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随机序列与误码检测PPT讲稿.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伪随机序列与误码检测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伪随机序列与误码检测PPT讲稿.ppt(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伪随机序列与误码检测第1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知识要点1.伪随机序列的概念、m序列的产生原理及其性质。2.m序列产生器的VHDL建模与设计方法;3.误码性能指标、误码测试信号、误码测试方式;4.误码检测原理、误码检测器的种类及工作原理;5.简单误码检测器的建模与VHDL程序设计第2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教学建议1.掌握伪随机序列的概念与应用、m序列的产生原理与性质。2.分析和理解m序列产生器的建模与设计方法。3.熟悉通信中误码性能指标,了解误码测试信号和误码测试方式;4.掌握误码检测的基本原理以及简单误码检测器的建模与设计方法,强调位同步与状态同步技术在
2、误码检测以及误码检测器设计中的重要性。5.建议学时数为6学时。第3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9.1引言n伪随机噪声具有类似于随机噪声的一些统计特性,同时又便于重复产生和处理,因而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最广泛应用的伪随机噪声都是由数字电路产生的周期序列得到的。这种周期性序列称为伪随机序列。n由于在信道中噪声的加入,使得在数字通信中在接收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码,误码率是检验通信设备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误码的检测在通信中必不可少,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误码检测器。第4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误码测试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中断通信业务的误码测试和不中断通信业务的误码测试。第
3、一种主要用于产品性能鉴定、系统工程交验和通信电路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等;第二种主要用于系统运行的质量监测、可靠性统计等。n在对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误码检测的设备中,码组发生器作为代替数字信息输入的信号源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装置。常用的码组发生器有两类:一类是伪随机码发生器。它产生的序列具有接近纯随机数字序列的特性;另一类是规则码发生器。它可通过选择开关或按键来确定规则码的构成。规则码发生器的序列周期一般较短,主要用做单元部件和整机性能的测试序列。n本章将在介绍伪随机序列产生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误码检测原理、建模与设计。第5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9.2伪随机序列及其产生原理与VHDL设计n
4、伪随机序列或称伪随机码,它是模仿随机序列的随机特性而产生的一种码字,也称为伪噪声序列或伪噪声码。在数字通信中,伪随机序列有许多种,限于篇幅,这里以被广泛使用的m序列为重点进行介绍。n在通信工程应用中,常采用二进制伪随机序列,因此在序列中只有“0”和“1”两种状态。二进制伪随机序列一般是通过移位寄存器加反馈电路共同来产生的。这种反馈移位寄存器可分为线性反馈和非线性的反馈移位寄存器两种。其中由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的周期最长的二进制数字序列叫做最大长度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也称m序列。第6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对于伪随机序列有如下几点要求:1.应具有良好的伪随机性,即应具有和
5、随机序列类似的随机性。2.应具有良好的自相关、互相关和部分相关特性,即要求自相关峰值尖锐,而互相关和部分相关值接近于零。这是为了接收端的准确检测,以减小差错。3.要求随机序列的数目足够多,以保证在码分多址的通信系统中,有足够多的地址提供给不同的用户。4.要求设备简单,易实现,成本低。第7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9.2.1伪随机序列发生器nm序列是最被广泛采用伪随机序列之一,除此之外,还用到其它伪随机序列,如Gold序列、M序列等。本章重点介绍m序列。1.最大长度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m序列)的产生 m序列产生的一般结构模型如图9-1所示。其中1,2,3,n是移位寄存器的编号,
6、是各移位寄存器的状态,对应各移存器的反馈系数,第8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 表示该级移存器参与反馈,表示该级移存器不参与反馈。其中 和 不能等于0,这是因为 意味着移位寄存器无反馈,而 则意味着反馈移存器蜕化为级或更少级的反馈移存器。第9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图9-1 反馈移位寄存器的结构模型第10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反馈函数为 (模2加)(9-1)上述的反馈函数是一个线性递归函数。当级数(n)和反馈系数一旦确定,则反馈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序列就确定了。反馈移存器的级数n不同,则m序列的反馈系数也不同,表9-1(来源于参考文献9)列出了部分
7、的m序列发生器的反馈系数,供读者使用时参考。表中给出的是八进制数值,经转换成二进制数值后,可求出相应的反馈系数。m序列的一个重要的性质第11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是:任一m序列的循环移位仍是一个m序列,序列长度为:n (9-2)第12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第13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2.m序列的性质(1)均衡性 m序列在在一个周期内“1”和“0”的个数基本相等。具体来说,m序列的一个周期中的“0”的个数比“1”的个数少一个。(2)游程分布 我们把伪随机序列中取值(“0”或“1”)相同的一段码位称为一个游程。在一个游程中包含的位数称为游程长
8、度。把取值为“0”的游程称为“0”第14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游程,取值为“1”的游程称为“1”游程。在m序列中的一个周期内,游程的总个数等于 ,而且“0”游程的数目与“1”游程的数目相等,即各占一半。n一般来说,在m序列中,长度为1的游程占游程总数的一半;长度为2的游程占游程总数的1/4;依次类推,长度为k的游程数目占游程总数的 ,其中,而且“0”游程,长为“1”。第15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 例例9-19-1对于一个 ,的m序列10001111010110010其中n表示移位寄存器的个数,m表示伪随机序列的周期。该伪随机序列的总游程数为个。其中,长为
9、4的游程一个,即“1111”;长为3的游程一个,即“000”;长为2的游程2个,即“11”和“00”;长为1的游程4个,即2个“1”游程和2个“0”游程。第16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3)移位相加特性 (9-3)n一个m序列Mp与其经任意次迟延移位产生的另一不同序列Mr,模2相加,得到的仍是Mp的某次迟延移位序列Ms,即(4)相关函数n 设 为一个m序列,为m序列的第i位的取值,(令“0”和“1”分别对应“+1”和“-1”),由自相关函数的定义有 (9-4)第17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式中T为m序列的周期。令当 时的 记为 ,其中 为码元宽度,。这样,式(
10、9-4)可表示为n 第18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9-5)式中,n为m序列的长度,的下标按模n运算,即 。把 进行归一化,可得其归一化相关函数为:(9-7)根据m序列的延时相加特性可知,第19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仍然是一个m序列,因此上式分子就是“0”的个数与“1”的个数之差;又由m序列的均衡性可知,m序列的一个周期中的“0”的个数比“1”的个数少一个,实际上,上式的分子等于-1。因此,式(9-6)可写为:n (9-7)n在 的范围内,自相关函数为:n ,(9-8)第20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于是 (9-9)将自相关函数画成曲线如图9-
11、2所示。第21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 图9-2 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第22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上面讨论的m序列由于具有很好的伪噪声性质,并且产生方法比较简单,所以受到广泛的应用。不过,它也有一个很大缺点,就是其周期限制于(2n一1),nl、2、3、。当n较大时,相邻周期相距较远,有时不能从m序列得到所需周期的伪随机序列。另外一些伪随机序列的周期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与m序列的不同,因此可以得到一些其他周期的序列;即使周期与m序列相同,其结构也不一定相同。这些不同周期和结构的序列可以互相补充,提供我们选用。第23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9.2.2
12、m序列发生器的建模与设计举例n从表9-1中选m序列的级数为 ,序列长度为 ,若选反馈系数的八进制数值为235,转换成二进制数值为:10011101,即:n反馈移位寄存器的结构模型如图9-3所示。第24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图9-3 n=7的反馈移位寄存器的结构模型第25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VHDL建模思想:n根据图9-3的结构模型,设置敏感信号(时钟信号CLK和操作控制信号LOAD),在时钟的上升沿控制下,当LOAD=“1”时,给移位寄存器预置初始信号“100000”;当LOAD=“0”时,将按图9-3的模型规律进行操作,具体赋值顺序参看下列程序。第26
13、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LIBRARYIEEE;USE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PS7IS 实体名为“PS7”PORT(CLK:INSTD_LOGIC;LOAD:INSTD_LOGIC;Q:OUTSTD_LOGIC);定义实体接口ENDPS7;ARCHITECTUREBEHAVOFPS7ISSIGNALC0,C1,C2,C3,C4,C5,C6,C7:STD_LOGIC;BEGIN第27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PROCESS(CLK,LOAD)设置敏感量BEGINIFCLKEVENTANDCLK=1THENIF(LOAD=1)TH
14、ENC7=0;C6=0;C5=0;C4=0;C3=0;C2=0;C1=0;C0=1;Q=C7;第28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ELSEC1=C0;C2=C1;C3=C2;C4=C3;C5=C4;C6=C5;C7=C6;C0=C7XORC4XORC3XORC2;设置反馈方式Q=C7;ENDIF;ENDIF;ENDPROCESS;ENDBEHAV;第29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n=7的伪随机序列产生器的时序仿真波形如图9-4所示。图9-4 n=7的伪随机序列产生器的时序仿真波形n图中的“LOAD”在“1”电平期间对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置初始信号,在“0”电平期间伪随机序
15、列发生器进行移位操作;“CLK”表示移位寄存器的位同步信号;“Q”表示串行伪随机序列信号输出。第30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9.3通信中的误码检测9.3.1概述 无论是设备故障、传播衰落、码间干扰、邻近波道干扰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系统性能恶化甚至造成通信中断,其结果都可通过误码的形式表现出来。对数字通信接收系统,判决电路是不可缺少的,造成判决错误的基本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判决电平的偏移造成误判;2.抽样时刻偏移造成误判;3.叠加噪声造成误判。在数字微波中继通信设备中通常设置误码监测电路。另外,为了对生产设备进行调试、验收或维护,通常也要使用误码检测装置来进行误码检测。第31页
16、,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9.3.2误码性能指标1.误码劣化分 是指在一分钟的统计时间内,误码率超过1x10-6的分钟数以及相应的时间百分比。它是一个低误码率指标。2.严重误码秒 指在一秒的统计时间内,误码率超过1x10-3的秒数,以及相应的时间百分数。它是高误码率指标。3.误码秒 指在一秒内出现一个或多个误码的秒数以及相应的时间百分数。4.平均误码率 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进行统计所得到的平均误码率。第32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9.3.3误码性能测试1.1.误码测试信号误码测试信号n误码测试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中断通信业务的误码测试和不中断通信业务的误码测试。第一
17、种主要用于产品性能鉴定、系统工程交验和通信电路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等;第二种主要用于系统运行的质量监测、可靠性统计等。n在对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误码检测的设备中,码组发生器作为代替数字信息输入的信号源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装置。常用的码组发生器有两类:一类是伪随机码发生器。它产生的序列具有接近纯随机数字序列的特性;另一类是规则码发生器。它可通过选择开关或按键来确定规则码的构成。规则码发生器的序列周期一般较短,主要用做单元部件和整机性能的测试序列。第33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2.误码检测器n 误码检测器,又称误码仪。构成误码检测器的方案有多种形式。总体来说误码检测器的工作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几
18、个过程和步骤:(1)以某种方式产生和发送码组相同的码型。以相同相位的本地码组作为比较标准;(2)将本地码组与接收码组逐个进行比较,并输出误码脉冲信号;(3)对误码脉冲信号进行统计,并给出相应的误码率。根据本地码组发生器的构成方式不同,将误码检测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34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1)收发自检式误码检测器n 它的特点是,本地码组直接由发送码组给出,不需要另外设置本地码组发生器。在误码检测器中,同时将发送码组和接收码组进行比较。这种检测方式要求发送码组和接收码组在同一地点,因此只能用于室内测试。这种设备的码组产生器和误码检测器可做在同一套装置上,电路较为简单。测试时
19、,将发送码组分为两路:一路送给被侧通信系统;另一路送给误码检测器。由于接收码组和发送码组到达误码检测器的时间不同,存在延时误差,因此需要对发送码组进行延时调整,以便使两路码组信号的相位一致。第35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2)帧同步式的误码检测器n这种误码检测器的基本原理是在测试序列中插入帧同步码组,在接收端进行帧同步识别,并依靠帧同步信号控制本地码发生器,产生与测试序列相位一致,且起止位置一致的本地码组。(3)随动同步式误码检测器n这种误码检测器不需要帧同步系统,当然也就不需要在发端插入帧同步码组。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接收到的m序列首先逐位存入一定级数的收码移位寄存器中,此时相当
20、于寄存器中记录了m序列的部分子序列,将子序列写入本地码发生器的各级,就能使本地码和接收码保持同步。为了在建立同步后,保持同步的稳定性,设置一个写入控制门。让受码寄存器的自序列在写入本地码发生器前必须先经过写入控制门。只有在子序列无误和本地码失步的情况下,控制门才打开。第36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4)逐位检测式误码检测器n 逐位误码检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本地的m序列发生器产生的m序列和所接收的m序列进行逐位比较,若两个m序列同步,则比较器输出传输误码;若两m序列不同步,则比较器输出的是由于失步造成的误码。由于失步造成的误码较大(根据m序列的特性,其误码率应为0.5),因此可
21、根据误码率门限来区分检测系统是否失步,若失步,则让本地m序列发生器等待一个位时钟周期,依次逐位比较,并逐位控制本地m序列发生器的等待时间,直至两序列完全同步为止。第37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3.两种误码测试方式n根据测试环境条件和目的,把误码测试分为两种测试方式。n一种是基于生产和产品检验的误码测试,通常是室内测试;n另一种是基于监测和维护的现场测试。n针对数字微波中继设备的终端部分,如中频调制与解调单元、收发数字逻辑单元、中频或基带的自适应均衡单元以及纠错单元等的室内误码测试采用中频自环测试方法。其测试方法是将误码测试设备中的码组发生器产生的码组信号(伪随机序列或规则序列)
22、和时钟信号送入中频调制器,在接收端,从中频解调器输出定时信号和信码,并送给误码检测器进行误码检测。第38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针对整个微波中继设备的误码性能的测试,则将码组发生器产生的码组信号和时钟信号送入发射机,在接收端,从接收机终端输出定时信号和信码,并送给误码检测器进行误码测试。n 现场误码测试有两种方法:单向测试法和环路测试法。这两种测试方法的连接框图如图9-5所示。第39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图9-5 现场误码测试的两种方法第40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9.4简单误码检测器的建模与设计举例9.4.1 误码检测器系统的构成n本节将介
23、绍一种简单的逐位比较型误码检测器的建模与设计方法。n逐位比较型误码检测器的基本原理是用通过发端和收端两列类型相同的序列经过同步处理之后逐个码元进行比较,若出现误码,那么两列码序列中本来相同的码元就会变得不同,利用这种差异性,在位同步时钟的控制下通过异或门逐个码元进行比较,将比较的结果通过计数器送到显示电路进行显示。其原理框图如图9-6所示。第41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位随机序列是在时钟的控制下进行移位的,若本地伪码序列和接收的伪码序列不同步,则无法实现两序列的正确比较,因此,首先要从接收序列中提取位同步信号。关于位同步信号的提取方法,已在第6章做详细介绍,本章重点介绍误码检
24、测方法,因此,我们把误码检测器中的位同步信号看成是已经与接收序列同步的时钟信号。图中的停扣时钟电路的功能是当序列对应位状态不一致,即状态不同步时,同步和保护电路输出一个控制信号,通过停扣时钟电路扣除一个时钟脉冲。这样经过停扣时钟电路的时钟信号来触发本地伪码发生器,相当于本地位码序列延迟一个时钟周期,也就是说,本地位码序列等待一个时钟周期。第42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若连续发现本地序列和接收序列状态不同,则通过同步与保护电路、停扣时钟电路,使本地位码序列继续处于等待状态,直至本地序列和接收序列的状态同步为止。同步与保护电路的功能一方面是起同步控制作用,另一方面是在系统状态同步
25、后,一旦出现误码或短时的不同步,也不马上进行同步捕获,而是设置了一定的失锁保护时间,以保证系统同步的稳定性。第43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图9-6 简单逐位比较型误码检测器模型第44页,共10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n误码的特点是它们在序列中出现的位置和时间以及长度情况都是不确定的,因此必须针对性地设计其特别的同步系统。综合分析误码仪的特点,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重要的模块:(1)针 对 误 码 仪 工 作 特 点 的 位 同 步 部 分。基 于CPLD/FPGA的数字设计,我们常采用数字锁相环法来提取位同步信号,并设法保证位同步信号提取可靠性。关于数字锁相法位同步提取的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随机 序列 检测 PPT 讲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