活动与情绪有密切关系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续一)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学习思路线索:围绕着前面补充的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图来学习(1)脊髓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低级中枢,能完成一些简单反射A、延脑对侧传导支配呼吸及心跳的中枢(2)脑干B、桥脑将神经冲动从小脑一半球传至另一半球C、中脑在脑的中点瞳孔反射和眼动中枢脑干网状结构的作用:A、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中枢B、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3)间脑:重点掌握几个神经中枢A、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B、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即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中枢注意区
5、别:C、脑干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中枢D、延脑是支配呼吸及心跳的中枢E、小脑是调节全身运动平衡的中枢(4)小脑调节全身运动平衡的中枢,实现随意与不随意运动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续二)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1、大脑即端脑2、组成: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3、掌握几个中枢:A、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B、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C、感觉中枢包括: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及躯体感觉中枢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1、基本观点:A、结构对称但功能不对称 B、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C、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占优势2、布洛卡 言语运动中枢运动性失语症发现了左半球的言语优势3、斯佩里
6、“割裂脑”的实验 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一、基本概念1、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2、反射、反射弧和反馈3、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区别人与动物的条件反射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1、条件反射的抑制 A、外抑制 B、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 C、消退抑制 D、分化抑制 E、泛化 2、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 3、相互诱导 A、负诱导 B、正诱导 C、同时性诱导 D、相继性诱导 4、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第一单元感觉概述 第二单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第三单元感觉现象 第四单元各种感觉第五单元知觉概述第
7、六单元知觉的种类 第一单元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二、感觉的种类(刺激来源)1、外部感觉: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的感觉包括:五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皮肤感觉(触、温、冷、痛觉)2、内部感觉: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第二单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2、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两者成反比。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1、感受性: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2、感觉阈限: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觉阈限3、补充:阈下刺激的感觉效
8、应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揭示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关系1、韦伯定律 IIK即差别阈限与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2、费希纳定律SK lg R即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第三单元感觉现象一、感觉适应1、例子2、概念3、视觉的适应(1)暗适应(2)明适应光适应 二、感觉后象1、例子2、概念3、种类(1)正后象(2)负后象 三、感觉对比1、例子 2、概念 3、种类:(1)明度对比(2)颜色对比(3)各种感觉道对比(4)同时对比与相继对比 四、联觉1、例子 2、概念 第四单元各种感觉外部感觉学习线索:是对感觉分类中各种感觉类别的详细说明一、视觉1、适宜刺激:3807802、视觉器官A、锥体细胞B
9、、杆体细胞 3、颜色视觉(1)颜色的特性(2)颜色混合 (3)色觉异常及其成因A、色觉异常的分类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B、色觉异常的原因遗传二、听觉1、听觉的适宜刺激及其感受性人类听觉感受性的特点A、对10004000Hz的声音最敏感,耐受性也最高人们说话声音的频率B、人类听觉感受性与年龄有关:20岁前随年龄增长感受性逐渐提高;60岁后随年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C、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年龄增长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2、听觉器官内耳中的科蒂氏3、听觉的特性A、音调B、响度C、音色第四单元各种感觉外部感觉(续一)三、嗅觉和味觉(一)嗅觉1、适宜刺激能挥发、有气味
10、的物质2、感受器:嗅细胞3、补充:嗅觉的研究(二)味觉1、感受器舌面、上颚上面的味蕾 2、适宜刺激 3、基本的味觉 4、味觉感受性与嗅觉有密切关系四、皮肤感觉1、范围: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 2、补充:触觉和肤觉的心理研究3、生理零度的含义:指皮肤表面的温度,和生理零度相同的温度刺激皮肤不会引起冷和热的感觉。身体各部分皮肤的生理零度不同,同一皮肤表面的生理零度也会发生变化 第四单元各种感觉内部感觉(续二)五、平衡觉即静觉,其感受器是内耳的前庭器官六、运动觉即动觉,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七、内脏感觉的主要内容1、范围:也叫机体觉,包括饥饿、饱胀、渴、窒息、疲劳、便意、性及
11、痛2、当内脏器官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只有异常时才引起明显内脏感觉八、痛觉1、分布:遍布全身所有组织2、皮肤痛与内脏痛的区别:3、痛觉的生物学意义保护机体的作用,难于适应4、影响痛觉感受性的原因 第五单元知觉概述一、知觉的定义1、概念: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2、知觉与知觉的关系(1)区别(2)联系二、知觉的基本特性(掌握概念)1、整体性2、选择性3、恒常性(1)概念(2)种类4、理解性第六单元知觉的种类一、空间知觉 1、大小知觉2、形状知觉3、方位知觉4、距离知觉深度知觉(1)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A、对象的重叠B、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C、明暗、阴影D、运动视
12、差E、眼睛的调节作用(2)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A、双眼视轴辐合B、双眼视差: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二、时间知觉1、概念2、影响因素3、生物钟三、运动知觉1、概念2、似动现象的概念物体在空间中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四、错觉1、概念2、种类线条长短、线条方向、面积、不同感觉通道间的相互作用3、产生原因第四节记忆第一单元记忆及记忆过程第二单元表象第三单元三个记忆系统第一单元记忆及记忆过程一、记忆的定义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二、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内容)1、形象记忆2、情景记忆3、情绪记忆4、语义记忆5、动作记忆三、记忆过程记忆的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
13、四、遗忘及遗忘规律1、概念2、研究者:艾宾浩斯3、遗忘进程的规律先快后慢第二单元表象一、表象的定义过去感知过和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二、表象的特征和作用1、特征A、直观形象性B、片断不稳定性C、可操作性D、概括性2、作用A、是积累感性知识的一种形式B、为想像提供素材C、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第三单元三个记忆系统三种记忆系统的特点保持时间编码方式记忆容量提取方式(检索)主要加工方式遗忘的主要原因感觉记忆通常为1秒内;0.252秒外界刺激物的形象感觉后象920比特 无注意未经注意迅速衰退短时记忆1分 钟 以内语言文字听觉编码非语言文字视觉形象编码7
14、+2个组块有意识性组块化复述:机械复述精细复述干扰或痕迹消退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语义编码形象编码无限回忆再认自然衰退或干扰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像第一单元思维概述第二单元思维的种类第三单元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第四单元语言与言语第五单元想像第一单元思维概述一、思维的定义和特征1、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内在联系的认识2、特征:(1)间接性(2)概括性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1)分析与综合(2)抽象与概括第二单元思维和种类一、根据思维的形态(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二、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1)辐合思维(2)发散思维三、根据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1)再造性思维(2
15、)创造性思维第三单元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概念的掌握1、概念的定义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3、概念的掌握概念形成二、自然概念与人工概念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1、问题解决的定义(1)问题解决的概念(2)问题空间的概念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迁移(正、负迁移)(2)原型启发的作用(3)定势的作用3、问题解决的策略通用解决策略(1)算法策略(2)启发式策略第四单元语言与言语一、语言与言语的关系1、区别(1)社会现象;语言学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对象(2)符号系统对该系统的运用过程(交际)2、联系:言语要借助语言实现;语言在其运用中体现价值二、言语运动的形式1、外部言语(口头与
16、书面言语)2、内部言语三、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中枢及其功能)1、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中枢表达性失语症说2、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中枢接受性失语症听3、视觉性言语中枢失读症读4、书写性言语中枢失写症写第五单元想像一、想像的定义1、概念: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2、想像与表象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创造了新形象属思维范畴没创造新形象属记忆范畴(2)联系:想像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3、特点:来源于客观现实但又具有创造性二、想像的种类1、无意想像(1)概念(2)梦(3)幻觉2、有意想像(1)概念(2)种类:A、创造想像B、再造想像C、幻想第六节意识与注意第一单元意识概述 第
17、二单元注意概述 第三单元注意的特征 第一单元意识概述 一、意识1、意识的概念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2、意识的机能统合、管理、调节二、无意识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1、睡眠(1)睡眠的阶段:四个阶段(2)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特点A、波消失,出现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B、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C、梦境开始出现D、该阶段持续510分钟(3)生物节律的概念(4)睡眠的功能(恢复论与演化论)2、梦(1)梦的内容(2)梦的特点(3)梦的功能(4)精神分析对梦的解析 第二单元注意概述一、注意的定义1、定义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
18、中。(1)指向性:对对象具有选择性(2)集中性:聚集在所选择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2、特点注意只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伴随状态,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没有特定的反映对象二、注意的种类分类标准有否预定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第三单元注意的特征 注意的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注意的分配一、注意的广度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也叫注意范围二、注意稳定性1、概念: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2、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3、相反品质注意的分散即分心4、补充:注意稳定性测验三、注意转移1、概念由于
19、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2、转移的条件:3、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的区别A、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要求主动进行B、注意分散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任务四、注意的分配1、概念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2、分配的条件第七节需要与动机第一单元需要与动机概述第二单元需要层次论第一单元需要与动机概述一、需要1、定义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2、种类(1)需要产生: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2)满足对象: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二、动机1、定义A、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B、引起
20、因素(需要、内驱力、诱因、情感)C、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同一行为可由不同动机引起不同活动可由相同或相似动机引起动机的多样性动机与效果关系2、种类(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2)有意识动机与无意识动机定势的概念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3)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第二单元需要层次理论缺失性需要与成长需要的特点第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第一单元情绪、情感概述第二单元情绪理论第三单元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第四单元情绪、情感的种类第五单元意志第一单元情绪、情感概述一、情绪、情感的定义1、定义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间关系的反映2、表情的性质既有先天性,又有后天模仿习
21、得性二、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1、联系同一过程同一现象的不同方面2、区别反映过程内容体验;更稳定、深刻、持久;人与动物共有人所独有三、情绪、情感的功能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第二单元情绪理论一、詹姆斯-兰格的外周情绪理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二、坎农-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强调丘脑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三、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情绪是环境刺激、生理变化及认识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认识起决定作用四、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情绪具有适应环境的独特作用第三单元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一、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固有特征:1、动力性2、激动度3、强度4、紧张度二、情绪情感变化的
22、维度1、动力性:增力减力2、激动度:激动平静3、强度:强弱4、紧张度:紧张轻松第四单元情绪、情感的种类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二、心境、激情和应激情绪状态的分类三、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高级情感的分类第五单元意志一、意志的定义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的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1、准备阶段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2、执行决定阶段三、意志品质1、自觉性相反品质: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2、果断性相反品质:优柔寡断与卤莽草率3、坚韧性相反品质:退缩与执拗4、自制性相反品质:任性与怯懦第九节人格第一单元人格概述第二单
23、元能力第三单元气质第四单元性格第五单元人格理论第一单元人格概述一、人格的定义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二、人格的特性1、独特性2、整体性3、稳定性4、功能性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三、人格的结构1、人格与个性的关系(1)西方:指个性中除能力之外的部分,即气质和性格(2)教材:基本等同论2、人格结构(1)人格的倾向性动力包括需要、动机(2)人格心理特征个体差异;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第二单元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定义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属人格心理特征2、能力与知识、技能关系3、能力的分类二、能力结构理论1、斯皮尔
24、曼的二因素论2、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3、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1、发展水平的差异正态分布2、类型的差异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的因素遗传力补充:个案研究2、环境和教育的因素第三单元气质一、气质概述1、气质的定义2、气质的类型学说(1)体液说(2)体型说(3)血液说(4)激素说二、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2种过程3种特性2、高级神经活动的4种类型3、气质的5种特性4、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三、如何看待气质类型1、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2、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3、气质类型不决定个体的成就
25、,但影响工作效率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及对环境的适应5、气质类型影响健康第四单元性格一、性格的定义1、性格定义: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2、态度的定义反应倾向性认知、情感及行为倾向因素3、性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差异是人格差异的核心二、性格的结构1、静态特征组成成分A、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理智特征2、动态结构A、各静态特征有机联系的整体B、各特征并非机械组合,在不同情境会显露不同侧面第五单元人格理论一、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生物本能快乐原则超我道德化自我道德原则自我执行者现实原则二、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容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1)内向心理活动常指向自我内心世界(2)外向心理活动常指向外部事物三、人格特质理论1、奥尔波特的特质论(1)共同特质(2)个人特质A首要特质B中心特质C次要特质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16PF3、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维度理论(1)内外倾(2)神经质情绪稳定性(3)精神质心理病态倾向4、人格五因素模型 神经质、外倾性、经验开放性、宜人性及认真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